冠盖满京华(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56

  那边陈澜也没想到罗旭竟会是这么个反应,一愣之后见陈衍上前和人笑成一团,也就不知不觉笑了起来。当初借重人家解决了一部分危机,如今总算是道过了谢,虽说微不足道,但她心里总算是释怀了些。
  等到了山脚下,见罗旭留在山下的小厮满脸苦色地牵马过来,她想起他明日就要殿试,临上马车前便笑道:“明日就是殿试了,希望世子届时在金殿上妙笔生花,名列前茅。”
  “罗师兄,今天这要紧的日子溜出来玩,明天可千万着紧些。先生可是说了,要是你在殿试上进不了二甲,他可饶不了你!”
  原本并没有把殿试当做一回事,只想着尽力便罢,可听到陈澜祝他名列前茅,陈衍又这么说了一句,罗旭不禁哈哈大笑道:“好好,那就承你们吉言了!一甲前三我是不指望了,若真能跻身二甲,三月十八游园那天,我一定请你们喝状元楼的状元红!”
  两边告辞之后便分道扬镳,陈澜带陈衍径直先回了安园,就只见张庄头已经把人手骡车都安排好了。陈澜满意之余,因陈衍兴致勃勃地说要再选几个伴当随着练武读书,她便让田氏陪着他和楚四等老家将去挑人,自己则是带着红螺跟张庄头来到了帐房。
  陈澜并不是单纯的好奇,她总觉得此前早上那一回正好遇上杨进周还能说得过去,可后头却遇上这么一桩,实在不是巧合两个字就能够解释的,因而之前选好人之后就对张庄头暗自吩咐了一下。此时此刻,她便直截了当地问道:“万家村那边已经去打探过了?”
  “是。”张庄头应了一声,便一五一十地说,“派去的那个庄丁正好在那儿有亲戚,打听得清清楚楚。严家老大今天回去又是好一阵闹腾,结果那家里的闺女才十六,平日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可这次却拿着擀面杖,追着那个五毒俱全的老大暴打了一通,紧跟着村民们被那位杨大人一番话说得激昂了起来,齐齐将人以忤逆不孝的罪名,送通州知州衙门去了。据说那边一顿板子之后,要把人发天寿山种树。万家村的人说,严家这个老大要是不死,到时候死的就是他家里头老娘和一双弟妹,此次是活该。”
  陈澜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正要发问的时候,张庄头却突然一拍脑袋说:“看我这记性,还有一件事忘记说了。那庄丁还打听到,那严家老大之前已经剁了一根手指戒赌,这一次不知怎的被人拖下水,那边好像是京师的人,来头似乎大得很,严家老大欠了钱之后就常常回家找老娘,想让家里人去寻那位杨大人。话说回来,那位杨大人办完了事情就带着随从急匆匆走了,严家小弟问他什么时候还来,他说至少得过十天半个月。”
  十天半个月?陈澜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起疑,以杨进周的脾气,常常到万家村特意转一圈探望死难袍泽遗属并不奇怪,可这至少十天半个月却有些不同寻常了。他如今已经不是锦衣卫,人在天策卫,还需要办什么事?
  
  
  第150章
殿试日,婚议出
  三月十五,殿试日。
  天还未亮,两百多名经会试提名杏榜的贡士们便汇集于午门之外,忐忑不安地等待入场。尽管自本朝重开科举以后,只要会试能够取中提名杏榜,殿试并不会黜落人,可这进士三甲排名却差不多是决定人终生的。所以,眼下众人有的喃喃自语,有的佝偻着背轻轻跺脚跺脚的,有的和同乡窃窃私语,都盼着内中能够早些完事,也好放他们进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内中突然传来了响亮的鸣鞭声。原本有些焦躁不安的贡士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鸿胪寺官就匆匆过来清点人数,随即领着他们入内。
  沿金水桥过了奉天门,便是奉天殿丹墀。此时此刻,文武百官沿御道左右侍立,每个人都仿佛是泥雕木塑似的一动不动。几乎是在贡士队伍中末尾的罗旭因为背后没什么其他人,因而还有闲暇悄悄左顾右盼,奈何父亲威国公罗明远乃是武官序列中最居前的,及至他到了拜位也没瞧见人。
  执事官举了写有策题的御案从丹墀左侧阶梯下来,放置在御道中央,随即便带领贡士行五拜三叩头礼。一众人起身分东西侍立之后,执事官方才奉策题案退到了丹墀东。礼毕鸣鞭之后,皇帝先退,接着是文武百官,两边自有军校在广场上摆设了试桌,礼部官发放试题,贡士们又行了一通礼,这才得以一一坐下。
  这一番折腾下来,罗旭已经是觉得脚都僵了。如今虽是暖春时节,天气晴朗无风,可在这露天地里从早坐到晚上,却也是一件累人的事。不紧不慢地看了一眼今次的时务策考题,他不禁眼睛一闪,旋即就托着下巴沉思了起来。
  另一边,皇帝退出奉天殿之后,从云台左门上了天街,一进乾清门,皇帝便摆摆手屏退了随行的其他人,步履轻快地沿台阶进了乾清宫。在东暖阁中坐下,他随手翻了翻几本奏章,渐渐若有所思想起了此次的那道时务策题。
  “自昔君天下之道,莫要于内治之政修,外攘之功举……修内治之政,必先于爵赏刑罚,而举外攘之功,必本于选将练兵。且爵所以待有功,必待有功而后爵,则天下有遗善。刑所以待有罪,必待有罪而后刑,则天下有遗恶……一郡用兵,而取给百郡,非善策也。夫众至千万,必有一杰,然智愚混淆,同类忌蔽,何以能知其杰,而拔置军旅之上欤?一方之人,有戍有农,然戍非土著,农不知武,何以能作其勇而驱列御卫之间欤……”
  试题是他亲自拟的,洋洋洒洒数百字,其实中心意思不外乎四个。如何均赏罚,如何练兵,如何选将,如何戍边。会试的考卷他全都让曲永暗暗调来抽空看过,虽大多都是一扫而过,但也有几个人颇为入眼。如今特地选了这样一个题目,无非是想看看承平日久的天下,士子们有多少居安思危的心思,能在老调重弹之外想出什么新意来来。
  他正想着,外间便有人通报道:“皇上,司礼监曲公公来了。”
  “进来!”
  须臾,一身圆领衫的曲永便进了屋子。行礼之后,他便直截了当地禀报道:“皇上,那边一大早就已经出发了。”
  “很好。”皇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往后头靠了靠,这才淡淡地说道,“上一次罗旭的卷子,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杜微方批的,他为人方正,最恨的便是显宦子弟占据高位,所以把人放在二百名开外,而不是把罗旭黜落下去,就足可见已经是认可其人了。只罗明远寻机给朕上书,说是其子在文事上头不过如此,让朕免了他殿试出丑。由此可见,所谓知子莫若父,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例外。”
  “威国公毕竟多年在外,世子虽是长子,其实于他来说,和陌生人好不到哪儿去,因而方才会错了意。”曲永恭谨地弯了弯腰,随即才说道,“此番读卷官由宋阁老领衔,御前读卷的时候挑出他那一卷容易得多。若是真能有什么真知灼见,也不枉皇上一片苦心。”
  “朕的苦心……朕只是觉得朝中越发循资格,不如国朝之初的朝气蓬勃。你看看朝堂上的文武,一个个因循守旧,动不动就拿祖制压人,老朽尚恋栈位置也就罢了,偏生贪腐横生,而进士几十年磨勘下来,锐气磨光了,正人君子磨成贪腐小人,倒是把磨练的意思变坏了!”皇帝说着说着便冷笑了起来,但很快便收起了这个容易使人愠怒的话题,瞧着曲永问道,“你眼下过来,不单单是为了报那一件事的吧?”
  “是。”曲永也不迟疑,又低声说道,“昨日淮王出城射猎,正好遇到了阳宁侯府三小姐一行,威国公世子罗旭和天策卫指挥杨进周恰好也在,两边言语几句,就各自走了。”
  “出城射猎?眼下又不是秋冬,开春之际射什么猎!”皇帝没好气地摇了摇头,随即又是哂然一笑,“老二是优柔寡断,他是聪明过头了!也罢,有他这么一个蹦跶的也好,省得其他人藏着掖着那心思!杨进周之前倒是提过要去通州的,只罗旭今天要殿试,昨天还有闲工夫四处逛?”
  曲永心中一动,原是想将另一件事也报上去,可最后还是保持着低头垂手的姿势没动弹。果然,皇帝显然对这等细枝末节不感兴趣,又吩咐了几件别的事,就摆手让他退下。
  从乾清门出来,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色,才一低头就瞧见另一边御用监夏太监带着几个小宦官过来,便缓步迎了上去。两边都是在宫内浸淫了多年的人了,几句寒暄俗话之后,夏太监就说道:“曲公公,咱家听说,那个打着咱家名义的狗东西判的是斩监侯?这么一个混账,一刀砍了也来得干净,留着那条命不是害人吗?”
  曲永哪里不知道,因为掀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宫中不少中官全都对夏太监群起而攻之,大有一种取而代之的念头。只他和人同事多年,深知这家伙的不显山不露水,当即说道:“说是斩监侯,人在锦衣卫,别人要做文章也难。若是斩立决了,人就得拉到大理寺去,到头来反而麻烦。等过了这一茬,报个瘐死也就完了。”
  “还是曲公公高明!”夏太监顿时做恍然大悟状,见身后几个儿孙都知机退得远远的,他方才压低了嗓门说,“这些日子,乱七八糟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咱家这心提起来就没放下过。咱家倚老卖老说一句,这也老大一把年纪,经不起这些折腾,要是有机会,曲公公替咱家在皇上面前说道一句,让咱家体体面面风风光光退了。”
  盯着夏太监看了半晌,曲永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罕有的微笑:“夏公公放心,有些人做事情尽管藏着掖着,可没有天眼,还有无数睁着的眼睛,并不是没人瞧见。那些个心里没鬼坦坦荡荡的人,皇上决计不会轻易让他们受了冤屈。人家有耐心,夏公公你也不妨耐心些。”
  这隐秘的心思一下子被人道破,夏太监顿时有些讪讪的,却不得不解释两句:“咱家这不是心里实在放不下吗?别人不知道,你是知道的,咱家早年受过韩国公的大恩惠,人家虽没想着从这条线打探,可咱家也想让人吃颗定心丸……有你这句话,咱家也算放心了。这便回去安安生生做事情……哎,要是这世上好人没好报,那也忒没天理了……”
  午后的阳光极好,因而,早上在水镜厅处置了家务,午睡过后,陈澜让两位粗壮有力的婆子将朱氏抬到了院子里晒太阳。毕竟好些天没见过阳光,朱氏眯着眼睛坐在藤椅上,不知不觉就从厚厚的毯子下头把右手抽了出来,颤颤巍巍地晒着暖洋洋的太阳,精神竟是好了许多。无意间别过头去,她就瞧见陈澜亲自在一旁一个个剥小核桃,小小的陈汀则是眨巴着眼睛满脸馋相,姐弟俩的头几乎碰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和谐,一时间,她不禁看住了。
  直到陈澜把剥好的碎核桃放在两个银碗中,拿起一份给了在一旁等着的绿萼,又把另一份给了陈汀,朱氏才恍然回神,略用了几口,又喝了半盏玫瑰露,觉得原本的满口苦味变成了香脆甘甜,这才露出了笑容。就在这时候,门口的穿堂处一阵骚动,紧跟着,赖妈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赫然是满脸笑容。
  “老太太,韩国公夫人和汝宁伯夫人一块来了!”
  朱氏这几天心情虽比之前好了许多,可郑妈妈那儿丝毫没有任何喜讯传来,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每每惦记。此时听说唯一的女儿终于上了门来,她终于露出了十分喜色,就连汝宁伯夫人这样一个并不待见的客人也顾不得了,忙对陈澜打了个眼色。
  因为徐夫人有孝在身,马夫人在努力调养身子,陈澜少不得忙前忙后张罗。只从东次间里头退出来的时候,她依稀听到里间韩国公夫人笑着说了一句话,心中猛地一跳。
  “母亲,一转眼三丫头她们都那么大了,也该开始挑选人家了。尤其是三丫头这般品貌,也得有一等一的好人家匹配才是。”
  
  
  第151章
兴师问罪,破釜沉舟
  绣工女红原本是从前的陈澜最擅长的,如今陈澜虽没有太多时间花在这些练习上头,好在身体在做这些事情上头仿佛有天生的协调感,因而为了避免别人怀疑,平素在看书之外,她多数时间都是捧着绣架绣花,亦或是低头缝制新衣。和看书一样,每每做起这些繁复细致的玩意,她总能够把心情平复下来,但这一次,她却总是走神,最后绣花针甚至不甚扎在了手上,在洁白的绢布上留下了一个小红点。
  她赶紧把手指放在口中吮吸了一下,旋即就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定了定神。韩国公夫人陈玥是朱氏唯一的嫡亲女儿,朱氏对其甚至比对晋王妃更加关切,这样一个人说出来的话,自然比旁人说一百句都管用。再加上汝宁伯夫人前日亲自带子女前来探望朱氏,两家有意结亲的意图就很明显了。况且,汝宁伯家的长子和次子都尚未成亲……
  “二姐,二姐!”
  随着这急切的嚷嚷声,陈澜抬头一看,就只见陈冰气冲冲地进来,一进门就狠狠瞪着她,却是一声不吭。下一刻,后头陈滟就急急忙忙撞开帘子追进了屋,仿佛是生怕出事似的一把抓住了陈冰的胳膊:“二姐,咱们回去吧,母亲之前就说过不许咱们随便出紫宁居的。”
  “你管得着我!”
  陈滟一把甩开了陈澜,随即居高临下地说:“三妹,老太太面前你会说话,咱们都比不了你,可你盘算来盘算去,别忘了长幼有序!我这个二姐还没定下,你休想嫁得出去!”
  这都是哪跟哪?看到红螺芸儿沁芳都跟了进来,陈澜眉头大皱,忍不住拿眼睛看着陈滟,心想这一位好歹说话清楚明白些。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陈滟也轻轻咬着嘴唇,竟没有开口说话。不但如此,没得到回答的陈冰似乎恼羞成怒,又上前来直冲着她说:“别装蒜了,汝宁伯府有意和咱们府里结亲,前天就和老太太提了,你敢说你不知道?”
  朱氏丝毫没露出过口风,绿萼玉芍那会儿被遣开了,只有赖妈妈在旁边陪着,偏巧自己昨天又出了门,一直没来得及探问,结果今天刚听到那一句,这边就来了个兴师问罪的!
  陈澜放下绣架站起身,寸步不让地看着陈冰,淡淡地说:“二姐这是什么意思?我凭什么知道这个,这汝宁伯府有意和咱们府里结亲,是老太太说的,还是汝宁伯夫人说的,亦或是两家已经换过庚帖?婚姻大事,不外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真有这回事又怎么样,老太太那边尚未定下人来,和我有什么相干!”
  陈冰又气又急,指着陈澜的鼻子张口就骂道:“你就惯会装模作样!真真小人,得志便猖狂!”
  陈澜强忍住往陈冰脸上甩一巴掌的冲动,冷冷地说:“二姐刚刚还说长幼有序,如今就把这些规矩丢到脑后了?这话你收回去还来得及,否则,你身边那两个妈妈少不得一个教导不力,服侍你的丫头也少不得一个挑唆主子的罪名,按着家规该如何处置你清楚!”
  “你……”
  尽管知道陈澜和从前已经不一样了,但往日陈澜顶多是对自己淡淡地不理不睬,如今却这般针锋相对,陈冰顿时气得脸皮青紫,手都扬了起来。这一回,因刚刚那一席话而勃然色变的陈滟终于不敢再作壁上观,使劲拦着陈冰,又往外头大声叫人。
  不一会儿,跟着姊妹两个过来的丫头们就跟了进来,陈冰身边那两个还有些迟疑,结果听陈滟气急败坏转述了陈澜刚刚的意思,她们就惊得一跳,慌忙上前帮忙,再加上红螺等几个丫头,终于死活把陈冰拖了出去。
  听得外头最初还有骂骂咧咧的声音,很快那声音就低了下来,最后渐渐消失不见了,陈澜不禁自嘲地一笑,心想自己在朱氏和很多人面前都在竭力忍耐,可要是每每这么憋着,非得憋出内伤不可,否则明知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她就不该对陈冰那般冷硬,应该巧言令色让陈冰自个去设法,索性把汝宁伯府那一桩婚事成全了二房。
  汝宁伯府先是十年前因争袭闹得家境几乎败落,前些日子又有放印子钱闹出人命的勾当,还巴着宫中一位老太妃,四小姐杨芊更是想当王妃的。在如今皇帝大力整饬勋贵的情形下,极有可能便是下一次的炮灰,这种婚事躲还来不及,也只有陈冰这种没脑子的才去争!
  “三姐姐。”
  看到陈滟打起门帘进来,眼圈有些发红,左手还使劲揉着右胳膊,陈澜一思量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位去而复返的堂妹。果然,陈滟楚楚可怜地走上前来,随即便盈盈下拜道:“二姐姐刚刚实在是太冲动了些,我代她给您赔不是了。”
  还不等陈澜答话,门帘就再次被人掀起了一角,这次进来的人看见陈澜坐着,陈滟屈膝半跪,顿时愣了一愣,随即就笑道:“哟,这是闹哪一出呢?”
  陈滟没料想在侯府中这几天几乎闭门不出的苏婉儿会突然冒出来,顿时起身也不是,下跪也不是,停在半当中异常尴尬。偏生苏婉儿却仿佛没看见她的处境似的,径直上前一把将人搀扶了起来,又拉着她说:“你是你,你二姐是你二姐,三妹妹怎么会为了你二姐的事情,给你脸色看?再说,府里谁不知道三妹妹最是慈悲心肠?”
  原想借着赔情的机会和陈澜说上一两句,可这会儿苏婉儿一出现,陈滟顿时知道这难得的独处机会是泡汤了。然而,她被嫡母拘在屋子里一步都动不得,身边的丫头们都是换过一茬的,她根本信不了她们,而老太太在上一次给过她一些活计,让她回来不至于被嫡母迁怒之后,就仿佛忘记了她这么个人似的。要是如今就这么回去,她还有什么指望?
  想到这里,她也顾不得旁边的苏婉儿,挣脱那搀扶自己的手又走上前去,却是直挺挺地就在陈澜面前跪了下来,直截了当地说:“三姐姐,我知道上次的事情我做得不对,我给你赔礼!可是,我今天要说的事,要是有半个字虚假,管教我天大雾雷劈不得好死!汝宁伯夫人那天来,确实是为了世子的婚事,而且直奔的人就是你,这是赖妈妈亲口说的,决计不会有假!还有,杨家四小姐几乎是铁板钉钉就要册作吴王妃,只那位世子文不成武不就,烟花巷去得最勤,三姐姐你这样的品格,难道愿意配他这种只有家族余荫的二世祖?”
  尽管陈滟说得情真意切,临到末了甚至还落下了两滴眼泪来,但陈澜一想到丹心下半辈子便是痴痴呆呆的下场,心底就生不出半分触动来。等到陈滟一口气说完,见一旁的苏婉儿已经是听得呆呆愣愣的,她才按捺下心头的嫌恶,伸手把陈滟拉了起来。
  “多谢四妹妹的提醒了。”
  尽管只是这么短短一句话,可在陈滟听来却几乎是绕梁韶乐,那眼泪便真的全都涌了出来。拉着陈澜的手,她又抽噎着为从前在东昌侯的事情道歉,几乎一气把那些勾当都推到了陈冰身上,见陈澜果然是待她比之前稍稍亲近了些,她自然破涕为笑,末了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借口天色不早得尽快回去告了辞。
  好容易盼走了这一位演技高超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主儿,陈澜长长舒了一口气,见苏婉儿似乎还没从那震惊中回过神来,她便走上前去,轻轻用手在苏婉儿面前晃了一晃。
  “婉儿表姐?”
  “啊!”
  苏婉儿一下子惊觉了过来,见陈澜就在自己面前,她顿时有几分慌乱。簪缨世家之中最重嫡庶长幼她是知道的,陈澜是嫡女,又是姐姐,陈滟在其面前做小伏低也不奇怪,可陈滟刚刚分明是跪了下来,那番言语无不是讨好求饶的意思,这其中的差别就大了。想到那天得知哥哥会试取中消息时的狂喜,还有之后盘算的那些主意,她只觉得自己还小看了陈澜,脸色不知不觉就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只是,她在那种炯炯直视的目光下相当难受,为了打破这种自己完全占下风的局面,她不得不强笑道:“想不到汝宁伯这样的勋爵世家,甚至还要出一位王妃,那位世子在四妹妹口中竟是成了二世祖。”
  “富贵人家出一个二世祖,不过是败光了家业。穷人家若是出一个败家子,那便兴许是连父母家人的性命都要断送了。”
  说这话的时候,陈澜鬼使神差地想到了那个严大牛,等回过神来发现苏婉儿神情有异,方才醒悟她只怕以为自己在说她哥哥苏仪,便若无其事地岔过了话题。只是,苏婉儿有意无意都在探听那位要成为王妃的杨家四小姐,她少不得就想到了一度纠缠不清的淮王,心中不免暗自嗟叹。富贵虽好,可也得有福分去享受才行,东昌侯府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就在这时候,偏巧外头传来了芸儿的大嗓门。
  “小姐,老太太那儿传话来,说是韩国公夫人今晚留在府里住,请您送一送汝宁伯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