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满京华(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256

  “夫人……”云姑姑看着陈澜那怔忡的表情,虽觉得自己不应该开口,可终究是忍不住,俯下身子凑近陈澜的耳边说道,“虽是萧世子常来常往,老太太都把他当成亲生儿子看待,老爷也视他犹若兄弟,但事急从权之外,今后最好还是别让他到怡情馆来,免得瓜田李下被人说了闲话。”
  “姑姑这话是另有所指吧?”陈澜抬起头看了一眼云姑姑,见这位面色很有些不自然,她就轻轻点了点头,“姑姑放心,我知道。虽说彼此光风霁月,可总禁绝不了别人说什么……他这人和叔全一样,面冷心热,将来必然有一位好姑娘能暖了他的心。”
  尽管萧朗来得快去得也快,但陈澜想想他来时的那些言语举动,再看看枕边的那个盒子,晚上临睡前不免思绪万千,连云姑姑要熄灯她都拦了。躺在空落落的大床上,看着低垂的帷幔帐子,她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就要大年夜了吧?”
  “是,夫人。”
  陈澜轻轻翻转了一下身子,摩挲着枕边的盒子,脑海中却不知不觉想到了夏太监上次来时说的那些话。曲永死了,不管是真死还是假死,知道那段久远历史的人,和那段历史有涉的人,现如今又少了一个。如今剩下的还有谁?也许是皇帝,也许是安国长公主,也许是那个内阁首辅宋一鸣……那样不断重复的腥风血雨,是不是真的能在这一朝完全散去?
  腊月三十是正儿八经的大年夜,到了这一天,仿佛连路上行人都少了,只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飘出了各式各样不同的饭菜香味。大户人家自然是更加讲究,无论是挂出的灯笼,预备明早换上的春联,还是祭祖守岁合欢宴等等,全都是有各式各样的程序。反而是天底下最显赫的皇宫里头,这节庆的日子显得有些冷冷清清。
  一大早,贵妃淑妃贤妃在临时主持宫务的长阳宫里受了一众妃嫔的叩拜,罗贵妃就和武贤妃先后托词走了。淑妃平日虽是享受这一人做主的风光,可这天却没多大兴致,随随便便处置了几件事,她借口大过节的赏罚延后,中午还没到就径直带人回了永宁宫。
  她才坐定,一个小太监就上前凑趣地笑道:“娘娘,这看看时辰,再过没多久,新夫人就要抬进晋王府了,您保准没多久就能抱上孙子。”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淑妃倏然转头,看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恼怒,立时知道不对,慌忙双膝跪地不吭声了。大过节的,淑妃也不乐意动板子闹得满宫血腥,朝另一边的一个心腹大太监努了努嘴,见其提拉着领子把人从面前拎走了,她这才冷哼了一声,看了看左右就没好气地喝道:“都给本宫记住,从今往后,本宫不想听到这新夫人三个字!”
  “是……”
  参差不齐的答应声中,淑妃就不耐烦地甩手进了西屋。不多时,一个年长宫女就打帘子进来,站在淑妃背后轻声说道:“娘娘,外头刚刚传来消息,说是大理寺叫了阳宁侯去问话。不过,据说是阳宁侯不在府里……”
  “大理寺传阳宁侯就传阳宁侯,和本宫有什么关系!”淑妃勃然色变,当即扭头斥道,“这是他们陈家闹家务事,也值得你到本宫面前说道?”
  “是……但有人往大理寺送去了一封信函,所以大理寺还派人去了定府大街陈府还有镜园传人。陈府过去的是阳宁侯太夫人身边得力的郑妈妈,镜园的是海宁县主身边的柳姑姑。同行的军士都说也有人往那两家投石送信,但那两位都说这是有人挑唆离间,还在大堂上把武陵伯府的那个总管骂得狗血淋头。”
  那宫女虽是对淑妃的厉色有些惊惧,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娘娘也知道,那边是派了兵卒去守卫,其实应当是形同监视,有人往里头丢那种信函,事情原本可大可小,但传到大理寺就非同小可了。而且,信上说那山火是阳宁侯放的,韩翰林家是阳宁侯的人闯的……”
  “本宫已经说过了,不想听他们陈家那些乱七八糟的勾当!”
  “可是……那个武陵伯府的总管也不知道是不是昏了头……他……他也不知道是怎的,竟把殿下供出来了!”
  那一瞬间,淑妃只觉得头晕目眩,扶着扶手险些一下子栽倒。她竭尽全力稳住身子怒瞪着那个宫女,可见人在自己的逼视下虽垂头跪了下来,可丝毫没有收回前言的意思,她不觉一下子跌坐在书案后头的太师椅上,竟是脑际一片空白。
  
  
  第507章
末日(二)
  阳宁侯府外书房一共三间,名曰永乐斋。有人说,这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名字;有人说,外书房明间挂着的牌匾乃是武宗皇帝亲笔;也有人私底下议论说,不过是几代阳宁侯自我标榜,实则从这外书房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这只是勋贵世家痴心妄想永世荣华富贵。
  不论话怎么说,这书斋的格局都是几十上百年没有大变化,直到前一阵子阳宁侯府分家,陈瑛方才以那些书架的木质已经老旧为由,重新做了一批新书架送进来,就连内中的桌案椅子等等,也悄无声息换了一大批。此时此刻站在里头,从前来过的人几乎都认不出来,但陈瑛却喜欢这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只不过,如今站在里头的阳宁侯陈瑛却丝毫没有心思去欣赏自己曾经颇为得意的杰作了。书桌后的他虽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放在桌子上的手却倏尔紧握成拳,倏尔又逐渐展开,面色亦是阴晴不定。
  这几日的变故他自然看在眼里,而那一封封送来的信他亦是每封必看,尽管他并没有次次都依样画葫芦照做,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差别。杨进周的军营那边他派出了最精锐的心腹,可到头来只不过是烧了那地方,连个人影子都没找到,可后山上的另一把火却烧得他心惊肉跳;而用韩翰林之子去换安仁,他只不过在脑海里转了一转就立时打消了这念头,可何曾想到,竟然真有人去韩府绑人,偏生还半道上出了岔子,事情从顺天府一直闹到了大理寺!
  他一想到自己就仿佛一只掉入层层蜘蛛网中的虫子一样,越挣扎就被粘得越紧,那种无力的愤怒感就烧得他浑身滚烫,恨不得如同出镇在外时,带上十几二十的亲随到那些异族村落杀上一场,把心头这些怒火和恼意全都发泄了干净。然而,京城终究不是他的地盘,此刻面对那一而再再而三敲响的外头大门,他连喝骂的兴致都没有了。
  因此,当再次有人敲响了书房大门,陈瑛终于淡淡地吩咐道:“进来。”
  出乎他意料的是,应声而入的不是那些管事管家,而是儿子陈汉。见陈汉掀帘进来行了礼,他忍不住嘴角一挑,似笑非笑地说道:“没想到是你回来了。之前一直野在外头不肯回,现如今知道你家老子要倒霉了,于是肯回来了?”
  “之前父亲用不上我,我也不想回来触霉头,但现在我想,父亲兴许用得上我,所以就回来了。”陈汉神态自若地抬起头,毫不畏惧地直视着陈瑛森寒的眼睛。他自己也不记得从何时开始,亲近的爹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父亲,但此时他却有一个诡异的念头——那就是此时不说,他兴许这辈子就再也没有说出那些心里话的机会了。于是,他完全忽略了陈瑛那嫌恶的表情,郑重地行礼一揖,“父亲,请收手吧,如今还有机会。”
  “混账!”陈瑛再也忍不住心头那炽烈的怒火,一按桌案霍然站起,“你这是在对谁说话?别以为你如今翅膀硬了,这府里还没有你说话的份!要是我一个条子递到顺天府告你忤逆,就算你娘能请动罗贵妃,也休想帮你开脱!”
  “事到如今,父亲你还不明白吗?要不是你存着那种心思,别人怎会做下圈套一步步引你上钩?”陈瑛这父亲毕竟是积威深重,陈汉本能地后退了一步,可随即便深深吸了一口气镇定了心神,反而又更上前了两步,一字一句地说,“父亲当年调回京,又袭封了爵位,显见是要大用的,缘何后来突然远镇肃州卫,此次立了大功,却还不能回朝,甚至还有人连那铁板钉钉的功劳都要质疑?如今大理寺的人还等在外头?”
  听着听着,陈瑛原本满是暴戾的表情渐渐松动。这些天来,罗姨娘和女儿陈汐被罗贵妃接到了宫中,陈清和许咏小夫妻俩被许家人留着不放回来,陈汉之前不知所踪,幼子陈汀一心一意跟着朱氏,仿佛完全忘了自己这个父亲,至于家里剩下的两个老姨娘和几个庶女,在和不在也没什么两样。今天这大年三十,好容易分家单过的他竟是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陈汉说出的话虽不中听,虽深深刺痛了他,可好歹其中还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一丝关切之意。于是,他皱了皱眉,口气虽还生硬,却不再如最初那般狂暴。
  “你懂什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以为你老子这爵位很稳当么?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这爵位到手,再往上还能有多大的地步?若是长房三房都不成器,到时候你稳稳当当袭爵,我用得着这么费心使力?长房眼下那么多靠山,我若是不争,他们会善罢甘休?收起你那妇人之仁,不就是大理寺传我去,又不是立时定罪,你老子我没什么可怕的!”
  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砸下来,陈汉的脸色和眼神不禁渐渐黯淡了下来。他也知道父亲是什么样的性子,事先也知道凭自己的三言两语,很难说服父亲回心转意,但总抱着那么一丝侥幸,可事实终究是事实。在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他终于再次开口低声说道:“既如此,儿子陪父亲一块去大理寺。”
  “你去做什么!”陈瑛口气虽严厉,但看着儿子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了一丝难能的暖意,“大理寺卿张铨在家里照顾妇人,那里掌总的少卿不过正四品,能奈我何?不过是走一趟那种地方,还要儿子相陪,别人会怎么看我阳宁侯陈瑛?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预备着晚上的合欢宴和守岁,少给我露出这婆婆妈妈的样子!”
  训斥完了陈汉,他立刻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外走。可是吩咐了马厩备马,从正房里换了一身彩绣辉煌的麒麟服出来,他才一进马厩,就看到牵着自己那批枣红色大马的不是别人,正是儿子陈汉。有心劈头盖脸地痛骂一顿这不晓事的小子,可是见陈汉嘴唇紧抿,他话到嘴边还是止住了,冷哼一声就提着马鞭上前,抢过陈汉手里的缰绳就一个翻身利索地跃上马背。
  “还愣着干什么,要去就上马!”
  “呃……是,父亲!”
  陈汉松了一口大气,赶紧上了旁边早就备好的另一匹马。见陈瑛一扬鞭就从马厩的南门飞驰而去,他赶紧策马追上,其余几个随从自是紧随其后。出了阳宁街,父子俩已经把身后的随从甩开了老长一段距离。待到顺着宣武门大街过了好几条横街,后面的人越发没踪影了,在呼啸北风中拼命追赶陈瑛的陈汉这会儿完全忘记了寒冷,心里甚至渐渐有些发烫。
  小时候,父亲难得回来教自己骑小马的时候,前面也曾经是这样一个一马当先让人撵都撵不上的背影,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个背影就渐行渐远,让他怎么也看不清摸不着了。
  恍恍惚惚之间,陈汉只觉得眼前突然模糊了起来。然而下一刻,突如其来的一声弓弦鸣响一下子惊醒了他。倏忽间又是一声高亢的马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抬眼往前看去,赫然发现前头父亲的那匹坐骑竟是两条前腿高举踏空,凭着后腿高高站了起来。电光火石之间,当看到两旁高墙上突然冒出了几条黑影,旋即又是一阵弓弦机括的声音,他只觉得整个人如遭雷劈,那一声不才一出口就冻结在了寒风中,竟眼睁睁看着马背上那人影砰然落地。
  直到那几条黑影倏忽间消失在了高墙后,他才如梦初醒,策马奋力前行了几步就翻下马背大步冲上前去,随即双膝一软就跪在了陈瑛身侧。见父亲的肩头左肋腹部腿部赫然扎着好几支锋利的箭镞,那大红缎绣的麒麟服上已经处处染上了更鲜艳的一种颜色,他觉得整个脑子一片空白,只知道颤颤抖抖地扶着那素来冷硬的肩膀,好半晌才迸出了一个字来:“爹……”
  刚刚猝不及防受袭,陈瑛虽躲开了那第一箭,可终究抵不住之后的那攒射。那时候,他的眼角余光已经瞥见了后头的陈汉,那一刻心头的绝望大约只有在得知亲生母亲的殉葬时方才可以比拟。落马的那一刹那,他却发现那些刺客撤得一干二净,竟是撇下陈汉丝毫不理会。此时此刻,听到陈汉那一声带着哭腔的爹,看着儿子那血色褪尽的脸,他竟是有一种笑出来的冲动,伸出手去想摩挲一下陈汉的脸廓,可手才抬起来就无力地落了下去。
  “来人,快来人!”
  听到陈汉撕心裂肺的嚷嚷,陈瑛用力咳嗽了一声。可大约是肺部受创,他的嘴角立时流出了一丝殷红的鲜血。陈汉见状大惊失色,立时也忘了呼唤随从,赶紧奋力用劲,想把陈瑛抱起来。可他虽是也有练武,筋骨力气却不算上等,试了两三次,最终好容易才把人晃晃悠悠抱将了起来,看了看怀里的人就高一脚低一脚地往那边自己的坐骑艰难地挪了过去。
  “爹,你忍一忍,先忍一忍!我们这就去看大夫,一点皮肉伤,几天就没事了!”
  
  
  第508章
末日(三)
  当阳宁侯府那几个随从赶到的时候,看到的赫然是那匹倒卧于地身上深深扎着好几根箭镞的坐骑,还有那满地的鲜血以及想要抱着陈瑛过来的陈汉。面对这般情景,几个人全都呆了,但紧跟着,三五个人就慌忙下马冲了过去,为首的亲兵不由分说从陈汉手中抢过了人,不等陈汉开口就喝了一声。
  “五少爷,侯爷重伤不可挪动,否则你这是害了他!”
  陈汉原待要挣扎,听了这声呵斥,他方才如梦初醒。看着那几个亲兵围着陈瑛迅速忙活了起来,一个撕开陈瑛那染血的几层衣衫,一个则是慌忙从马匹背囊里取来了干净的白布和金创药等等,然而,面对深入血肉的那几根箭镞,三个人对视一眼,谁都不敢造次,只是用剪刀将外头的部分减去大半,匆匆敷药包扎之后,那边另两个人已经是预备了一个简易的布兜抬了过来,将陈瑛小心翼翼地挪了上去。陈汉从未见识过这等情形,此刻站在寒风里只觉得悔恨交加,直到一个亲随匆匆过来叫了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五少爷,侯爷失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了,是送回府请太医,还是送去医馆?”
  陈汉见他们几个刚刚处置得那般娴熟,此时却来问自个,不禁有些意外。可是再一想,他就知道这其中的问题所在,面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回府请太医自然是最稳妥的,但这耽误的时间却不在少数;至于去医馆,光天化日能够遇到刺客,医馆里头再有点万一可怎么好?出了这样的大事,他们畏罪也很自然,可刚刚那样的架势,就算这几个身经百战的亲随都跟着,父亲就真的能逃过那样雷霆万钧的攻势?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街道拐角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不多时,一大队军士匆匆跑了过来。一瞬间,几个亲随就将布兜上的阳宁侯陈瑛簇拥在了当中,一个个手按刀柄满脸戒备,而陈汉立时疾步挡在了前头。
  “什么人?”
  “西城兵马司!怎么回事,怎会有人当街动用弓弩……”
  那个领头的总旗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陈汉身上沾染的血迹,而与此同时,他更注意到了那一身服色的料子,再一看那边几个亲随的戒备架势,他只觉头皮发麻,心中不禁暗自叫苦。
  他在西城兵马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若只是当街斗殴,无论是平民还是权贵,料理起来总有前例可循,可当街动用了严格管制的弓弩,而且伤的似乎是权贵,这性质就大不相同了。那可是行刺!追究下来别说是他这西城兵马司一个小小的总旗,就是上头的兵马指挥副指挥,乃至于宛平县衙和上头的顺天府衙,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
  等到问明得知是阳宁侯陈瑛遇刺,这总旗是肠子都悔青了,但他人都来了,此时不得不前后张罗着人护送陈瑛回阳宁侯府——陈汉本想上外头医馆的念头给他三言两语打消得干干净净,他用的原因很简单,这大年三十十家医馆九家关了门,兼且有没有处置这样外伤的经验还尚未可知。而对于阳宁侯府来说,侯爷和五少爷才刚出去没多久就突然这样狼狈地回来,上上下下顿时乱成一团,随着一个仆人打马飞驰去了一趟太医院,这消息便仿佛光速一般在整个京城四处传播了开来。
  “什么,阳宁侯遇刺?”
  同样的对话在无数府邸响起,只是有的是幸灾乐祸,有的是事不关己听过便罢,有的却是货真价实的大吃一惊。而对于镜园中人来说,自家老爷平安归来的同时,竟然还带了这么一个说不上好的消息,上上下下竟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他怎么会遇刺,怎么会在大年三十这种时候遇刺……”
  陈澜喃喃自语了一句,这才抬头看着风尘仆仆的丈夫,见其在云姑姑的服侍下洗完了脸走到跟前,而云姑姑蹑手蹑脚出了门去,她这才很自然地轻轻拉住了他的手,又说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怕别人会大做文章,你得小心才是。”
  “身正不怕影子斜,没什么好怕的。”杨进周哂然一笑,轻抚陈澜那柔滑的秀发,这才淡淡地说,“我是没想到有人竟然会用这样直接的手段,算是棋差一招,但要知道,此前各家府邸都多了三五十守卫,本就是说朝鲜和倭国内乱,有大臣派了刺客进京来,阳宁侯遇刺也算是验证了这回事。至于别人想利用这事造出风波来……澜澜,相对于之前那些步步紧逼的招数,你不觉得这一招来得太狠太猛太激进了么?”
  这几日闭门不出除了吃就是睡,镜园几乎是消息断绝,陈澜自然也不例外。因而,听到杨进周这话,她皱着眉头想了一想,突然只觉得脑际灵光一闪:“难道是你们之前……”
  “你应该还不知道,那位武陵伯府的大总管,在大理寺内供述说,这出首告发等等都是晋王挑唆的他,还说之前的金簪,指使红檐自尽等等,也都是他听从晋王之意,暗中挑唆的武陵伯及其世子。再加上你和你家老太太先后命人送到大理寺去的那几封信,所以那边上下一团乱,而得到这些消息的别人也是一团乱,否则何至于做出这样过头的事?”
  说到这里,杨进周略略一停,继而才看着陈澜说道:“这次的事情,纪曦居中策划,小四奔走宫中,至于武陵伯,则是萧世子出面胁迫。所以,武陵伯府的那位大总管才会在大理寺反水,晋王才会疑上咱们那位元辅大人用心不良,至于那位元辅大人,必然要疑神疑鬼,担心被别人反咬一口。小四身边统共才没几个人,镜园上下为人守卫得严严实实,至于我那军营上下早已戒严,此前就是一只苍蝇也飞不出来,谁要是信我们派人行刺阳宁侯……我倒是要见识见识他的说辞!”
  陈澜看着杨进周那自信洋溢的脸,忍不住心安了许多。然而,当他紧挨着她坐下之后,她仍是忍不住低声说道:“既如此,明日早朝,胜负就要见分晓了?”
  “没错。”杨进周揽着陈澜的肩膀,声音低沉地说,“江南事没绊倒他,这一次若不能把他掀翻下来,江南事就不能彻底了断!澜澜,你就等着吧!明日之后,这最后的一条绊索就应该差不多了!”
  这一个大年夜,尽管从晚饭时分开始,京城上下各处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但体验到浓浓年味的,却只有平民百姓而已。世家豪门虽是照旧例祭祖摆宴,但从前一块来过年的旁支亲戚,这一年却因为那些虎视眈眈的军士而选择在家过年,至于那三位日理万机的阁老,则是没有一个回家过年,连带六部都有不少人在衙门里头当值。至于才经历了分家的阳宁侯府,当子夜新年降临时,就更说不上什么过节的气氛了,因为重伤的陈瑛竟是情况越来越糟糕,刚刚从宫里急忙赶回来的罗姨娘和陈汐站在床边,脸色都是苍白一片。
  “怎么会……好端端的老爷怎么会遇刺!”
  尽管这几日罗贵妃说了陈瑛无数不是,但此时此刻面对这个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丈夫,罗姨娘仍是忍不住悲从心来,见这话无人回答,她不禁扭头怒视着陈汉。正要再质问,她只觉得袖子被人使劲拉了拉,扭头却见是陈汐。陈汐冲着罗姨娘摇了摇头,随即用手轻轻指了指床上的陈瑛道:“姨娘,老爷醒了。”
  闻听此言,不论是罗姨娘陈汉,还是匆匆从许家回来的陈清许吟,连忙都围了上去。而睁开眼睛的陈瑛漠然看了一眼床边上的人,却艰难地抬手指了指陈汉的方向,嘴里好容易才迸出了声音微弱的两个字:“小五。”
  陈汉本来紧紧咬着嘴唇站在后头,此时听见这声音,方才沉默地近了前去,却是在床前的踏板上跪了下来。直到那只大手一下子覆住了他的手,他终于忍不住了,开口叫了一声爹后,竟是泪流满面。就在这时候,他只觉得手一阵剧痛,低头看时,就发现父亲陈瑛赫然是额头青筋毕露,而那只手却犹如铁钳似的将他的手越收越紧,仿佛丝毫不在乎左肋伤口再次迸裂开来,伤口染得那白色棉布血红一片。
  “记住,代我上奏遗言的时候,你务必,务必多多陈述我昔日之功劳,就说是陛下提拔我才有今天,我只恨鬼迷心窍,会有今天是咎由自取。”说这句话已经耗费了陈瑛许多气力,因而他不得不停下来大口大口喘气,随即看着陈汉道,“但是,你一定要,一定要一口咬定之前那些都是栽赃陷害,欲要置我于死地。箭镞淬毒,这更是别人存心想要我死,这世上能有多少人恨我入骨?只要……只要皇上还有那么一丝念旧怜悯之心,你就能……你就能……”
  “爹,你别说了!”陈汉狠狠摇了摇头,一字一句地说,“我不稀罕这些,再说,论嫡论长都轮不到我,都这时候了,爹你还记着这些干什么!”
  “论嫡论长?你爹我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陈瑛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竟是撑着胳膊又坐起了一些,“我也不指望你立刻袭爵,但你一定要立刻去军中,立刻!不要去云南,不要去北边,去肃州,那里我给你打了根基,军功,只有军功才是最好的根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2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