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满京华(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6

  “不过提醒你两句,就摆出这副沮丧的样子。都是些死物,等你以后有能耐,用自己的名头得了那些好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别人的是别人的,给咱们那是恩典赏赐;你的才真正是咱们应得的,你可明白?”
  见陈衍先是一愣,随即眉开眼笑地连连点头,陈澜自是也笑了,又顺势给陈衍整理了一下刚刚上车时给大风吹乱的头发,重新系好了压发的玉坠角。陈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又讨好地说着学堂里先生们夸奖他的话,陈澜仔细听着,偶尔也夸奖一两句,这短短的一路上,车厢中自是充斥着一种温馨的氛围,就连最爱说话的芸儿也不知不觉停住了嘴。
  大楚的京城正是昔日的元大都,只不过未曾经历过明朝先定都南京再迁都北京的折腾,因而历代皇帝在位时几次扩建,把这座昔日的北方坚城造得更加雄浑壮伟,如今已是分成内城和外城。内城九门的名字据说乃是太祖御定,和后世陈澜熟悉的没有任何差别。
  内城因为崇文门前的通惠河被大力疏通,又在此设了税关,因而大商人都住在东城,而权贵官员多半则是住在西城。于是,应运而生的佛寺道观自然也分了三六九等,西城护国寺乃是敕建的大寺,平日里善男信女虽多,可最重要的大香主一来,往往便是闭门谢客。
  这一日也是如此,尽管当日郑妈妈来的时候,阳宁侯府尚未出变故,可如今一晃三日过去,和各家豪门都有往来的主持智永知道阳宁侯陈玖被下狱后,锦衣卫虽上了陈家抄检,过后却没什么大消息传来,据闻几家勋贵也多有上书援助的,就是朝中阁老们,也不曾落井下石,因而忖度陈家总能转危为安,于是净寺之举丝毫不曾怠慢。
  相反的是,他隐隐约约还听到了另外的风声,因而甚至本打算亲自相迎。奈何一大早寺中就有了另一拨贵客,他一时之间挪不开身,于是只能反复嘱咐了知客僧人。
  阳宁侯府的轿车在寺前停下时,车中的陈澜就发现山门那边正有人在起争执。陈衍性急,直接撩起车帘就跳了下去,陈澜阻止不及,只得赶紧让后头的小厮亲随赶紧跟上。才过一会儿,她就听到那争吵的声音陡然之间大了起来。
  “都说佛门清净之地,怎么也是铜臭十足。我倒要问你,佛曰众生平等,你凭什么封寺不让咱们进去,莫非这护国寺也是那等看香火钱放人的俗地?”
  “大哥,别说了,都有人过来了!”
  “有人过来又怎么了?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我就不信这天下就连佛寺道观也看家世资财,硬生生成了拜金之地。我又不是寻常百姓,我身上可还有举人功名!”
  “大哥,你少说两句……这万一闹大了不止丢了咱们的脸,还有阳宁侯府……”
  “好端端提那家人做什么!不是祖母死不松口,你以为我愿意娶一个豪门世家的骄纵千金?”
  这后头的话仿佛是被人拦着,那人终究是再没往下说,可即便是单单这些,陈澜仍然是吃了一惊。忖度片刻,她就再次轻轻撩起了窗口的那一层厚帘子,往山门那边望了过去。
  只见那边是四个人,前头的听刚刚的称呼仿佛是兄妹俩,后头的一男一女应当是丫头小厮,正在死死拦着相劝。那说话的男子刚刚被人劝好了,可这会儿大约是陈衍正好上去,知客僧说了几句什么,他竟是伸出胳膊拦在了陈衍跟前。
  陈衍平日里出门也不多,由于父母都不在,他除了学堂便是一年一次来护国寺,就连出门走亲戚也并不多。他也没留心听那年轻男子嚷嚷了什么,直接驱使小厮亲随把他们往旁边赶开了,上前对知客僧报了名字,正准备回去让陈澜等人下车时,突然有人拦着了他。
  他年纪虽小,脾气却不小,这时恼将上来,立时怒喝道:“破穷酸,拦着我的路做什么!”
  那年轻男子身穿一件文士儒生最爱的宝蓝色直裰,浆洗得倒是干净,却是有些褪色了,看上去自然家境不佳。然而,这破穷酸三个字却仿佛点燃了他的怒意,他当即变了脸色,瞪着陈衍就气咻咻地说:“好,好气派,怪不得别家勋贵都是奉公守法,偏生阳宁侯因贪墨下监,连一个小孩居然也是口出恶语!小妹,我们走,回去之后就上侯府,我倒要问问,这侯府便是如此教导晚辈的?”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陈衍立时更加恼了,当即冷笑道:“这天底下乱攀亲戚的人多了,侯府的大门也是你想进就进的?”
  此时此刻,年轻男子身后的少女终于赶了上来,死死地将男子拦住,这才转身赔礼道:“陈公子恕罪,家兄就是这性子,您还请包容一二。家兄苏仪,小女苏婉儿,我家祖母是和老侯爷认过宗亲的,算起来真是亲戚。只是连日天寒,祖母感了风寒,听说护国寺的香火极其灵验,这才前来想为祖母祷祝祷祝。还请陈公子大人有大量,给咱们行个方便。”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那苏婉儿穿着半旧不新的蜜合色小袄,丁香色比甲,头上手上都不像贵千金那样叮叮当当珠翠十足,那副小家碧玉的清新婉约扑面而来,自然而然让陈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朝那边马车看了一眼,他就开口说:“亲戚不亲戚我却也不知道,不过看在苏姑娘一片孝心的份上,这方便也没什么不可行的,你们就请进去吧。”
  那苏仪见陈衍丢下这句话就带着几个随从匆匆往马车那边去,忍不住又轻哼了一声,随即在苏婉儿的百般劝解下,这才不情不愿地进了护国寺,后头的小厮和丫头也忙跟了上去。那知客僧自然懒得理会这等小门小户的人,带着两个小沙弥匆忙到了马车旁迎候,却是好不殷勤周到,哪有之前死死拦着人进寺时的严正嘴脸。
  
  
  第026章
护国寺(中)
  踩着车蹬子下车,陈澜见陈衍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刚刚那场争吵的情景,想要提醒他两句,最终还是忍了下来。毕竟,这不是在家里车上,旁边还有外人。因而,见知客僧上前说话,她便只是淡淡地回礼敷衍了,然后便随着往里走。
  护国寺始建于元代,到了本朝太祖时重新修缮,赐了护国之名,因为这个缘由,寺内素来香火鼎盛,单单阳宁侯陈家,每年点长明灯的银子和其他香火钱就不下数千两。陈澜虽不信佛,可并不想违背从前的自己给人笃信佛教的印象,因而不得不见佛必拜,待到了后堂给亡母的排位前上香供的时候,她已经是有些腰酸背痛了。
  一旁的陈衍已经是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起来:“娘,您一定要保佑我和姐两个。让我长大之后有大出息,出将入相马上封侯,再给姐一个如意郎君……姐之前没醒过来的时候,我真是恨死我自己了,要不是我掉进水里……”
  听到小家伙越说越不像样,陈澜很想在那脑袋上拍一巴掌,最后听到他喃喃自语说起了之前自己在床上昏迷不醒时的情景,她的心又渐渐软了。不管如何,那个为了救弟弟而舍了性命的女子已经不在了,她占了本该属于她的人生,别的不能做,代替她看好弟弟却是一定得做的。于是,她默默合十真心诚意地拜了下去,对那牌位再次许下了自己的诺言。
  祭拜了之后,姐弟俩少不得奉上了一袋子香火银子,那知客僧想是常打交道的,接过来看也不看便给了一旁的小沙弥,又殷勤地说领他们到寺后赏梅。陈澜原本是打算难得出来,至少也在寺中闲逛一会,但由于此前在护国寺山门处看到的苏氏兄妹,她心中大起警惕,因而哪怕知道这一次出门机会来之不易,她仍是谢绝了这一提议,却提出想借地方歇一歇。
  这小小的要求知客僧自然不会拒绝,连忙引了两人从堂中出来去寺中精舍。才一下台阶,陈澜就看到那边不远处苏氏兄妹一行四人过来,正要设法避开,那边苏仪却是和拦在外头的年轻小沙弥又争执了起来。这一回,也不知道是苏仪被妹妹苏婉儿劝住了还是怎的,总算是不曾闹大,苏仪只言语两句就转身气冲冲走了,可那个苏婉儿却是带着随行的丫头上了前来。
  “陈公子,陈小姐。”
  看到苏婉儿上前笑吟吟地行礼,陈澜只得也开口唤了一声苏姑娘。
  听到这一声苏姑娘,苏婉儿知道陈澜在车子上时听到了那边的动静,脸上顿时一红,随即又裣衽行礼说:“刚刚在山门外头多亏了陈公子好心帮忙,我和大哥才能进来上香祈福,如今正要回转去,所以我便来谢一声。咱们一家人是刚刚进京,大哥的脾气急躁了些,还请您二位不要放在心上。”
  陈澜总觉得今天这一番偶遇来得蹊跷,所以苏婉儿虽是比其兄看着有礼,她忖度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只是含笑点了点头:“不过是一丁点小事,苏姑娘客气了。”
  斜睨了一眼陈衍,见他百无聊赖地站在那儿左顾右盼,陈澜心中就有了计较。因跟来的小厮亲随等男丁都等在大雄宝殿,她便吩咐沁芳红螺先送陈衍跟着那位知客僧去禅室,随即才打量着面前的苏婉儿。见这位少女藕丝对襟衫,莲青色湘裙,穿着朴素得体,举止也还大方,可那双眸子却是极其灵动,甚至在陈衍离开时悄悄看了过去,她就有几分警惕。
  她打量苏婉儿的时候,对方也在仔细细细看她。
  苏婉儿见陈澜上身秋香色潞绸小袄,下头是白绢挑线裙子,外头罩着一袭半旧不新的蜜合色剪绒披风,看着毫不奢华,与陈衍那一身簇新的华服却是截然不同。忖度昨日祖母提醒的那些,她越发觉得没错,于是笑吟吟地攀谈了两句,她便说道:“陈姐姐,我虽是初来京城,可已经听说了姐姐的名声,不但重孝悌,就是针线也是第一等的,心里着实钦佩得紧。姐姐眼下若是得空儿,我实是想多多请教。”
  最初还是陈公子陈小姐,这会儿年龄还不知道,就顺杆儿直接叫上了姐姐,饶是陈澜自己从前见惯善于拉关系套交情的人,也不禁有些讶异。她奋不顾身救弟的事情据说是传扬了开来,可应该绝不到民间也人尽皆知的地步,更何况,闺阁千金针线如何,又怎会有不相干的外人知道?于是,她敷衍了两句,随即便趁苏婉儿不注意朝芸儿打了个眼色。
  芸儿早就不耐烦了,当即似笑非笑地说道:“苏姑娘,实在对不住。我家少爷和小姐已经累了,正打算到精舍去休息休息。”
  苏婉儿原想着陈澜看着是个温文守礼的人,好说话得紧,哪曾想到主子尚未开口,一个丫头竟然跳将出来,顿时脸色有些发僵,随即假作没看见芸儿,强笑道:“既是姐姐眼下累了,不如改日我登门拜会,要说咱们家和侯府本是有亲……”
  要是她说别的也就罢了,偏提到登门,芸儿立时想起刚刚山门外就是这位和自家少爷搭讪,这会儿又口口声声把侯府拿出来抬高自个,分明没存好心,本来就讥诮的言语里头更藏了几把小刀子。
  “苏姑娘,恕我说一句实话,侯府的亲戚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若是谁上门都要求见主子,哪里忙得过来?苏姑娘既然又知道咱们小姐孝悌,又知道咱们小姐针线好,想来该当知道,如今侯府正有事,咱家小姐成日里忙碌都来不及,实在没工夫见外客。再说,我是侯府的世仆了,这么多年了,可也没听说老侯爷认过什么苏家的亲戚。”
  陈澜虽说觉得芸儿这一通话犀利痛快,可看到见苏婉儿那张脸从发红到发青,从发青到发白,最后赫然一副泫然欲涕的模样,她连忙朝芸儿丢过去一个眼色,随即轻喝道:“芸儿,在家里没规矩就算了,在外头也这般口没遮拦!”
  芸儿这才满脸不服气地退下了。
  陈澜便笑道:“芸儿给我惯坏了,说话便不饶人,若有冲撞之处,苏姑娘还请不要见怪。”
  苏婉儿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随即才勉强笑道:“陈小姐说哪里话,原是哥哥不该大吵大闹,别人才会错了意思。只是,好教姐姐得知,我家祖母和老侯爷确确实实是认过亲的。那时候老侯爷出镇甘肃,正好先祖父也在甘肃为官,两边走动了几回,老侯爷和我家祖母对过族谱之后方才认了同宗,老侯爷还有一块玉留在我家祖母那儿……”
  这关节陈澜压根不想细听,更不想弄明白,她只知道,今天苏家兄妹俩出现在护国寺实在是巧合得有些过头了。她就捂着嘴剧烈咳嗽了几声,打断了苏婉儿那楚楚可怜的陈情,随即假手扶住了旁边的胡椒,这才歉意地笑道:“对不住,我身体不好,不能多见风,所以素来闷在家里,来往的人少,就算是亲戚也实在是认不全。”
  她一边说一边咳嗽,周围的几个丫头全都是机灵人,胡椒上前忙着顺气,苏木更是拿出了随身带的蒲包,倒了热茶送上来。忙活了一会,苏木才上前对苏婉儿行了个礼,又开口说:“苏姑娘,我家小姐年前才大病过一场,就是刚刚今天这番祭拜,如今也有些挺不住,才向寺里借了精舍休息。实在对不住,我们得先过去了。”
  
  
  第027章
护国寺(下)
  眼见三个丫头簇拥着陈澜往精舍那边去了,苏婉儿虽不甘心,却知道护国寺的精舍只接待达官显贵,自己就是再追上去也别无办法,只能怏怏不乐地往回走。到了拐角处,她就看到自己的哥哥正和一个小厮在那里不耐烦地等着,忙擦了擦眼睛赶了上去,结果一上前就遭了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我都说了,阳宁侯府不过是徒有尊荣罢了,这次说不定连爵位都一块丢了,你还去奉承巴结他们干什么?再说,刚刚那小子你也看见了,这般没有家教,那家里出来的姑娘能好到哪儿去?祖母也是的,非得惦记着那什么婚事,等我今年考中了进士,还愁没有名门淑媛可配?”
  苏婉儿被哥哥那一番话说得心里直泛苦水,几次要开口辩解都被那疾言厉色压了回来,最后只得索性不做声了。然而,就当他们兄妹俩出了这重院子,要往后寺塔林去时,却被一行人拦住了。
  挡路的亲卫身穿大红袷纱袍子,佩着绣春刀,口气客气却严正:“我家主人正在游塔林,还请诸位止步。”
  苏仪今天几次遇阻,早就是窝了满肚子气,此时闻言顿时冷笑道:“这大护国寺是敕建,可不是哪家权贵的私产!”
  那拦路的亲卫诧异地打量了苏仪一眼,正要开腔说话,后头就传来了一个淡淡的声音:“这大护国寺确实是敕建不是私产,可本王身为皇子,难得偕友到此游玩也不行?”
  苏婉儿闻声剧震,立时上前死活把大哥拖了下来。见他亦是满脸震惊,她心中暗恨,一扭头才见上头三个男子一前一后地从那月亮门中出来。
  前头第一个身穿大红纻丝大袄,外头披着一件金线绣蟒纹大氅,站在那里就显得贵气逼人;后头的两人则是一个俊逸,一个懒散,衣着都很是不俗,后头还有好些清客幕僚之类的文士跟着。看到这样一行人站在身前,苏婉儿顿时暗自叫苦。
  这个大哥,从来都是口无遮拦,这次可是惹大祸了!
  晋王林泰墉如今二十有五,正是风华正茂之年。尽管皇帝尚未立储,他也并非长子,但由于他文武皆能,待人接物无可挑剔,风仪姿态又是上上之选,所以此前朝中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必是储君的第一人选。所以,他以前并不心急,笼络文武大臣也只在暗地,可是,当此次威国公调回朝出任中军都督府都督,他立时察觉到了危机——那竟是不在于那些和他年纪相仿的皇子,而在于只有七岁的鲁王。
  所以,王妃前日才提到护国寺的梅花开得好,精舍中又有一口好泉,所以今天他有意邀了威国公世子罗旭一同来这护国寺游玩,又恰巧锦衣卫指挥佥事杨进周到府里传话,他得知对方暂时无事,索性连这位皇帝心腹一并叫上,又把府中的清客幕僚都带了出来。这会儿在山上塔林转了一圈下来,罗旭固然是顾左右而言他一句实话没有,就连杨进周也是惜字如金,大多数时候都沉默得很。因而,他就是再好的涵养也觉得不快。
  尽管如此,刚刚听到外头那狂妄之语时,他的习惯仍旧占了上风,只不过不咸不淡刺了一句。直到出了月亮门,见着是一个衣着寒酸的书生,他方才阴下了脸没再言语。见此情形,跟在他身后的贴身太监金和心知肚明,忙斜眼睛去看一旁的主持智永。
  智永见状慌忙合十赔礼道:“殿下恕罪,老衲之前就让人净了寺,按理说只有阳宁侯府的人前来祭拜,不该有其他人进来……”
  “殿下,又不是什么大事,算了吧!”威国公世子罗旭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又朝晋王笑道:“这老和尚适才也提过今日阳宁侯府的人过来,也不知道是哪一位,今天正好人多,不如过去会会?”
  晋王虽说因为王妃的缘故,和阳宁侯府还算有些往来,但却瞧不上如今的阳宁侯陈玖,所以,此次阳宁侯突然下狱,他虽吃惊,可仍是按兵不动,对王妃的那个提议也没多大兴趣。勋贵名义上掌兵,其实却只是带兵,平日手中兵权全无,先头那位阳宁侯陈永去世之后,陈家一脉在军界的实力大不如前。而就算他把一个小孩子扶了上去做阳宁侯,又有什么用?
  所以,他对罗旭的提议不以为然,摇头笑说道:“阳宁侯府刚刚惹了是非,本王和他们又是亲戚,这当口过去,又没个准信,再说还有女眷,你让我说什么好?”
  罗旭懒洋洋打了个呵欠,又笑嘻嘻地说:“都是亲戚,闲话两句有什么打紧?”
  下头的苏仪自打知道上头人的身份,最初的震惊过后,心底立时活络了。他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此次前来参加会试更是抱着莫大的信心,满心都是出将入相的梦想。此刻贵人就在眼前,他的脑海中几乎全都是那些贤臣得遇明主的故事,所以不但不曾下跪行礼,反而还多了几分布衣傲公卿的那种矜持。
  可他万万没想到,那正在说话的两人竟是看也不看他一眼,只顾着自己说话,倒是后头那个身着青色大氅的人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他本以为对方怎么也得问上他两句,谁知道那年轻人竟是丝毫没有停留,反而径直越过了他继续往前走。一时间,那种被忽视的愤怒猛地冲了上来。
  晋王和罗旭胡扯了两句,见杨进周竟是撇下自己径直走出了老远,不禁有些惊愕,随即便压下心头那一丝不快,与罗旭一块沿着台阶下来。然而,才刚下了最后一级台阶,他就看到起头那个年轻书生突然上前两步,深深一揖倒地,随即又直起腰来。
  “学生闻听殿下才名已久,不想却是闻名不如见面。古语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身为皇子,身份贵重,佐君父治国事,若有闲则该多多读书,这佛寺不过是几具泥雕,这塔林不过是几具枯骨,何劳殿下降尊来看,若有险则何如?况且,殿下遣亲卫遍布内外封寺净寺,将其余香客一概排除在外,此等扰民之举若是传扬开来,于殿下清名何益?再者……”
  苏仪滔滔不绝说得正起劲,后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那书生,看你这打扮,是来京城应会试的举人?”
  苏仪闻言一愣,本能地点了点头,面上自然而然露出了几分矜持。走回来的杨进周瞧见他这副表情,不禁微微一笑:“既然你口口声声说这佛寺不过是几具泥雕,这塔林不过是几具枯骨,那你这个不日就要进贡院,更应当闭门苦读的举子到这里来做什么?”
  见这个刚刚还侃侃而谈的书生一下子噎住了,杨进周又不紧不慢地说:“你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然是说殿下身份贵重,不要白龙鱼服,以免为鱼虾所戏。既然如此,殿下此次出行带足了护卫,预先净了寺,那自然是应当的,莫不成还要把寻常百姓都放进来,让这地方鱼龙混杂,自己再来涉险?”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这才笑道:“这天下的大道理多了,只看你怎么圆回来。我看你是太心急了,要是会试时写策论也是如此,今科只怕不好办。”
  说话的正是杨进周,他缓步走过呆若木鸡的苏仪身边,这才到了晋王和罗旭身前,又拱拱手道:“殿下,世子,我刚刚想起还有事,就先走了!”
  晋王原本也已经扫了兴,可听了杨进周一番话,他忽然觉得这家伙的性子有些对脾胃,遂立时一把拉住了他:“休得拿那些糊弄别人的话来蒙骗我,才早上你还说今天有假!就如罗贤弟所言,去精舍叨扰智永老和尚一杯清茶吧,他这寺里泉水好,要不是有太祖皇帝的御宝镇着,单单是来讨要泉水的就足够他头疼了!”
  智永和尚为人八面玲珑,因而虽不会弄甚求子姻缘等等俗套,却在权贵中间很吃得开,此时便开怀笑道:“晋王爷这可是取笑老衲了,这儿的泉水再好,也比不上玉泉山上太祖爷亲字题词的那口玉泉。天下谁不知道,皇上对晋王爷格外优厚,就连王府中供给的玉泉水也是头一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