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满京华(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256

  “太夫人安好。”
  锦衣卫新任指挥使欧阳行四十出头,人生得魁梧,面相精干,下颌却不见几根胡须,只有唇上留着小胡子。见礼之后,他就歉然说道:“下官冒昧求见,实则是情非得已。下官上任时间短,诸多事务还不曾完全上手,前时又出了几处纰漏,皇上一再责问,下官羞愧得无地自容。有几处事务是从前杨大人在时交割给另一位指挥的,那人如今调去了南京,下官却是昨天才发现几处疏漏,如今就算要求证也得十天半个月,实在耽误不起,所以只希望杨大人能够拨冗指点一二。”
  “这……”江氏犹豫了一会,随即有些为难地说,“老妇女流之辈,从不干涉犬子的公务,若有所请,欧阳大人该直接去寻他才是。”
  “杨大人近来事务繁忙,下官出入神机营营地亦或是右军都督府多有不便,所以唯有恳请太夫人说道一声,不论成与不成,下官全都感激不尽。”
  看到欧阳行起身又是长揖,江氏忙还礼不迭,思量再三就答应转告。欧阳行没有再多逗留,千恩万谢之后就告辞离去。而江氏虽说满腹狐疑,可思来想去不得要领,便决定等儿子回来再说。才出了正堂,她便看到庄妈妈匆匆上前来,脸色似乎很有些古怪。
  “老太太。”庄妈妈不自然地行过礼,随即上前低声说道,“汝宁伯夫人和那几位太太奶奶临走的时候,竟是在前院撂下了两个丫头,说是太夫人送来服侍大人的,端茶递水也罢,收了做通房也罢。就是前一次到咱们这儿来汝宁伯夫人带在身边的那两个,看起来妖妖娆娆,不是什么好路数。”
  看到江氏闻言面沉如水,庄妈妈不由得在心里叹气。都多少年了,这些人怎么还只会用当年那老套?
  “她以为全哥是和她儿子一样的窝囊废?”
  多年含恨,此时江氏终于忍不住怒骂了一句,随即就再也没有多言。等到回了屋子,见庄妈妈侍立在侧不敢说话,她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会,这才抬起头来:“既然是太夫人送来服侍全哥的,那就先留着,回头全哥回来之后我对他说道一声。他小小年纪就懂了事,又经历了战阵厮杀,决计不会连这点事都要看他人脸色!”
  
  
  第243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御用监设在西上南门西边,一头紧挨着西苑门。这儿是管造办宫廷所用诸色屏风床榻等木器以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等玩器的地方,乃至于向宫外一多半的采办单子,也往往都是从这儿发出去的,所以说是油水最大的衙门也不为过。现如今掌印的夏太监摆明了要退,下头人无不使劲。可这两天来,好些日子不打理会监内事务的夏太监却突然雷厉风行,一下子寻由头拿掉了下头虎视眈眈的两个少监,偏那把柄还一揪一个准,旁人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此时此刻,夏太监一身大红团领衫,背着手从御用监衙门出来,后头则是跟着新调来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宦官。他看也不看一路上让道行礼的那些个宦官,眼睛仿佛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脚下。当出了西上中门时,他才不经意地往西边的西苑门和东边的西华门扫了一眼,又拖着缓慢的脚步向前走。
  后头的小宦官规规矩矩地跟了老半天,可到后头实在是忍耐不了夏太监这一瘸一拐慢慢腾腾的速度,于是三两步上前搀扶住了那胳膊,随即低声建议道:“公公,您腿脚既是不方便,不如还是坐凳杌吧?”
  “坐什么凳杌,不都想看看咱家的腿瘸成什么样子了吗?正好让他们都看看。”
  夏太监阴恻恻地说了一句,随即甩开了那小宦官的手继续往前。直到过了兵仗局,他方才往西转往乾明门。这过去就是西苑,身穿乌纱帽团领衫的太监渐渐少了,更多的是一身杂色衣裳的小火者,一看到夏太监那般服色就慌忙退避。等过了羊房夹道,离着内校场渐渐近了,头一回来这儿的小宦官就只听那边传来了震天喊杀声,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自打前一回御马监亲军哗变之后,内校场附近驻扎的亲军就换了一批人,而管辖的将领也从上至下撤换了一个遍。而由于之前的教训,将领们定下的规矩是一年一轮换,而真正掌管兵符的不是别人,而是宜兴郡主。至于曾经在战阵多年,从底层百户到独当一面的偏师将领,一路升迁上来的杨进周,则是奉命每五日前来这里操练一次,但却不领实务。
  论理这样的重地,哪怕是御前极其得用的大太监,也决不能越雷池半步,但皇帝终究不能时时刻刻亲自来,所以司礼监太监曲永和御用监太监夏河,连带乾清宫管事牌子成太监,只有这三个人领了御命能够前来观瞻操练。这会儿夏太监把随行的小宦官打发在围墙外头等着,自己则是通过森严的守备进了门。直到蹒跚来到了内校场,看见那一队队的步卒正在操练,喊杀声响彻云天,他不禁眯了眯眼睛。
  不愧是太祖爷立下的规矩制度,虽则是这么些人驻扎在皇城之内,很容易变生肘腋,但时时刻刻熏陶在这样的喊杀声中,至少不会安逸得连听到个声音就腿软……话说回来,他是来专程找人的,不是看这些军士的威武之姿雄壮之姿的!
  夏太监也是常来常往的人,找了个地方抱手一站,面色虽然沉肃,可眼睛立时滴溜溜转动了起来。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身披青黑色大氅的杨进周正站在高台上,拿着一张东西对旁边的几个将领分说些什么,瞧那模样异常专注,眼睛根本没朝这边瞟。他也不着急,四处望了一下就招手叫了一个马弁过来,端了个小马扎稳稳当当坐下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几乎就要在震天的喊杀声中睡着了,突然,那多年历练下的耳朵捕捉到了几许声音,当下他几乎刹那间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见是杨进周单身过来,他就顺势起身,笑容可掬地说:“杨大人别笑话咱家,咱家是外行人瞧个热闹,瞧不出什么门道来。”
  杨进周原本就是冲着夏太监来的,此时瞧见对方这模样,他顿时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他是不善于勾心斗角,可也不是傻瓜,夏太监虽是常来巡查,可哪里用得着这样在旁边死死等着看着?于是,盯着夏太监看了一会,他就直截了当地问道:“夏公公找我有事?”
  “咳咳……要瞒过杨大人你还真是不容易。”夏太监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随即问道,“杨大人对咱家有救命之恩,咱家也不拐弯抹角了……上回的事情杨大人考虑得如何?要知道,如今朝中虽看着已经风止了,可并不是云开雾散,接下来兴许就是暴风骤雨了。”
  “那不是我的事情,陈三小姐才是正主。”杨进周见夏太监满脸掩饰不住的失望,思量片刻就诚恳地说,“只是,有一件事还请夏公公帮着斟酌斟酌,是有关贵妃娘娘的……”
  杨进周三言两语把事情说了个大概,夏太监起初还并不在意,可听着听着就露出了认真郑重的表情,到了最后,他才叹了一声:“咱家还以为自己是最倒霉的,想不到还有人竟然这般卑鄙无耻,算计一个刚没了孩子的母亲……既然杨大人信得过罗世子,咱家也就信一回。这事情咱家理会得,回头就去设法,要是让那狗娘养的得了逞,咱家就不姓夏!但咱家说的那些,还请杨大人转告陈三小姐和阳宁侯太夫人,好好考虑考虑,这水混了才好脱身。”
  见夏太监拱了拱手,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几步,杨进周站在那里,总觉得心头有些沉甸甸的。然而,还不等他思量些什么,已经走出数步的夏太监突然回过头来。
  “对了,还有件事要知会杨大人您一声。咱家禀告过了皇上,之前贸然求退实在是不晓事,这辈子死也死在这个位子上。”
  此话一出,杨进周登时大吃一惊。要知道,宫中内使即便之前再得势,终究只有皇帝为凭恃,到老了若能脱离宫中亦或是去南京养老,这几乎是最好的结局。夏太监筹谋了许久才得以全身而退,现在说舍弃就舍弃了?
  夏太监拖着沉重的步子出了内校场,远远看见那个张头探脑的小宦官时,他的眼前忽然又浮现出了小路子那嬉皮笑脸的模样。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便抬头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眼中突然流出了两行眼泪来。
  小路子,你把咱家当成亲爹,咱家也不会看着你这个儿子白死!找不到那个支使人捅刀子的家伙,咱家就在这宫里守到老死!
  阳宁侯府翠柳居西跨院正房。
  正在刺绣的陈澜突然只觉得指尖一阵刺痛,再一看,就只见指尖被绣花针扎了一下,殷红的血珠一下子晕染到了绣布上。她连忙放下绣架吮了吮手指,随即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这都是画好的花样,要就着这痕迹补上其他什么别的容易,只是要应景就难了。
  “小姐,小姐!”
  随着这招牌的大嗓门,芸儿兴冲冲进了屋子,随即凑上前去小声说:“我去寻喜鹊聊天,正好遇着五小姐从屋子里出来,她便问了我两句,随即悄悄对我说,宫里来了人,说是贵妃娘娘召见罗姨娘,就是明天。”
  这么快!
  陈澜一挑眉,随即自失地苦笑。没办成的时候希望事情能赶快有个结果,可那边有结果了,她却又患得患失了起来。不过,今早已经嘱咐了田氏去见杨进周,他的答复简单直接,想来应该不出这两日就能办成。想到这里,她就冲着芸儿点了点头。
  “这回又是你能耐!”
  “那当然!”芸儿喜滋滋地笑开了,随即斜睨了红螺一眼,便在陈澜面前半跪了下来,“小姐既然觉得我能耐,将来出嫁的时候可别忘了带上我!”
  红螺提出要陪嫁,陈澜并不奇怪,但芸儿提出这一茬,她就有些讶异了。和其他丫头不同,芸儿从来都是活泼好动,又是伶牙俐齿最擅长打探消息,可这仅限于在阳宁侯府,离了这熟悉的地儿,能发挥的效用就有限了,更何况其家人都在侯府,她实在不想让人骨肉分离。只就这样让人留下,她也有些担心人素来喜欢往陈衍跟前凑,可这会儿,芸儿却分明请求了。
  “你可想清楚,你爹娘都在府里,跟着我过去,以后要回来终究不便。”
  “在府里也是丫头,哪怕日后老太太抬爱做了媳妇做了妈妈,哪有在小姐您跟前好?”芸儿那清澈的眼睛忽闪忽闪的,随即又笑嘻嘻地皱了皱鼻子,“我跟了小姐这么多年了,总不成连红螺都不如吧?我不但会打探消息,我还能扮黑脸唬人,保管妥妥当当!”
  陈澜被芸儿那认真的架势说得不禁莞尔,正要回答,突然只听得外间云姑姑禀报说晋王府王妃派京妈妈来了,她便在芸儿那挺拔的俏鼻上轻轻一捏,这才站起身来。
  “别贫嘴了,随我先去走一趟。”
  芸儿朝红螺吐了吐舌头,随即一溜烟跟上了往外走去的陈澜。而红螺见她俩出了门,不禁低头看了看绣架,又沉稳地下了针去。
  芸儿离了这里,是为了出人头地;她离了这里,是因为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当陈澜带着芸儿进了蓼香院正房,见着京妈妈的时候,这位当初从韩国公府陪嫁过去,最得信赖的妈妈快步上前,竟是忘记了尊卑,径直拉住了她的手。
  “三小姐,殿下身边的汤先生设法给王妃送了信来,说是……说是王府那位邓典簿一开口就把事情推在了贵妃娘娘身上!”
  
  
  第244章
克星
  深秋的天气素来是白日里还好过,一到太阳落山便开始透出了重重寒意来。千步廊之内朝房的百官们但凡有条件,值夜都换上了夹衣裳,而没日没夜在内阁直房里轮轴转的阁老中书们,则是干脆预备了棉衣棉裤,以备入夜寒冷。毕竟,这时节惜薪司还没有给各衙门直房供应柴炭,入夜的冻气却是了不得。
  时值傍晚,内阁次辅杜微方终于把如小山一般堆积的公务料理完了,习惯性地抓起了一旁立柱云纹衣架上的一件半旧不新的棉袍披在了身上。明日论理是他休沐,但由于皇帝称病不朝,内外事务就都压在了内阁,他自知责任非轻,也就不想贸贸然撂开手。到首辅宋一鸣的直房走了一趟,约定今晚他回家瞧瞧,明日一大早就回来,他又回直房交待了公事,随即就出了门。才到楼梯口,他就看到那边机宜文字和中书的直房门口,一个人匆匆走了出来。
  “纪曦。”
  罗旭这两日又要顾着内阁,又要抽空留心外头的消息,还要忙里偷闲趁着没人留意写信,忙得昏天黑地。虽说他也算是铁打的筋骨,可这会儿出了屋子仍是觉得脚下打飘,因而并没有注意到对面有人。听到有人叫了自己的表字,他连忙抬头,见是杜微方正面色肃正地看着自己,他连忙上前去行礼,叫了一声杜阁老。
  “我记得你两日没回了吧,这是回家去?”见罗旭点头,杜微方打量了他两眼,当即开口说道,“既如此,就一起走吧,正好陪我说说话。”
  从午门出去到长安左右门,这是一段漫长的路途,因而杜微方这话听着合理,可罗旭却暗自叫苦。果然,一路出去,杜微方就好似考核似的,左一句右一句盘问着近来的那些要紧奏折,罗旭搜肠刮肚努力回忆应对,等出了长安左门时,这已经刮起了嗖嗖寒风的黄昏,他的后背心却是一阵阵的燥热。好容易等到杜微方上车离去,他才擦了擦泛出了油光的额头,暗想这杜阁老还真是自己的克星,和自己的亲随会合后上了马就拐往了江米巷的方向。
  东江米巷西口有座“敷文”牌坊,西江米巷东口有座“振武”牌坊,两座牌坊一文一武遥遥相对,仿佛和这两条巷子北边的文武衙门官署彼此对应。只因为这儿乃是全天下最要紧的中枢之地,不少官员图上朝方便就把家安在了这里,久而久之酒肆等等也应运而生。如今母亲林夫人身怀六甲,其他的都没胃口,偏惦记着他偶尔从这儿一家酒肆买回去的黑糯米酒,他好容易回家一趟,自是少不得特意再跑一回。
  到了酒肆中,他只开口一说,掌柜立时就让伙计去忙碌了,觑着他衣着打扮是贵人,少不得套起了话。罗旭见惯这些,此时也没心情搭话,正心急的时候,他就听到外头一声响亮的马鞭鸣响,紧跟着就是一声马嘶,不多时,一个头梳双鬟的小丫头便冲了进来。
  “掌柜,掌柜!”
  那掌柜这才撇下了罗旭,满脸堆笑迎上前去:“小鹤儿姑娘怎么有功夫到这来,是路过还是要什么?只管说,小老儿立刻让他们去操办。”
  “就是路过,小姐让我来看看,就算要什么,自然也是按价付银子。”那小丫头眼睛滴溜溜直转,见大堂里没几个酒客,倒是柜台前站着罗旭和两个亲随,她就收回了目光,又压低了声音,“锦衣卫的人还来你这地方刮地皮么?”
  “不来了不来了,多亏了小姐的主意!”掌柜嘿嘿一笑,又竖起了大拇指说,“还请小鹤儿姑娘回禀一声,就说小老儿这家里能周全,多亏了小姐。”
  一旁的罗旭倒不是有心偷听,奈何三三两两的酒客们吆五喝六声音不小,而这两位说话的起先还压着嗓门,可后来就没怎么遮掩了,他竟是听到了一多半。然而,让他惊讶的是,两边说着正事,突然又说起了另外一茬。
  “咳咳……我都忘了,小姐让我知会你一声,这几天她又查了古书,上次给你的黑糯米酒方子虽说是咱们从苗疆带来的,又能入药又能滋补,最是养人,可有一类人却是不适合多喝的,那就是身怀六甲的孕妇,而且要喝也一定得热着喝。到你这儿的大多是官员贵人,万一出了事不是玩的,你可一定别忘了。”
  听到这话,罗旭一下子警醒了过来,正要开口发问时,就只见那个小丫头一阵风似的又出了门去。他一个大男人追出去不好看,再加上门外一声吆喝,显然是马车又起行了,他只得招手叫来了掌柜:“你这黑糯米酒的方子,原不是你的主意,是别人给的?听那姑娘口气,她主人家是从苗疆来的?”
  那掌柜没料想罗旭竟是把他们的话全都听在了耳里,一愣之下赶紧赔笑解释道:“公子爷,小店原只是做些供应饭食的小本生意,这招牌的黑糯米酒方子确实是别人的。她出方子,我出人,大家二一添作五,算是合股做生意。说是如此,其实也只是人家帮衬小老儿一把。几个月的利钱她们都没来取过,说是直接算做新添的本钱。”
  罗旭又问了几句,没多问出什么,只知道这房子曾经险些被前任锦衣卫缇帅卢逸云的家人侵占了去,如今新任走马上任,却是一样看中了他这屋子,仿佛打算打通了用作锦衣卫后衙,结果还是那位来自苗疆的姑娘点拨了几句,这位东家兼掌柜方才暂时保住了产业。急着回家的他没再多言语,匆匆结账出了门,上马之后却回头看了看这间并不算起眼的店面。
  虽说就在锦衣卫衙门的后头,可一样的铺子多了,锦衣卫缘何非瞧中了这里?算了,这个以后再理会,眼下回家之后,还得先嘱咐了母亲,这甜得犹如蜜水一般的酒也得少喝……话说回来,会酿酒的从苗疆来的姑娘,若真是如此,在这京师的里坊中应该会鹤立鸡群才对,他怎么没听到圣手刘那几个狐朋狗友提过?
  杜府门前,杜微方一下车就得知了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张原本就容长的脸立时拉得更长了。进门之后,看到角门边上的门房里头闪出了一个人来,他不禁狠狠瞪过去一眼,又没好气地说:“你究竟知不知道避嫌?”
  “先生,我是真的有要紧事……”
  本来就不善言辞的杨进周在杜微方面前,自然是只有低头的份。果然,他这么一说,就只听杜微方劈头盖脸地说:“你这个木头我还会不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要是没事情你就只会老老实实按着年节送礼,连大门都不会迈出一步来……我怎么就收了你这么个脑子一根筋的学生……好了,别傻站在这,跟我进去见你师母,今天算你好运,蹭饭就蹭饭吧!”
  跟着杜微方进去,杨进周拜见了卫夫人,又被硬按着陪吃了一顿饭,他这才随着进了书房。见杜微方大马金刀地在书桌后头一坐,那眼睛又瞪了过来,他只得上前了几步到旁边侍立了,这才低声说道:“先生,这几日事情太多,我在旁边看着,实在是委实难决……比如说,眼下一人正被群起而攻之,明知道多半是诬陷,可大多数人却都是作壁上观甚至落井下石。另一个人正因迭遭大变而悲痛欲绝,可却有人借着他的伤心做文章。若此时手里捏着一样大把柄,能够让疑似在这几件事幕后兴风作浪的人一起陷进来,那究竟该不该这么做?”
  “官场之中,隔山打牛借力使力落井下石本就见得多了,你这个初哥看了自然会觉得义愤填膺……当然我也是一样。可说到把柄……什么大把柄?是人家贪墨受赃,亦或杀人越货,还是仅仅只是寻常的人情往来,亦或是管教不严的小疏失?”
  杜微方快人快语,一语说完见杨进周一下子愣住了,他就忍不住站起身来,恨铁不成钢地又瞪着他:“把水搅浑了,是可以让所有的鱼乱成一团,但若是有聪明的本就把自己埋在泥中就是不动弹呢?阴谋诡谲的手段只能管用一时,真正让人没法抵抗没法防御的,就只有堂堂正正的阳谋,你可明白?”
  见杨进周被自己说得一愣一愣,杜微方这才收起了那吹胡子瞪眼的架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说:“你一个武将,斗心机斗不过那些在此道上玩了几十年的文官。你这是帮你那小未婚妻问的吧?可人家真让你打听这种事了么?她虽说是姑娘家,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料想不会比你糊涂,你呀,操闲心!”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紧跟着是一个书童恭恭敬敬的声音。
  “老爷,陈家四公子来了。”
  “瞧瞧,人来了吧?”杜微方没好气地瞪了杨进周一眼,又笑道,“得,那是我未来的女婿,你未来的小舅子,和我一块出去见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2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