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30

  “公子你都不明白,我就更不明白了。”彭十三在这座规制远胜英国公府的旧日王府中兜兜转转一大圈,此时已经是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虽然这不比衙门交待差役办事得限期追比,但总有个期限,公子可想好了从哪一头入手?汉王不是好糊弄的,皇上更不是好糊弄的。”
  “这年头谁都不好糊弄,看来我还得走一趟汉王府。”
  想起上一回汉王朱高煦的那一番话,张越不得不承认,按照汉王那种狂傲自大的个性,只怕打死也不会设计这种摇尾乞怜的蹩脚戏。据说由于上奏朝廷的奏折以及送过去的一件血衣,暴怒的朱高煦差点对世子朱瞻坦拔剑相向。如果不是非去不可,如果不是英国公张辅算是汉王的战友,人家还得瞧几分面子,他真不想去招惹这位残暴的亲王。
  张越原本还打算骑马上路,可不但彭十三不依,那位张谦特地指派来的百户陆万也是大力反对,结果,他只好坐上了昨儿个带了琥珀来青州府时的那辆车。只是,曾经坐过三个人的车厢中此时只有他一个人,未免空落落的四面不着劲,即使彭十三早早塞进了一个热乎乎的手炉,他仍是觉得冷冷清清,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他最后干脆挑开夹絮方格棉帘朝外张望。
  车外风雪迷离,漫天飞雪似绒似絮,车旁披蓑衣戴斗笠的护卫们身上也已经是积了一片白色。这棉帘只是揭开一条缝,一阵寒风便扑面而来,裹挟着雪往里头直钻,猝不及防的他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倒是车夫是张家的老人了,此时便笑道:“三少爷赶紧进去,这大冷天热身子招了冷气可不好,别也像琥珀姑娘那样病了……小心!”
  张越只觉一股大力将自己推回了车厢,后背碰到那厚厚毡垫的时候,他就陡然之间听到一声尖锐的鸣响,紧跟着又是叮的一声,仿佛是什么东西正中厢壁。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外头骏马的嘶鸣声、人的叱喝声和杂乱的马蹄声交杂在一起,须臾竟是一片寂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看到面前的棉帘被人掀开了一条缝,恰是彭十三把脑袋探了进来。
  “是一支不知道打哪儿来的鸣镝,我已经吩咐两个家丁追上去查看了,不过这下雪天,我隐约看到那人白衣白马,若是再熟悉地形,只怕很难追上。”
  “鸣镝?”
  接过彭十三递过来的那支箭,张越细细审视了一下,只见那镞锋锋利,镞铤起脊,构造倒也精巧。然而,倘若说是遇袭也就罢了,那人射出这样一支箭就匆匆跑了,这又算是什么意思?他翻来覆去看着那支箭,忽然心中一动在箭羽处拨弄了一下,结果竟是将其旋了下来,里头赫然是一方白绢。他和同样惊诧的彭十三对视一眼,这才低头仔细看去。
  诺大的白绢上只有四个字——小心埋伏。
  他随手将白绢递给了彭十三,这眉头情不自禁地皱了起来。他如今早就明白这山东虽然困于徭役和旱涝,却并不是什么盗匪横行的地儿,既然这样,这埋伏两个字从何说起?倘若不是盗匪而是官兵私兵,谁又有那么大的胆子?这提醒他的人究竟是否胡说八道?
  彭十三毕竟阅历丰富,更比张越仔细,左看右看忽然将那白绢拿起对着外头的光亮照了一照,旋即面色一凝。见张越仍在沉思,他便出声提醒道:“少爷,你对着光看,隐隐约约似乎还有别的影子,似乎是一尊佛像。”
  此时本就是白天,雪地上也反射上来极强的亮光,因此张越抬头一看,立刻注意到了起初忽略掉的那些线条。那仿佛是用极淡的炭笔描绘上去的,虽只是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一尊佛像来。那并不像是横眉怒眼的金刚,也不像是慈眉善目的弥勒,更不像是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而是一尊不曾点睛的佛,但那周遭佛光却描绘得大盛。
  “十月十五那一次,我跟踪那人的时候,看到他给人看过这样的白绢,还说上头的就是佛母。只是那帮泥腿子没来由玩这一招干什么,难道真有埋伏的人?”
  张越没有吭声。而就在他沉吟的这一会儿,那两个追出去的家丁终于回来了,却是面露惭愧,坦言一无所获。面对这种事先不曾预料到的情形,他和彭十三以及那位百户陆万商量之后,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一头撞上去,而是绕了远道。快到汉王府时,陆万便派了另两个训练有素的武骧左卫军士从后头转到他们刚刚的必经之道,打探究竟是否有埋伏。
  北方的冬季原本就冷,山东又素来不是滋润多雨的天气,入冬以来几乎不曾下过雨,因此连着几天的雪珠子飘下来,从青州府回乐安之后,朱瞻坦的哮喘病就又犯了。虽说底下人都知道这是世子的老毛病了,但看到他一发起病来就是脸色青白,严重的时候还会昏厥过去,一个个不免都是心惊胆战。只是相形之下,服侍经历过刺杀后愈发暴躁易怒的汉王更是苦差使,所以朱瞻坦身边的人不过是加倍小心罢了。
  “世子殿下,寿光王刚刚来了,结果被拦在园子外头,这会儿正在大发雷霆鞭笞下人出气。两个守园子的门子被打得满地乱滚,眼看就要不行了……”
  咣当——
  正在喝药的朱瞻坦只觉喉头一阵涌动,竟是气急败坏地将药碗推了出去。那碗固然是跌了个粉碎,连同大半碗药汁子也一同洒落在了地上。那乌黑的药汁溅了报讯的管事媳妇满身,正服侍他喝药的贴身大丫头更是吓了一跳。
  朱瞻坦却实在没心情理会她们,一想到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弟,他就恨得牙痒痒的,此时更是连那些天策卫的卫士一并给恼上了。他分明下令让朱瞻圻呆在王府中不准外出,可那些卫士竟然放了这家伙出来,还任他在汉王府大闹。都已经是这个节骨眼上了,怎么能让这该死的家伙坏了大事!除了鞭笞下人出气,他还会做什么!
  “给我去传护卫指挥王斌来……算了,我亲自去见他!”
  眼看朱瞻坦一伸腿就要下炕,屋子里的丫头顿时都急了,这大冷天,这位主儿又犯着病,万一下地到外头有什么不好,她们岂不是个个都要被打死?还不等她们说出什么拦阻的话来,外头就又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世子殿下,上回您带去见王爷的那位小张知县来了!护卫们没有钧命,不敢胡乱放进来,正在门房那儿候着。”
  原本还打算去见护卫指挥王斌的朱瞻坦一听这话,立刻改变了主意,遂吩咐丫头上来服侍他穿大衣裳。见几个人磨磨蹭蹭都还要拦着,他不禁怒从心头起,一巴掌甩在了一个罗罗嗦嗦的丫头脸上:“全都闭嘴,若耽误了我的大事,我饶不了你们!”
  虽说是门房,但汉王府的门房并不是寻常人能进的地儿,而且也远不是寻常大宅门那种简陋的小屋子。那房子上头铺着青瓦,一色用的是青砖糯米汁砌缝,再加上外头那一条厚厚的蓝棉布挂子,里头烧着炭炉,一丝风儿都透不进来,恰是暖和得紧。刚从车上下来的张越被人领到这么一块地儿,又有下人殷勤地送上茶来,虽不能说极其惬意,但至少比外头风地里等着的人强。
  王府的门子都是最最滑胥的人,之前世子领着张越进来的那一趟他们看得清爽,因此自然不会将张越和外头几个等候的州县官员一体看待。见张越捧了茶捂手并不喝,一个秃头门子便笑道:“小张大人可别小看了咱们这茶,这都是人家敬献给王爷和世子殿下的六安瓜片,也算是稀罕物。”
  人家既然殷勤,张越自然领情,正想接话茬,外头就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哟,我来了这么久,这要走了大哥你才出来?今儿个我的气都出完了,不劳你穿着大衣裳相送!大哥还是进去好好歇着吧,免得犯了病又说是我气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算人者人恒算之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今儿个要见父亲朱高煦碰了个钉子,寿光王朱瞻圻的脸上却满是笑容——更确切地说,那仿佛是兴奋的红光。那根从不离手的鞭子这会儿正拿在一个随从手中,而他则是笑容可鞠地和长兄朱瞻坦说着话儿,只那口气却有些不善。
  见长兄面沉如水,想起这汉王府乃是别人的地头,朱瞻圻也不敢过分嚣张,毕竟,上次腮帮子上那两下他现在想起来还是火辣辣的,自然不认为朱瞻坦便是一味的好欺。此时,随手理了理腰间的蝴蝶双凤五彩绦子,他便笑吟吟地打了个躬,旋即就志得意满地出了门去。然而,没走几步,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朱瞻坦的声音。
  “小张知县可在?”
  听了这小张知县四个字,朱瞻圻顿时呆若木鸡。那天在青州府衙内他就记住了张越,回头被人押回王府之后,他少不得派人出去打听,待得知那结果后差点气了个倒仰。若是别人也就罢了,他怎会想到,那莫名挨的朱瞻坦两下大巴掌居然也是拜旧日仇人所赐?
  因为当初那一顿结结实实的廷杖,他在床上养息了大半年方才下地,落下了老大笑柄。他没法找张辅的麻烦,待听说朱棣赏赐了好些东西给张越,又得知个中缘故,自是恨上了张越。为了心头这点火气,他在暗中很是谋划了一番,谁知却是不了了之。
  可这一回他分明是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张越除非是神仙,否则怎么可能安然无恙!
  僵硬着脖子扭过头去,朱瞻圻恰看到门房的那一层蓝色棉帘被一个门子高高打起,旋即便是一个身穿苏合青色半袖披风的少年走了出来,那模样就是化成了灰他也能认得。见那人向朱瞻坦深深躬身行礼,见朱瞻坦笑吟吟地把人搀扶了起来,见两边把臂言欢熟不拘礼,他几乎是连肺都要气炸了。
  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子,又不是张辅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人人都高看他一眼?
  强自按捺上去寻衅的冲动,朱瞻圻恶狠狠地盯着张越,直到确定自己绝不会忘记着张可恶的脸,这才回身上了马,用尽全身力气狠狠一鞭子抽在马股上。就在他纵马疾驰而去,其他护卫忙着套车骑马上去追赶的时候,门里正和张越说话的朱瞻坦仿佛不经意地朝这边瞥了一眼。
  “二弟打小暴躁易怒,那根马鞭更是片刻不离手,我也不知道教训过他多少回,可惜他就是不听。之前那一次若非有元节拦阻,还不知道他要惹出怎样的祸事来。”朱瞻坦此时直呼张越的表字,语气愈发亲切,“张公公昨儿个命人捎来了信,说是皇上钦点了你来查父王遇刺一事。英国公昔日年少英武,你如今也是少年英才,此次我可就指望你了!”
  人家一顶顶高帽子送了过来,张越虽不好不收,但仍是谦逊了几句。瞧见旁边停着轿子,又发觉朱瞻坦的面色很不好,仿佛浑身重量都压在旁边的宦官身上,他便说道:“这天冷风大,世子殿下既然体弱,汉王那边不如派个人领我进去就行了,不敢再劳世子殿下带路。”
  “父王……”朱瞻坦此时却露出了一丝苦笑,“既然元节都知道我这多灾多难的身子,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若是能够直接让人带你去见父王,我又何必特地到门口来迎你?父王虽说有太医院的那些御医竭力救治,但他重伤之后成日饮酒不遵医嘱,又有王妃在内……那群御医也是束手无策,昨天我前去规劝,结果父王盛怒之下险些拔剑砍我。这当口你去见他,只怕是……那一日父王遇刺时,我亦是在场,你如有话问我也是一样。”
  尽管上一次见汉王被对方那种疯狂的举动给吓了一跳,张越也着实不想与凶名远播的朱高煦打交道,此时朱瞻坦的话更好似全都在为他着想,但一想到刚刚来路上那惊鸿一箭,还有那一方神秘的白绢,他不得不加倍警惕。
  “我听说当日刺客被当场剁成肉酱,尸体也被拖出去喂狗,这一头线索已断,不知道世子殿下可否让我见一见那一日随行的护卫?”
  “这个不难。”朱瞻坦微微一笑,随即便招来人安排,可一回头瞧见自己竟是和张越在门房前说话,他不禁自失地拍了拍额头,“看我这记性,自己站在风地里也就罢了,居然忘了请你进去。来人,把轿子抬过来!”
  朱瞻坦这大轿平日只在王府中使用,乃是八人抬的尖顶暖轿,里头设有两座,中间还有一张桌子,桌下摆着烧银霜炭的暖炉,一掀帘便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却别无烟火气息。张越拗不过朱瞻坦盛情,只得待朱瞻坦进去之后,也随着弯腰进去坐了,后头又跟进来一个年轻宦官站着伺候。且听一声起轿,那轿子被人抬了起来,虽行路微有摇晃,内中桌子上的茶盏中竟是连水都不曾晃出半点。
  “其实我早就劝过父王,既然就藩乐安,便不要老是往青州府跑,免得触怒了皇爷爷,但他却从来不听。当日行刺正是在青州的王府,我陪着父王刚刚从前院到了中庭正堂,留守的总管就带了下人出来迎接。因都是多年的下人,父王和我也就没怎么防备,谁知道那些仆役中有一人暴起突袭,使的乃是一柄又薄又短的缅刀。若是平时,那人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伤不了父王,却不想此人卑劣至极,行刺的同时还扔出了一把石灰,父王双眼迷离,这才吃他一刀刺中肩头,但即便如此,父王仍是一拳要了他的命。”
  说起那段险情的时候,朱瞻坦面上一阵青一阵白,仿佛那惊险一幕此时仍在眼前。直到发现张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他这才叹了一口气:“事后那天在场的所有仆役都被父王一怒诛杀殆尽,随行护卫原本也是死罪难逃,但他们毕竟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所以父王便饶了他们死罪,各杖八十,我之后代父王草拟奏折时也替他们求了情。否则,皇爷爷盛怒之下不但要几十颗人头落地,就是他们的妻儿家属亦是难逃一死。”
  虽则杖八十乃是严刑,但这些护卫失职本是死罪,这已经算是法外开恩,而听说过汉王残暴名声的张越得知朱高煦在暴怒之下还能饶过麾下性命,此时哪里还会将其当作自大莽夫看待,早先根深蒂固的认识也渐渐有了变化。
  这天下果然是没有省油的灯,朱高煦看似残暴不仁,对于麾下护卫倒是颇有维护之心。一时间,他想起了那天史权透露的那些话,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算人者人恒算之,这一次不论是否朱高煦使了苦肉计,自己却首先被人给下药算计了一回!
  客栈的上房之中,身子正虚弱的琥珀这时候虽合着眼,心里却一团乱麻,无论如何也没法入睡。十年的工夫足以让一切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那个靖难第一武臣的名字没有人记得了,那个显赫的姓氏也没有人记得了,那赞襄军国重事的功绩更没有人记得了。所有人记得的便是那一次连累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大败,所有人切齿痛恨的便是那个丧师辱国的大将。所以,不会有人把目光投注在天涯海角的海南,没有人还会注意丘家人。
  祖父丘福虽从军伍起家,但并非张家那样的百年世家,初时不过是区区小卒,这战阵厮杀刀枪无眼,受伤更是家常便饭。多亏了早年一位游方大夫给过一张名为千丁方的伤药方子,祖父方才挺过了几次必死的重伤。到受封国公之后,丘福更是让各房的儿孙把这张方子背得滚瓜烂熟。她虽然只是孙女,却因为父亲膝下只有她一个,故而撒娇之后也悄悄记熟了。
  那个髭须大汉究竟是谁?
  十年了,再熟悉的面容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熟悉的亲人也会变成陌路,如果那人只是从丘家人手中弄到了方子,就不会用那样的目光看他。可如果那人乃是她的至亲,难道不知道擅离海南的后果?当初让重病的她留下就已经冒了莫大的风险,如今倘若让人知道应该在海南的丘家人出现在了山东……
  “少爷,外头天冷,早点回来……”
  乍听得这句话,琥珀顿时一惊,心想张越分明已经走了,怎会在这个时候回来?急忙睁开眼睛一看,她方才发现秋痕正伏在床沿,人竟是睡着了,口中却在念叨着平日里那些话。想到秋痕一心一意少有烦恼,心里满满当当就只有一个张越,她不禁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候,她忽然敏锐地听到外头有些微动静。情知张越安排了好些人在外守护,她以为是有人进来查看,立刻闭目装睡。然而,那细碎的声音很快消失,倒是秋痕的鼾声和梦呓她听得清清楚楚。于是略等了一会儿,她又睁开了眼睛,却看见床前赫然站着一个人!
  那来人亦是没料到琥珀会在这时候睁眼,顿时呆了一呆。见琥珀下意识地捂住了嘴,他那布满髭须的粗豪面容上亦露出了挣扎的表情,最终却沙哑着嗓子低声叫道:“七妹妹,是你么?”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要是让我知道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刺汉王,我决不放过他!”
  “这八十大板我挨得活该,谁让咱护卫汉王不利,竟然让刺客欺到了近前,结果连人都是汉王打杀的,咱们这护卫还有什么作用……大人您问那刺客之前有没有见过?这不是废话么,要是见过,早就抓了他满门,怎么会等到现在!”
  “大人既然是奉命来查,我自然不敢隐瞒。事后那些仆人全都被杀了,但在此之前我还拷打过他们,他们还说不知道是怎么被那刺客混进来的……呸,一群没用的废物!那刺客行刺不成居然用那样卑劣的手段,真是偷鸡摸狗之辈!”
  张越一连见了十几个护卫,人人都是仍躺在床上将养棒疮,人人都是清一色怒不可遏的语气。不但如此,亲自作陪的朱瞻坦还让人揭开了一位百户身上的被子,让张越亲眼看过他们挨了杖责之后的伤势。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但那百户臀部到双股仍是处处青紫找不出一块好肉,足可见那八十杖打得结结实实。尽管如此,那百户却是硬挺得紧。
  “大人,卑职实话实说,汉王待咱们护卫素来恩重,别说是八十大板,就是砍了脑袋,那也是卑职等人罪有应得!这直娘贼的刺客,若是让卑职知道他的出身来历,非得灭了他九族不可!至于剁成肉酱,当初那会儿大伙儿都为了泄愤,谁也没顾得上那么多!”
  朱瞻坦虽然脚下虚浮,但面上却始终不露半分疲惫之色。等到陪着张越出了最后一间屋子,他方才在旁边轻轻叹息了一声:“父王待麾下护卫向来优厚,所以人人乐意效死。元节你刚刚也都看到了听到了,他们挨了这八十杖,却并不怨恨父王,反而对刺客恨之入骨。说起来,父王受此重伤,我恨不得以身相代……”
  “世子殿下,王爷派人来了!”
  他这话还不曾说完,院子外头就忽然响起了一声嚷嚷,紧跟着便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太监进了那月亮门。此时若有所思的张越倏地抬起头,只见那太监不顾地上积着厚厚的雪,疾步上前之后便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磕了头,随后才恭恭敬敬地说:“启禀世子殿下,汉王命小的传下钧旨,请小张大人进园子叙话。”
  此话一出,张越颇觉奇怪,世子朱瞻坦更是陡然间脸色大变。好在他原本就是面色青中带白,此时倒也不显多少突兀,当下就强笑道:“我还想父王正在养伤,便留了元节说话,想不到竟还是有人去惊动了父王。我平日十次求见,父王顶多允两三次,二弟十次之中难得见一次,至于其他诸王更是时常挡驾,元节,你还真是好福气!”
  这样的好福气不要也罢!张越虽说皇帝也见过不止一回,诸如皇太孙朱瞻基等等皇亲国戚更见过好些,但只有上次见汉王时他真真切切地很有些发憷。毕竟,朱棣虽然残暴好杀,但一来看张辅的面子,二来他自己谨慎,次次都是吉上加吉,可汉王就不同了。
  朱瞻坦却没注意到张越的微微失神,沉吟片刻,他就对身边另一个宦官吩咐了一声,很快就有人从后头呈上了一件金碧辉煌彩绣耀眼的锦袍。他摆手示意人给张越送上去,这才笑道:“这里到园子还有好一段路走,我不好再让轿子送你,就你穿的这件薄薄的披风,怕不是要冻病了。这件织金灵鹫纹锦斗篷是京城刚刚送过来的,你且穿着御寒,见父王时少打几个喷嚏,到时候我可就少受一顿训斥!”
  虽觉得不妥,但朱瞻坦话到最后既然是开了玩笑,张越也就半推半就地穿了上身,随即便跟着那前来通传的太监往外走。他前脚刚走,朱瞻坦那笑容满面的脸孔登时收起,取而代之的则是重重阴霾,口中更是喃喃自语。
  “要是让我知道谁多嘴多舌,我非割了他的舌头!”
  此时天上仍下着雪,张越披了织金灵鹫纹锦斗篷,身上倒也暖和。饶是如此,一出院子,刚刚那报信的太监便左右一招手,立刻便有两个身穿蓝衫的小宦官上来,一个给张越套上棠木屐,戴上青箬笠,另一个则是将一件金针蓑披在了张越身上。那起头的太监又撑起了一把油稠伞,高高地遮在了张越的头上,一行人这才往后园中去。
  这一路走着,张越发现那打伞的太监头上衣服上已经落满了雪,脸上冻得有些发紫,却一直都维持着那个高高举伞的动作,将他遮得严严实实,倒生出了几分怜悯之心,遂笑道:“我这又是箬笠又是蓑衣,世子殿下还硬是送了我一件斗篷,如今这雪又不大,公公收了这油稠伞自己撑就是。”
  “小张大人说笑了,您可是王爷的贵客,小的哪里敢怠慢?”虽说如此,当张越轻轻推了推那伞柄,遮住了他那被雪冻得冰凉冰凉的脑袋时,那太监还是感念得紧,口中的话儿愈发殷勤,“世子殿下刚刚说得没错,要说小的伺候王爷十年了,平日里就是布政使或是知府来,王爷也从来不理会,几位郡王也是随见随不见,王爷待小张大人那是比嫡亲子侄还要优厚……”
  听这太监这絮絮叨叨说出了一大串话,张越终于明白,汉王朱高煦之所以知道他来,竟是天策护卫指挥王斌多了一句嘴——世子朱瞻坦都未必能时时刻刻见到朱高煦,但这位护卫指挥竟是随到随见,这会儿就在园中的萱仁堂中和汉王一同候着他。
  这是张越第二次进萱仁堂,也是第二次见朱高煦。头一回还有张谦和沐宁作陪,这一回却只有自己一人,而且朱高煦旁边还站着一个虎背熊腰五大三粗的护卫指挥王斌。带他进来的那个太监只陪到门口就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他跨进门槛上前拜见时,却发现这诺大的正堂中竟是没有一个伺候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