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30

  袁千户疾行几步便笑容可掬地行下礼去:“下官锦衣卫指挥使袁方拜见衡山王!”
  “锦衣卫指挥使?”朱瞻圻满面狐疑地打量了袁方片刻,面上的骄色少许收敛了一些,口气却仍是倨傲,“本王的事情只怕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无权管吧?你别忘了,锦衣卫指挥使去年年底才刚刚死了一个,你可莫要自以为是当了下一个!”
  “王爷的教诲下官谨记。”袁方的面上却依旧是那殷勤的笑意,但那话语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下官怎敢管王爷的事?下官此来乃是请王爷前去双桥门和汉王爷会合。这原就是宫中的命令,下官虽正好带人在办案子,可却一丁点也不敢耽误,所以只好特地带人赶了过来。”
  见朱瞻圻那张满是傲气的脸一下子变得刷白,袁方却愈发恭敬了起来,上前一步又低声说:“恕下官多嘴,衡山王今儿个这一闹着实是没有必要。据下官所知,英国公和成国公这会儿都在宫中陪伴圣驾,太子皇太孙和赵王安阳王都在。”
  起头在皇宫被人叉着赶了出来,这会儿又得知英国公不在家里,再听得自己的伯父叔父堂兄堂弟都在宫中,自己却可能要陪着倒霉的父亲前往山东乐安州那么一个鬼地方,朱瞻圻几乎咬碎了满口银牙。他生来便继承了父亲的暴戾作风,做起事情来自然不顾后果,想到自己这么大闹一场居然是如此结果,气急败坏的他顿时狠狠将马鞭掷在了地上。
  由于隔着老远的距离,因此张越只能看到袁千户和朱瞻圻交谈了一些什么,只能看到朱瞻圻怒气冲冲地丢了马鞭带着大批护卫走了。此时此刻,他不知道谈话的具体内容,更不知道所谓的袁千户已经升格成了袁指挥使,只想着两拨人尽快散去。好容易盼到两边的牛鬼蛇神都走了,他忽听得背后有响动,见是张赳和两个家将滚鞍下马,这才放下了所有心思,于是便带着他们匆匆赶到了英国公府大门前。
  适才在远处看不分明,这会儿到了门前,张越方才发现今日之事代价非小。虽然门上成功挡住了朱瞻圻,可几个门子满身是伤,门房里头也一片狼藉。
  即使院子中一字排开犹如桩子一般的数十名家将亦是不能幸免,身上衣衫尽被鞭得破破烂烂,脸上手上隐约可见处处血痕。而这些家将中间,他愕然发现了久不曾见的彭十三,只见这个素来大大咧咧的汉子恨恨地将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在地上,其中赫然是一颗牙齿。
第一百章
人不同则命不同
  四个门子,二十名家将,虽说都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重伤,身上那伤痕累累却不是假的。因此,哪怕和彭十三久别重逢颇为高兴,张越这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叙别情。
  得知张辅正在宫中伴驾,王夫人也进宫探视张贵妃,这家里并无一个做主的人,他立刻指挥下人安顿了伤者,急命人去回春堂请大夫,又指名加上前次给他医治过的那位老大夫。其余下人则是忙碌着收拾那一地狼藉,擦洗着台阶上石狮子上的种种痕迹。所幸衡山王朱瞻圻好歹还心存顾忌,不敢真的打坏什么东西,这大门口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雍容富丽。
  和上回一样,回春堂的大夫来得极快,而且一次性就是来了四人。虽说不是主人而是下人受了伤,但无论是冲着赫赫国公府的门头还是那丰厚的诊金,并无人敢有怨言,那担当首席的老大夫甚至还殷勤地问张越的伤势,待得知确实没留下任何痕迹,他方才放下了心,临走时少不得又留下了一瓶生肌膏。
  然而,这一群大夫一走,原本被硬按在床上当病人的彭十三就一骨碌爬了起来,气咻咻地说:“一点小伤折腾什么!想当初我跟着英国公在交趾平叛那会儿,这受伤根本就是平常小事,咱身上的伤少说也得几十处,随便敷点金创药也就成了,哪有那么金贵!”
  彭十三说得大大咧咧,张越听着却知道他一肚子怨气。事实上,刚刚他一溜看下来,见人人身上都是鞭痕交错,可无论是谁,他去探望的时候,人家都是连声不迭地说没事,敢在他面前露出恼色的也就是彭十三一个人。此时此刻,他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左肩,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一顿牢骚发过之后,彭十三总算是安静了下来。比起其他人来,那时候他挡在最前头,还挨了朱瞻圻一个大巴掌,牙齿都打落了一颗,更不用提身上的伤。若非他是张家世仆,祖孙三代跟着张玉父子征战沙场,虽鲁直却仍恪守上下之分,这时候决非这样一顿抱怨了事。
  “我今早刚刚回来就碰上这倒霉事,赶明儿还真得去栖霞寺或是鸡鸣寺烧高香去去晦气!”随口迸出这么一句话之后,他方才认认真真打量了一会张越,继而笑道,“想当初我刚见三少爷的时候,您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如今倒是壮实了。怎样,这次老彭我回来,还跟着您厮混?”
  这话说得虽粗,张越听着却觉亲切。之前张辅就说过这话,因此他便笑呵呵地说:“大堂伯之前提过,多半就是如此。说起来,我倒一直有个疑问。”
  他犹豫了片刻,便张口问道:“老彭,你跟着大堂伯南征北战也算是军功赫赫,脱籍出去好歹也是一个军官,为什么……”
  话没说完,彭十三便爽利地打断了他的话:“三少爷别提这话,想当初没有老王爷,也就没有我祖父,没有我祖父也就没有我彭十三,哪有立了功劳就忘了主仆之分的道理?甭说是我,就是我儿子我孙子,那也生生世世都是张家的人,忠义乃是天,做人却不能忘本!国公提过好几次,我硬是没答应。”
  到这个年代久了,对于世仆这两个字张越已经有颇深的体会,然而眼下又再次领教了一回。他倒不认为斯人执拗,反倒对彭十三生出了一缕敬意——即便是凭借军功得一个千户百户,也总比与人为奴强的多。这忠义两个字后人看着可笑,却是人家眼中的大义。
  闲话几句,彭十三便唾沫星子乱飞地说着交趾那边的民风民情,正说到镇压叛乱的时候,张赳却掀了帘进来,瞥了一眼彭十三便开口说道:“三哥,大哥回来了,正在隔壁房里看那几个家将,几句话就气得暴跳如雷,差点要出去寻人算账,我好一阵子方才劝住了。”
  话音刚落,那帘子就被人撞开,张超气呼呼地闯将进来,头一句便是“气煞我也”,随即便盯着床上的彭十三,眼睛更是一下子瞪圆了:“不是吧,连老彭你都这般光景?早知道我就该早些回来,也好揪着那什么衡山王去皇上面前评理,否则别人还以为张家好欺负!”
  不等张越出声反驳,彭十三自个就闷闷地冷笑道:“大少爷就别痴心妄想了,和一位皇孙评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怎么个结果。横竖今天把人拦在了外头,那位锦衣卫指挥使来得也及时,大伙儿受的损伤也有限,更没闹出人命来。反正那衡山王得和汉王一同去乐安州,消息传到皇上跟前,他铁定还是要倒霉的,咱们就吃了个眼前亏而已。”
  “那你们挨的这一顿就这么算了?”张超犹觉得气怒难耐,瞅着张越便又恨恨地说,“上回三弟没来由挨了两鞭子,我这个当大哥的也只能忍着。忍忍忍……这京师真是憋闷,我还是赶早去金乡卫打倭寇来得痛快!”
  忍字头上一把刀,尽管这屋子里四个人从骨子里都不是愿意忍的人,但即便是张超也不过是口中说说生闷气而已,更不用说其它人了。良久,四人便各归各的地方,而张越回到屋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琥珀秋痕说着话,心里却仍寻思着先头的事情。
  尽管衡山王朱瞻圻大闹英国公府,但英国公张辅和王夫人却是直到日暮时分方才归来。夫妇俩都已经知道了家中早先情形,王夫人径直去小议事厅听丫头媳妇们奏事,分派一应善后差事,张辅问了张越的措置,便点了点头,又吩咐所有伤者从重优抚,更亲自去探望了那些曾经从他南征北战的家将世仆,这才回到了上房。
  “今天的事情多亏了锦衣卫那位新任指挥使袁方。若非他惊走了衡山王,只怕这事情闹得不可收场,就是我也不能置身事外。”
  张辅此时开门见山,脸上露出了不加掩饰的怒色:“皇上已经恼了汉王,谁知这衡山王还如此不识大体。袁方前来回报的时候,皇上当场就摔了杯子。安阳王那时候倒会看脸色,把上次衡山王当街纵属行凶的事情全都抖了出来,还提到了越哥儿挨打,赵王在旁边挑唆了两句,皇上气得立刻派人传回衡山王责问,当场就命锦衣卫责廷杖二十。太子倒是在旁边规劝了两句,可赵王却不肯依,又说锦衣卫必会轻纵了皇孙,最后皇上派了心腹内侍去执刑,自己亲自监刑,这二十廷杖打得结结实实,只怕衡山王一两个月都甭想下床。”
  他说着顿了一顿,随即便看着张越说道:“皇上得知你先头挨打正好是在他见你的前一天,又想到你那一日的表现,立时称赞你识大体懂分寸。正好又有超哥儿说的那番话,再加上皇太孙帮腔了一番,所以明日大概就会有恩旨赏赐,也算是弥补你先前吃的那苦头。”
  此时此刻,张越着实愣住了。同样是挨打,彭十三他们不过是优抚,他却是皇帝赏赐,确实是人不同则命不同。尽管这仿佛应当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因为这种事得好处,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一百零一章
丰厚的赏赐,父亲要进京?
  和张越想象的不同,张辅所提到的赏赐并不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名义,而是以张贵妃的名义由宫中宦官送来。而且,这好处也并非是他独得,除了他之外,张超张赳也都有一份,就连张辅和王夫人也不曾遗漏,算得上是恩泽均沾。
  张辅是宫制锦袍一件,宝剑一口,铁甲一副,骏马两匹,黄金百两,“一路荣华”和“金玉满堂”纹样妆花缎各四匹;王夫人和张越张超张赳也是相同的表里,只笃信佛教的王夫人另得了一座翡翠小佛像和一串紫檀手串,张超是强弓一副宝剑一口,张赳是新书两部宝墨两方,惟有张越除了那表里之外,所得的东西是最多的。
  新书四部,宫制狼毫笔十支,上品轻烟徽墨两方,御制金银压胜钱各百枚,宫制新衣四套,绣鹧鸪鹤氅一件,紫貂皮大氅一件。这林林总总的东西竟是摆满了案头和床上,饶是秋痕和琥珀在祥符张家和这英国公府见惯了好东西,一样样看下来也是咂舌不已。尤其秋痕更是爱不释手地把玩着那些铸造精致的金银钱,同时亦掰着手指头计算价值。
  张越心知肚明这些都是为了安抚自己前一次吃的苦头,所以才会比张超和张赳收到的赏赐丰厚那许多。不过,这会儿他和张超张赳坐在一块,谁也不在意这赏赐的厚薄。
  刚刚同那赏赐一起送来的还有张贵妃的一个口信,说是朱棣已经同意让张超前去金乡卫,虽暂时只是授了百户,却准他从神策卫挑选十人跟从,这也是额外之恩了。而张赳也决定三日后起行前往开封,因此这兄弟三人聚一日少一日,也都想趁着离别前多聚聚。
  尽管都有了赏赐压惊,但一想到昨日那番情景,三兄弟自然谁也高兴不起来。彼此说了一会话,张超想起今日还有同僚宴请,便不得不先走了,而留下的张赳在犹犹豫豫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还是将昨日遇上张輗,以及对方的那番话说了,最后又提醒了一句。
  “听二堂叔的语气,仿佛不喜欢大哥和三哥,大哥出外打仗不在南京还好,三哥你留在南京万事小心,这毕竟是天子脚下,权贵太多。”
  听到这真心诚意的提醒,张越便点了点头,满口答应自己会一切小心,又谢勒张赳。张赳这一日正好要去拜别父亲昔日的几个故交,说完这话便也出了门。张越送到门口,待到转身之后,他顿时阴了脸,心想他和那两位堂叔和堂兄弟井水不犯河水,居然频频被人招惹到头上来,这次更好,连挑拨离间都用上了。
  “少爷,上回你带回来的那件白狐皮袍子一直都没穿过。如今已经开春了,是不是存在樟木箱子里?”
  此时开腔的却是流苏。她和月落本是英国公府的三等丫头,幸运地拨在这芳珩院中,月例用度都翻了一倍,如今学着秋痕琥珀,说话做事都爽利了许多,也不像当初那样存着某些乱七八糟的想头,称呼也改了。见张越犹在发怔,她索性抱着那袍子走了过来。
  “少爷,上回您从大德绸缎庄带回来的那些妆花缎让赳少爷捎带回开封,可就这么些未免太薄了。不若把这次宫中赏赐也挑一些带给老太太和各位太太,这件狐皮袍子您也没穿过,送回去孝敬老太太也是顶好的。”
  张越听她说得清脆有理,当下就不假思索地依了,遂让她和月落一起帮着秋痕琥珀收拾,把要捎带回去的东西分拣好送到张赳那儿。耳听得里面四个丫头如同莺啼一般的声音,他忽然有些烦躁,略一思忖索性站起身出了屋子。才一跨出门槛,他便看见了一只脚刚迈进院子的惜玉。
  惜玉此时也看见了张越,忙上来一屈膝道:“越少爷,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张越不禁有些纳闷,微一点头就朝上房的方向走去。他记得王夫人身边碧落和惜玉都是最得脸的丫头,可碧落犹如闷葫芦似的守口如瓶,惜玉却是精明强干的品格,于是走在半道上就问道:“大伯娘可说了找我有什么事?”
  果然,和碧落的一问三不知相比,惜玉却是抿嘴一笑,流露出了少许口风:“奴婢可不敢多嘴,总之是好事,越少爷您到了夫人那儿就知道了。”
  来到上房门前,张越却正好撞见了张辅的两位侍妾,遂侧身一让称了一声姨娘。那两女都不过二十五六,身上俱是穿着桃红色衣裳,此时眼睛都红肿着,仿佛是哭过,见他行礼慌忙偏身躲开,抬头一看惜玉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们,赶紧急匆匆地走了。
  张越无心管长辈的闲事,惜玉也无心说主子的闲情,于是一个高高打起了帘子,一个弯腰跨进了门槛。
  上房中还是往日那幅肃穆的光景,王夫人坐在右面那张椅子上,看到张越进来,仅有的一丝恼色也无影无踪。她下首的第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虽珠翠满头遍体绫罗绸缎,脸上敷着厚厚的脂粉,却依旧显出一种掩不住的憔悴和苍白。第二张椅子上则是坐着一个年轻少妇,容貌俊秀眉眼如画,不是张晴又是何人?
  张越见到大姐张晴在,心中自是说不出的欢喜。他上前拜见过王夫人,王夫人笑着一点头,指着那下首第一张椅子上的妇人说:“那是你二婶娘,上次除夕夜的时候,她和你三婶娘身子都不好,所以不曾来。今儿个你是第一次见,该当行大礼。”
  王夫人都这么说,张越转身便翻身拜了四拜,那妇人来不及搀扶,连声说使不得,最后等到张越起身,她连忙拉手瞧了瞧,忽然就落下泪来:“还是开封那几位妯娌姐妹有福,生出来的儿子又俊俏又能干,可怜我这个无依无靠的……嫂子虽也没福,可好歹大伯还一向敬着礼着,哪里像我,一个妾生的儿子都不把我放在眼里!”
  听她越说越不像话,王夫人不禁皱起了眉头,但看在妯娌的面上少不得安慰了几句,旋即又借口让她去补妆,让碧落把人扶下去了。等到人一走,她便长长叹了一口气,又冲张越和张晴摇摇头道:“你们这位二婶娘就是如此,这男人内宠再多也不至于宠妾灭妻,若都像她这样当大妇,早晚自己也得被气死闷死。”
  张晴听得面上一红,忙点头附和。而张越正寻思待会是不是找地儿和张晴单独说说话,却听到了一番令他喜出望外的话。
  “越哥儿,你大哥四弟过两天就要走了,我本来还担心你一个人寂寞。正好你大姐夫那大伯父回来,家里头多了好些小辈,想要热闹热闹,所以打算让你过去住几天。另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爹爹打算参加礼部会试,不日便要起程来南京了。”
第一百零二章
作客保定侯府
  对于上辈子在孤儿院长大的张越来说,在这个世界重生之后,父亲和母亲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诚然,父亲张倬曾经在张家毫无地位,而且至今也谈不上什么大成就,但他从没有因此看轻过张倬。别人都以为张倬的举人得来侥幸,甚至连母亲也那么打趣过,但参观过国子监之后的他却知道,这年头的监生未必就没有真才实学。
  只是,对于父亲要进京预备明年的会试,这样一个理由却让他很有些莫名的感觉。大约是当初看电视剧多过看儒林外史,因此他印象中那些金榜题名跨马游街的新科进士们不是翩翩少年郎就是年轻俊杰才,倒是很难想象父亲万一高中时的情形。此时,他心里着实盼望父亲能考出个进士,这就真的圆满了。
  “三弟,三弟?”
  乍听得耳边这个声音,张越便从某种恍惚中抽回了自己的精神。见张晴正在那里使劲瞪着自己,又瞅见大姐夫孟俊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他只得讪讪地赔礼道:“大姐夫莫怪,我只是一时间想到爹爹要来南京,又想到大哥和小四都先后走了,所以才走了神。”
  “你别听三弟信口开河,别看他小小年纪,心里头鬼着呢!”
  张晴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见张越涎着脸赔笑,终究还是没有晾下他,亲自拿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这才絮絮叨叨地嘱咐道,“虽说我也想你在这儿多住几天,但这回是大伯父对公公提起的,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毕竟我是张家嫁出去的女儿,没有把堂兄弟接到婆家住的道理……”
  “你也想得太多了。”孟俊适时止住了张晴的唠叨,因笑道,“我大伯父难得回来,再加上家里有多了那么些弟弟妹妹,他想着要热闹也正常,再说爹爹可不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要不是大弟如今请缨去了金乡卫,我也想请他来住几日的。”
  “你呀,就是一丁点心眼都没有!”
  “好了好了,我就是死心眼,行了吧?”
  张越以前见惯了温柔贤淑的张晴,此时见她翻白眼使小性亦笑亦嗔,不禁愣住了。再看孟俊一幅宠溺妻子的新好男人光景,他更是觉得叹为观止,心中倒有些羡慕这对恩恩爱爱的小两口。他原想要开口打趣,可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
  现如今他是住在别人家里,还是别惹恼了这当家的主妇好。
  三人此时正坐在孟家后花园的凉亭中。花园中的花虽说只是开了一小半,但姹紫嫣红鹅黄粉蓝五颜六色,再加上那葱翠的绿叶,看着也颇为赏心悦目。孟俊陪着张晴和张越说了一会话,忽有丫头来报,说是保定侯孟瑛有事让他过去商量,他便笑呵呵地和张越打了个招呼,起身出了凉亭。
  丈夫这一走,张晴便在张越对面施施然坐下,端详了他老半晌之后方才噗嗤一笑:“咱们张家的男人到外头顶天立地,可在家里却全都是左一个妾右一个通房,就三叔是例外,房里那两个还是不得已才纳的。今儿个和秋痕琥珀说了好一阵子话,我才知道她们跟了你这许多年,竟是到现在还……瞧不出你还那么节制。”
  这话若是别人说,张越还不至于有多大感觉,但这会儿从张晴口中说出,他却不免有些狼狈,好半晌才尴尬地说:“大姐,这和节制不节制的没关系,我只是……”
  “别只是了,你呀,就是死心眼!”毕竟是已婚夫人,张晴如今说起话来便多了几分爽利。目光在张越脸上打了个转,她便关切地嘱咐道,“那两个丫头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只想提醒你一声,她们毕竟和你朝夕相处耳鬓厮磨那么些年,这放出去虽未必嫁不到好人家,可好人家终究是挑剔,你得自己留心。配小厮固然使得,可要她们看得上眼,你自己又乐意才行。”
  “大姐,我将来总要娶妻的。”
  觑了一眼张越那不得劲的表情,张晴不禁一怔,心中某块遗忘许久的地方仿佛被轻轻触动了一下。呆了片刻,她便嗔道:“我也就是白嘱咐你一声,料想这些事情三婶总有交待。你一心一意是好的,但这婚事上头也得上心……唔,我到时候找大伯娘参详参详,毕竟开封城那边的名门比不上京师,况且还有金家那样背信弃义的暴发户!”
  面对张晴那不容置疑的口吻和异常热衷的表情,张越毫不怀疑她能说到做到——他素来不同意贾宝玉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变作妇人就可恶了——这婚后的少妇自是不同于无忧无虑的少女,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操心的事情多多,自然不能如闺阁女儿那般自由自在。只现如今,他极其希望张晴重新变回当初那个娴静少女,至少他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婚事了。
  张晴这一日不过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如今保定侯夫人不管内务,府中上下的事务全是她这个小侯爷夫人掌管。因此她和张越在凉亭中又坐了一小会,渐渐地就有丫头和管事媳妇来奏报诸样开销和诸般琐事。最后,张越几乎是连哄带骗把这位大姐赶去了小议事厅管事,又谢绝了张晴留下两个丫头陪着的提议,等人一走就在小花园中闲逛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