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30

第三百九十九章
壮士断腕还是死中求活
  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除此之外,除了天子近侍的中官,也就只有锦衣卫高官和寥寥几个武官能够获赐麒麟服,张越这个特例当然可以不用考虑在内。
  尽管是入夜时分,孟家大院中依旧灯笼高悬并不昏暗,因此,当孟贤出了二门那道垂花门,看到院子中站着的袁方时,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那件麒麟服上。尽管他曾经憧憬过无数次公侯伯之位,但他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像今日这般认认真真地看过这身衣裳。
  那衣裳交领右襟,阔袖束腰,料子是大红纻丝纱罗的,又厚实又细密,最是适合这大冷天服用。前胸后背两肩和通袖的麒麟流云江浪海牙图案乃是用五彩丝线夹杂滚针法和乱针法绣成,据说最好的绣工也得足足忙活一个月。如果他没有猜错,衣裳和袖子的折边都是精心所制,一件衣服上头所费的功夫大约只逊于皇帝的龙袍和皇族的蟒袍。只可惜,就因为投错了娘胎,他这辈子就和这件衣服无缘,无论他付出了多少努力,结果仍然是一样。
  “这么晚了,袁大人所来何事?”
  之前孟贤下狱便是在锦衣卫,袁方还特意审问过。那会儿他对皇帝的意思心知肚明,再者看在张越的面子上,所以别说用刑,甚至还命人不得折辱。等到张越婚事定下迎娶了杜绾的时候,他的心中隐隐约约还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也觉得张越要是摊上孟贤这么一个岳父,今后总有少不了的麻烦,谁知道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孟大人也不是第一天为官了,锦衣卫乃是侍卫亲军,若非是遇到大案,我自然是不会来敲你家这两扇大门的。”袁方斜睨了一眼孟三,见此人悄悄往孟贤背后缩了一缩,不禁心中嗤笑,随即神色一正,“奉皇上口谕捉拿逆党,来人,把孟贤孟三拿下!”
  一声令下,院中十二个锦衣卫顿时齐齐抽刀出鞘,那一色的绣春刀露出了森然寒光。看到这一幕,原本尚在院子里的孟家家人顿时大惊失色,有胆子小的甚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相比孟贤的脸色微变,孟三却骇然后退了两步,本能地伸手想到怀里去掏匕首时,这才想起匕首已经留在了上房之内。想到落到锦衣卫手中也是死,他不禁心头大恐,转身拔腿就往里头跑。然而,还不等他跑出几步,那领子就被人牢牢拽住,紧跟着就腾云驾雾飞了起来。
  砰——
  当孟三四脚朝天摔在地上的时候,院子里的一群人全都愣了。袁方看着站在孟三身边的孟贤,情不自禁地皱了皱眉,却摆手阻止了要扑上前去的锦衣卫。他执掌锦衣卫已经有数年,要说对属下如臂使指未必做得到,但这次的事情还真的是早就察觉了端倪。在他看来,让这群人发动一下并没有坏处——至少,深信阉竖的天子应该能收敛一些,而一向兴风作浪的那些皇亲国戚也能够消停一些——而他自然也知道,这些时日孟三都究竟干了什么。
  “大……大哥!”
  “你还有脸叫我大哥!”倘若说之前在上房中孟贤还有所收敛,那么,此时此刻他再也懒得遮掩心中怒火,劈手一捞抓住了孟三的前襟把人半拎了起来,他便冷笑道,“你用我的名义在外头招摇撞骗,又巴巴地跑上门来劝我造反谋逆,劝我择日不如撞日,告诉我公侯之位指日可待,这个节骨眼上倒知道撒腿就跑?老三啊老三,二弟说你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我还不信,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看人的眼光我果然及不上他!”
  因是一母同胞,孟三虽说被别人瞧不起,但这个二哥至少还一直照应有加,顶多不痛不痒骂两句也就算了。然而,刚刚那一摔他几乎七荤八素,这会儿嘴里尽是腥腥甜甜的味道,再看到孟贤那幽深看不见底的眸子,他那惊疑顿时变成了恐慌。低头瞥了一眼孟贤空垂在下头的右手,他毫不怀疑那只紧攥的拳头会抢在锦衣卫之前打死自己。
  “大哥,你就是打死我也是一样的结果,要不是用了你的名义,他们怎么会听我的!事情都已经出了,我干的和你干的又有什么两样,横竖谋逆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就是二哥那个保定侯也一样逃不过去!反正都是要死,我只是想看着能不能逃出去,给咱们孟家留一条后……我这辈子欠你的下辈子还你还不行么……”
  话没说完,他就感到那双攥着自己衣襟的大手忽地一松,紧跟着便再次倒在了地上。看见孟贤好歹离自己远了两步,他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勉强用手支撑着爬了起来,却不料才直起腰,一道寒光便忽然从脸旁寸许远的地方擦过。侧头瞧了瞧旁边的地面,他赫然看见一把匕首插在了手指旁边的雪地上,顿时吓得几乎失禁。
  “你刚刚拿这个扎那高几不是当成豆腐似的么?这时候怎么吓得两腿直打颤?是男人的就爬起来领罪,别战战兢兢的丢咱们老孟家的脸!”
  此时此刻,瞧见孟贤撇下那个窝囊废一般的孟家老三,随即上前一步膝盖一弯跪倒在了雪地上,袁方原本就紧蹙的眉头不禁更拧紧了,但旋即若有所思地渐渐舒展了。见一干手下仍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再看了一眼那洞开的垂花门,他不禁在心里冷笑了起来。
  虽说他知道孟贤并不无辜,虽说他知道孟贤一直都有逆心,但他眼下面对此人忽然爆发出来的急智,却不得不暗赞一声——好一个孟贤!于是,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一翘,随即沉声喝道:“孟贤,你可是打算束手就擒?”
  “臣孟贤罪该万死……”
  “来人,追上孟三!”
  就在孟贤说出那几个字的一刹那,只见刚刚还坐在地上爬不起来的孟三忽然一把拔出了雪地上的匕首,撒腿就往垂花门那边跑去。几乎是同一时间,袁方气急败坏地叫了一声。然而,刚刚仿佛已经心灰意冷束手待缚的孟贤却猛地一下子从雪地上弹了起来,反身疾步追了上去,竟是重施故技一把抓住了孟三的领子。正当一群已经冲出去几步的锦衣卫以为这又是刚刚那一幕的重演时,却只见孟三忽然反手往后重重一扎,旋即便是噗地一声沉响。
  孟贤几乎是眼睁睁看着那明亮的锋刃迎面刺了过来,然而他却纹丝不动,只是在那利刃及体的一瞬间奋起了最大的力气一拽一抓,却是硬生生地再次把孟三丢回了门里。看到这个败坏了所有大事的弟弟惨叫一声从垂花门前的五格台阶上滚了下去,恰恰好好一头撞在门前的青石上,旋即滚落在了雪地上动弹不得,他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那笑声中却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苦涩。
  “咱们孟家怎么会有你这样没出息的家伙!有贼心没贼胆,做出了事情连累家人,却还不敢担当……我当初真不该帮你,真不该……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所有这些动作都不过是转眼间的功夫,当院子中的一大群人最终反应过来的时候,看见的却是跌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的孟三,还有一手扶垂花门,一手握着右胁那把匕首,前胸渗出了一大滩血迹的孟贤。此时此刻,即使是最初自以为看清了孟贤心意的袁方,也忍不住讶异于这突发事态,愣了一愣方才沉声吩咐一群锦衣卫上前查看。
  孟家儿女闻讯赶来时,院子里已经是乱成一团。被锦衣卫死死拦在后头的孟韬孟繁兄弟看见父亲衣衫上那一摊触目惊心的血迹,顿时大惊失色。比他们俩更早来一步的孟敏则是被网开一面放到了前头,这会儿正跪在那里握着父亲的手,眼睁睁看着两个锦衣卫手脚麻利地包扎胸口。
  “不碍事,天气这么冷,血一会儿就凝固了,死不了!”
  匆匆赶到的张越恰好听到这么一句,然后方才看到这里一片乱糟糟的情形。他并不认识孟三,因此看到一个半死不活的人被锦衣卫抬走,他并没有多少关切,但看到孟贤满面苍白正由两个锦衣卫校尉裹伤,他这一惊顿时非同小可,连忙快步走上前去。
  袁方一直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看到张越出现便皱起了眉头。他分明让人捎带过话暗示,怎么张越还上这个是非之地来?于是,抢在别人注意到张越之前,他便一个箭步抢上前去拦了,随即低声问道:“张大人怎么上这儿来了?”
  “圣命所遣,不得不来。”
  得到这么一个回答,袁方不禁生出了一股无奈。瞧见张越的目光正往孟贤那儿看去,他少不得把刚刚那一番惊险场面说了一遍,旋即就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孟贤还是保定侯,都给孟三这个蠢才给害苦了。只不过,孟贤这一招壮士断腕有什么效果却未必可知。”
  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看见孟贤被人架着勉强站起身,张越想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念头——与其说这是壮士断腕,还不如说是死中求活!
第四百章
好,你很好
  可以败,可以伤,但眼下却绝不能死。
  正是凭着这样一个念头,孟贤硬生生在剧痛之下保持了清醒。孟三武艺稀松气力寻常,那发狂之下刺出的一匕首并不算太深,而且他当时有意避开了要害,因此在拔出匕首止血之后,他仍然在两个人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看见袁方旁边的那个人,他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当初保定侯府初见的时候,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尽管如今英国公已经有了嫡子,却仿佛丝毫无损于张越那稳当的位置。官职不高不要紧,爵位没有也不要紧,要紧的只是天子的信赖,这偏偏是他一辈子也没能获得的东西。
  自从匆匆赶到这里,听说了父亲是逆党,孟韬孟繁兄弟俩几乎就觉得天塌了。此时此刻,看见父亲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脸色苍白,两人都很想打翻那几个拦阻的锦衣卫冲上前去。然而,兄弟俩好歹在为母亲守孝期间读了一年多的书,性子不再如以前那般急躁,只能站在那里咬牙切齿干着急。终于,眼尖的孟韬瞥见了张越,遂高声嚷嚷了起来。
  “我爹不是逆党,他是被我三叔连累陷害的,这里满院子人都能做证……”
  “住口!”
  张越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答话,就只听到了这暴怒的声音。循声望去,他就发现出声喝止的不是别人,正是孟贤。此时此刻,一群锦衣卫看到袁方一个手势,连忙一拥而上将四周闲杂人等都赶了开去。孟韬因父亲这一喝失了心神,也被人拨到了一旁,只能失魂落魄地站在那儿眼睁睁看着。
  “事已至此,我也没什么话好说,家门不幸闹出如此笑话,我是咎由自取。”孟贤脸色异常平静地扫了一眼张越,这才对另一边的两个儿子喝道,“是非曲直自有圣断,只顾着纠缠做什么?国法又不是私情,我可不记得教过你们胡搅蛮缠这一条!搀着你们四姐回去,这当口别再添乱了!让所有下人都回屋去,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
  撂下这么一番话,孟贤只觉得伤口一阵剧痛,忍不住停下来喘息了一阵。看见张越的目光往两兄弟那边扫了一扫,他稍稍安心了些,便甩开那两个架着自己的锦衣卫上前两步,惨淡地笑了笑:“我只有一件事想请教袁大人,只不知道此事可牵连保定侯?”
  不等张越回答,袁方便抢在了前头:“我奉旨捕拿逆党,其余的你无需多问。来人,将孟贤押出去!留下二十人,把孟家看好了,不准走了一个!”说完这个,他就对张越问道,“张大人,皇上既然差了你来,咱们就照名单一个个来,这里是头一家,耽误的时间久了,接下来少不得得快一些。好在如今满城已经戒严,都跑不了!”
  此话一出,张越看到孟贤轻轻吁了一口气,他心里自是明镜似的敞亮。这所谓的名单一是按照官职,二是按照首末主从,袁方虽仿佛什么都没说,却已经是给了孟贤一个答案。毕竟,倘若朱棣连保定侯也不放过,那便是准备株连到底抹杀孟家满门,那孟贤刚刚那一番举动便是白费工夫。但如果朱棣并不打算株连保定侯,那么刚刚的举动或许并不足以让孟贤脱罪活命,但总有几分可能救得了儿女。
  原本算计的是东宫储君之位,如今却要算计家人的死活……这实在是天壤地别。
  袁方素来不愿意如前任那般把事情做绝了,于是在把人押出去的时候也没吩咐上刑具。一眨眼的工夫,满院子的锦衣卫就退得干干净净。当此之际,张越也自然不可能对孟家姐弟几个说什么话,当下只能掉转身跟着袁方往外走。即将出屏门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年轻丫头站在门口,正眼巴巴地望着他,不由得怔了一怔,等到出了大门时方才想起那是何人。
  那个丫头仿佛是翠墨?是了,当日大相国寺的时候他曾经帮过他们一家三口,之后孟敏又救助过这小丫头的母亲,结果那一家三口反而进了安阳王府,翠墨却辗转来了孟家,上次赵王还有意提起过。如今想来,从前大相国寺的那段缘份,兴许对他们有害无利……换言之,相见不如不见,真是一点不假。
  他却根本不知道,翠墨眼睁睁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面上露出了深切的失望。
  由于仓促之中没带囚车,再加上皇帝的圣旨又是把人全部送进宫亲自鞫问,袁方到了之后就吩咐人去准备马车,此时吩咐给孟贤上了镣铐推了上去。把一队人差去将其先行押回宫,他便和张越一同上了马。由于这是钦命抓人的差事,两人自然找不到说话的空子,于是一行人几乎是把整个京师翻了一遍,照着名单一个个抓过去,足足忙活到了丑时一刻。
  丑时原本就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辰之一,而此时天上雪花也是越来越大,几乎是走一段路就得抖一抖身上的雪花。张越把紫貂皮大氅借给了王瑜,身上只穿了一件油毡斗篷,可紧赶慢赶四处折腾,这会儿反而是出了一身汗,半点感觉不到身上寒意。
  其他的锦衣卫也都是个个精神抖擞,毕竟,他们的差事就是侦缉拿人,虽说这一回并未加上籍没抄家这一条,但该拿的油水都拿足了,腰褡裢里头都揣了一些小东西。由于一切顺利,袁方阴沉沉的脸上也露出了几许笑容,回去的路上便和张越交谈了几句,少不得问明了之前一切缘由。待到把一串囚犯押到长安左门的时候,早有等候在这儿的锦衣卫上前会合,又言道皇帝已经到了右顺门,吩咐把所有人犯都押过去。
  听到这一条,袁方不禁问道:“这么冷的天,皇上居然亲临右顺门?无论是三法司还是咱们锦衣卫审问,按理都应该够了。”
  守候在这里带队的乃是一个锦衣卫百户,此时忙答道:“皇上这回是真的怒了。孟氏兄弟押到之后,皇上召来赵王之后,原本打算传召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大臣齐集右顺门一同鞫问,后来还是陈留郡主劝说方才罢了,但仍是下令召所有公侯伯和六部内阁大臣。一刻钟之前人就都到齐了,这会儿全都在右顺门那儿。大人和张大人赶紧过去吧,怕是已经开始了。”
  得知文武高官齐至,张越情知这次是动了真格,连忙和袁方一同进了长安左门。由金水桥入承天门端门午门,由西向东的正是归极门,也就是右顺门。此时此刻,这右顺门前头张开了伞盖设了宝座,文武大臣分列两班,有的服用了避雪的油毡雨衣,有的则是仓促之中只穿了官服。中间的雪地上一溜跪着好几个人,当又一批人犯被锦衣卫押过来的时候,左右文武官员不禁微微骚动了起来,而站在最前头的赵王朱高燧那脸色比霜打的茄子更难看。
  武官之中,张辅眉头紧皱,而他之后的几位侯爵则是频频以目视保定侯孟瑛。保定侯孟瑛却压根没去想那个已经死了半截的三弟,只是死死盯着孟贤。虽说他也约摸猜到孟贤有过某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但想归想做归做,如今闹了这么一出,那是必死无疑!虽说兄弟俩不是一个娘养的,也并不是一条心,可他那些侄儿侄女却是可怜!
  由于朝会素来是锦衣卫押班,因此袁方赶到之后原本准备入列,谁知道端坐在宝座上的朱棣却是眼尖,伸手就将其召了过来。询问了一番之后,他若有所思地冷笑一声,当下就摆摆手任其侍立一旁,又命人叫来了张越,却是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问,只是吐出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好,你很好。”
  看到皇帝微微点了点头,旁边的海寿便一一报名,锦衣卫依照次序把一个个人犯挟到御前十余步远处,由着天子一个个讯问。多半人知道阴谋败露,便索性一五一十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倒了出来,其中倒有一个心怀侥幸坚决否认,结果被暴怒的朱棣吩咐锦衣卫脱下去杖毙。耳听那惊天动地的惨叫,至此再无人敢抵赖不认。天子右下方第一位的赵王朱高燧渐渐得几乎站不住了,可左顾右盼也找不到能给自己求情的,于是面色几乎如白纸一般。
  “司礼监太监黄俨!”
  先是在乾清宫内跪了许久,紧跟着受了二十大板,接下来又被干撂在乾清宫正殿。此时此刻,跪在这冰冷刺骨的雪地上,黄俨只觉得浑身都冻僵了,上下直打颤的牙床甚至连说话都不利索,这时被人架上来之后,整个人便只维持着那俯伏的动作动弹不得。
  朱棣穿着厚厚的大氅,膝盖上盖了一条毛毯,还有锦衣卫组成的人围子挡风,所以这会儿他非但不冷,反而感到满心燥热。面对这个最信赖的心腹太监,他并没有让别人代为问话,此时竟是一推扶手站了起来,任由那毛毯落在了地上。他也不顾左右都是文武大臣,指着黄俨的鼻子大骂道:“老东西,朕一直信你用你,这么多年你享的福也该够了,竟然还这样不知足!”
  “皇上,老奴……老奴真的不知情,这完全是他们冒用了老奴的名义,皇上明鉴!”尽管看到前头人只要抵赖便是杖毙的结局,但黄俨仍然心存侥幸以为自己是不同的,此时便挣起最后一点力气连连叩头道,“老奴虽然和赵王亲善,但赵王千岁向来胆小,怎么敢支使老奴做这种事……”
  “够了!孟贤,把孟贤带上来!”
  此时此刻,除却天子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心中一凛。看到面色苍白的孟贤被两个锦衣卫挟着胳膊拖了上来,即使向来厌恶他的野心,张越也不得不佩服那股韧劲。
  受了这样重的伤,又在这冰冷的雪地里跪了这么久,他竟然还挺着!
第四百零一章
死,活
  对于当初跟着自己起兵夺得天下的那一拨燕山护卫老臣,朱棣素来极其优容。先代保定侯孟善自永乐元年起镇守辽东,七年召还时已经是须眉皓白,只因为这一条,在孟善去世之后,他对孟家可以说得上是恩宠有加。以庶子得封护卫指挥的,在一干侯爵子弟中,也只有孟贤这么一个。也正因为如此,他方才分外腻味这个颇有能力却心术不正的家伙。
  “尔弟四处奔走,都说是受你指使,全都是你的主谋?”
  “回禀皇上,罪臣教弟无方,罪该万死。”
  “这么说你是不承认?”朱棣此时一把甩开一个想将其扶着坐下的小太监,满脸讥诮地说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孟三只顶着你的名字就能说动那么多人,你孟贤的面子倒是不小,逆心也是不小!朕若是将你下锦衣卫严刑拷问,你敢说问不出你丝毫逆举?你父亲当初兢兢业业善始善终,未料却生了你这样的好儿子!”
  “罪臣确实心术不正,但罪臣从未敢有对皇上不敬的心思,更不曾有那个胆量。”
  “朕当然知道你没那个胆量,满朝文武谁有那个胆量,天下谁有那个胆量?”
  这是在宫城中的开阔地带,如此的咆哮声自然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每一个人耳中。武官们有些是第二代了,但无论他们还是张辅这般曾经从皇帝打过天下的武臣,面上都露出了难以名状的敬意。杨荣金幼孜乃至于吕震方宾等人都是当初首批迎附之人,则是很有些不自然。而张越品味着朱棣这种狂热的自信,终于明白为何如汉王这般悍将亦不敢动起兵的歪心思。
  虽说之后的仁宣之治被人一直推崇,但要破除某些积弊,便只有从朱棣开始。只有这位天子方才有改洪武旧政的魄力,只要能真正让朱棣动心,便如同开海禁一样,一样样的事情都可以慢慢做起来。而经由这一次的事情,天子对权阉宦官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想必也应该削减了不少。如黄俨这种跟随了几十年的老心腹都不能保证,更何况别人?
  “朕自登基以来,北平蒙古,南定交趾,西洋诸国望风臣服,东洋小国入贡称臣,可是你们,你们这些跳梁小丑竟然敢打朕的主意,竟然敢用一份狗屁不通的东西冒充遗诏!劫部院大臣?劫公侯勋贵?你们问问你们那个要拥戴的主子,朕这个皇位他敢不敢坐!”
  此时此刻,赵王朱高燧终于再难以抵抗那种沉重的压力,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涕泣交加地连连叩首:“父皇明鉴,儿臣从来没有指使过他们,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歪主意!如今大哥和二哥都不在京师,他们这些逆党要拥戴皇族自然只能把主意打到儿臣身上,可儿臣……可儿臣实在是冤枉!什么遗诏,什么火药,什么拥戴,儿臣根本一丁点儿都不知情!”
  “你不知情?”朱棣冷冷看着这个幼子,疾步上前一脚将其踢了一跟斗,随即怒骂道,“当初你母后在世的时候就说过你顽劣,就说过要多多管教你,朕一直都没怎么留心,只以为你长大了就会懂事,可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文不成武不就,你哪一点像我!”
  尽管这一脚很是不轻,但比起那种冷冷的不理睬的态度,挨了这一脚的朱高燧反而觉得松了一口大气。他看惯了自己父皇杀人的情形,那时候杀的是别人,轮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单单那种凌厉的目光就能杀死人。这一刻,他没有注意到黄俨恳求的眼神,也没有注意到李茂芳愤怒的目光,他只知道,眼下可以先把自己摘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