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缭乱/锦瑟华年(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5

  话还没说完,他就感到面前风声一起,赶紧一偏头,恰恰躲过了凌波劈头掷来的毛笔。然而,躲得过笔却躲不过那飞溅的墨汁,他的脸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几滴,顿时有些狼狈。
  “你们这些皇族子弟,就只会拿婚事当筹码!”
  凌波恼火地站起身来,不由分说地下了逐客令:“好了,你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我也不留你这个大忙人了,郡王请回吧!”
  李隆基没料到一句玩笑话引来她这么大的反应,本还打算解释一下,可看到她那张嗔怒的脸,只能无可奈何地起身离开。临出门前,他也没忘了回头再关照一句:“陈珞才学颇高,我会留在身边赞襄谋划,以后若有信我会让王毛仲带给你。十七娘,我今天见过所有要见的人就会离开长安,父王那里不便过去。所以,父王还有一切大事就拜托你了。”
  直到人走了,凌波方才气咻咻地拍了一下桌案。她最恨的就是这家伙那理所当然的架势,他家里分明有一个贤内助的王妃,非得让她奔前走后忙忙碌碌。要不是看在相王李旦的面子上,要不是考虑到自己的立身之计,她恨不得和这李三郎立马划清界限!
  “小姐!”陈莞一进来就看到凌波咬牙切齿的光景,心中忍不住好笑。刚刚在外头为李隆基递上毛巾,看见那位一向淡然若定的郡王满脸尴尬,她心里头对自家主子实在是佩服极了,“郡王临走的时候还说,既然小姐那么生气,武家的女儿……他就不娶了。”
  “我管他娶谁!”凌波恶狠狠地迸出了一句话,随即对着陈莞郑重其事地警告道,“你以后可得把眼睛擦亮一些,甭管嫁谁,也千万别嫁给这种风流倜傥的家伙,否则有的是苦头吃!”
  陈莞不曾想话头一下子转到了自己身上,登时满脸通红,讪讪地说:“小姐说笑了,小姐没出嫁,我又怎么会嫁人?”说完这话,她竟是旋风似的转身夺门而出。
  “这丫头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对了,她上次的样子似乎是说有心上人了!”
  凌波莫名其妙地皱了皱眉,掰着手指头一算,猛地发现了一个骇人的事实。陈莞似乎马上就要满十九岁了,而过了年之后,她就要二十了!不知不觉之间,女皇天下的时代已经落幕了整整五年,而她长袖善舞周旋在洛阳长安的名利场中也已经整整五年。这五年的岁月虽然还不至于在她脸上身上留下什么痕迹,但却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
  这样的日子究竟还要过多久?难道真的要再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天夜晚,当长安城中的八百下闭门鼓再次敲响的时候,裴愿急匆匆地踏进了永年县主第的侧门,熟门熟路地冲进了凌波的书房。还来不及站稳,他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相王……相王忽然病了!”
第一百八十章
阴差阳错
  安国相王李旦。对于如今的大唐天下来说,这个名字仿佛很近,仿佛又很遥远。尽管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尽管那是当今天子硕果仅存的嫡亲兄弟,但是,除非必要,李旦从不会针对任何政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大小朝会中,相较镇国太平公主的激扬高调,他仿佛永远都只是一抹影子。
  凌波气急败坏地赶过来,恰逢太医为相王李旦扎过针离开,这位尊贵无匹的皇弟刚刚苏醒。瞧见他面色尚好,她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当成王李千里父子落马之后,大唐的嫡支宗室便只剩下了相王李旦和雍王李守礼。后者原本就是比李旦还闲散的性子,而李旦若是这当口出了什么事,她怎么向那个李三郎交待?
  此时,李旦卧在榻上,含笑端详着站在身前的两个人,忽而感慨道:“十七娘,你和裴郎站在一块,还真是一对佳儿佳妇。”
  忽然听到这么一句话,凌波登时愣了,奈何面前这位乃是长辈,她是嗔也不是恼也不是,呆立半晌之后方才没好气地瞪了一眼:“都这个时候,舅舅你还惦记着这些!你要是真惦记我们这对佳儿佳妇,就赶紧好好养着。你这一病吓得我三魂六魄飞了一半,若是舅舅你有什么不好了,以后谁给我和小裴做主?”
  李旦此时笑得愈发松乏,连连点头,很是满意凌波这爽利。他费劲地扭头看了一眼裴愿,瞧见那脸上流露出货真价实的关切之色,心中不由得更觉暖意融融。虽说他是亲王,可五个儿子如今都在各地出任官职,身边竟是一个贴心的人都没有。倘若不是他那位皇帝兄长还记着他的让国之功,只怕他也会被打发到相州封地上。如今这时节,侍奉在病榻前的竟是只有裴愿这个异性子侄。
  “转眼之间,十七娘你就已经快二十了。只可惜你的婚事我说不上什么话,而且说了也未必对你有利,这才一天天拖到了现在。倘使有那么一天……”李旦忽然住了口,旋即轻轻摇了摇头,“看我说的,今非昔比,总有一天你们俩能心愿得偿。”
  裴愿连忙在榻前屈膝跪了下来,满脸诚恳地说:“会有那一天的,您安心养病,到时候一定会看到我和小凌……”
  听到愣小子呆头呆脑还要再往下说,凌波赶紧在他的脊背上狠狠捏了一把。把那话头掐断了半截,她这才笑道:“他说得对,这点小病根本不算什么,舅舅你如今还正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好好养息也就好了。若是不想见的客人就回绝不见,也免得人来人往打扰了你养病。舅舅素来人望极好,那些诋毁的事情自有人会鼎力相助。就算别人撑不住,我也一定会尽力的。”
  “好,好!”李旦忽地脸上倦色尽去,露出一种别样的神采飞扬来,“我有不少女儿,却一个都及不上十七娘你的兰心蕙质。我一向就当你和裴郎是自己的儿子女儿,外头的事情我就放心交给你们俩了。”
  直到李旦睡着了,凌波便拉着裴愿退了出去。到了外间,她方才把憋在肚子里许久的气吁了出来。先头韦后不放心相王李旦和他的那五个儿子,于是把人一直都留在长安洛阳不曾外遣,但自从李重俊谋逆逼宫之后,这位皇后又怕了,于是把人全部打发了出去,弄得李旦的病榻之前竟没有一个儿子可以侍奉,就连那些女儿也一个个都随着夫婿在外地。
  “小凌,你是否能想想办法让三哥他们几个都回来?”
  瞥了一眼裴愿,凌波微微点了点头。事到如今,就是再难,她也得想个办法才行!
  正月里的天气异常寒冷,再加上连着下了好几场雪,室外更是滴水成冰银装素裹。凌波从延福门进入大明宫,立刻就有殷勤的内侍带了肩舆上来。这样大冷天的,凌波也不再拘泥于什么规矩不规矩,直截了当坐了上去,到了含凉殿门前下来又厚厚打赏了一番。
  入得殿内,她便感到一股暖洋洋的热气扑面而来,和外头的冰天雪地比起来,这竟仿佛是两个天地。她随手脱了外头的裘衣丢给一个宫女,旋即抱着手炉缓缓朝里头走,半道上正好遇见了贺娄闰娘。
  “哟,原来是县主来了!”贺娄闰娘一看见凌波便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挥退了众宫人内侍,她这才低声道,“我记得县主上次照应相王的事,所以赶紧得报一声。皇后听说相王病了,正在说预备找人去看看,还在那里嘀咕是真病还是装病。”
  凌波不动声色地将一个装满了金珠的小锦囊塞进了贺娄闰娘掌中,这才笑道:“多谢贺娄姑姑提醒了。我不是说过么,以后不用县主长县主短的,叫我一声十七娘就罢了。说起来要不是相王那位长子孝顺,使钱使到了我跟前,我也不会管这档子事。以后若是有这份进项,少不得分姑姑你一半。”
  李重俊已死,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被捂下了,而且攥着她把柄的人从来不以此为凭恃,再加上养女又得配宰相公子,贺娄闰娘近来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此时见凌波说得明白,又如此知情识趣,她心中登时大喜,立刻引了凌波去见韦后。
  “这么说,相王是真的病了。”
  韦后听说凌波去看了相王李旦,并没有露出太过惊讶的表情。她素来知道凌波长袖善舞,别说相王李旦,就是太平公主那里也走动得相当频繁。不过,让她满意的是,这个她很中意的小辈在这些事情上都毫不隐瞒。就比如这一回,凌波就一五一十明说了寿春郡王李成器曾经送给了她一对羊脂玉佩、一对翡翠手镯外加越窑瓷瓶四个的重礼,托其婉转求情。
  “寿春郡王李成器……”韦后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起来,“那确实是一个闷葫芦似的老实人,但能够撞木钟撞到你头上,也算是有些聪明。不过,他毕竟是相王长子,为了照顾父亲或是侍疾而留在长安城不妥当。不若……唔,李三郎在潞州寻花问柳天天忙着抱美人,就解了他潞州别驾的职,让他回来照顾父亲好了。”
  凌波怎么也没想到韦后一开口竟是让李隆基回来,那脸上顿时写满了货真价实的惊愕。但下一刻,她便恍然大悟了其中道理——要知道,昔日相王李旦在母亲武后的强力支持下登基为帝,立的便是李成器为太子。这样的人纵使再老实,韦后仍然是不放心的。
  “那我可就代相王谢过皇后了!”
  “谢什么!”韦后赞赏地看了凌波一眼,想起她从不曾僭越,更不曾和其他人那样卖官鬻爵,更觉得有些亏待了她,“你一回长安就不得闲地四处奔走,也是劳苦功高,若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一定答应你。”
  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忽然从天而降,凌波激动之下险些张口谈及自己的婚事。好在到最后还是冷静占据了上风,她一面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一面盘算着能用这个要求换取什么最大利益。这个时候既不能太贪心也不能太谨慎,得符合她一向的表现才行。
  可是,她如今的房产遍布长安洛阳,田地也有不少,钱财更是这辈子都用不完。而且,她还不至于头昏脑热到想在爵位上更进一步。这么看来,似乎就只有官职了。问题是她手中压根就没有人,唯一能用的男人陈珞派到李隆基身边去当“细作”了,就算韦后答应,她把官职送给谁?
  “皇后,宗相公来了。”
  凌波正苦恼的时候,猛地听见这么一句话,一个激灵之下连忙说道:“皇后的一个承诺可是金贵得很,容我回去慢慢想,到时候皇后可别说我太过贪婪就好。”
  韦后一听到宗楚客来,哪里还顾得上凌波,傲然一笑便允准了凌波告退。等到宗楚客进来,贺娄闰娘把众宫人一起带了出去,她方才慵懒地瞥了那个相貌伟岸的人一眼,心想自己当初竟是瞎了眼,放着这种美男子不要,偏偏吃武三思迷了心窍。
  宗楚客比武三思年轻,更比其保养得宜。此时脱去外袍,看上去仿佛只有三十许人。他娴熟地在韦后身侧坐下,轻轻在她的双肩上揉捏了两下,低声问道:“我刚刚看见十七娘从你这里出去,这满长安城的武家千金中,没一个人比得上她会钻营。”
  “会钻营的人好啊!”韦后嗤笑一声,在宗楚客的脸上反手轻拍了一记,“如果你要是闷葫芦,也不会上这儿来不是?再说了,她知道在别的地方耍聪明,知道在我面前要老实,这就足够了。你也安分些,陛下可是压下了弹劾你的好些奏折,和事天子的名声都已经传开了。”
  宗楚客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殷勤,竟是将头轻轻搁在了韦后胸前:“陛下这个和事天子,怎比得上管事皇后?”
  韦后心中大悦,媚眼流波地斜睨了宗楚客一眼,竟是索性懒洋洋闭上眼睛任其施为。
  攥紧了皇帝便是攥紧了天下,这个道理她是从昔日那位婆婆身上学到的。武后能够做到的,她也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第一百八十一章
悍妻训夫也别有情趣
  望着长安春明门城楼上那龙飞凤舞的大字,望着那络绎不绝等着进城的人,望着更远处那依稀露出峥嵘巍峨顶端的大明宫,李隆基长长舒了一口气。就在半个月前,他才刚刚往这里来了一次,那时候曾经筹划过该怎样重回长安以谋大事。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前脚回到潞州,后脚就传来了父亲染病的消息。还不等焦急万分的他设法运作,朝廷的圣旨就追了过来。
  那圣旨别无他意,竟是解除了他潞州别驾的职务,召他回长安侍奉父亲。早知道如此,他那一趟长安城根本就是白跑,现在他人都回来了,有什么事情不能亲自处置?
  “十七娘,这回我可是又欠了你一个大人情!”低声感慨了一句,他轻轻一夹马腹,飞也似地朝城门疾驰而去,后头几个护卫慌忙打马跟上。
  落在最后的陈珞望着前头那个人影,心中百感交集。外头皆传李隆基风流倜傥拥美无数,但他跟着这位临淄郡王已经一年多了,看到更多的却是他和一众心腹商量大事,所议内容从朝堂到民间到军事无所不包。即便是他昔日在李重俊身边时,也不曾看到那个太子想得如此深远。不知不觉间,他竟是生出了一种念头。
  若这位李三郎是大唐太子……甚至是大唐天子,这大唐天下必定不是如此光景!
  再一次踏入相王第,李隆基不期然地回头,却看见门口巷子中那些奉命护卫的羽林军将士中很有几个生面孔,眉头顿时一皱。二月的天依旧寒冷,相王第中庭的那棵大槐树上光秃秃地全无半点绿色,再加上那些仆役的身上都穿着褐色的衣袍,于是更显出一种沉郁的格调来。踏入父亲的寝室前,他仰头望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轻轻推开了门。
  “是三郎回来了?”
  才进门槛就听到了这个略显疲倦的声音,他连忙反手关上了门,疾步来到床榻前。拉开帷帐,他就看到李旦正半坐在那里,目光中流露着一种藏不住的欣慰,慌忙后退一步倒身下拜,语带哽咽地说:“父王,儿不孝,直到现在才赶回来……”
  “好了好了,三郎你什么时候也学起这小儿女一套!”李旦轻轻拍了拍床板,语气平静地说,“你能回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说我这又不是什么大病!你看看你,不过是一年多不见,你就瘦了一圈,这做戏也不能像你这样,折腾自己的身体算什么!”
  李隆基闻言大惊,猛地抬起头便撞上了李旦责怪的目光,登时讷讷难言。正在他心中七上八下的时候,却只听父亲又叹息了一声。
  “我当初被母后逼上了皇位,却苦了你们几个。你一直都是个有志气的,却为了我这个父亲只能韬光养晦流连花丛,左一个美人右一个美人往家里带,只能夜夜纵情日日笙歌……唉,三郎,已经够了,只要我不管世事,别人未必一定要除我而后快,你也不必作出那幅样子来。你那个媳妇是晓事能干的,你也别让她面子上太难看了。”
  听到最后,李隆基方才舒了一口气。原来,父亲只是知道他那些风流行径是做给别人看的,并不知道他在纵情声色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谋划。这样就最好了,他并不愿意让性子恬淡的父亲知道那些背后的阴暗勾当,并不愿意让父亲知道某些事情为他担心,更不愿意因为父亲的谨慎懦弱而毁了他苦心的计划。
  他宁可让父亲最终坐享其成!
  “父王教诲,我记下了。”他轻轻握住了李旦的手,重重点了点头,“家和万事兴,我回去之后自然会对王宁说清楚。”
  “那就好!”李旦这才释然,他一向喜爱这个能干早慧的儿子,但既然生在帝王家,他希望的不是李隆基能成才,而是希望其太太平平过完这一辈子,“待会裴郎会送药过来,你服侍我喝完药就先回去吧!对了,这些天多亏了裴郎在内照应,十七娘在外奔走,我这才能够安然在家养病,你得好好谢谢他们才是!”
  话音刚落,就只听大门发出细微的嘎吱声,李隆基回头一看,那赫然是端着木盘药碗的裴愿,旁边则是凌波。前者在这里他自是毫不意外,而对于凌波的动作迅捷,他却觉得叹为观止。
  “我这才刚刚回来,十七娘你可真是耳目灵通。”
  “你从潞州出发,从晋州蒲州一直到长安城,一举一动人家都有记录,你一进春明门我就得到消息了。”
  凌波戏谑地反讽了一句,见相王李旦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她方才发觉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快,竟是忘记了这里还有个不能忽视的人物。此时,她也顾不上和李隆基多说什么,用眼神暗示裴愿上去奉药,谁知裴愿刚刚上前,李旦却摇了摇手。
  “这几天已经让裴郎忙坏了,三郎既然回来,这些事情自然该由他这个儿子做。十七娘,如今我这个相王只能在这个大宅子里头做主,外头的事情就只有拜托你了。我也没什么谢礼,指不定你还要受人责难……”
  “舅舅这是说哪里话呢!”凌波赶紧在床头坐下,软言安慰道,“舅舅当初为了裴家出了那么大的力,裴愿把你当父亲看待侍奉汤药也是应当的。至于我早就收了成器表哥的大笔谢礼,在别人看来我是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哪里会受什么责难!”
  “成器?”
  李旦顿时更糊涂了。见凌波越说纰漏越多,李隆基只好上前打圆场,三两下编圆了一通谎话,又接过裴愿手中的药碗,一匙一匙地喂李旦喝药。没事情干的裴愿只能袖手旁观,看见凌波和李隆基趁李旦不注意时不时彼此一瞪眼一挑眉,仿佛是眉来眼去,但更像是吵架,他不禁心里很有些纳闷。
  等到李旦合眼睡下,用眼神吵架吵得不亦乐乎的两人双双站起身来,这时才看见裴愿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凌波想到刚刚那些举动,面上顿时微微一红,李隆基就更尴尬了。好在两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把裴愿拖出去后便双双拿乱七八糟的话题岔开——李隆基一面叙兄弟别情,感谢裴愿代他照顾父亲;凌波则是拉着裴愿的手说之前送的那匹野马终于产下了小崽子。总而言之,不消一会儿功夫,裴愿就忘记了刚才心中的疑惑。紧跟着,他想起前头尚有太医留下的医案,遂忙着说要去取,匆匆走了。
  他这一走,凌波顿时恢复了那横眉冷对的表情:“当初你离开长安的时候只不过带了两个侍妾十几个护卫,这回来的时候居然美貌女子装满了五辆马车!你这么一走,潞州刺史的弹劾就到了!你可别和我说什么这是做给别人看的,我可不信。如今你回了长安收敛些,我和小裴带回来的那三个人已经进了万骑,正在忠心耿耿地替你收拢人心,到时候你这好色名声一传开,谁还信你一心为国?”
  这年头皇族子弟姬妾成群美女环绕原本就是最平常的事,就是驸马都尉也免不了寻花问柳,怎么到了她口中就成了了不得的罪过?什么时候,这风流成了恶名而不是善名?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对于这样的诘难,李隆基哪敢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惟有苦笑以对。
  凌波话一出口就感到自己多事,见李隆基不辩白,她赶紧站起身道:“我是奉了皇后之命来打探消息的,消息既然到手不便多留。据说宗楚客已经把手插进了羽林军飞骑,你让你那些人小心些,别让人抓到了把柄。”
  裴愿拿着医案匆匆回来,正好看到凌波起身要走,连忙三步并两步冲上前去:“小凌,李三哥刚刚回来,你不是说还有好些事情要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这么快就走?你……”
  不等这愣小子把话说完,凌波便劈手夺过他手中的医案扔给了李隆基,旋即拉着裴愿便往外头走,口中还不忘提高了声音教训道:“人家刚刚到长安,不回家去会会自己的娇妻美妾,反而和我们两个耗费时间?要商量事情什么时候不好商量,非得选在这个节骨眼上?以后说话的时候学会看眼色,别那么冒冒失失的。你啊,究竟要我说多久你才会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