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缭乱/锦瑟华年(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

  死丫头,回头再和你算账!
  “小凌,你脖子上的伤……”裴愿起了个头,瞧见凌波面色一暗,慌忙笨拙地改口道,“我是和李三哥一起来的,他刚刚走的时候让我转告你,说是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不会让外头人多嘴多舌。”他忽然顿了一顿,把心一横,咬咬牙说道,“小凌,这长安城不是善地,听李三哥说,你在这里频频遇险,不如找个法子去庭州吧!”
  面对这么一个始料未及的建议,凌波一下子愣住了。
  “你以宗室县主的身份前去休养,料想从上到下都会对你恭恭敬敬。而爹爹虽说打算把基业搬回中原,但那里毕竟是他经营多年的地方,那些牧族也会对你有所照应。小凌,庭州那里天高地阔,你在那边好好过一段时间安生日子,等到……”
  “傻瓜,那你呢?”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这一声傻瓜,又感到一只手轻轻按在了肩头,满腔的打算顿时说不下去了。见凌波满面嗔怒地瞪着他,他只得认认真真地辩白说:“我会留在长安帮李三哥的忙,爹爹也会在关中一带奔走。我虽然不像你那么聪明,但我一定会凡事好好思量。再说,我还有一身武艺,不会轻易遇到危险。等到那一天……”
  “别这一天那一天了!”凌波端详着裴愿那张异常认真专注的脸,只觉得原本疲惫的身心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整个人也精神了起来。只不过,对于傻小子的建议她实在是不敢苟同,此时便又好气又好笑地伸出手指在他脑门上一弹,“我想去庭州固然是因为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但最重要的却是因为那里有你,否则我去那里干什么?再说了,不是我看不起你和你爹爹,你爹爹毕竟是流放在外多年的世族,在中原有钱抵不上有势,他能做到的事情有限,紧要关头甚至还未必保得住你。我这一走怎么能放心!”
  一旁的紫陌何尝听到过自家小姐说这么露骨的话,此时张大了嘴,心里都是乱七八糟的念头,甚至连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她虽然平素没心没肺仿佛永远都长不大似的,但有些事情却明白得紧,所以早先才会对裴愿横挑鼻子竖挑眼——可她心里仍然存着万分之一的侥幸,万一小姐对这个呆呆愣愣的小子只是一时兴趣呢?可现在……小姐都说了这么露骨的话了,那小子居然没有感动得痛哭流涕,真是太过分了!
  裴愿并没有察觉到紫陌那仿佛要喷火的目光,甚至没有完全体会到凌波这话里头的深意。他的目光中只有那道触目惊心的伤口,只有今天发生的那件让人愤怒惊惧的事情。虽然李隆基对他说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再发生,但什么事情都有万一,若是再有万一,结果是否能像今天这么顺利?
  “小凌,如今爹爹带了不少人回来,长安城的人手已经够用了。我没法随时随地出入这里,你一个人我更不放心。罗七哥为人忠厚可靠,而且人又聪明机灵,武艺也相当不错,我让他随身保护你可好?”
  罗琦?凌波的眼前立时浮现出某个黑面家伙的身影,脑门上差点露出了青筋。那个家伙也叫忠厚老实,这裴愿是怎么看人的?强忍训人的冲动,她眼珠子一转就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想起之前裴愿是以相王府典签的身份留在长安,她免不了又追问了一句:“你如今住在哪里,用的是什么身份?”
  “我住在李三哥家里,没事的时候陪他练练剑打打马球,或者去陪相王说说话。对了,李三哥和幕僚商量事情的时候,也从来不避我。”
  看到裴愿神采飞扬的模样,凌波也觉得心中安慰。今天李隆基居然找了这么一个拙劣的借口亲自到了李重俊那儿,要说她心中没有半点触动自然是不可能的——李隆基固然是精于算计,待人上头倒还是有些像相王的实诚——当然,她也不能忘了安乐公主,那一位虽说骄纵任性,但待她却还是有心的,否则也不会听了朱颜的话就这么巴巴赶来。
  今儿个这一趟,她欠了多少人情啊!
  她正打算对裴愿再耳提面命几句,耳边却传来了一个煞风景的咳嗽声。抬头一看,见是陈莞笑吟吟地站在门口,她不由笑骂道:“都是我把你宠坏了,进来就进来,咳嗽咳得那么响是什么意思?刚刚我睡下的时候还没见你回来,可是和临淄郡王一起回来的?”
  陈莞快步走上前来,完全当裴愿不存在似的在床榻边上坐下:“要不是临淄郡王死活留了我在那里,我肯定会跟他去瞧个究竟。谢天谢地小姐福大命大,我差点被吓死了!要不是王妃好心,我去叫醒了裴公子,只怕他还在好睡呢!”
  虽说被人揭了短,裴愿却一点不恼,反而站起身朝陈莞躬身行了一礼。陈莞这下子方才吓着了,慌忙起身还礼不迭。床上的凌波瞧见这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窘样,不觉扑哧笑出声来。
  怪不得人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这氛围还真是温馨醉人。此时此刻,她完全没注意到角落中的紫陌气鼓鼓地撅着嘴,正在用一种恼怒的目光瞪着裴愿。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平公主的探病
  对外宣称感染了风寒需要静养,凌波就这么开始了闭门高卧不管世事的日子。宫中的韦后数次让身边的柴尚宫和贺娄尚宫送来了滋补的药品,武三思也让武崇训来了几趟,至于安乐公主在最初的热络之后,得了凌波伺机而动的暗示,也不知是心中笃定,还是又看上了哪家美男,渐渐没了音讯。倒是中间上官婉儿亲自来探视了一趟,仿佛什么都知道了似的,说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话。
  “丫头,好在安乐公主帮着你把皇后瞒了过去,否则这事情还真不好收场。李重俊的太子妃已经定下了,是中眷裴氏,婚事大约要拖到明年。皇后一直想找机会废太子,可若是那天真的被李重俊得逞,你少不得要嫁给他。就算捞到一个太子妃的名分,今后若是他被废了,你很有可能得跟随他受苦。等你养好伤之后,挑一个好人家嫁了吧!女人一生都得有这么一回,你聪慧灵巧,挑一个老实本分能疼你的,这一辈子也就能太太平平过了。”
  凌波斜倚在床上,回忆着上官婉儿说这话时的表情。她虽然常常入宫,但以往看到的多半是上官婉儿满脸笑容神采飞扬,可这一次却觉察到这位名副其实的内相消瘦憔悴了些许。就是现在,她也实在想不明白,凭着上官婉儿这仅次于皇后的婕妤之位,再加上手握拟旨大权百官逢迎的风光,再加上韦后的信任,能有什么让其露出失意落寞的一面?
  她可不相信上官婉儿会仅仅因为没了武三思这个情人的相伴就会吃不下睡不香,倘若那样也就不是上官婉儿了。
  思来想去没个要领,她只得暂时搁下了这桩心事,瞧见紫陌满面欢喜地捧上一个条盘,上头赫然又是一碗燕窝银耳羹,她顿时苦了脸。这血燕窝是韦后让人送来的,当然是好东西,可再好的东西也经不起这么天天吃,她如今不能出去,也不好借着装病的由头在家里闲逛,整天躺在床上这么滋补下去,脸都已经圆了一大圈,这么下去怎么了得?
  “放在那里吧,我如今没胃口。”
  “小姐!”紫陌却不如喜儿的小心翼翼,撅着嘴提高了声音,“上回就是搁在那里,一直等凉了你也一口没吃。虽说这伤口不要紧,可毕竟当初流了那么多血,不好好滋补一下怎么行!再说了,不管怎么不痛快也不能糟蹋东西,这不是小姐你说的?”
  这叫不叫作茧自缚?凌波叹息了一声,勉为其难地把那一碗燕窝银耳羹全都吃了。问了时辰之后,她便掀开被子打算下床——卧病那是对别人说的,若是成天躺在床上,她就是没病也得被憋病了!岂料她这脚还不曾套上鞋子,外头忽然风风火火地奔进来一个人,却是满脸气急败坏的陈莞。
  “小姐,不好了,太平公主来了!”
  太平公主!
  这四个字对于凌波来说不啻是一个噩梦。她宁可面对韦后上官婉儿武三思武崇训安乐公主,也不愿意对着太平公主。她虽然人在家里,但外面的消息却不曾断绝过。听说太平公主自从开府之后广纳英才,那些由于李显登基之后偏听偏信而心生失望的人,那些出身寒门却无法出人头地的人,再加上原本就想趋炎附势的人,全都齐集到了这位公主旗下,竟赫然是一个小朝廷。所以,对于太平公主先头只是派人表示慰问,不曾亲自过来理会她,她还感到一阵庆幸,结果到最后人还是来了!
  匆匆忙忙瞥了一眼铜镜,又拉了紫陌问了问,确认自己颈项上的那条伤痕只剩下一丁点红印子,若不是仔细瞧绝对看不出来,她不禁暗自感谢起了王同皎昔日赠她的那瓶药。三下五除二脱下了刚刚穿好的衣服重新躺回床上,又盖好了被子,她还没来得及好好喘上一口气,外头就传来了太平公主的声音。
  “十七娘待下宽厚,你们也得经心些,一场风寒病了半个月还不见好,这算怎么回事!”
  外头又传来了朱颜和喜儿唯唯诺诺的声音,不多时,凌波隔着帘帐,就看到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跨进门槛进来。虽说太平公主也已经不年轻了,但比起曾经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韦后,以及一直需要小心谨慎在武后身旁侍奉的上官婉儿,这位公主自然算得上得天独厚,最大的挫折亦不过是失去了第一任驸马,自身却从未跌倒过一次。
  见太平公主掀开帷幕进来,凌波慌忙坐直了身体,等人家亲近地径直在她身前坐下,她只觉一阵心跳。此时,她感到两道犀利的目光在她的颈项上很是打量了一阵方才稍稍转移开来,顿时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那件事就算有人肯为她压下,但毕竟她在李重俊家里大闹了一场,太平公主莫非是知道了?
  “十七娘,你这丫头平日聪明伶俐左右逢源,却不想事到临头也是个爆炭性子!”太平公主一面说,一面从怀中取出一个一寸高的小瓶子,轻轻搁在了床沿上,脸上露出了几分嗔怪之色,“这么大的事情却非得藏着掖着,要不是我门下幸好有个人听到一点风声,我还被蒙在鼓里!这里头是特制的伤药,比太医署的东西更管用些。唉,李重俊那小子我原本看着还算是有点担待,想不到那么混账!果然是蛇鼠一窝,他身边没个好师傅,没一批能劝谏他学好的属官,这个太子迟早得当到头!”
  凌波没料到太平公主居然会直接骂起了李重俊,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口。她这个人素来是不喜欢背后咒骂人的,即使是崔湜当初咄咄逼人地逼婚,她也就是在心里重重记了一笔。不痛不痒地骂几句,别人没有半点损伤,她又不是泼妇,何必那么浪费唾沫?只不过,太平公主此举不啻是在她面前表明了态度,她也不好就这么干坐着。
  “事情都过去了,我只当自己被狗咬了一口也就罢了。”凌波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随即便笑道,“公主能来看我就很够情分了,犯不着为了此事伤了肝脾。就如公主所说,恶人自有恶人磨,他如此不顾体面,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你能想得开就好。”对于凌波异常淡然的态度,尽管太平公主早有预料,也不禁觉得她小小年纪这心计却不凡。拉着手又说了几句安慰话,她忽然词锋一转道,“先前的揭帖榜文事件今天已经有了结果,张柬之等人不过是留了一条性命,家人子弟但凡十五岁以上的全都长流岭外。昔日功臣家,如今便沦落到如此下场,所费不过是区区榜文,你伯父武三思真真是好手段!”
  太平公主昔日曾经被女皇认为最酷肖自己,她能够看透这区区小把戏,凌波自然是一点也不意外。可是,人家在她面前毫不掩饰地戳穿这事情是武三思干的,这就不同了。一时间,她很有些琢磨不透太平公主的用意,竟是不好接口。
  “你是聪明人,必定也看透了此事。武三思看似大胜,这手段却实在是卑劣了一些,阿韦口中不说,心中必定深恨他自专。把堂堂皇后的私情写在榜文上宣传得满天下都是,他难道以为阿韦就只能有他这么一个情夫?水满则溢,这种道理都不懂,我真是好奇他养了那么多谋士都是干什么吃的!阿韦和婉儿也是一样,什么雄心抱负,连这么一个男人都把持不住,还谈什么权握天下!”
  说到最后那权握天下四个字,太平公主的脸上露出了神采飞扬的角色,颇有一种睥睨一切的豪情,那宽阔光洁的额头犹显得醒目。在容仪丰美的李家人中,太平公主算不得风华绝代美若天仙,反而因其处事果决而带着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此时,面对那种扑面而来的威仪,凌波不由觉得,韦后和上官婉儿两人加在一起,似乎也很难敌得过这位天后唯一的女儿。
  “十七娘,我虽然不像婉儿那样照看了你这么多年,但这一年多来,我也算是看着你一步一步起来的。你聪明又不自傲,左右逢源却又不像别人那样阿谀奉承,最难得的是知道分寸。所以明知不过是白嘱咐一声,我却还是要提醒你。你伯父武三思如今看似是睥睨天下无人可挡,实质上已经站得太高了。文官固然奈何不了他,但万一有人振臂一呼来一场兵谏,他却未必消受得起。”
  太平公主说着便双手按在了凌波的肩头,双目炯炯地直视着她的眼睛:“阿韦是凡事只为自己算计的人,若有变故未必顾得上你;婉儿对你固然是关爱有加,但她不过是我七哥的婕妤,凡事皆需仰阿韦鼻息;裹儿那个丫头有些小聪明,野心却不小,她待你好也就是学的阿韦待婉儿那一套,可她实在是太贪图享乐了,成天就知道搜罗美男子,不是干大事的材料。”
  这话已经到了节骨眼上,纵使凌波知道太平公主志向远大绝非平常女子,此时也不禁一阵心悸,同时更有一种古怪的感觉——这晓以利害的说辞,和当初李三郎那些话何其相似!
  终于,太平公主丢出了最关键的言辞:“十七娘,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大事,你不妨递一句话给我。别的不成,我保你一生一世荣华富贵还是使得的。母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公主名号,你明白么?”
  此时此刻,凌波只有唯一一个念头——难道她脚踏两只船还不够,如今需要脚踏三只船?
第一百四十四章
莫名其妙的敌意
  张柬之等五个拥立功臣全都死了!
  这是伤愈复出的凌波在大明宫中听到的第一个消息。面对韦后的笑意盈盈,上官婉儿的谈笑风生,安乐公主的得意洋洋,长宁公主的漫不经心,尽管大殿中异常温暖,她却不由得感到一种冷彻心肺的寒意。
  先头她也听说过,由于榜文的事情朝中大臣或是为了撇清,或是为了巴结武三思,几乎个个都说张柬之等人该死,甚至就连李重俊也在别人的蛊惑下上书请诛张柬之等五人三族。可向来耳根子最软最没有主见的李显这一次却罕有地顶住了压力,言称曾经赐五王铁券,所以最后只是定了长流之刑。结果,仅仅过去了这么些天,李显这个天子没有杀的人却还是死了!
  “裹儿,回去让你公公消停一些,他毕竟是矫诏,别在外头一个劲地张牙舞爪!”韦后冲着安乐公主点点头,语气异常淡然,“心腹大患得除,高兴一阵子也就罢了。就算朝中大臣都是立仗马,民间可还是有豪杰之士在。若是激起众怒,他这个德静王未必就能当得安稳。”
  “母后,你也太多心了,这天下哪有那么多豪杰之士!”
  尽管是初秋时节,但安乐公主却穿了一条用百鸟羽毛织成的长裙。在大殿的灯火照耀下,那上头的各色鸟羽和金线银织交相辉映五彩缤纷,别显出一种妖艳的风情。她娇嗔着反讽了一句,见韦后丢过一个没好气的眼神,不由拉了拉旁边的凌波:“十七娘,你别装哑巴。你说说,如今天下都知道这手握权柄的乃是母后,父皇更是从不违逆母后的话,还有谁敢多言?”
  凌波没料到安乐公主会把自己牵扯进来,悄悄抬眼瞥了瞥韦后,见她亦在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只得强装笑脸道:“公主说的固然没错,但皇后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公主还是把这话转告德静王的好。”
  话音刚落,她就觉得自己胳膊上一疼,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连忙转头笑道:“公主,这天下有千千万万个人,总有一两个死脑筋。有道是天子一怒伏尸千里,但庶民若是敢怀必死之志,未必就一定是好对付的。公主总不希望平时出门的时候,常常冷不丁不知从哪里窜出一个身藏利刃图谋不轨的人吧?”
  见安乐公主若有所思地松开了刚刚掐她胳膊的手,凌波终于松了一口气,忽然福至心灵地叹息了一声:“水满则溢,伯父除掉了心腹大患确实值得庆幸,却不该忘记这都是托了皇后的荫庇,不该一味志得意满才是。”
  看到韦后闻言顿时面色霁和,一旁的上官婉儿倍感欣慰,暗想武三思一把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这么浅显的道理居然都看不清想不明。居然说出“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这种狗屁话,真真是得志便猖狂,也不想想天下美男子多的是,韦后如今垂拱中宫母仪天下,而且手中紧紧攥着天子,又如何能容忍得下太过骄狂的人?
  “怪不得皇后常常夸永年县主聪慧,臣妾刚刚只是听得只言片语,果然是不同寻常呢!”
  此时,一个娇娇弱弱的声音打破了大殿中的寂静。凌波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宫人引了一个云鬓女子过来。那女子大约不过二八年华,体态妖娆多姿,身上的衣裙却不过是比寻常宫人稍稍华贵些,面上也是脂粉不施,容貌倒还算秀丽。她轻移莲步,上来向众人一一施礼,最后便在最下首坐下,放肆的目光在凌波面上很是转了一圈,这才低垂了下来。
  “这是郑才人,入宫虽没多久,母后看在她爹爹面上,还算瞧得起她。”
  正疑惑的凌波听到安乐公主在耳边咕哝了一句,再细细一想,立刻便醒悟到这郑才人是何许人也。她往来宫中多了,自然见过李显登基之后添的那些宫嫔,论容貌论品格,眼前这位都不算顶尖的,可谁要人家的父亲是如今李显宠信的术士郑普思?
  她正寻思着和对方无冤无仇,那话里头怎么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就听韦后笑道:“十七娘原本就是玲珑剔透的心思,再加上又跟着婉儿耳濡目染了那么些年,见识自然不比寻常妇道人家。盈盈,今天你母亲不是进宫来了,怎么不见人影?”
  凌波这才知道这郑才人闺名叫盈盈,想到平日韦后对上官婉儿也是一口一个婉儿很是亲近,今儿个对一个才人也是如此,愈发感到这个郑盈盈似乎很得宠。果然,下一刻那郑盈盈便神情恭顺地欠了欠身道:“母亲已经等候在了外头,没有皇后召唤不敢擅入。”
  韦后皱了皱眉,旋即朝身边的尚宫柴淑贤点了点头,旋即嗔道:“以后你母亲若是来了,你直接将她带来含凉殿就是。都是常来常往的人,哪里有那么多规矩?”
  郑盈盈慌忙拜谢,又说了好些奉承话。凌波听得不耐烦,看见长宁公主无所顾忌地打呵欠,安乐公主则是在摩挲着怀中一只洁白如雪的猫,索性在心里头盘算着前不久从洛阳送来的房租和一应账本。谁知这账还没算清楚,安乐公主就忽然扯了扯她的衣袖,她不得已之下只能转过头去。即使这个时候柴淑贤已经引着一个体态臃肿的中年妇人进来,即使知道那个女人就是郑盈盈的母亲,即使她很好奇韦后为什么会对这么一个老女人感兴趣,但安乐公主的召唤她不能不理会。
  “十七娘,你看我这条裙子是不是比大姐那条漂亮?”安乐公主看也不看那边进来的人,随手把那只白猫放在地上,指着自己长裙上的纹路炫耀道,“你看看上头的花卉鸟兽,还有这针脚,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我让他们用鸟羽制裙,这还只是人家送来的第一条试制品,所以粗制滥造了一些,连织工带材料才不过五万贯。我又给了他们十万贯,让他们送一条更精致的来!”
  五万贯还粗制滥造……十万贯的裙子,那就是一亿钱,天哪!
  凌波正在那里咂舌于自己爹娘当初一辈子的积蓄只够安乐公主做一条裙子,忽然觉得眼前的光似乎被遮住了,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张陌生的脸。这时候,她终于看清了郑盈盈这位母亲的尊容,说其貌不扬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这要是说实话便是面目可憎,尤其是那双阴冷的毒蛇眼睛,让人怎么看怎么心里头不舒服。即便是她一向见惯了大场面,在这双眼睛的审视下依旧心里发毛。
  “第五夫人,十七娘的面相如何?”
  “永年县主天庭饱满,双目灵光湛然,主慧黠灵巧,这一辈子自然是大富大贵不用说了,而且必定是得夫婿宠爱的!只是……”第五英儿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忽然把脸几乎凑到了凌波鼻子跟前,嗅了一嗅方才站直了腰,“只是县主太聪明了些,只怕是血光之灾不在少数。如果我没看错,县主应该是才遭遇过血光之灾吧?”
  “你这个老虔婆胡说八道什么!”安乐公主霍地站了起来,指着第五英儿的鼻子骂道,“若是十七娘将来有血光之灾,那就全都是你这张嘴招来的!”
  看到第五英儿被骂得连连躬身赔不是,凌波不由深幸自己凡事有安乐公主出头,省却了不少麻烦。此时,她连忙站起身拉住了怒火中烧的安乐公主,半真半假地低声劝解道:“公主,这可是含凉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了,我前些天那场血光之灾也是真的……”
  高坐上首的韦后看见安乐公主和凌波亲密的模样,不由对旁边的上官婉儿莞尔一笑:“你看看裹儿和十七娘,可是和你我一模一样?裹儿素来是个爆炭一般的性子,也多亏了有十七娘在一旁方才收敛些。”
  上官婉儿虽然欣喜,少不得却也得谦逊几句,却不曾瞧见第五英儿和郑盈盈母女俩面上阴霾重重。长宁公主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素来不上心,第五英儿进来之后就悄悄溜到太液池边上的水榭去了。而柴淑贤和贺娄闰娘在宫中浸淫多年,却是最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这时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悄悄交换了一个眼色,柴淑贤更是嘴角一挑露出了一个冷笑。
  武家就算当初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如今也是声势鼎盛,素来会做人的凌波也还讨人喜欢,这郑家母女算什么东西?说得好听一个是才人,一个是从三品郡夫人,说得不好听不过是犹如小狗小猫似的,居然也敢争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