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357

  皇太弟殿下江郎才尽了!
  这是不少人的共识,毕竟,这些年已经不怎么看到李贤有新诗问世,坊间流传的多半还是昔日旧作。而李贤自己也很满意公务繁忙这么一个借口,他两辈子加在一起活了那么多年,现如今终于明白自己当初实在是卖弄过头了。
  亏得他做对了两件事,那就是拍好老爹老妈的马屁,还有就是团结好兄弟妹妹,否则单单凭他闯出来那些乱七八糟的名头,只怕现如今连骨头渣滓都剩不下来。
  寿筵少不了歌舞,同时也少不了十六卫军士的一起表演。当一场精彩绝伦的马球在御前献演之后,整个寿筵便进入到了最高潮,人人都露出了极其振奋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谁带头,群臣中间忽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太上皇万岁万万岁!”
  这和最初群臣祝寿时拜舞的声音大不相同,中间能够听出一种发自肺腑的意味,这顿时让李治脸上憋得通红,一时间高兴得无以复加。旁边的武后自刚刚开始一直含笑坐着,这声音一入耳冷不丁觉得有些头晕,竟是摇摇晃晃往后一倒。阿芊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发现武后脸色发白,顿时惊骇欲绝,脑袋里头一片空白。
  此时此刻,下头的又一轮表演已经开始,因此即便是李治也正在得意的顶峰,没注意到另一边的妻子有什么不对。倒是下头的李贤对这些喜庆的节目没多大兴趣,一直在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这一瞥到上头老妈的脸色不太好,旁边的阿芊满面焦急,他顿感心中咯噔一下,隐约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李治李弘父子都是多愁多病的主,而武后和李贤母子则仿佛是一脉相承地健壮,别说是大病,就连头疼脑热之类的小毛病两人也很少有。李贤还能够说是年轻,而对于已经过了五十知天命大关的武后还这么身体康健,那就确实很少见了。
  趁着大家的目光都不在自己身上,李贤对身边的李显低声嘱咐了一句,悄悄地往后挪了挪,随即端起一杯酒上前去,装作是前去祝酒的模样,却晃晃悠悠来到了老妈身边。见阿芊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他不得不使劲将其拽开,自己则一把托住了武后的胳膊,不露痕迹地在那额头上探了一探,只觉得有些发热,汗水更是湿漉漉。
  “扶……先扶我下去,别让你父皇知道。”
  听到耳畔的声音,李贤见武后面上已经稍有缓转,立刻点了点头。所幸这一天是李治的寿辰,夫妻俩没有坐在一块,而他的老爹如今也没有什么嫔妃,故而这一边没多少人注意。当下他就借口武后多喝了两杯,亲自把人搀扶了下去。等到李治回过神来发现妻子不见了,问明白是醉酒之后便放下心来。
  然而,李贤把武后扶到了后殿的一间静室,刚命人去请太医,还没来得及问明白是哪里不舒服,外头忽然就冒冒失失冲进来一个人。
  “六哥,母后怎么了?”
  瞧见是李令月,李贤这才松了一口气,旋即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对她摇了摇头。见阿芊已经为武后灌下了一杯热茶,他便拉着李令月上前低声问道:“母后,我已经让人去请秦鹤鸣了,你究竟是哪里不舒服?”
  对于这个问题,武后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一想到自己刚刚险些在群臣面前露出病弱的一面,她就感到一阵心惊肉跳,看到一双儿女在面前担心得什么似的,她便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不碍事,大约是天气太热声音太大,一时间听得有些心悸心慌罢了,看你们俩吓的。我又不是你们父皇,没那么容易病倒的。”
  这话让李令月破涕为笑,刚刚冲进来的时候,她几乎都给吓坏了。几个人中,就数她老喜欢随着李贤的目光东张西望,这才会成为第二个发现这状况的人。然而,她还是坚持等到太医秦鹤鸣赶来。岂料秦鹤鸣诊断过后便急匆匆地下令人准备水,亲自试过水温之后,又再三关照了一应注意事项。
  等一群侍女把武后送进去搓洗按摩,秦鹤鸣又在外头说了一大堆,最后才说,太上皇后只是因天气闷热过度,这只是中暑。
  居然是中暑!
  李贤这才想到如今正是六月最热的天气,虽说大殿里头都摆放了冰盆,但还是难挡闷热,从这一点说起来,他老爹的生日居然在六月份,还真不是什么好时候。只不过,怎么会居然是身体最好的武后中暑了,他老爹却精神奕奕一点事情都没有?
  然而,就在他刚刚疑惑不止的时候,外头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的声音,紧跟着一个内侍便推门而入,满面紧张地说,大殿中有好几个年迈官员晕倒了。
  如果说,什么事情是李上皇四十九岁生日最出人意料的事件,那无疑是太上皇后外加七名官员的中暑事件。也就是因为这个,恼火的李治干脆下令明年把大宴放在晚上,免得再出现这样午后大宴发生的中暑。
  七名中暑官员中,上官仪很不幸地占据了一个名额,送回去之后还折腾了整整三天,一把老骨头都快散了。
第七百零三章
前奏
  大热天的,干活的老百姓有累中暑的,处理政事的官员有忙中暑的,然而,这大宴上中暑却还是相当少见。所幸武后一向的底子好,降温服药之后当天晚上就差不多缓过了气,可其他比她年长的那七个官员就没那么好命了。
  老上官被折腾了整整三天,另外六个也同样是七死八活。这还不算,接连两天之中,中暑的官员人数又增加了四五个,于是太医署不得不忙忙碌碌地在整个皇城所有官署中紧急开展防暑降温工作——尽管这些官员都已经有相当的准备,但身体抵不住暑热,这也是着实没办法的事。
  李贤很庆幸,他那个身子骨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的兄长李弘这次不在中暑的行列之中。尽管如此,他还是吩咐太医署派人随时跟着,以防出事,另一头则不得不打点起十分精神,往几个老臣家里一一去探视了一圈。
  在上官仪家里的时候,可怜的某人死死抓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却仍不忘国事,费尽千辛万苦吐出了一句话——戴至德可托以大事。即便是李贤,此时此刻也免不了感慨老上官的勤勉,赶紧好一通安慰,又吩咐和自己一同回来的上官婉儿这些天在家里好好侍奉,这才告辞离开。
  戴至德这个名字李贤当然不陌生,这人也是老资格宰相了,曾经和刘仁轨搭档过。然而,和刘仁轨的声名赫赫不同,此人向来被人当作是庸碌的代表。传言中在接受言事的时候,甚至连一个民间老妇人都会当面改换说戴仆射不晓事。
  李贤对于声名之类的东西并不看重,左思右想方才想起寿筵上看到过这一位,似乎筋骨硬朗得很。可尚书右仆射原则上来说比宰相的同三品更高一等,怎么还如此不引人注意?想到这里,他便寻思着回到政事堂的时候,依旧下令让其知政事,好歹也算是补进了一个干事情的人。
  由于武后这么忽然一中暑,李治感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紧张。一直以来,妻子仿佛都是铁打的金刚一般永远不老不病,现如今忽然露出了这样病弱的一面,他终于真真切切地感到,这人力也是有穷尽的。于是,即将跨入五十岁大关的李上皇竟是陪了武后一日一夜,直到天亮武后醒来发现丈夫一宿只是打了几个盹,这才着慌让王福顺把人送回去。
  虽说口中埋怨,但作为妻子,谁不想着相濡以沫?尤其是武后这样体会过李治层出不穷乱七八糟举动的,更是感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这样的感触心绪下,在这一日带病行使太上皇后的权力批复某些奏折的时候,她迷迷糊糊就把李贤的某道人事任命给通过了。
  不消说,那就是戴至德以尚书左仆射知政事的任命。
  迫于暑热,李贤曾经想过无穷无尽的方法,然而,像空调这样划时代的产物,是怎么也没可能出现的,所以他只能在歪门邪道上动脑筋,哪怕那歪门邪道要花费钱财无数。就在武后中暑之后的第三日,他便带着人和一大堆东西跑到了大仪殿,神秘兮兮地说是防暑用品。
  武后着实也被这大热天给吓怕了,可实在不认为李贤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掀开那盘子上头盖着的锦帕,发现都是雕琢得圆滚滚煞是可爱的各色玉鱼,她顿时愣了一愣。等到李贤指着那些东西,说是浸泡在凉水中,闲时含在嘴里解热,她顿时晒然一笑。
  “这等奢侈的方法,亏你想得出来。”
  然而,李贤送来的东西还远远不止如此——玉石凉席一张,冰火墙一幢,玉石枕一个。所谓的玉石凉席自然是以玉块层层叠叠串起来的;冰火墙则是镂空设计,中间可放置冰块,放在身后可解热降温;至于玉石枕则不是这年头那种硬梆梆的枕头,而是李贤千辛万苦让人设置的枕芯,然后在外头裹上玉石薄片,最是清凉无比。
  话说回来,他自己用的枕头早就都是精心填充软绵绵的枕头,所以分外不习惯那种硬邦邦的玩意。
  嘴里说奢侈,但既然是儿子的一番孝心,又不曾盘剥民脂民膏,因此武后也就笑纳了。紧跟着,从太上皇到皇帝皇后都收到了这么一份夏日礼物,而李贤家里从上到下也汰换了一堆东西。而李贤在冬日命人窖藏的无数冰块,这时候也就毫不吝啬地都取了出来。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防暑降温工作中,戴至德重新进入政事堂便显得无比低调,就连里头如今剩下的裴炎、刘祎之、李敬玄三个,也基本上察觉不到戴某人的存在感。等到武后反应过来,发现政事堂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她不免懊悔了一阵子。可观察了几天发现有这个人和没这个人几乎没有两样,也就默然认可了这么一个事实。
  就连始作俑者李贤,也忍不住认为上官仪是不是举荐错了人。一个不哼不哈的家伙进了政事堂,和不添人有什么两样?当一个月后暑热稍稍缓解,姚元之给他送上了这一个月的报告时,他才骇然发现,某人不哼不哈之中,解决掉了不少事情,其中甚至有兵事。
  把人家的建言和他之前的设想结合在一起,总共有好几条能够重合在一起:第一是府兵连连逃亡,已经不那么切乎实际,兵制需要缓慢改革;第二则是大唐在边疆不可只用羁縻制度,应该仿太宗皇帝,在诸如高昌这样的重要地方设州县直辖统治,不可一味节省。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既然打仗了就得有好处,否则攻下了再多地方,日后反叛连连,那么打了也是白打。光是边将悍勇没用,还得边官得力才行。
  这么说,难道真的要从府兵制改成募兵制?
  李贤的军事知识来自于李绩,但李绩主攻战场对决,战略布置,对于兵制这种东西少有研究。他倒是隐约记得苏定方作为李靖的徒弟,他曾经在人家珍藏的卫公兵法中看到过相应的分析,只是现如今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于是,当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就找到了苏毓,结果苏毓二话不说就从自己的闺房里搬出来三大箱子书,笑吟吟地说那都是陪嫁——三箱子的书从卫公兵法到阴符经,总而言之是应有尽有。结果,从来到晚上就不正经干活的李贤破天荒钻进了书房,那烛火足足亮了一夜。
  这修文坊从女主人到林林总总的仆役下人,何尝看见自家主人如此勤奋?整整一夜中,夜宵也不知道送过几回,偏生李贤是照单全吃,却一句话都没有,完全一副啃书的书呆子架势。到了早上,眼睛里头满是血丝的他方才走出了书房,兴冲冲地来到院子中一桶井水从头冲到脚,换上衣服便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不,是上朝了。
  朝会上并没有什么大争议,因为前些天因为中暑的严重减员,所以这一天只是确定了十天后,由薛仁贵分析安西四镇的整体西域局势,以此决定是否由其接任安西大都护。这种规矩是大唐之前从未有过的,但太上皇后不反对皇帝不反对储君不反对,群臣中更是认为这是大开贤明之风,坚决支持的人不在少数。
  这一天散得早,李贤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堆要审阅的奏折上盖了自己的章上呈或下发,午后就离开了东宫。除了从不迟到,他随便请假早退的事情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得知此事之后叹气的人虽然不少,想把人追回来的却一个都没有。
  李贤今天早上出门的事情就关照过,有要紧事和甘勒商量,所以修文坊一大帮女人不免都在思考是什么事,尤其是哈蜜儿更是心中忐忑。这自己的弟弟自己知道,虽说有点小聪明,人也算是有骨气的,可并不是什么大才。她当然希望弟弟能够富贵荣华,可她绝对不愿意被人说李贤是任人唯亲。
  坐在那里的她始终不安地低着头,甚至没注意屈突申若和李焱娘正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询问甘勒西域的情况,而她那个弟弟回答得头头是道,甚至还比划着手指吹嘘着雪山风光。
  一旁的几个人当中,贺兰烟只是纯粹地感到好奇和憧憬,许嫣和阿萝只是想着那种能让人冻成冰棍的寒冷究竟会是怎样的光景,而苏毓毕竟是将门之女,渐渐听出了一点名堂。这屈突申若和李焱娘变着法子问西域那里的地理人情,似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李贤似乎是属意让薛仁贵去西域的,莫非准备把甘勒一起带上?可若是那样,哈蜜儿会答应么?
  就在她疑惑的时候,耳畔忽然响起了一个深沉的声音:“甘勒,倘若让你衣锦还乡回去龟兹镇,你肯回去么?”
  正在说话的众人一回头都愣住了,压根没想到李贤会悄无声息地出现,而哈蜜儿则是在恍然大悟之后立刻脸色煞白。她咬着嘴唇想要说什么,忽然瞧见甘勒满脸放光,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语掐断了。
  在最初对洛阳的羡慕和惊艳过后,甘勒似乎已经有些想念那肥美的草原和冰川了。
第七百零四章
老薛的左膀右臂
  羡慕中原繁华的远远不止那些异族君王,草原上的牧民也同样想念中原的花花世界和金银财帛,还有无数漂亮的女人。然而,在异样强势的大唐威慑下,几乎没有人敢再打这样的主意。然而,友好也有友好的好处,那就是大唐的城门永远对那些友邦人士敞开着。
  甘勒很惊叹于洛阳的富丽堂皇,很惊叹于南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惊叹于那大胆挑逗的美女,很惊叹于那繁复精美的绫罗绸缎。但是,在半个月的惊艳过后,他就渐渐感到了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整天无所事事或许是有些人喜欢的生活方式,但那绝对不是他。
  好强的他甚至在李贤不在的时候占用了演武场,而看着有趣,屈突申若李焱娘苏毓常常下场指点他几招,这让缺乏名师的他异常兴奋,短短十几天就有了飞速的进展。然而,那种天天在演武场挥洒汗水的充实,仍然比不上他难以忘怀的草原和冰川。
  此时此刻,面对突然钻出来的问题,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如果能让我带着人风风光光地回去,我当然愿意!”答完之后,他方才感到问这话的不是刚刚周围这些待他很亲切的姐姐,连忙转过头去,大吃一惊之后便结结巴巴叫了一声姐夫。
  初来乍到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但他亦不是傻乎乎的笨蛋,几天之后就从下人口中得知了实情,差点没被自己最初的大胆给吓死。他的姐夫竟然是大唐的皇太弟,也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在龟兹镇的时候,他曾经不止一次看见自家威风凛凛的王公在面对大唐将军时的恭敬和奉承,那样一个将军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他的姐夫居然还立在他们之上!
  他本能地缩了缩脑袋,预备吃一顿训斥,谁料李贤走到他跟前,忽然笑了一声:“自打你上次敢挑战我,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小子!我问你,知道大唐设在龟兹镇的安西大都护府么?”
  “知道。我曾经见过一个带领百人的将军在草原上巡狩,实在是太风光了。”
  甘勒心想这不是废话么?安西大都护府在西域威名赫赫,尤其是已经卸任的前任大都护裴行俭更是被无数人挂在口边。他曾经无数次看到西域大都护的武将带着大队骑兵驰过草原,曾经无数次憧憬过那百骑驰骋的风光,怎么会不知道安西大都护府。
  “知道就好。”李贤点了点头,又轻描淡写地说,“朝廷又要委任一个新的安西大都护,你应该听说过,便是三箭定天山的薛大将军。如果让你作为薛大将军的属官一起去安西大都护府就任,你觉得怎么样?”
  甘勒只觉得浑身热血一下子全都涌到了脸上,那股热血沸腾的感觉几乎让他窒息。他,一个出身龟兹的小小奴隶,竟然能够作为安西大都护府的一员?他强自按捺下心头的狂喜,忽然单膝跪倒在地,左手抚胸深深低下了头。
  “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李贤虽说猜到自己这个小舅子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却也没料到他会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毕竟,洛阳城的繁华热闹,修文坊这座大宅第的富丽堂皇,这种诱惑几乎会让大多数人做出另外一个选择——更何况,他隐约听说,贺兰烟正在半玩笑半认真地给甘勒挑媳妇,说是要选一个比得上哈蜜儿的大美人。
  已经在享受的富贵日子,再加上唾手可得的温柔乡……这小子还真够有种的!
  李贤一把将人拽了起来,面上露出了深深的赞赏之色:“好好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小子,你听着,如果你干得好,到时候别说区区百人队,就是千人万人又怎在话下?好了,你去换一身衣服,待会跟我去薛大将军那里,路上我告诉你之后该怎么做!”
  等到甘勒兴冲冲地离去,李贤这才看向了哈蜜儿。不出他的意料,哈蜜儿脸色苍白,嘴唇仿佛已经被刚刚的大力咬破了,一双手更是死死绞在一起。他看在眼里,心里也不觉生出了一股怜惜。若仅仅是要找熟悉西域地理人情的人,他随随便便就能找一堆,但不可否认,任人唯亲虽说饱受世人指责,但自家的人永远都是最靠得住的。
  尤其是当自己的亲戚确实有志气有担待时。
  他缓缓上前按住了哈蜜儿的肩膀,低声说道:“我知道你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弟弟,也知道你只希望他太太平平过一辈子,但你应该知道他的心思。我答应你,就让他在龟兹镇待个三五年,到时候就在朝中给他找一个清闲的差事,好么?”
  哈蜜儿没有说话。许久,她忽然抬起头直视着李贤的眼睛,旋即竟是一句话没说,一跺脚转身一阵风似的奔走了。看到这一幕,其他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贺兰烟想到了一个人在外打拼,矢志绝对不回洛阳任职的弟弟贺兰敏之;屈突申若想到了在外奔波数年刚刚回来的屈突仲翔;许嫣则想到了嫁入房家,被无数规矩束缚的妹妹许瑶……一时间,气氛陷入了凝滞。
  甘勒换好了衣服匆匆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沉默的场景。他特意换上了一身来洛阳时预备的衣服,没有穿刚刚做好的那些锦衣,此时四下里没找到自己的姐姐,他便隐约猜到了缘由。虽说心里头有些愧疚,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决心。
  姐姐,对不起。虽然失散多年好容易在一块,但我还是不愿意在你的羽翼下过太平日子!
  瞧见甘勒换了这么一身出来,李贤知道他主意已定,便对屈突申若和贺兰烟吩咐了几句,当下带着人匆匆出门赶往薛家。这到了地头把人向薛仁贵一介绍,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薛大将军最初还有些不以为然,等听清楚甘勒自小在龟兹镇长大,疏勒于阗等地都不止去过一次,他登时开始两眼放光。又问了几句之后,他干脆把李贤撂在了一边,立刻开始了盘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