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7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徐嫣然默默在心中重复了几遍,面上忽然展开了动人的微笑,冲着李贤轻轻颔首,便欣然离去。这时候,站在那里的阿韦更没了可以转移视线的人,面色顿时更慌张了起来。正在她为了自己先前赤裸裸的话而心神难安患得患失的时候,忽然感到脑门子微微一痛。
  见阿韦茫然抬起了头,李贤便轻轻在她的额头上屈指又弹了一记,这才没好气地笑道:“早知道你人小鬼大,想不到竟是存有这样的心思。阿韦,令月是我唯一的妹妹,但不管你还是婉儿,我都是一样当妹妹看待的。你觉得我好,但那兴许是朝夕相处的孺慕之情,未必就是真爱。虽然你及笄,也可以嫁人了,但你还没看过多少男人,并不需要这么早决定。”
  他放下了手,看着那张眨巴着眼睛的秀颜,忽然觉得这丫头和当初小的时候没什么两样,便笑了笑继续说:“你觉得申若贺兰小苏都成婚得晚,但我却觉得那时候恰恰正好。十五岁于一个女人来说,不过是刚刚知道情爱,却不知道情爱究竟是何物的季节,贸贸然作出了选择,有时却难免会一辈子后悔。”
  阿韦脱口而出大叫了一声:“不,我决不会后悔!”
  她还想再说什么,却不料脑袋又被人轻轻拍了拍。那种亲密的触感曾经是她最欣喜的,此时却本能地生出了一种排斥,竟是往旁边退了几步,恨恨地盯着李贤的眼睛。
  李贤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只得放软了语调,用一种几近哄骗的口气说:“这样吧,再等一两年,你好好看看周遭那些年轻才俊,到时候再做决定好不好?”
  程伯虎薛丁山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想道——拖延时间,这也行?
第六百九十四章
归来的“长子”
  李晨李夕年纪还小,自然不知道爹爹和她们很喜欢的韦姑姑究竟在搞什么名堂。但是,她们不懂却知道问,回到家里免不了把满肚子疑问都兜给了最疼爱自己的娘亲们。在得知李贤祭出了拖延时间这档子办法来对付阿韦,所有的女人都露出了苦笑。
  对于那个小丫头的执拗劲,她们算是完全领教了。就在阿韦及笄之前的半年里头,她们找来的公卿子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虽说中间没有最最顶尖的,但亦有性情人品很好的,可小丫头就是不松口。不但如此,就连上官婉儿和李令月也在旁边打岔,结果是兴师动众却无功而返。
  所以,李贤的法子虽不保险,却也给她们留出了时间和希望。至于一两年后会是怎么一回事,那就得寄希望于奇迹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很有些炎热,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走路固然会落得一身汗,就是骑马也同样是如此,这虽说迎面风大,但沙尘更大,这一天下来若是不能好好洗洗,只怕这身上就能积下来无数油灰。所以,薛仁贵从辽东坐海船到达登州之后,走了一段陆路,便改走水路,这路上足足走了三个月。
  这是薛大将军自从镇守辽东之后,头一次回来述职。这要是只有他,他绝对不会选择坐船这样娘娘腔的方式,稳当那是稳当不假,但问题是速度太慢了。在船上耗费的那些时光里,他几乎天天就找个护卫狠狠打上一场松筋骨,到最后,几乎每个护卫接到这样的要求,都会叫苦不迭。
  因为他的船上坐着某位需要严格保护的人物,按照序齿来说,这一位可算是李贤的真正长子。他虽说和这孩子的相处时间不长,但却觉得这孩子很聪明,问题也相当多,尤其是对于素未谋面的父亲。而在这种问题上,偏偏他根本不好多说,到最后干脆只能避而不见。
  他此次回来,主要是述职,顺便谋求一下调动——他虽然在辽东那块地几乎成为了万家生佛,但这种忙于民政的日子实在不是他想要的。正好六月十五乃是太上皇李治的生日,他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看看能不能剑走偏锋。
  不是他薛仁贵也会走歪门邪道,实在是快要被憋疯了!
  进了洛阳城,薛仁贵便把亲兵分了一半回家,剩余几十人把那辆马车簇拥在了中间赶往洛阳宫。他当初也曾经是统御北衙兵的禁卫军统帅之一,现如今满鬓风霜归来,把守宫门的人却已经不认得他了。更有甚者,某个年轻的羽林军卫士验过一应凭证的时候,竟是脱口惊呼了一声。
  “右威卫薛大将军?啊,是不是太子右卫率薛讷的父亲?”
  饶是薛仁贵一向性子再好,一听到这句话却不由得火冒三丈。什么时候他这个战功彪炳的大将军,居然比不上儿子的名气?当他在尚书省办好了一应事宜,气冲冲转往东宫的途中,正好撞见了儿子,这下子,满肚子火气登时全都流露在了脸上。
  薛丁山早就得知父亲要回来,甫一见面登时大喜过望。只不过这是公事场合,他只能强耐心中欢喜上前厮见,岂料父亲只是淡淡哼了一声,然后就开始劈头盖脸地教训了起来。这教训平时也有过,但今天他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一股酸溜溜的意味,半晌都回不过神。
  这教训了儿子一大通,薛仁贵的心绪总算是平了。见薛丁山站在那里发愣,他倒是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毕竟,五个儿子当中就数这个长子最争气,官阶高不说,在长安洛阳的名声也同样是一等一的。当然,这小子当初对女人的执拗劲也同样可恶!
  一想到儿子的婚礼他没赶上,有了孙儿孙女他也没赶上,刚刚消解下去的火气一下子又窜了上来。因此,他干脆丢下薛丁山不再理会,大步进了东宫。面对这种古怪的情形,薛丁山站在那里莫名其妙,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老爹了。
  薛丁山木讷,面对硬梆梆前来拜见的薛仁贵,李贤却心里头清楚。这些年压下薛仁贵调令的就是他,虽说他也给了人家薛大将军高官厚爵,但压着人家不能大展拳脚的也同样是他,想想还真的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老薛也算是一代名将了。
  所以,这一天在说话上头,他就异常客气,高帽子一顶又一顶地奉上,说得薛仁贵好似李卫公再世那般神奇。这初唐名将中,最最赫赫有名的便是李靖,因此薛仁贵心中逐渐舒坦,也就暂时把那点不舒服先丢在脑后了。
  “殿下着实谬赞了,我实在是愧不敢当。”心里头舒服,嘴上却还得客气客气。紧跟着,他便笑吟吟地拱了拱手道,“我此次从辽东回来,已经把那个孩子给带来了,刚刚进宫的时候,已经有内侍引他去见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殿下父子团圆,也真是可喜可贺。”
  这样一个算得上好消息的消息,听在李贤心里头却有那么几份惊骇。他那个儿子已经带回来了?这事情他事先怎么不知道?要知道,先前小慕容回来的时候,可是说孩子太小暂时无法送过来的。这要说是薛仁贵自作主张也不太像,莫非是他老爹老妈的主意?
  李贤眼神这么一闪烁,薛仁贵就赶紧出言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并非我有意欺瞒殿下,而是太上皇后事先嘱咐过,再加上怕路上遇到什么麻烦,我也就未曾上报。再加上此子尚未名列宗谱,毕竟有些干碍,还是暂时先秘而不宣的好。”
  这种大道理李贤自己就能说上一箩筐,但此时此刻,他却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便没了再和薛仁贵深谈的意思。客客气气谢过了人家路上的关心照顾,等薛仁贵一走,他立刻换上衣服急匆匆冲出了东宫。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他的儿子他的骨肉,造孽的也是他本人,既然都回来了,难道他装聋作哑?像李显那样生了儿子却不认帐的举动,他实在做不出来!
  然而,他在大仪殿却扑了一个空。一问方才知道,内侍确实是把人先领到了这里,然而,武后却问了几句,就带着孩子前往贞观殿了。不但如此,据某个机灵的小内侍所说,武后还让人去叫了皇帝皇后,兴许还有可能上修文坊连几个儿媳妇一块召来了。
  李贤听得头皮发麻,可来都已经来了,明知这贞观殿不好闯,他只得硬着头皮往那边去。这一路他紧赶慢赶,才来到贞观殿大门口,两个小内侍便殷勤迎了上来,其中一个行过礼后便提醒说,这里头几位至尊都很高兴。
  这一句关键的话让李贤松了一口大气,于是,当他出现在父母兄嫂面前的时候,便没了刚刚那种急吼吼的模样,表现得从容自在。然而,他这副泰然自若的面孔,很快就被击得粉碎,而且根本就没办法恢复。
  “爹爹!”
  倘若这么笑着扑上来的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即便不那么像他,李贤也不会有多少惊讶。因为他已经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就是个儿子嘛,反正他现在膝下儿女满地乱跑,多这么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这小家伙一上来就自来熟似的抓着他的手乱摇,眼睛里与其说闪动着兴奋的光芒,不如说更多是狡黠,而人家居然叫他爹爹!
  老天,拜托,这可是个小丫头,不是说高德笙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吗?那位远在辽东的高句丽女王不会巧合到生了一对双胞龙凤胎吧?
  他用求助的目光望着父母兄嫂,见他们只是笑却没开口为他解围,他就知道今天这些家伙多半是准备看笑话。这四处瞅了一眼,他没找到某个小男孩,只得蹲下了身子望着面前的小丫头,希望在脸上看出某些不像他的地方。
  然而,让他万分失望的是,与其说这个小丫头长得像她母亲,还不如说长得像他。无论是眉毛鼻子嘴巴,抑或是那种眼神,都和他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唯一像母亲的就只有那脸上柔和的线条。虽然只有四五岁,但看上去却显得很秀美。不但如此,当他打量她的时候,她也在盯着他身上直瞧,最后忽然蹦出了一句话。
  “爹爹,你没有娘说的那么英俊嘛!当然,也不像娘说的那么可恶!”
  一句话说得李贤很想翻白眼,可前头就是父母兄嫂,他不得不强自耐着性子,竭力让自己的语气柔和一些:“丫头,你有没有哥哥弟弟?”
  “娘只生了我一个!”小丫头高高昂起了头,面上写满了骄傲,“娘从小就把我当男孩儿养的,那个薛大将军还号称英明神武,笨死了,连我是男是女都分不清,还跟在人家后头叫我小公子!还是皇奶奶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听了这么一番话,李贤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天哪,所谓的儿子,这会儿居然变成了女儿?他家里女权泛滥还是咋的,怎么女儿们都那么精灵,这么机灵的小家伙,怎么就不是儿子!一时间,他很有一种捶胸顿足的冲动。
  难道,高句丽下一代还得是女王?
第六百九十五章
我家有女未长成
  这年头没有什么三从四德,虽然长孙皇后和武后先后撰写过女训女则之类的东西,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唐妇女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后宫更是占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从太宗皇帝的时候开始,后宫上书建言不但不会受到申斥,反而会受到褒奖。
  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后代李治揽下朝政,朝臣们虽说颇有微词,但也没有办法。而李贤家里虽说还不至于夫纲不振,但他那些娇妻们一个赛一个的有本事,他自己又纵容,久而久之,谁都知道修文坊皇太弟殿下还能招惹一下,但千万别招惹他家那些彪悍的女人们。
  这一天,当几个锦衣丽服年轻美貌的女子齐集贞观殿的时候,纵使是李治,也不禁赞赏起了儿子挑选妻子的眼光。撇去性情不提,单单是容貌,他这些儿媳妇确实都是第一流的体格。他一边想一边瞥了一旁的武后一眼,正对上了那似笑非笑的目光,赶紧轻咳一声端出一幅严父的脸色。
  老爹的眼神变化李贤完全没注意,他只顾着琢磨自家娇妻们的反应了。当然,即使他看到了,也不会生出什么了不得的想法。他老爹固然是贪新鲜爱美人的性子,但和他某位尚未出生的侄子还是不能比的,抢儿媳妇这种事情,某人绝对是做不出来。
  再说了,他家里头这些“贤妻”们,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灯。
  预期中的男孩变成了女孩,屈突申若她们在惊愕之余,都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倒不是说儿子女儿有什么不同,而是李贤这个储君要是留一个儿子在高句丽,到时候那麻烦绝对不会小。不闹家务毕竟只是她们的一厢情愿,也是将来努力的目标,但要一碗水端平毕竟难。
  更何况,无论是贺兰烟还是屈突申若许嫣,抑或是苏毓和阿萝,对高德笙都谈不上多友好,更别提喜欢了。
  只是,地上那个笑得甜,说话清脆,兼且极其可爱的小丫头却非常讨人喜欢。比起李晨李夕这对双胞胎姊妹,小丫头由于年长,更显出了一种机灵活泼的架势。最最难得的是,在辽东那种地方,由高德笙那么一位母亲教导,她身上竟没有一丝令人讨厌的特质。
  眼见自家那几口子围着小丫头打转,却连瞥都不朝自己瞥上一眼,李贤不禁渐渐有些吃味了,遂忽地上前一把抱起了孩子,然后便窜了出来,笑呵呵地问道:“丫头,你还没告诉爹爹,你叫什么名字?”
  “末儿!”小丫头一点不怕地用小手在李贤下颌上摩挲了两下,仿佛一点都不怕那硌手的胡须,“娘亲说,名字得由爹爹起,所以一直都只叫我末儿!娘亲还说,虽然爹爹很坏,把我和娘亲扔在辽东不管了,但我不能忘本!末儿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了!”
  李贤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年头可不像后世的简体字,那些繁体字写起来固然麻烦,认起来同样得花好大的力气。就像他家里那几个儿女,如今年龄最大进展最快的李嘉,也统共不过认识了百八十个字,而且还尚未开始学习真正的写字。
  高德笙究竟在这个女儿身上花了多大的功夫?
  “末儿。”
  武后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嘴角露出了一丝了然的微笑。单单只是这个小名,便能看出高德笙花费的心思,只可惜那个女人太傻,明媒正娶却忽然逃了,否则留下来也不错。瞅了一眼旁边的李治,她轻轻笑了一声。
  “陛下,末儿的大名还是你来取吧。贤儿在取名字上实在没什么天分,李铮倒还罢了,那个李胜实在是俗不可耐。难得末儿有个这么好听的小名,若是大名再给贤儿起坏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他吟诗作赋倒是头头是道,这取名字上头……唉。”
  武后这一声叹息,李贤登时觉得无地自容,甚至没注意到屈突申若投过来的嗔怒眼神。当初只顾着乐和,满脑子都是人定胜天,完全没想到李胜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话虽如此,对于武后的这种说法他还是有怨气的,他就算没本事起名字,也没那么糟糕吧?
  “朕得好好想想!”李治却没有在极其高兴的情况下大手一挥立刻蹦出一个名字来,而是陷入了沉思。一旁的杨纹因想到自己生下女儿的时候,李治也是如是冥思苦想了三天,忍不住朝丈夫笑了笑,恰好李弘在这时候悄悄握住了她的手,这更是让她平添了几分甜蜜。
  贞观殿的喧闹一直持续到了傍晚。虽说名字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既然孩子已经有了小名,众人也不急,倒是李贤脑海中尽是什么春花秋月之类俗不可耐的名字,最后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没有取名的天赋。
  难得一家子全部入宫去了,修文坊皇太弟宅第的下人们便难得松乏了一天,可黄昏时刻看着主人们一起回来,还多了一个小女孩,众人不禁都觉得奇怪。及至那个长相可爱的小丫头口口声声叫着李贤爹爹,无数人的眼珠子掉了一地。
  这个……难道是传说中的私生女?不会吧,这家里的几位女主人这么厉害,而且个个美艳如花,这储君殿下居然会跑到外头沾花惹草,最后甚至还直接带了个女儿回来?
  对新来的充满疑惑的不单单是这些下人们,看到李贤抱着一个小女孩进来,李晨李夕顿时不干了,待听到要叫姐姐,那更是一阵大闹——以往她们俩在家中是老大,李嘉虽然年纪大,却根本拗不过她们俩。可现如今忽然又冒出来一个要叫姐姐的人,谁肯干?
  李贤虽然宠溺孩子,但自己家里的家规还是有的,面对两个女儿的哭闹,他用力一拍桌子,这前所未有的举动立刻让整个厅堂一片肃静。双胞胎姊妹何尝看到过父亲发这样的火,全都吓得作声不得,可怜巴巴地去看母亲的时候,却见阿萝也朝自己瞪眼。
  于是,在高压政策之下,末儿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苏毓自告奋勇接过了孩子的抚养和教导任务,而其他人也自然没有异议——如今一群女人当中,尚未有自己孩子的,也就是苏毓一个了。再加上她曾经去过辽东一次,和末儿想必是有共同语言的。
  而整个过程中,末儿一直都显得很安静很乖巧,若不是见到过她在贞观殿的活跃模样,众人简直很难相信两者是同一个人。而这天夜里,李贤想要好好补偿一下对女儿的亏欠,遂破天荒把末儿安置在了自己的床上。结果,他被小丫头缠得一宿基本没睡,直到天亮了女儿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才终于体会到,所谓天使和魔鬼,原来是一体的。
  然而,即便他有心想要在家里多休息两天,却无奈他如今属于日理万机的国家公务人员,不是以前那个光拿俸禄吃闲饭的雍王。所以,即使呵欠连天再加上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他仍不得不早早地起床,洗漱吃饭之后赶往洛阳宫。好在如今李弘这个皇帝好歹不再休病假了,再加上连篇累牍讨论的都是太上皇的寿辰问题,因此他可以在旁边睁着眼睛打瞌睡。
  这门需要高超技巧的本领,现如今已经被他练得纯熟无比,最是打盹休息的好法子。
  “六弟以为如何?”
  他正迷迷糊糊做好梦的时候,冷不丁听见这么一句,他登时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见这一天小朝会上的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他偏偏根本不知道前头在讨论什么,连忙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陛下怎么说就怎么办。”
  李贤在朝堂上头,基本上大多数时候都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老妈的决议要坚决支持,兄长偶尔灵机一动的决策也照样支持不误,所以这时候群臣并没有觉得他的说法有什么错误。然而,在李弘那个角度,却能够把弟弟的惫懒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却不好说出来。
  “那么父皇这一回四十九岁的寿辰就这样办吧。明年乃是父皇五十大寿,明堂便从本月开始营造,务必在明年完工。至于地点,就选在洛阳宫的乾元殿,一来材料都可再用,二来也可以缩短工期。朕以孝治天下,此事便交给诸卿了。”
  李贤这才明白刚刚商量的是这么一件事,李弘说的处处在理,他也就没有补充的必要。等到下朝之后他正想开溜的时候,却被兄长拉住唠叨了好一阵,当然,这其中必少不了他心不在焉乃至于打瞌睡的事实。当然,最后说到的还是正事。
  “弘化大长公主一行已经回到了吐谷浑,李惊蛰的册封也已经下去了。据凉州王方翼传来的消息,吐蕃没庐氏将族女嫁给了赞普芒松芒赞为赞蒙之后,和钦陵兄弟的冲突日益激烈。再加上吐蕃西进东突北扩全都无果,所以国内对钦陵有诸多不满。”
  说到这些的时候,李弘很有些高兴。毕竟,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对于大唐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紧跟着,他又忽然问了一句:“薛仁贵在安东都护府毕竟已经好些年了,是不是也应该调动一下?西北那边的诸将,也应该动一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