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7

  “陛下,我那两个儿子虽然都娶了大唐县主,但无论谁当了吐谷浑王,恐怕吐谷浑都得四分五裂。如今之计,我倒是希望能让他们迁居长安或是洛阳,安安分分当一个富家翁,至于这吐谷浑王……”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朝李贤看了一眼,“不如让慕容复回去。”
  此议一出,李弘当即愣住了,而李贤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天下当娘的无不胳膊肘往内拐,想当初弘化大长公主将慕容复托付给他的时候,无非是不想让那小子被两个兄长给害了,但同时也是不想让王位继承发生任何变数。现如今她忽然改变了主意,这又代表什么?
  看来,那两个饭桶是真的让她这个母亲伤透了心。
  由于事出突然,两兄弟一时半会谁都没办法做出最后的决定,便先由宫人领弘化大长公主去见武后。等到人一走,李弘便满脸古怪地对李贤问道:“我记得慕容复上回跟着你去了辽东,就一直留在安东大都护府,似乎干得很不错?把你徒弟拉出来当王,还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想到自己只是一年四季给慕容复这个徒弟写写信,顺带让薛仁贵多多关照一些,李贤这个便宜师傅不觉有些赧颜。吐谷浑原本就分化自慕容鲜卑,慕容氏在辽东还有些影响,慕容复年纪轻轻却颇有才能,在安东都护府干得有声有色,尤其在分化周边诸部上更是手段高明。
  才十八岁的慕容复,如今担任的恰恰是安东都护府司马,官居正五品下,他就算想要,薛仁贵是否肯放还未必可知。
  李贤简要介绍了一下情况,结果李弘立刻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虽说他当初看在李贤的面子上对慕容复多少有些照顾,但那仅仅是照顾,并不是因为他认为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异族人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斟酌了片刻,他不得不认为,弘化大长公主的提议确实令人心动。
  “那就看看母后那边怎么说吧。”
  两兄弟对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话一出口,两人便大笑了起来。这不是朝堂上的重要职位,想必武后不会有多大兴趣。尤其是李贤对此大有体会,随着年纪日益增大,朝中也不见有多少反对的人,他那位在历史上出了名铁血的老妈,竟然在某些方面上有放权的意思,这不得不让他深感造化弄人。
  辛辛苦苦二十多年,这不就是他盼望的日子么?
  不出所料,武后对弘化大长公主的接见规格很高,毕竟,前一次接见这位的还是昔日的王皇后,如今换成了她,她自然要表现一下恩威并济。听了弘化大长公主对于吐谷浑王位更迭的提议,她并没有什么想法——难道她还能手那么长,在那种事情上发挥一下呼风唤雨的本领?
  “既然慕容复曾经叫过贤儿师傅,这事情便由他去决定好了。他如今也当了好几年的储君,又深悉西北局势,必定能处理好。”
  有了阿芊转达的老妈这么一句话,李贤便再无犹豫,火速发出八百里加急直往辽东调慕容复回来。当信使火烧火燎赶到安东都护府的时候,恰逢慕容复前往会见靺鞨三部首领,所以只见到了薛仁贵。而昔日白袍小将拜读了储君亲笔信之后,脸色顿时僵住了。
  当着信使的面他不好发作,等到人一走他找来自己的几个心腹下属,顿时就拍桌子埋怨开了:“这安东都护府如今正缺人的时候,忽然把慕容给调走,这不是要人命吗,难道以为我真的有三头六臂!这边又要管军又要管民,还要管叛乱,我哪里忙得过来!”
  “大将军,能者多劳,你就认命吧!”独孤卿云从西北调到辽东,如今马上将军成了民政一把手,实在是有些头痛,此时看到薛仁贵发火,不禁有些幸灾乐祸,“若不是因为大将军安抚高句丽故土有功,先前怎么会升了宿国公?”
  想到自己官做得越来越大,爵位越来越高,薛仁贵的火气少许减了一点,但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他最希望的就是在战场拼杀,民政上虽说他也颇有些手段,但毕竟不是本行。一想到西北那么大的局面自己却上不去,他怎能不恼火?
  他绝对不会想到,李贤始终惦记着他在历史上那场大非川之败,又想到历史上高句丽在他卸任安东大都护之后屡次复国不成,最后反被新罗吞掉了大半地盘,所以心里打算把他扔在辽东坐镇个十年八载的。
  众人七嘴八舌笑语了一阵,不多时就散了,走在最后的独孤卿云猛然间想起了一件大事,忽然关上门转过身来,低声问道:“这次既然慕容要去洛阳,那个孩子是不是让他一块带回去?”
  这事情不说还好,独孤卿云一说,薛仁贵只感到说不出的头痛。这李贤别出心裁把逃妻立为高句丽女王,这也就算了,怎么还留下了一个儿子?要不是他上次眼尖,又去软硬兼施地盘问了一通,只怕谁也不会知道大唐皇太弟殿下居然这么糊涂。
  只不过,那孩子如今还不到三岁,先不说高德笙是否肯放人,这路上万水千山能折腾得起?可是,朝廷先前已经有令传给他,让他便宜行事,此次正好有机会,若是再拖拖拉拉延误了时间,只怕不太好办。
  “这样,等慕容回来,让他去高句丽王宫走一趟。他能够说服那些部族首领,想必高德笙也不在话下!就算说不通,至少也有个说法。”
  此时,正在国内城的慕容复浑然不知道师傅和上司同时摆了他一道,正坐在那里挥洒自如地和三位靺鞨族长谈判。虽说三人中任何一个人的年纪都至少大他一倍,但他一对三却占据了完全的上风。这当然并不是完全由于他的手段,而是因为大唐安东都护府的威慑力对于靺鞨诸部实在太大。
  如今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李贤当初那些话。虽说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番邦小王,怎么比得上大唐的高官?吐谷浑才多大,而大唐又有多大?仅仅是这辽东一地,就让他完全开阔了视野。而长安洛阳的繁华,至今仍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他的榜样是契苾何力,他的师傅是李贤!至于他的父亲,那个懦弱无能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的诺曷钵,除了赋予血脉之外,和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
第六百八十二章
是不是猛虎,总得等到出柙之后才知道
  又是夏季,这个李贤最最讨厌的季节。当然,由于如今有了一位厨艺精湛的娇妻,家里又有数不尽的冰品和降温办法,再加上还有一群已经会满地乱走叫爹娘的可爱孩子,他的日子比前几年要好过了一些。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内政外交军事上头事情多多,即使有精力充沛的武后打理政务,他想要偷懒还是没门。
  为此,他还要感谢他的老爹,总算这一年夏天,李治没有提出什么去九成宫避暑的提议。想必他老爹也很明白,要建明堂,朝廷就得压缩开支,皇帝一家子就得勒紧裤带过日子。
  当然,在这样一个烈日炎炎的季节,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那就是一直以来求神拜佛想要一个孩子的贺兰烟终于怀孕了!当太医诊断出这么一个消息的时候,和他青梅竹马,让他体验到无限欢乐和欣喜的贺兰烟,竟是差点欢呼雀跃地从床上蹦下来。
  看着她抓住一个个姐妹的手欢欣地宣告着自己要当妈妈,看着她在酷热的房间里满头大汗却坚持不肯用冰,看着她皱眉头喝下一碗又一碗安胎的汤药,看着她在自制的日历上勾掉一天又一天,看着她因为妊娠斑而苦恼,继而却又把这一切都搁在了一边……看着林林总总的一切,李贤只感到心中荡漾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温情。
  他又要多一个孩子了,而不久的将来,他的儿女将围着他团团转,他们会纷纷用柔软的口音叫他爹爹,然后会一个个长大。这种美好的日子,只需要稍微想一想,就能让人充满无穷无尽的动力。
  而在这样刺激李贤奋发的动力中,风尘仆仆的慕容复,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贤还在东宫办公,但旋即就丢下了一大堆还没处理完的东西,很不负责任地示意姚元之接手就冲了出去。对于这种局面,姚元之深深叹了一口气,抱起那堆卷宗就回到了自己的桌案,当然也没忘了把另一堆撂给了自己的同僚。
  倘若说,年仅十七岁的宋璟在刚刚中进士的时候还憧憬着自己日后拜相的风光,那么,在跟着姚元之学了一年的政务,差点年少白头之后,他就货真价实地感受到了重任压肩的压力,暗地里没少埋怨过自己那个懒散的直接上司。
  而那些羡慕得他要死的同科进士,绝不会想到少年成名的他竟在盼望能够外放。
  李贤兴冲冲地出了东宫重光门,穿过了左藏库和弘文馆,直接冲进了门下省。来来往往和正在办事的官员都见惯了横冲直撞的他,几乎全都是各干各的事没有一个人理会。于是,李贤轻而易举就分辨出了一个鹤立鸡群的人影。
  和那些文官相比,那人身材颀长,肩膀极其宽阔,那袭蓝色大氅披在肩上,遮去了整个人的身型。虽说看不见正面,但他一眼就断定那是刚刚回来的慕容复,却没有出声,只是抱手在那边笑呵呵站着。
  不多时,慕容复就办好了一应回京手续,谢了那个官员就转过了身子,结果一眼就看见了李贤。他先是露出了惊喜交加的表情,前冲了好几步方才记起这不是私底下,而是门下省重地,慌忙拜倒在地。
  “殿下……”
  还不等他把话说完,李贤就一把扯起了他,在那肩膀上捏了一记,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小子,果然有出息,这几年不但长高了也壮实了!好了,办完了事就跟我走,我有事情吩咐你!”言罢他不由分说拉起人就走,等到闻声而来的刘祎之赶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有李贤的一个背影。
  被火烧火燎地急令召回洛阳,慕容复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些年在辽东深得薛仁贵器重,一路升迁顺风顺水,当然知道自己是有功无过。然而,他毕竟是出自吐谷浑,和那些土生土长的大唐人,所以他的心里也有些忐忑。
  “弘化大长公主正好在洛阳,你回头去见见,毕竟那也算是你母亲。”
  李贤打头先吩咐了这么一句,瞧见慕容复一下子呆住了,便无可奈何地揪了一下自己的胡子,心中鬼使神差地生出了一个念头。什么时候,他也变成胡子拉碴的大叔了?
  慕容复此时本能地感觉到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见李贤犯了踌躇,这种预感顿时更强烈了。只不过,李贤没开口说,他也不太好问,站在那里七上八下,再没了在诸部酋长面前侃侃而谈的自信,也没了镇压叛乱时杀伐决断的狠辣。
  “这么说吧,你的父亲诺曷钵已经没法掌控吐谷浑的局势了,你那两个哥哥内斗得厉害,让弘化大长公主既伤心又失望。她此来大唐,就是代表诺曷钵来的。诺曷钵想要退位,另外则是希望陛下下旨册封新任吐谷浑王。”
  见慕容复只是看看着他没有答话,李贤便知道这个敏锐的小子多半是察觉到了什么,便不再打马虎眼:“弘化大长公主的意思是,她那两个儿子无论谁当了吐谷浑王,只怕都会坏事,所以提出将两人以册封的名义召来,然后让他们留在长安或洛阳,由你前去担任吐谷浑王。”
  如果换成当年饱受两个兄长欺辱,只能仰望那王位的慕容复,此时此刻兴许一口答应了。然而,如今慕容复已经在大唐呆了多年,眼界再也不是当日那个强忍屈辱的少年,对于那个残破的王座并没有多大渴望。几乎是毫不思索地,他就摇了摇头。
  “师傅,母亲想得太容易了。大哥和二哥自小就作为王位的候选人,早就纠集了一大批贵族作为后援,倘若贸贸然把他们扣留在长安或是洛阳,转眼间就有大批吐谷浑贵族投靠吐蕃。这种情形当年吐蕃大举北进的时候就有过一回,还是因为师傅打了胜仗,吐蕃才不得已把那些贵族交了出来。但这一次若是处理不好,只怕吐谷浑才会真的四分五裂。”
  见李贤满脸惊讶地看着自己,慕容复咬咬牙又加了一句:“不是我不稀罕那个王位,实在是就算母亲连同父亲一起支持我,我也没有多大成算。在草原上,并非只有血统才能承袭王位,只要是压服所有人的强者,一样可以凭借武力为王,我实在不想回去陷入内斗之中。”
  李贤事先想到过慕容复可能不乐意,因为他很清楚,当初自己巧舌如簧蛊惑这小子的时候,花费了太大的力气,慕容复很可能对吐谷浑那个小小的王座没多大兴趣。然而,听到这样深彻入骨的分析,他还是打心眼里感到惊讶。
  这个当初还像个孩子一样的小子真的长大了!
  毫不犹豫地提出反对意见,慕容复心中不是没有顾虑,毕竟,较之于当初,李贤的身份又升了一筹。然而,看到师傅脸上渐渐扩大的笑意,他又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自己这么驳了已经差不多决定的事,李贤还不生气?
  “好小子,果然不是个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看来让你跟着薛大将军真是没错!”
  李贤笑呵呵地拍了拍慕容复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在主位坐了,这才沉吟了起来。弘化大长公主的提议他之所以心动,无非是因为吐谷浑虽说已经日落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二十万军民的力量不可小觑,决不能让人败光了家底。
  可是,慕容复这一提醒,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一厢情愿,人家那两个王子好歹也是二十多年经营了下来,会甘心只到中原作富家翁?
  虽说明白这个计划只能作废,但既然慕容复能够有这样的见识,他有心再听听自己这个便宜徒弟的意见。见这小子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他便沉声问道:“那照你看,吐谷浑的事情该怎么解决?当初你大哥二哥的做派我见识过,刚愎自用又自私狠毒,绝对不是能当王的材料。”
  “师傅,不管怎么说,大哥二哥都是要争王位的。既然如此,不如分别册封他们为王,轮流执掌王廷大权,这样至少可以拖延一阵子。就是将来像昔日突厥那样分成东西突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我倒是觉得,自从裴相公从西域回来,安西都护府就镇不住周边部族了,我想到那里历练历练。兴许大哥二哥看到我任了高官,还会同仇敌忾不敢轻举妄动。”
  “才刚从安东都护府回来,就想跑去西域,你小子还真是活力充沛!”
  李贤笑骂了一句,心中却赞赏不已。与其以中央政权的力量强行册封一个吐谷浑王,还不如顺其自然,反正吐谷浑如今不靠着大唐日子决不好过。吐蕃能够提供的东西,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绝对比不上大唐。当然,让慕容复经过肃州沙州去西域,说不定还能给那两兄弟一个变相的警告。
  王方翼已经老了,黑齿常之和程务挺虽说还正在壮年,但捞够了功劳也不会一辈子在那边窝着,是该锻炼年轻人的时候了!是不是猛虎,总得等到出柙之后才知道。
第六百八十三章
错误的拉郎配
  虽说是便宜徒弟,但慕容复既然回来了,李贤这个师傅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知道这小子在洛阳城并没有地方可以蹭饭吃,这慕容复回到洛阳的第一天,李贤便把人拎回了自己家,拍着胸脯许诺要犒劳犒劳这位功臣。
  慕容复虽说早就领教过李贤的做派,这时候仍不免受宠若惊,等到跟着李贤来到修文坊那座大宅第的时候,看到“夹道欢迎”的一群师母们,他更是吓了一跳。
  甭说是徒弟,就连作为师傅的李贤都觉得奇怪。见屈突申若等人都在笑眯眯地瞅着慕容复,他不禁感到背上一阵恶寒。这阵仗越看越古怪,怎么像丈母娘见上门女婿似的。可是,他的宝贝女儿如今还小得很,怎么也用不着如此吧?
  屈突申若的目光在慕容复的脸上扫了两下,紧跟着便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自从上回小慕容跟着六郎去辽东,这已经好多年不曾见了,想不到如今竟长得这般高大。来来来,快过来给我们看看!”
  瞧见慕容复摆出一副上刑场般的表情上前,瞧见自己的娇妻们个个摆出师母的款儿,李贤只觉得头皮发麻。这时,他身边的霍怀恩便笑嘻嘻地凑了上来:“殿下,我特意派人回来报的信,听说今儿个是苏良娣亲自下的厨房。”
  原来是你这个多事的家伙!李贤恶狠狠地回头瞪了霍怀恩一眼,见慕容复在那里僵着脸不停地笑着,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上前帮这小子解了围。许是一帮女人都看够了,这才嘻嘻哈哈地各自散开了去。只这一遭师母看徒弟,慕容复手上就多了一堆见面礼。
  “师傅,这……”
  李贤瞅见那见面礼里头既有荷包之类的针线家伙,也有些匕首之类的锋锐玩意,一时哑然失笑,上前拍了拍慕容复的肩膀便笑道:“这都是你师母们的一番心意,收下就好。我只有一条要嘱咐你,在她们面前,你只需要记着一点,那就是脸皮要厚!”
  这是什么交待?
  慕容复满面愕然,等李贤从身边走过仍然站在那里摸不着头脑,好半晌才回过神追了上去。谁料这大宅门中原本就是门多路多,也不知怎么回事,他穿过两个门便没了李贤的踪影,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虽说他和李贤有师徒之谊,但如今人家是储君,这宅第岂能胡乱闯得?
  不知道是由于他刚刚出神的时间太长,还是因为李贤对他太亲近没让一个仆人跟着,总而言之他看着这座院子中的三处大门,愣是不知道该往哪扇门中走。正在他打算原路退回找个人问问的时候,自己刚刚进来的那扇门便忽然传出了一阵喧闹的嬉笑声。
  “听说今天有客人来呢!”
  “嘻嘻,除了那些一点都不好玩的老头,还有李敬业他们几个,六哥很少请人上门呢!”
  “据说是师傅的徒弟,阿韦,那我和你岂不是要叫师兄?”
  慕容复急忙转过身子,此时,三个少女便映入了眼帘。见三人都是男装打扮,又结合刚刚听到的那只言片语,他连忙弯腰行礼道:“拜见太平公主!”
  李令月和上官婉儿阿韦今天出门和自己的一帮小姊妹们闹腾了一通,一回来听说有客更是兴致勃勃。这才兴冲冲走了一半的路,冷不丁窜出一个人弯腰拜见,三人都吓了一跳。好在她们立刻明白这家伙多半就是下人们口中的客人,于是李令月立刻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你就是慕容复?”年纪最小的小丫头背着双手围绕慕容复转了一圈,忽然老气横秋地说,“你师傅是我六哥,你是不是该叫我一声小师姨来听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