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57

  李贤已经好些时候没到过这里来,听慕容复这么问,他便头也不回地说道:“我要找某个红毛家伙,他这几天都泡在这里,我当然得上这里好好找找。待会到了铁铺里头,你自己随便转转,看中什么就拿,到时候自有人付账,用不着想着省钱。”
  不用回头,他也知道身后的慕容复肯定是喜出望外。吐谷浑虽然汉化已深,也有不少匠人,但和中原的技术比起来总要差那么几分,这小小的铁匠铺子对于慕容复来说,却是如同琳琅满目的大观园一样。
  再说了,这铁匠铺里头如今还有屈突仲翔和周晓的本钱,他才不会和这两个家伙客气。
  丢下慕容复在外头,猫着腰钻进了陈记铁铺的工房,李贤就一头扎进去找人。正好在外头的伙计昆仑奴阿洛认识他,权当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他来到最里间的时候,除了迎面扑来难以忍受的热气,他还听到那几个人在叽里咕噜地说道些什么。
  “这就是镔铁?”
  “听说大食击败了波斯之后,就得到了这种镔铁制刀的方法。这镔铁刀在市面上有价无市,若是能够大量炼制,肯定是财源滚滚来!”
  “钱算什么,如果我这陈家铁铺真的能够用镔铁制刀,嘿,单单这名声就不得了!”
  李贤听到里头这几个议论得起劲,心中也不免一动,推开门就走了进去。然而,在门外尚且感觉热浪滚滚,一进了里头更感到火烧火燎,这时候,他方才看清里头四个人全都是光着膀子,自己穿着那厚实的一身异常扎眼——不但扎眼而且闷热难当。
  “六郎?”
  “这……雍王?”
  看到屈突仲翔和周晓一下子变了脸色,李贤就知道这两个家伙定然背着自己搞什么赚钱的勾当,遂不理会两人径直向米哈伊尔和老陈走去:“我刚刚听到你们在说什么镔铁,怎么,这镔铁很珍贵么?”
  “殿下有所不知,这镔铁乃是波斯国特产,虽说也有流入我国的兵器,但量很少。哦,据这位米先生所说,其实波斯原本并不产镔铁,而是从天竺运入铁矿炼制的……反正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米先生说他在大食呆过一段时间,还认识一个从波斯宫廷流落民间的高明匠人,懂得一点镔铁制刀之法。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难办的是这镔铁中原根本没有,而波斯又已经为大食所占,这北天竺又不是那么容易去的。”
  这屋子原本就热,老陈一通话更是说得李贤脑子晕乎乎的,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波斯大食天竺等等国名一入耳,顿时让他联想到了不少地方,最后脑海中跃出来的一个名词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镔铁莫不是大马士革钢?
  这个念头一上来顿时一发不可收拾,他用眼睛在米哈伊尔身上瞟来瞟去,直到看得这红毛家伙面色极其不自然,他方才收回了目光,干咳了一声道:“听起来怪有趣的,改明儿我也来凑凑热闹。米哈伊尔,赶紧去洗洗脸换一身衣服,我父皇要见你。”
  皇帝召见?
  屋子中的四个人全都愣了,不一会儿,那米哈伊尔忽然激动得发抖,使劲捶了捶自己的胸口:“万能的我主上帝,我米哈伊尔要发达了!”
  这个没见识的家伙!
  李贤没好气地转到米哈伊尔后头,对着他的屁股就揣了一脚,沉声吼道:“别耽误时间,赶紧去换衣服准备,这见皇帝可不比其他,迟到了要掉脑袋的!”
  话音刚落,就只见米哈伊尔一下子窜了出去,那动作犹如离弦利箭似的贼快贼快,等李贤反应过来就已经没人影了。李贤没好气地笑骂一声便追了出去,而剩下的三个人则在原地面面相觑,尤其是力气花费最大的屈突仲翔和周晓更是欲哭无泪。
  好好的李贤忽然插进来,他们的生财大计岂不是又泡汤了?
  慕容复少说还在东宫崇文馆读书,远远张望过太极宫盛景,而米哈伊尔虽说在西域各国逛过,却还是头一回到长安。此次有幸来到新建的蓬莱宫,那激动劲就别提了,东张西望满怀敬仰的模样,一路上引来不少兵卒侧目相视。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没办法,否则李贤恨不得把人扔在麻袋里拖到蓬莱殿。
  “上帝,这真的是天大的奇迹,强大的大唐果然是一个文明的地方,不像那些野蛮的异教徒!这实在是天堂……不,即使天堂也没有这样辉煌的建筑,哦,原谅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这皇宫的壮观……”
  慕容复显然也消受不住米哈伊尔的念念有词,最后干脆退到了李贤的旁边,由着这位头发火红的家伙一个人走在最前头。在放眼看去都是黑发黑眼人的皇宫里,这一位红头发的家伙自然是鹤立鸡群异常显眼,李贤甚至能发现不少军士悄悄抓紧了手中的兵器,大约是把人当成妖怪了。
  进了蓬莱殿,李贤方才想到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慕容复好歹还是崇文馆读过书,又曾经和汉族师傅学过礼仪的,可这个红毛家伙却一点中原礼仪都没学过,到时候出丑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一把拽住了满脸神往向里头冲的米哈伊尔,郑重警告道:“那里面的是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比你们的皇帝和教皇更尊贵,要是你待会出什么差错,就等着推出午门掉脑袋,听明白了没有?”
  不过,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面圣的时候,慕容复的礼仪暂且不提,而米哈伊尔那娴熟劲根本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原人,除了那夸张的修辞方式。
  “能够谒见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陛下,是您忠诚的仆人米哈伊尔最大的荣幸。啊,我还在波斯故地的时候,就曾经听人们传颂着陛下的威名,陛下的使臣亚伯拉罕将军曾经说过,陛下的光辉比太阳更灿烂,挥挥手就能让黑夜变成白昼,一出声就能让无数小国望风臣服……”
  这话听得李贤浑身起了鸡皮疙瘩,然而,似乎李大帝并非第一次接见“外国友人”,明显对这种恭维见怪不怪,面上甚至一直带着微笑,并没有表现出国人的谦逊本色。
  今天虽说名义上是接见两人,但国家远在千万里之遥的米哈伊尔自然不是主要人物,所以,李治主要询问了慕容复在大唐崇文馆的学习状况,并表示了关切和慰问,顺带责成李贤多多关心这位吐谷浑王子。
  而到了谈话最后,他方才问了米哈伊尔关于拂菻国的情况。自然,米哈伊尔这家伙立刻将大食灭了波斯之后,把帝国逼得捉襟见肘的事慷慨激昂道了一遍,同时加上了他本能的夸张。然而,李贤却注意到,老爹对此事似乎并不关心。
  这也不奇怪,大食对大唐来说就已经很远了,何况首都远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倒是那个亚伯拉罕够可怜的,远道跑了这么一遭,回来之后大约李大帝连当初那档子事情都忘记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大帝病急乱投医,谁是招摇撞骗的骗子?
  接见慕容复,李治纯粹是为了关心一下吐谷浑的状况。毕竟,经过先前西北一役,吐谷浑的糟糕国力状况尽显无遗,李治作为君王不能不关切。然而,接见一个来历不明的米哈伊尔,他则是完全出于一种好奇,隐隐之中还有一种期待。
  大唐虽然是泱泱大国,但不见得每样都能越过别人,而苦于头痛的他更是希望能够有医有药缓解这种难言的病痛。秦鸣鹤的医术是比那些太医强,但如今的李治已经对那种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完全失望了。
  “你既然从极西之地来,可通晓什么特别的技能?”
  李治忽然冒出来的这句话让李贤为之一愣,如果他记性没错,刚刚这红毛家伙固然是吹牛不少,可似乎没和别人提起镔铁的事,李治怎么没来由问起这个?再往细处一琢磨,瞧见老爹眼神中闪动的期冀之光,他顿时恍然大悟——敢情老爹感觉中医不中用,如今寄希望于外国大夫来着。
  他倒是听说过罗马帝国的公共卫生设施很发达,也隐约记得有什么医药百科全书之类的东西,可这治理疑难杂症还得专业大夫,这个米哈伊尔怎么看都是个半吊子而已!老天,这喜欢夸夸其谈的家伙千万别胡说八道,如今这年头要是没有真正的手段,给皇帝看病是要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的!这家伙自己送命也就罢了,千万别搭上他!
  想到这里,他顿时紧张地看向米哈伊尔,见这家伙明显愣了神,不觉更加头痛了。终于,某人在沉默良久之后,终于露出了招牌式的夸张笑容。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是一个旅行家,从懂事开始就决定游遍整个世界。我去过雅典,到过大食,更领略了大唐西域风光,这一路走一路学,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可惜的是博而不精。陛下问我通晓什么技能,我实在是惭愧得很。”
  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谦虚了?李贤才刚刚松了一口气,孰料宝座上的李治忽然大度地挥了挥手笑道:“你也不用这么紧张,朕不过是随便问问。贤儿性子灵动,按照他往日的习性,怎么也不会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偏偏还征辟了你为雍王府典签,朕只是觉得好奇。”
  对于老爹的这种说法,李贤着实感到一阵胸闷。敢情他老爹突发奇想要见米哈伊尔,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正寻思着这红发家伙刚刚怎么性子大变,他就听到外头传来了一个通传声,道是皇后驾到,循声望去的时候,却只见武后已经款款从门口进来了。
  “陛下!”
  武后微微行礼的时候,其他人也慌忙拜见,而这一位年过四旬的皇后也落落大方,点点头之后就在李治身边落座,顺带就打量起了丈夫特意召见的两个人,那审视的意味比李治,刚刚更浓,犀利的目光仿佛要在两人身上扎出一个洞来,紧接着更是用一种谨慎的语气盘问起了米哈伊尔的出身。
  由于人是裴行俭推荐的,李贤又提防着没让这红毛家伙知道机密,所以尽管人家曾经自称是贵族,他却压根没去盘问过——横竖是外国人,是不是贵族对他来说压根没什么影响。
  所以,他一面喝茶解渴,一面听着两边说话,当听到米哈伊尔用一种极其神气的态度说出了那个姓氏时,他几乎一口茶水当场喷出来,好容易憋住了,却还是没忍住大声咳嗽了几声。
  凯撒……好吧,即使是听上去发音相近,可是,这该死的红毛猴子欺负这年头没人懂罗马历史是不是,居然敢把这个姓氏搬出来?
  武后诧异地瞥了儿子一眼,就连李治也感到一阵莫名其妙。而慕容复更是敏锐地发觉李贤是在听到那奇怪的姓氏时,方才流露出这样古怪的表情,不禁也用眼神悄悄打量着李贤。
  身处众人目光的中心,李贤却无心理会,而是拿眼睛怒瞪着米哈伊尔,心中寻思裴行俭是不是向自己推荐了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良久,他再次咳嗽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笑眯眯地对老爹老妈解释道:
  “父皇母后知道,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各式各样的古籍也不知道收集了多少,这拂菻国的事情也曾经听一些波斯和大食商人提起过,所以这时候听着就觉得有些亲切。”他一面说一面继续瞪着米哈伊尔,忽然用极快的语速蹦出了一个完整的姓氏,然后笑道,“拥有这个姓氏的人曾经是拂菻一个相当著名的皇帝,不过传说血脉已经断绝了。”
  瞧见米哈伊尔露出仿佛见了鬼似的表情,李贤这才收回了目光,正准备胡说八道一番,外头忽然又有内侍进来报说,道是乌茶国婆罗门卢迦逸多以及座下十二弟子应邀前来谒见。这时候,他方才觉得今天老爹不单单是一时心血来潮,这一个个地见番人,实在是古怪至极。
  既然新的宾客到来,慕容复和米哈伊尔自然得让位,双双退到了一旁。接下来,就只听外头一阵整整齐齐的脚步声,不一会儿,十几个或年轻或中年的天竺僧人就簇拥着一位老僧进来。只见那老僧肤色棕黑,双目似开似阖,仿佛很有些高深莫测。
  李贤见惯了装神弄鬼的人,甚至还曾经见过袁天罡这位大名鼎鼎的活神仙,因此对于一个番僧自然是兴趣不大,心中盘算着这家伙会用什么借口逃避拜见天子的礼仪,以及他该用什么理由把这家伙的傲气打回去。
  这佛门虽说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曾经鼎盛一时,甚至还号称不拜国王,不拜父母,不礼鬼神,不敬六亲,可后来渐渐的就变了味,北方沙门甚至还有朝拜天子等于拜佛的说法。再加上李唐笃信道教,虽说还不曾灭佛,可也不怎么信佛,所以召见道士远多于召见和尚。
  然而,李贤这还在肚子里盘算着,却不料那老僧高宣佛号,十几个僧人同时行礼如仪,最初的倨傲无影无踪不说,反而还多了一种格外的恭谨。
  “拜见陛下!”
  礼尚往来,人家恭顺有加,李大帝自然不会给人颜色看,含笑点点头便吩咐平身。众僧谢过之后,一个自称卢迦逸多座下首徒的僧人迦摩罗就从旁边两个侍者手中接过一个黑漆漆的檀香木匣,郑重其事地献了上去。
  “感谢陛下邀请我等前来大唐。吾师闻听陛下常年困于宿疾,太子殿下的身体也十分孱弱,故而带来了精心炼制数十年的药物献给陛下。然此药虽有奇效,却比不上我乌茶国秘传的长生不死药。若是能合成长生不死药,陛下又富有四海,定能垂拱万年成不世之功业。”
  这一通汉话说得异常流利,李贤细细打量那个说话的迦摩罗,愈发觉得这人不像天竺人,反而更像中原那些能说会道和尚。而长生药三个字更是激起了他众多不好的联想,要知道,这种国历史上第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就上了徐福的大当,可以说,追求长生的皇帝没一个成功的,怎么这年头还有人拿长生当幌子?
  他不信,李大帝却是兴致勃勃,连连点头之后就开始询问长生药需要什么药材,需要多少时日才能练就,那表情仿佛恨不得明天就能服丹似的。虽说他有一百个心劝谏,奈何却插不上嘴,转头去看武后的时候,却发现他老妈正面露冷笑,显而易见是半点都不相信。
  “殿下,什么是长生药?”
  忽然听到耳边的这个声音,李贤心中一动,转头发觉是米哈伊尔凑了过来,他顿时没好气地嘲讽道:“你那个姓氏是怎么回事,这家伙的长生药就是怎么回事!”
  碰了满鼻子的灰,米哈伊尔顿时怏怏退后,嘴里还喃喃自语道:“我怎么知道大唐会有人知道凯撒大帝的名字,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说我姓奥古斯都……”
  他的声音虽低,奈何李贤的耳朵却极其灵敏,一下子分辨得清清楚楚,更是为之气结,怎么也想不通老成持重的裴行俭怎么会和这么个红毛猴子有关系,甚至还为这家伙写了荐书。一面想这个问题,他一面打量着那个充当翻译的迦摩罗,愈发觉得今儿个是风云际会。
  这招摇撞骗的骗子居然全都凑一块去了!当然,某人还只是小撒了一谎,且坦陈自己是撒谎,至于那边一群天竺和尚则是最可恶不过了——这些人肯定还对所谓的长生药信心十足!
  武后连连催促了好几回,李治方才不情不愿地结束了这次接见:“今日不早了,你们既然从乌茶国远道来此,就先在长安住下来,翌日朕再行召见。”
  然而,就当别人都以为这就算完了的时候,他忽然石破天惊地又加了一句:“唔,你们没有宅邸住宿不便,索性如此,朕到时会下诏中书省,以卢师为怀化大将军,赐第崇化坊。”
  此话一出,对大唐官制不熟悉的慕容复和米哈伊尔只是在那里稍稍一愣,但武后和李贤都是目瞪口呆。这怀化大将军乃是武散官的第四阶,正三品上的高官,对一个不明底细的天竺和尚,李治居然这么慷慨大方!
  瞥了一眼米哈伊尔,李贤终于确定,在骗人的勾当上,这红毛猴子还差远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李六郎接郝处俊,却道不死药能吃死人
  郝处俊要从辽东回来了。
  虽说洛阳曾经有衣冠好,仪观恶,不姓许,就姓郝的民谣,但是,郝家的其他子弟不谈,郝处俊本人还是相当有能耐的官员。就比如他这次去辽东作为李绩的副官,勤勤恳恳这种老话就不说了,最为时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他当初率军攻高丽某城的时候,军队尚未列阵完毕,兵力远胜于唐军的高句丽军就忽然杀至。结果,郝处俊正坐在胡床上吃干粮,闻听这消息眼皮都不眨一下,镇定自若继续大吃大嚼,镇定了军心之外,又安排了精兵强将截断了高句丽军的后路,结果大败敌军。
  有着这么一个大大的功劳,郝处俊还没回到长安,就有人登门恭贺他的高升。现如今政事堂刚刚罢了一个宰相李安期,刘仁轨还病着,老上官和李敬玄独掌政事,这郝处俊一回来,形势怎么也得变动一下吧?
  尤其是曾经吃过亏的那些监察御史,更是指望铁面郝回来替他们做主——这弹劾的人没事反而御史倒霉的,自大唐开国以来还很少有过。
  然而,官员的动作再快,也及不上早早得到消息的李贤。这一天,他一大早就向老爹老妈请了命,又和太子李弘打了个招呼,带着人亲自上了郝家,把还在睡梦中的郝象贤拎出了被窝。一群人风风火火出了春明门,等在了郝处俊回京的必经之路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