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357

  瞧见李弘那极其不善的面色,李贤到了嘴边的劝阻顿时吞了回去。人家是舍命陪君子,大不了他舍命陪兄长就是了,反正这喝酒的勾当李弘远远及不上他。
  出了建福门换上便装,李弘硬梆梆地对随从交待了一句让他们先回去,旋即便和李贤上马驰去,那风驰电掣不容置疑的架势让所有人都呆了。
  贤德居上上下下无不熟悉李贤,自然也认识太子,看到两人联袂而来,掌柜恨不得下门板立刻歇业,结果还是李贤摆手制止。上了三楼最好的包厢,命人送上最好的酒之后,他就把所有伙计都赶走了,亲自给李弘斟满了一杯。
  又斟了自己那杯之后,他举杯平齐,旋即一饮而尽亮了底:“五哥,今天的事虽说一个谢字微不足道,但我还是要谢谢五哥说出那番话!”
  “我知道我这个太子从小就被父皇和群臣寄予厚望,纵有疲累也不敢说,纵有话也只能憋在心里。”李弘一个字一个字地憋出一句话,忽然猛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狠狠瞪着对面的弟弟,“可是,你分明能干,为何每每躲在后头,不肯光明正大地出面帮我!”
第四百四十一章
拐带太子回家,丽园之中群芳会
  李贤被李弘一句话问呆了,旋即无奈地苦笑了起来。
  “五哥,就我现在这模样,就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在那里说什么我干涉朝政。要是我正儿八经出来干什么事,岂不是会更加遭来口舌是非?”
  他无可奈何地一摊手,提起旁边风炉上的酒壶给李弘斟酒,发现这位刚刚还八面威风的太子流露出十万分疲惫的模样,禁不住叹了一口气:“五哥对我的情份我很明白,可这种事不是说帮忙就能帮忙的,我给你出出主意可以,可真要分担什么事,只怕群臣就会闹翻天了。亲王就是亲王,我又没有什么大志向,何苦给你招惹麻烦?”
  “这个时候你才知道给我招了麻烦!”李弘猛地一瞪眼珠子,满脸的恼火,“要不是你先前闹出来的那些事,怎么会惹出人家十三个人联袂上书!”
  “五哥你别生气,这不是人有误算嘛!”
  李贤赶紧打起了哈哈,好说歹说劝李弘饮了一杯,自己却在心里哀叹了一声。要说他原本就准备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刘仁轨动不得,但其他人若是使个小手段,他还是有办法的。他那位老妈可不像是那些普通的后宫女人只会吹枕头风,摆事实讲道理的本事之外,还有一分远胜男儿的果决狠辣,只要能拉到足够分量的重臣支持,这些人三两下就清理干净了。
  可谁知道,居然有人好死不死地想要把他李贤赶出长安,由此把李弘这位太子惹毛了!
  大约是酒喝多了,李弘的话头渐多,平素甚至对自己最亲密的女人也不曾讲过的话,对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和大臣也不曾吐露过的隐衷,此时也开始渐露端倪。甚至不用李贤斟酒,他就一杯一杯仿佛白开水似的往嘴里灌,最后还是李贤看不下去一把夺了他的酒盏。
  “大臣都说牝鸡司晨乃是祸国之兆,母后执政确实没有什么错失,可我这个太子事事遭钳制掣肘,又岂是好受的?”
  “我既然为人子,听母后训导乃是孝道,可东宫属官却不肯罢休。他们对母后本就有芥蒂,时时劝导我不要成就吕后和惠帝之事,你知道我夹在中间有多难受?”
  “所谓监国,其实真正的意义不过是母后训导,宰相指点,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八岁的监国太子了,却不能时时有自己的决断!”
  “我没有朋友,有红颜却没有知己,只有六弟你还能陪我说说心里话。父皇母后对我虽好,却不可能像对你那般恣意亲切。你放心,纵使我不当这个太子,也不会让你离开长安。”
  听了这么多,李贤终于忍不住了:“五哥,你喝得够多了,再这么下去明天……”
  他还没想好劝解的词,忽然看见李弘一头栽倒在桌子上,已经是醉得人事不知,但嘴里还是在低声叨咕什么。他也无心去分辨这些,事实上,就只是刚刚那些乱七八糟的就已经让他够心烦意乱了。
  当官难,当宰相难,孰不知当太子更难。一般而言,皇帝希望太子成器,同时又希望太子不要野心太大过早觊觎皇位,所以这监国的权利等闲绝对不会下放。李治要不是身体不好,那绝对是一个大小权力一把抓的皇帝,决不会时而皇后摄政,时而太子监国。
  李贤一遍遍咀嚼着刚刚李弘那些话,愈发觉得这位兄长异常可怜。伫立片刻,他便上前架起了酩酊大醉的李弘,打开门往外走去。此时,恰有一个伙计在那里探头探脑,一看到这情景便想上前帮忙,却被李贤狠狠瞪了回去。
  “去,帮忙弄一辆马车来!”
  来的时候两兄弟都是骑马,更没有带半个随从,如今李贤自忖不可能带着一个大醉不醒的人骑马,自然只能选择马车。好在这贤德居原本就是他的,伙计通知得快,掌柜动作也异常麻利,他扶着李弘到门口的时候,马车已经备好了。
  吩咐人待会把两匹马送回家去,他扛着李弘就上了马车,却忽然犯起了踌躇——这时候,该把这位太子往哪里送?
  送东宫?只怕那些原本就啰里啰唆的东宫僚属会更加唠唠叨叨;送太极宫武德殿?那和送东宫几乎差不多,消息根本捂不住;当然,蓬莱宫更加送不得,他老爹还在病中,知道品行无缺的太子被他带坏了,铁定少不了一顿训斥。
  “去安定坊雍王第!”
  自从李贤回来,这冷清了三年的长安雍王第自然就热闹了起来,属官之外还有侍读,侍读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贵胄子弟串门子。而这一天,马车拐进十字小巷的时候,李贤忽然觉得这地方有些过于安静了,到了大门口更是感觉有些古怪——他这家里规矩没那么多,怎么一个个仆役都是缩头缩脑,仿佛老鼠见了猫似的?
  某管事满脸堆笑上前,冷不丁瞧见李贤还扶着一个人,不禁呆了一呆:“殿下回来了……啊,这,这是……”
  “太子殿下今儿个晚上要和我促膝谈心,所以就住在这里,明白了吗?”
  促膝谈心?这太子分明像是醉得人事不知,哪里还有工夫谈什么心!
  话虽如此,然而,在李贤警告的眼神下,不单单那管事连连点头,别的人也慌忙应是不迭。直到他满意地扶着人往里头走,方才有一个大胆的仆人提醒了一声:“殿下,尉迟夫人她们几个很早就来了,在花园里等了您两个时辰了,您有空了是不是去瞧瞧?”
  尉迟夫人?李焱娘?
  李贤很快想到在屈突家被挡回来的经历,一瞬间感到头痛起来。摆手阻止了想要上前帮忙的两个家仆,他扶着李弘便直奔自己住的院子。
  正在收拾东西的阿萝听到外头有动静,一转头就看见了李贤,立刻笑吟吟地道:“殿下今天回来的倒还真早……咦,这,这是……”
  她猛地蹦了起来,上前仔细一端详,见货真价实是当朝太子,登时呆若木鸡。看到李贤二话不说把人往榻上一搁,她这才反应过来,一个箭步上前帮忙,脱靴盖被忙活了好一阵,又出去端水绞了毛巾给李弘擦了脸,末了才恼火地瞪着李贤。
  “好好的怎么把太子灌醉了带回来?你知不知道,这东宫上下很有可能就闹翻天了!太子可不像你这么惫懒,这么一天得耽误多少事情……唔……”
  这埋怨到了一半,她便忽然看到李贤笑眯眯地逼近,猝不及防之下便被吻住了红唇。好容易推开他之后,她气急败坏地一跺脚,却不防李贤又凑到耳边说了一番话。
  “东宫那边不打紧,我派个人去知会一声就好。太子今天在朝上大发神威,想必别人一时也不敢说什么。他心里头苦闷,所以和我多喝了几杯,别人我不放心,你替我照看他一些。对了,焱娘她们既然来了好一会,你怎么不出去?”
  “尉迟夫人带着殷小姐虞夫人她们,说是要好好逛逛后头的丽园,横竖都是自己人,我就不去凑热闹了!说起来殿下回来这么多天,自己家里大约还没好好逛逛吧?皇后娘娘也曾经对丽园赞口不绝,不但如此……”
  她的话头忽地嘎然而止,随即神秘兮兮地眨了眨眼睛,不由分说地把李贤推了出去:“殿下放心,太子殿下自有我照顾,你赶紧先去见见尉迟夫人她们,她们可是知道你最最关心的那位大小姐如今怎样了!”
  见两扇大门在面前怦然关上,无可奈何的李贤摸了摸鼻子,一转身正好看到月芙进来,正愁找不到人带路的他干脆拉了她带路。一路上,但听月芙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整座宅子的格局以及那座丽园,李贤愈发觉得兴致盎然,更发现这位孪生姊妹中的妹妹仿佛比当初更娇艳了些。
  “喂,你们说六郎现如今没有贺兰,也见不到申若姐,会不会出去偷食?”
  “申若那么厉害,小贺兰也不是吃素的,他敢?”
  “放着满园芬芳还要出去偷食,你以为六郎品味那么低么?对了,哈蜜儿,你给我打起精神来,申若和贺兰都不在,你就得和阿萝好好看紧了六郎,别让他出去打野食!”
  听到李焱娘招牌式的大声嚷嚷,又捕捉到了哈蜜儿这个名字,李贤一瞬间心中一动,赶紧加快了脚步。穿过曲折的石子小径,他便看到一群男装丽人正在花丛当中嬉笑,而中间那个面向自己的则赫然是哈蜜儿。
  紫色绣花窄袖罗衫,坠珠绣帽,红色马裤锦靴,褐色的长发编成数股,俱用手指大的明珠压缀,比中原人更白皙的肤色,略呈蓝色的眼眸,所有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自是呈现出一位极具异国风情的绝色佳人。
  “啊,殿下!”
  李焱娘等人被哈蜜儿这一声叫醒,一转头全都看到了李贤,顿时呼啦啦一大群围了上来,却都是上下打量不说话。良久,殷秀宁方才笑着一合扇子,仿佛一位浊世佳公子的派头。
  “六郎如今看着还好,不过再等十天半个月的,大约就像他上次给我那把扇子题词的那样,为伊消得人憔悴了!”
  李贤对这种程度的调侃早就免疫,此时见殷秀宁笑得得意,他便耸了耸肩道:“小殷,你也该嫁人了,找不到合适的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
  见殷秀宁卡壳,李焱娘登时哈哈大笑了起来。整个花园中欢声笑语不断,一时间李贤竟是忘了朝堂上那点麻烦的勾当。
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皇后便服出宫,小太子醉吐心言
  含凉殿对于豫王李旭轮和太平公主李令月来说,一向都是个难得的乐园。一个是幺儿,一个是幼子,无论李治还是武后都对他们异常宠爱,连带上上下下的宫人内侍亦不敢惹恼了两位小祖宗,任何地方都是任他们进出。
  然而,这一天两个小的却被挡在了武后寝宫外头,两个内侍说是皇后娘娘累了要歇息,愣是没放两人进去。李旭轮老实乖觉不敢造次,可李令月是什么人,眼珠子一转捕情不愿地退出之后,拉着哥哥就换了一个地方,从一处偏殿爬窗而入,悄悄地靠近了寝宫的角门。
  武后当然没有睡下,此时此刻,她的面前正堆着厚厚一叠书信,她正在一封封浏览,时而蹙紧眉头,时而陷入沉思,时而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在她旁边,阿芊正在磨墨,案桌上铺开了宣纸,上头却是一片空白。
  自从下了紫宸殿,阿芊就发觉武后似乎心情不太好,因此一直没有插话。只是这僵硬的气氛着实过于碜人,她不得不自说自话道:“今天太子殿下那骤然发火的模样着实吓人,李安期那老头当上宰相多神气,自以为是地胡说八道,结果被罢了政事,雍王殿下定是解气!”
  武后却仍是不发一言,只是眉头微微一挑,最后放下手中书信,目光不自觉地向外望去,却被禁闭的两扇大门给挡住了。许久,她方才忽然问道:“你说,太子是痛恨那些对他指手画脚的宰相官员,还是痛恨我这个分权的母后?”
  一句话问得阿芊脸色煞白,好在武后没有转头,她方才勉强沉住气:“娘娘平素不是说太子秉性脆弱,所以容易被那些朝臣指使,容易偏听偏信?如今太子有所决断,分明是母子连心,兄弟重情,娘娘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有决断……
  武后悠悠地吐出一口气,那一丝阴霾却徘徊心头久久不去。想到刚刚去蓬莱殿时,李治听到李安期被罢政事那无动于衷的模样,她简直有些怀疑丈夫和儿子是串通好的。李安期这种人别说外放,就是死一百个也不足惜,可是,太子今日能骤然间罢一个人的政事,果决是果决了,可翌日焉知他不会在其他问题上也这样强硬?
  虽说服侍这位皇后不是一两天了,但阿芊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此时见武后陷入沉吟,更觉得一种莫名惊悸。忽然,她仿佛听到角门那里有动静,眉头一皱就放下墨块,悄悄往那个方向走去,心中不无疑惑和警觉。
  是谁那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在这里偷听?
  然而,等她骤然拉开角门,看到的却是两个意料之外的人影。只见李令月理直气壮地站在那里,而李旭轮直往妹妹身后躲,满脸的尴尬。又好气又好笑的她一手一个把人拽了进来,见武后投来了质疑的目光,她便屈膝禀告道:“娘娘,是豫王和太平公主不知怎地逛到这里来了!”
  武后站起身来,瞧见笑吟吟的女儿和瑟缩的幼子,满心恼怒顿时化作乌有,上前抱了抱两个孩子,又嗔怒地责怪了一番,她便吩咐阿芊把人带出去。不多时,刚刚负责守门的两个宦侍诚惶诚恐地进来请罪,她却只是训斥了几句便由此作罢。
  不过是两个孩子,能懂得什么大人的烦恼?
  然而,没过多久,正在专心致志看奏折的武后却接到了东宫急报,说是太子忽然跑去了安定坊雍王第,还说要宿在那里,这不合规矩。
  虽说知道李贤平素就是个疏狂人,她却没料到这回居然敢做出拐带太子的事,面色登时抽搐了两下。可面对那个慷慨激昂的东宫属官,她的恼怒却全都转了方向。
  “太子是储君,可太子也是雍王的兄长,到雍王第逛逛也值得你们如此痛心疾首!就是住一晚上,那也是兄弟情义!我这里事务繁多,以后若是还有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不用来报我,也不必去惊动陛下,大惊小怪!”
  三两句打发了那个瞠目结舌的东宫官,武后却没了管政事的心思,一颗心不禁飘到了安定坊。之前李贤不在长安城的时候,她也曾经去那里逛过一次,知道里头不少楼阁都是屈突申若和贺兰烟一起设计,有些名字更是取自李贤往昔那些诗词,当时也很是欣赏两人的心思。等到阿芊进来,她便忽然生出了一个难以抑制的念头。
  “你吩咐下去,让奉驾局准备车驾,我要去一趟雍王第。”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吩咐,阿芊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好半晌才慌忙劝谏道:“娘娘若是要见雍王,大可召殿下前来,这大张旗鼓跑一趟安定坊,惊动太广只怕不美……”
  “他连太子都拐带上了,我不去一趟,哪里知道这两兄弟正在干什么!”见阿芊张口还要再劝,武后不容置疑地又加上了一句,“算了,惊动奉驾局只怕又要引起百官议论纷纷。你替我更衣,我们便服出宫!”
  这越来越离谱的命令让阿芊遵从也不是,违抗更不是,杵在那里站了一会,发觉武后是铁了心,无可奈何的她只能遵命行事。不多时,武后便换上了一身女史的打扮,戴上帷帽褪去首饰掩去容光,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寻寻常常的女官。
  一身尚宫正服的阿芊对这种安排可谓是担惊受怕,出右银台门的时候,一向稳重的她几乎出错,直到马车拐进安定坊,她这才松了一口气,暗地里把李贤埋怨得半死。
  好好的闹出这么一场,若是传扬开了让朝臣知道,简直又是一场大风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