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57


第三百八十三章
荣国夫人巧说武皇后,老刘仁轨智服小太子
  对于洛阳上上下下的官员来说,李贤由沛王徙封雍王,那是意料之中的事,就算授凉州大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然而,这位在洛阳大名鼎鼎的皇子一下子跑到了凉州那块荒凉的地方,一下子接过了持节安抚凉州的重任,顿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那些曾经堵过沛王第大门的士子全都在那里捶胸顿足,若早知道李贤真的好武多过爱文,他们花那么多功夫干什么?还不如干脆想办法见见李敬玄这个主考官来的正经!至于那些曾经想方设法想通过李贤谋一个征东先锋军名额的武将则更是纳闷了,不是听说李贤想去海东么,怎么一下子去了西北?
  “所谓声东击西,不过如是。”
  老狐狸李绩在家里接见那些将领的时候,就一律用这么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敷衍过去。至于李敬业,对于自己祖父声东击西的说法,他却嗤之以鼻——李贤那家伙分明是一时冲动,哪里有那么神机妙算!
  虽说曾气恼于李贤临走却不带上他,但他如今这心气却也平了。他是亲府中郎将,可不像程伯虎薛丁山,断然不可能贸贸然跟着去了凉州。而作为李贤多年伴读,最最了解对方心事的人,他这些天进宫愈发勤快了,就想打听一个准信。
  东宫之中,李弘听说李敬业和李显一起来了,顿时感到一个头两个大。李敬业倒也罢了,大约还是来向他询问朝廷在西北问题上的方略;可他那个弟弟……就因为李贤溜得快,当初承诺李显和荣国夫人一起回并州祭扫的事情没了下文,如今就缠上了他。可是,因为李贤的偷跑事件和贺兰烟受伤事件,荣国夫人的并州之行自然是泡汤,他又能怎么办?
  “就说我人不舒服……”
  “五哥,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李弘一句话没说完,外头就传来了一个大呼小叫声,紧接着,一个敦实的少年便一阵风似的奔了进来,手中还提着一个鸟笼子,里头是一只五彩斑斓的漂亮雀儿,不是李显还有谁?
  “五哥,你看,这是我好容易弄到的,名贵得很,啼叫起来的时候比人唱歌还好听。你整日里公务繁忙,闲暇的时候不乏拿来解解闷,就算是我这个弟弟尽一点心了!”李显一面提着鸟笼子炫耀,一面眼睛扫视着李弘的脸色,“五哥,你就帮帮忙想个办法……”
  “停!”李弘知道接下来这个弟弟要说些什么,愈发觉得脑袋隐隐胀痛,赶紧喝了一声。见李显眼巴巴望着自己,他不禁暗叹都是李贤干的好事,却不得不软言安慰道,“外婆只是为了贺兰,这才暂止了并州之行,少则十日,多则半月,她必定会起行,你就耐心等一阵子。我可告诉你,父皇母后如今正在气头上,你可别胡说八道惹他们发怒!”
  如果说前头一句话还让李显灰心丧气,那后头一句话就是立马让他打了个哆嗦。李贤偷偷跑掉之后,他某次入宫的时候还想纠缠些什么,结果被武后那双凤目一瞪,他回去之后当即做了个噩梦。
  此时,太子良媛阿斐正好到来,见李显满脸沮丧,遂上前安慰了几句,也不知是她的温婉还是李显想通了,阿斐竟是把李显哄去了西池,让李弘大大松了一口气。
  而李敬业晚到一步,刚刚一直在旁边笑呵呵地看着,此时便上来行礼。因为李贤的关系,他和太子李弘也是熟不拘礼,因此很快就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来意。
  “陛下封了雍王殿下凉州大都督,又在河湟一带增兵,甚至连安西都护府也动员上了,这西北究竟准备怎么回事?吐蕃狼子野心,此次若是不打,吐谷浑只怕危险,那还让雍王呆在那里干什么?”
  说起这事,李弘除了叹气,几乎找不到其他表情:“那不过是先头母后迫于无奈找出来的法子,父皇虽说答应了,但让他同意西北动兵那又谈何容易!如今朝堂上众官的意见是,派使节去吐蕃申饬一顿,如今的重心还应该在高句丽,毕竟泉献诚都已经到洛阳了。”
  也就是说,凉州大都督仍然只是个名头!李敬业不禁替李贤默哀了一番,但心里却仍旧不死心。太子虽然监国,但天子李治并不是完全不管事,而一手握住军国大事的武后,其实更有相当的决定权。所以,从东宫出来,他便决定去大仪殿走一趟。
  然而,到了地头,他却扑了一个空。荣国夫人杨氏和贺兰烟一早进了宫来,武后她们去西内苑了!
  当日因为有屈突申若护着,霍怀恩等人又到得及时,因此贺兰烟受伤并不重。而这些时日流水般的补品养着,又有最好的大夫天天把脉,如今她看上去竟是比往日更丰润了几分。可是,身子是养好了,她这脸上却没了笑容。李贤那个家伙,怎么能抛下她跑到凉州去了!
  “烟儿,烟儿!”
  旁边的一声呼唤让她陡然惊醒了过来,见武后和荣国夫人都在瞧她,她不禁红了脸。而荣国夫人杨氏轻叹一口气,爱怜地伸手搭在她肩膀上:“贤儿也是为了你才千里迢迢去了凉州,足可见他对你的情份。至于他自己,你放心,那里有兵有将,他也不是单身一人。”
  “娘,这个时候你还说这话,他这一走倒是爽快,留下多少事需要善后?”武后此时忍不住哼了一声,面上满是嗔怒,“陛下自然是头一个恼火的,剩下的还有满朝文武。若不是上官仪被他花言巧语说服了一半,这一回的事情何止这么简单!”
  “媚娘,贤儿看上去油滑得什么似的,其实就是认死理。不过就因为这样,我把烟儿交给他也放心了。”荣国夫人却不以为然,紧跟着又追问道,“凉州大都督虽然授给了他,但那里的将士会不会不服?”
  武后晒然一笑道:“哪有什么服不服,不过是为了平息事态,让这件事名正言顺而已,难不成娘你还准备让他在那里打仗?”
  “听说六郎没有逮到那个钦陵,吐蕃似乎也不太平,这种状况下,他会轻易回来?只怕是不肯的!”
  杨氏见自己一句话说得武后眉头一皱,忽然又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媚娘,你自己生的儿子,难道你还不知道他的脾气?军事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是,倘若不是要动用大军劳师远征,让他出出气也不坏。那钦陵在大唐的时候,陛下和你对他甚是优厚,他却如此卑劣,不教训一下,我大唐岂不是面上无光?”
  武后对于政治上的勾当虽说娴熟,但对于军事却不算很精通,此时听母亲把事情上升到了如此高度,眉头登时蹙成了一个结,深思起了此中得失。此时,贺兰烟张了张口想要说话,却忽然感到胳膊被人拧了一下,回头见外婆向自己打眼色,只得暂时闭上了嘴。
  “媚娘,你想想,这些年你代陛下处置国事,可曾有错?这些年你统御内宫各妃嫔,可曾有疏漏?你待人接物井井有条,还有谁比你做得更好?可是,朝官中对于你却仍然颇有微词,这是何故?”
  荣国夫人连珠炮似的一连串反问之后,最后才重若千钧地道:“如今弘儿虽然是太子,但仅仅一个太子却是不够的,再说,他的身子骨也实在太弱了些。贤儿好歹是李绩和于志宁的徒弟,料想必定有些手段,你再派一个大将给他,若是西边能够得胜,他自然得了声势,但又何尝不是你的荣耀?贤儿和弘儿一向兄弟和睦,自小到大都是如此,那方面应当不用操心。”
  荣国夫人游说武后的同时,东宫又迎来了一个访客。按照官职来说,来者并不能说是客人,刘仁轨好歹也有太子左庶子的官衔,算是以宰相兼任东宫属官。而他见到李弘的第一句话,就是对李贤身在凉州这件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中原升平,边陲偶有战事,雍王殿下一向和太子殿下和睦,此去凉州若是建功,对于太子殿下非但无害,反而有利,所以不可让其只担虚名而无实权,否则,想必雍王自己也未必会甘心。若是太子殿下能够向陛下进言,派一员大将前去的同时,再准其用兵,必能让雍王殿下更加感激。”
  李弘压根没有想到刘仁轨竟会提出这样的意见,一时间愣在那里,好半晌才犹豫地问道:“父皇已经派了黑齿常之,刘相公所说的大将,又是指何人?”
  “黑齿常之就是我当日所荐,此人虽然素有本领,但毕竟是百济人,降唐的时间太短,再加上官职不高,威名不显。我所说的,是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
  细细琢磨着这一安排,李弘也觉得可行,但一想到契苾何力是父皇认可的先锋军主将,不觉又有些犹豫。然而,刘仁轨的一番话却让他打消了这个最后的疑惑。
  刘仁轨表示将亲自重回海东前线!
第三百八十四章
新鲜出炉的凉州道行军元帅
  君王拗不过枕头风。除了历史上那寥寥几位明君之外,只要是君主,基本上都难过爱妻的那一关,更何况武后并非只会妖媚惑人的女子,一番有理有节的话说下来,李治便为之怦然心动。君王的威严不可轻触,钦陵西逃的事情如今朝臣皆知,那么,若是在西北问题上没有一点表态,他这个大唐天子岂不是难堪?
  这样的大事,自然不能仅仅他一个皇帝拍板了算数,还要拿到朝会上讨论通过。然而,李治原本以为要费一番唇舌方才能够说服朝臣,却没料想太子李弘和他亲自提拔的宰相刘仁轨先后进言,道是吐蕃侵于阗,凌生羌,如今吐谷浑岌岌可危,此外噶尔钦陵又私自西归,不可不讨。如今李贤正好在凉州,可赋予统兵之责,给吐蕃一个教训。
  这一番话无疑说在了李治的心坎上,而最最重要的是,他的爱子和他的信臣仿佛看出了他的担忧所在,一起拿出了一个最稳妥的方案——以雍王李贤为凉州道行军元帅;以契苾何力为凉州道行军副元帅,兼凉州道安抚大使;以独孤卿云和辛文陵为凉州道行军副总管;率所部汉番兵共四万人,兵援吐谷浑。
  君王点头,宰相默许,但其他不知情的朝臣通通吓了一跳。要知道,吐谷浑和吐蕃之间也不知道打过多少大仗小仗,中间向大唐请求调停的次数不计其数,而吐谷浑在多次吃了败仗之后,更曾经求过援兵,但终为大唐所拒,这一回天子居然动了真格?
  眼看辽东就要大仗迭起,西北就不能消停一下么?
  然而,还不等有人冒出来捶胸顿足,这件事就成了铁板钉钉,当金明嘉和泉献诚得到消息的时候,全都瞠目结舌。前者是深恐自己先前勾结钦陵的事实为人所知,后者则是后悔自己没事多此一举——如今他老爹泉男生已经支撑不下去了,要是大唐为了西北的事延缓出兵辽东的计划,那他还不如一头撞死了干净。
  远在凉州的李贤还没来得及知道这个消息,虽说知道眼下只能等,但他没忘了自己还是凉州大都督,上下的官员接见了一遍,最后还少不得亲切会见了一下独孤卿云和辛文陵,言辞隐晦地对两人暗示,说不定这次在西北有仗可打。
  独孤卿云和辛文陵正羡慕着那些能够加入东征行列的同僚,哀叹着自己这边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逞威,可谓是满肚子不合时宜。李贤先前一到,又带来了那样重大的消息,两人都觉得有了希望,但最后转念一想,凉州大都督这个职务对于亲王未必有用,于是又沮丧了起来。此时此刻听李贤这么说,他们仍不免动了一丝希望。
  “雍王殿下,我辛文陵不妨说一句实话,不管是任何时候,只要有仗可打,我必定第一个冲在前面!我麾下的将士早就闲不住了,我整日里操练得他们死去活来,到头来却上不了战场,这事谁能甘心?”
  辛文陵是个直性子,也不管独孤卿云对他连连使眼色,竟是忽然砰地拍了一下桌子:“要说我大唐对于吐蕃那实在是太客气了,种子当初送给他们了,工匠也送给他们了,公主更送过去和亲了,可结果如何?他们还不是一样该打就打毫不含糊,他娘的,反正我是忍不下去!”
  这牢骚李贤也曾经对太子李弘发过,却没料到这回听人家发牢骚的是自己,心里头竟有那么一丝敬佩。他说这话可不愁李弘会去告密,但对于辛文陵这么一个高层将领,风险就不同了,搞不好就会被扣上怨望这样一顶大帽子。
  “辛将军!”独孤卿云虽然没看到李贤有什么发怒的表现,但唯恐这位至交同僚狗嘴里再吐出什么象牙来,连忙喝了一声。
  见辛文陵愤愤不平地闭上了嘴,他这才赔笑道,“辛将军只不过是一时失言,还请雍王殿下不要放在心上。这军队进入临战戒备不难,只是这种姿态很容易给外人错误的判断。这吐谷浑可贺敦刚刚离开,凉鄯一带就露出如此姿态,会不会……”
  这接下来的话独孤卿云就是不说,李贤心里头也明白。但别的责任他担不起,这责任他却能扛下。此时,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放心,若有责任自有我担负。到时候我大不了说,是看在和弘化公主的亲情方才这样决定。就算不能援助吐谷浑,策应一下总可以吧?”
  辛文陵和独孤卿云都没料到李贤会拿出这样一个说法,面面相觑了一会,便各自答应了下来。反正又不要他们担责任,到时候指不定还真能痛痛快快打一仗,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对于李贤这样一种爽快的态度,他们隐隐约约地有了几分好感。
  不管怎么说,李贤总归比只知道争功的已故凉州都督郑仁泰好得多!
  独孤卿云和辛文陵一走,李贤在书斋中闲坐了一会,终觉得闷得慌,便出门去寻人。然而,姚元之在长史崔温那里帮忙处置政务,程伯虎和薛丁山都溜出去看马了,盛允文正在训练那五个典卫,竟是只有他一个孤零零地没事干。
  兜兜转转,他不觉来到了苏定方当年住过的那个院子,见其中一片缟素,他这才想起,到凉州这么多天,他除了第一天来这里拜祭过,之后竟是未曾来过。在门口默立片刻,他便缓步走了进去,正跨进灵堂的时候,却险些和某人撞了个满怀。
  “原来是沛王……不,如今应该叫雍王殿下了!”卢三娘瞅了一眼李贤,见他的眼神直直地望着灵主,不觉叹了一口气,声音亦低沉了下来,“大将军临去的时候,听说甚是感慨自己一辈子东征西讨,却没有打过吐蕃,长叹一声方才辞世。大小姐这些天落落寡欢,殿下若是得闲,不妨去看看她。”
  李贤闻言顿时想起上次见到苏毓的时候,她瘦削了老大一圈,仿佛弱不禁风一般。虽说明知道小苏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但他还是不免心中担忧。因此,几乎没有犹豫,他便点了点头。
  “对了,大将军在书斋里头留下了不少札记,都是这些年最后的记录。他对这些没留下什么遗言,你若是喜欢不妨去看看。大将军的后人中没有在兵事上留心的,大小姐又是女流,你都拿走也不妨。对了,安西大都护裴行俭不日要来吊唁,他曾经得大将军教授兵法,若是他提出要,你可别捂着不肯给!”
  我李贤至于这么小气么?虽说腹谤了一句卢三娘的小心眼,但李贤想得更多的却是裴行俭的到来。大唐有两个很奇特的将领,一个是神奇老头刘仁轨,一个就是裴行俭。两人都是文官出身,偏偏在打仗指挥上头比真正的武将更猛更敏锐,不得不说天生就是带兵的材料。没想到他这回千里迢迢跑到凉州,还能见一见裴行俭,可谓是不虚此行了。
  别人是在灵堂中拜祭,他却是上香之后,找了个地方席地坐下,拿着个酒葫芦对着灵主喃喃自语,到最后又想起以老苏的忠义无双,在隋唐英雄传里头却被诋毁得体无完肤,不禁心中微怒。编故事有把好人编得更好的,但把好人说成十恶不赦的坏蛋,这现象还真是少见。想到这里,他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对着那灵主斩钉截铁地撂下了一句话。
  “老苏你放心,我回头一定找上一批最会写传奇小说的人,把你平定东西突厥和百济,三擒其君王的故事写出来,到时候让人人都知道,省得让你死了还被人算计!”
  “爷爷在天之灵若是得知,必定会感谢六郎你的盛情!”
  猛听到背后那个幽幽的声音,李贤倏地转过身来,见苏毓站在门边,不觉微微一愣。因为正在服孝的关系,她身上一身缟素,发髻只用一根荆钗绾起,脸上脂粉不施,一双眼睛微微有些肿,仿佛刚刚哭过。想到卢三娘的嘱咐,他连忙走上前去。
  “小苏,苏大将军一世英雄,此次在任上去世,那也是寿元到了。他生前官高爵显,生后又享尽哀荣,再说又有你这样贴心的孙女,又有几人能及?斯人已逝,我们却还得活下去不是么?”见苏毓面上表情稍稍一缓,他忽然心头一动又笑眯眯地加了一句,“大将军生前可是托付我给他找一个孙婿,如今他不在了,这托付却在。”
  说到这终身大事,苏毓顿时脸色一变,旋即更流露出几分少女的娇羞,一跺脚就转身走了,走到门口却又忽然回过了头,竟是没好气地一瞪眼睛。
  “这种事情用不着操心,六郎你只要保着凉州一地平安那就够了!”
  望着苏毓远去的背影,李贤不禁耸了耸肩。吐蕃这回能把吐谷浑吃下去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打凉州的主意?而他刚刚走出那院子,程伯虎就满脸兴奋地冲了进来。
  “六郎,洛阳那边有消息来了,说是朝廷授你为凉州道行军元帅!”
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少搭配,干活不累
  元帅这个官职在大唐,一般都由皇子亲王兼任。比如说那位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任过西讨元帅。不过,和大将军将军这一类的常设官职不同,元帅乃是战时所设,若是不打仗了,所谓的元帅就和普通武将没什么两样。
  刚刚从天上砸下来一个凉州大都督砸到了李贤的脑袋,这时候忽然又砸下来一个凉州道行军元帅,就算是李贤也不禁感到一阵眩晕。
  “你这话当真?”
  “废话,洛阳来的人刚刚到城门口,小薛正好逛到那里,亲耳听到的好消息,怎么会有错?你赶紧出去准备一下,小薛说人大概就要到大都督府了!”
  话音刚落,李贤就一溜烟地冲了出去,而程伯虎站在那里嘿嘿一笑,随即跟在后头回转了去。他老爹临走时还不无怒色地警告他说朝廷断然不会在西北用兵,可若是不用兵,派什么凉州道行军元帅?他程伯虎学了那么多年武艺,不就是为了上阵杀他娘的,否则难道成天拎着一把斧子打架?
  敬业,这回我程伯虎可抢了你的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