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2

  年纪尚小的赵佶几乎被一连串的变故惊得哭了出来,此时只有点头的份,哪里还有其他反应。高俅一手把衣襟撩到了腰间,爬上栏杆就从二楼跳了下去,顿时引来楼上众人的一阵惊呼。蹲身缓冲平安落地之后,他也顾不得那许多,冲进人群撒丫子就跑,岂料那三个大汉竟毫无放弃之意,冲出酒家追了上来。
  “伯章,我们为何要跑?他们害得我的面人也散架子了!”从腾云驾雾的惊愕中恍过神来,赵佶又恢复了一个赵宋宗室的骄傲,“他们竟然诬蔑堂堂大宋郡王,我非得要他们好看不可!至少也要送他们到开封府吃一顿板子,否则他们还以为我赵佶是好欺负的!”
  高俅哪里还有功夫回答这种孩子话,看那三人的样子就是奸猾之辈,说不定是拐卖孩子的行家里手,再说了,这种事情通知开封府,赵佶最多丢点脸面,自己至不济也得领一个教唆宗室的罪名,不是自找苦吃么?跑着跑着,尽管他的体力远胜别人,但毕竟手中还抱着一个五六十斤的小孩,脚下步子也渐渐沉重了起来,后头的人也越追越近了。危急时刻,左后方突然传来两声大喝。
  “公子爷,终于找到你了!”
  高俅扭头望去,见刘金和贾全粗鲁地挤开人群奔了过来,一颗提在嗓子眼的心顿时落到了实处。要是没有赵佶这个负累,别说区区三个人,就是十个八个他也未必不能对付,可多了赵佶他就只能选择逃跑。他指了指追上前来的三个大汉,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拿……拿下那三个家伙!”
  刘金和贾全正觉莫名其妙,火头上的赵佶也发话了:“伯章的话你们没听到么,赶快把人给我拿下!竟敢当众胡说八道,太无法无天了!”
  有了主子这句话,刘金和贾全哪还有什么顾忌,大喝一声就扑了上去。这些王府侍卫岂是等闲,不过三拳两脚,刚才还气势汹汹的三个大汉就被教训得动弹不得,躺在地上惨哼连连。
第二十二章
疑雾重重
  由于那些王府侍卫最终找到了赵佶,又听得这位正主儿吹嘘了一番高俅的英勇,因此他们看高俅的目光虽然有几分恼怒,但却不像起初那么喷火了。高俅又竭力劝了赵佶不要当街发落,众侍卫便把人架回了王府。
  遂宁郡王府中,赵佶恨恨地瞪着地上的三人,恨不得一个窝心脚把人都踹死。他平生第一次微服游玩就遇到了这样的丑事,心里自然是怒火中烧。突然,他一巴掌拍在几案上,怒声喝道:“快说,究竟是何人说孤王是……是什么小贼?”
  三个大汉遭了一顿痛打,又被一群侍卫带进了层层守卫的王府,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大人物。因此从被拖进大厅的一刻起,他们就纷纷在那里磕头如捣蒜似的连声求饶。此时听得赵佶问话,一个左颊有刀疤的连忙抢先答道:“回禀郡王,小人等全都是良民百姓,刚才只是一时走了眼,绝不是有心和郡王作对……”
  “郡王问的是你们为何要胡说八道!”高俅听那家伙在那里唠唠叨叨就是不说正题,连忙喝止道,“若是你说实话还有活路,否则按你们一个诬蔑宗亲的罪送到开封府,恐怕你们这一生一世就得刺配充军!”
  赵佶毕竟还小,此刻听了高俅这话自然连连点头,堂下那群侍卫也附和着喝骂吓唬了一番。终于,一个獐头鼠目的忍不住爬了出来,一边磕头一边禀报道:“郡王,小人也是一时中了他人奸计。是有一个看上去和郡王一般大的小孩给了我们一锭银子,让我们冲上酒楼大喊捉贼,还说您偷了他家的玉佩!”
  一个小孩?高俅闻言当即愣住了,他本以为这些人就是拐子帮之类的把戏,大约是看到赵佶衣着华贵这才动了歹心,谁想竟会牵扯到什么小孩。他不由朝堂上其他人瞥去,只见那些侍卫也是个个莫名其妙,只有赵佶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古怪的光芒。
  “孤王问你,那个小孩穿着什么衣物,身后可有跟班随从?”赵佶咬牙切齿地问道。
  “回禀郡王,当时天黑,小人看得不甚清楚……”那贼脸大汉才说了一半,一个茶盏便在他面前打了个粉碎,他一抬头就看见了上头少年怒气冲冲的脸,连忙改口道,“不过小人看见他腰间有一枚龙形的坠子,还有,他的一个随从只有三根手指……”
  “够了!”赵佶终于勃然色变,“孤王就知道暗中算计的不是好货!”发了好一通脾气之后,他方才恨恨地发落道,“将这几人先关起来等候处置,除了伯章以外,你们全都退下!”
  “郡王饶命,郡王饶命啊!”
  堂中响起了声声求饶,但那帮侍卫本就恨极了这群家伙,拖人的时候无不暗中下了狠手,因此须臾那三人便没了任何声音。赵佶也不再作声,一个人在堂上来回踱着步子,脸上阴霾密布,目光也焦躁得很。
  高俅在听到龙形坠子时便心中微动,再见赵佶脸色不同,他自然隐约猜到了其中关键,此刻听到赵佶开口留人,他的脑筋顿时开动了起来。真正说起来,今天的事情确实犹如儿戏,这几个大汉显然是贪图小利胸无大脑之辈,否则也不会冲撞了这么一位难惹的煞星。
  “伯章,今天的事情多亏了你,否则要是真的闹到开封府,我的面子就全都没了!”赵佶走到高俅身边,仰起头来很是感激地说道,“那时你抱着我从酒楼上往下跳的时候,我就想,你这人胆子真大,不像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高俅竭力忍住那股苦笑的冲动,一本正经地蹲了下来:“十郎,虽然我很想感谢你的看重,但是却不得不说实话。要是今天真的对付不了那三个泼皮,我最多挨一顿打而已。但如果我今天弃你而逃,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就是罪魁祸首,你认为我会有好下场吗?”
  赵佶听得大皱眉头,侧首想了好一阵子,他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你总归还是救了我,这份情我会记得的!”沉默了好一阵子,他才继续说道,“其实我已经知道是谁在暗中害我了,只是我现在拿他没办法。可恶,为什么娘娘偏偏生了病,否则我非得告他一状不可!”
  听到这里,高俅更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只是,双方都只是半大的孩子,居然能把事情搞大到这种地步?怀着一种既好奇又担心的心理,他故意试探道:“十郎,那个人是不是你的兄弟?”
  “你怎么知道?”赵佶毕竟年幼,哪里想到高俅这么快就猜到了关键,脸色不由微微一变。许久,他很是颓丧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唉声叹气地道:“你没猜错,那家伙是我的弟弟普宁郡王赵似。他生来就和我不对眼,在娘娘面前还好,背后就总是和我作对。哼,不就是仗着皇兄和他都是皇太妃生的,有什么了不起!”
  高俅终于明白了事情始末,简而言之,就是赵佶有一个和他不对眼的弟弟赵似,赵似和哲宗是一母所生,而赵佶在太皇太后高氏面前似乎比较说得上话,所以赵似在高氏面前一直装乖宝宝。
  “你真的肯定是普宁郡王指使他们干的?”
  “当然,那个三指的侍卫曾经跟过皇兄,后来才指派给了赵似,不是他还有谁?”赵佶恨恨地提着桌角,小拳头握得紧紧的,“赵似见皇兄待我亲厚,所以总是使绊子,这一次竟敢闹到这个地步,实在太过分了!”
  这种天家的家务事,高俅原本无意插嘴,可是,一想到那赵似是哲宗一母同胞的弟弟,而如今哲宗生母朱太妃也仍然健在,他的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他只记得宋徽宗登基似乎一帆风顺,何曾想到还会冒出一个赵似。事到如今,他也无暇感慨自己当初读史不精,只得好言安慰了赵佶几句,这才让气鼓鼓的小郡王渐渐消了气。
  “算了算了,再想那种家伙不过是给自己找气受!”年幼的赵佶还算豁达,气头过了也就想到了正事上,“伯章,你那个什么瘦金体是怎么想出来的,我老早就有那种想法,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结果却在你这里看到了。”
  高俅哪知道天下还有似赵佶这样在书画上有绝佳天赋的天才儿童,此刻惟有苦笑着归结于运气而已。在得知赵佶临过无数帖子见识过众多珍品书画之后,他也不敢过于班门弄斧,只捡着现代人研究徽宗书画的一些心得说了一些,果然对了赵佶的脾胃。可这么一来,他这个半吊子不免累得半死,连忙借口天色太晚辞了出去。
  汴京的夜生活一如既往地喧闹繁华,高俅想到在家里翘首盼望的英娘,不由顺道又去了绸缎铺,花了几百文买了两块织纹锦。用皮纸裹好之后,他又去点心铺买了一盒新鲜出炉的杏仁糕,这才施施然地准备回家。
  路过一处行院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一顶装饰华贵的小轿上,只见那小轿缓缓停在了金碧辉煌的大门口,前头一个轿夫上前打起轿帘,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子便轻移莲步行了出来。尽管隔着距离尚远,但高俅似乎闻到了空气中那股如兰似麝的清香,眼睛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张清丽绝俗脂粉不施的脸庞。
  那女子忽然仿若无心地回头朝这边看了一眼,嘴角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瞬间,他只觉脑际轰地一声,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直到那环佩叮当的响声在耳畔消失许久之后,他方才如梦初醒,但见身旁众人皆是颠倒迷醉,不由大骇。
  什么叫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他终于明白了。以前总以为古人渲染那些所谓美女全是言过其实,可亲眼见过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虽然自诩在现代阅尽美女,但和刚刚看到的那女子相比,所谓的明星艳星全都黯然失色。
  她究竟是谁?
第二十三章
夫妻夜话
  眼见一群身着绫罗绸缎的男人全都涌了进去,高俅不禁抬起了头,只见那镶金牌匾上赫然提着龙飞凤舞的“入云阁”三字,心中不由大讶。虽然他不知道那个落款为风中居士的人是谁,但看这字的风骨精神,赫然有名家风范,大约也只有宋代的这些士大夫会如此放纵无忌了,换作其他朝代,那些自视甚高的文人墨客又怎会轻易给这种风月场题字?
  他正感慨时,背后突然有人开口唤道:“伯章兄,今日怎么有兴趣到这青楼楚馆之地来了,你不是对嫂夫人情有独钟从不稍离么?”
  高俅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风流倜傥的青年正含笑而立,却是苏轼的三子苏过。由于年纪相仿,他在苏府走动时和这位苏家三公子交情最好,平日言笑无忌,想不到居然会在这种地方遇上。
  “叔党,你还真会开玩笑,我不过是看到了那牌匾上的字有些感触而已,就换来你这般编排。”他见苏过身后别无一个随从,不由愈加疑惑了,“怎么,你这是悄悄出门的?”
  “伯章,你真是三句不离本行,出门也只知道看字。今日既然有缘,我就带你去一个好地方!”苏过挤挤眼睛,不由分说地推着高俅往前走,“每月逢初十和二五,汴京鼎鼎有名的花魁行首澄心姑娘都会到入云阁献艺,达官显贵无不趋之若鹜,我好容易才等到了这一天。”
  听了这话,高俅登时想到了刚才的惊鸿一瞥,怪不得那女子气度容貌都是上上之选,原来竟是这样的人物。尽管心动得很,但他俯首看了看身上衣裳,突然摆手挣脱了苏过。
  “叔党,不是我矫情,我不比你孑然一身,这种地方我还是少招惹为妙。”他拍了拍苏过的肩膀,扭头就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只余一句话飘了过来,“你放心,此事我不会对学士说的。”
  “就是父亲看到澄心时也大为惊艳,又怎么会责怪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苏过站在原地发愣,好一会儿才用折扇一敲脑袋道,“待会我倒要说给他们听听,历来只要听到澄心出现,从没有男人会不动心的。”
  尽管嘴上说得强硬,但回家的路上,高俅的脑袋里全都是那女子一闪即逝的笑颜,就算他想要忘却都没法办到。推门进房时,只见油灯下的英娘还在那里缝补衣裳,眼睛熬得通红。
  “这么晚了,你为什么不先睡?”一天的奔波之后看到这幅情景,高俅自觉心里烫贴到了十分,“以后我有的是晚归的时候,你用不着天天等我,以后若倦了就先睡吧。”
  “我白天横竖没什么事情,晚睡一会有什么打紧。”英娘温柔地上前为丈夫脱去外袍,又接过了他手中的东西,这才半是嗔怪半是喜悦地道,“每次出去总带那么多东西回来,也不知道俭省一点……”
  不俭省我就直接上青楼花天酒地了,还能记得这么早回来?心里虽然转过这么一个念头,但高俅知道妻子的秉性,只是置之一笑而已。比起那些娇蛮人性的千金小姐,英娘的欲望实在太小了,自己的一点点心意就能够哄得她喜笑颜开,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对了,阿峰,你今天不是到小王驸马那儿去了么,为何这么晚回来?”
  “那是因为我今天又遇到了一个贵人。”见妻子一副惊讶莫名的模样,他不由伸手将伊人揽在了怀里,轻轻地吻了那娇艳欲滴的红唇,“怎么,嫌你家官人遇到的贵人太多么?”
  英娘闭着眼睛沉浸在丈夫的温柔中,好一阵子才低低嗯了一声。“阿峰,有的时候我真的很害怕,你一连认识了那么多人,其中又有学士又有驸马,我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女子,我怕我配不上你……”
  “胡说什么呢!”高俅只觉心中一紧,一股难言的情愫瞬间自心头弥漫了全身,“不管怎样,你都是我的妻子不是么?别老是胡思乱想的,你上次应该见过苏夫人,她当初在嫁给学士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寻常农家女子,如今还不是朝廷诰命?有时间担心这个,你还不如好好调养身体,别没事就缝缝补补的,伤了眼睛可不划算。”
  “你说什么呢,这里连房子到陈设都是驸马的,就连我们身上的衣裳也是出自驸马所赠。如今我们生活虽然富足,但是阿峰,你想过没有,倘若一朝生变,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英娘突然仰起头,一脸认真的神情,“我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好歹还知道人当自立的道理,你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学士驸马这些贵人过活,若是现在就大手大脚惯了,将来怎么办?”
  高俅被妻子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想到今天一次逛街就用去了好几贯钱,他不得不感叹自己一直都太过乐观了。确实,自己现在吃的用的名义上都是自家的,但王晋卿不知道暗地里资助了多少东西,就连苏轼那里的人情也没法还。说来说去,自己这个迎门当户的男子汉大丈夫竟连一点生财之道都没有,岂不是丢人现眼。
  “阿峰,阿峰!”见丈夫只是沉思不作声,英娘不禁有些惶急,又是担忧自己口气过重,又是担心丈夫生气,声音也渐渐低了下来,“我不是怕将来受苦,我只是……”
  “英娘,谢谢你!”高俅用手封住了妻子的红唇,一字一句地道,“今日若非你提醒,我险些铸成了大错。没错,男儿当自强自立,学士驸马的周济能够解决一时之急,但我不可能就这么过一辈子。”一瞬间,原本在他心头迷迷糊糊徘徊着的念头清晰了起来,联想到今日和赵佶的相遇,他登时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主意。
  英娘这才放下了心,眼中尽是浓浓的甜蜜,仅仅是几个月,那个脾气暴躁的男人就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举止有度会体贴人的丈夫。她曾经一次又一次地从睡梦中惊醒,发觉自己躺在一个坚实的臂膀中,然后又沉沉睡去。为此,她曾经无数次感谢上苍带来这样的改变,那个从来不敢奢望的奇迹,终于确确实实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嘭嘭嘭,门外的一阵敲门声突然扰乱了房中的气氛,虽然满心不情愿,但高俅仍只得不耐烦地出去开门。由于王晋卿借给他的这处院落着实不小,因此他就理所当然地把宋泰安置在了东院,中间还隔起了一道围墙,为的就是怕人打扰二人世界,谁想老头仍是三天两头惹些麻烦。
  “我说岳丈大人,这么晚了,你究竟又有什么事?”
  “二郎,明天我要出一趟远门,刚才英娘替我清理东西时想把你的几件旧衣服送给我,你没回来她不敢做主张,所以我见你这灯亮着就过来问一声,你……”
  这都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三更半夜敲人家的门就为了几件旧衣服,这大概就只有宋老头做得出来。念在这超级电灯泡明天就要消失,高俅只得强忍住踹人的冲动,满心不情愿地把人请了进来。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利好消息,这位丈人要到大名府去会旧友,至少得两三个月才会回来!对于这一个月来频频被宋泰骚扰的他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第二十四章
弄虚作假
  挟着两个锦盒,高俅一头扎进了集贤斋。四周浏览了一阵之后,他就跷起二郎腿往正中的椅子上一坐,高声唤道:“叫你们大管事的出来!”
  由于觑着高俅衣着寒酸,因此一个领头的伙计只瞥了人一眼,便把他归到了装模作样的那一类,态度自然有些不冷不热。“客人若是有东西要卖,不必大管事,我尽可作主。”
  “哦,不论值多少钱的生意你都做得了主么?”
  那伙计显然被激怒了,他冷冷打量着这个满口大话的青年,很是自傲地道:“没错,一百贯以下的生意,我全都可以做主!”
  高俅的表情顿时有几分尴尬,语带试探地问道:“一……一百贯?一百贯以下你全都能做主?我没听错吧?”
  “没错,只是本店之中能够卖到一百贯的字画不多,我倒也很想看看阁下的字画值多少钱呢!”那伙计见高俅态度畏缩,愈发盛气凌人了,“但凡有超过五百贯的生意才会劳动大管事,我看阁下似乎就不必了吧?”
  愣了半晌,高俅突然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一百贯……若是区区一百贯,我还用得着上你们集贤斋么?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大名鼎鼎的集贤斋不过如此!”他言罢扭头就走,左脚刚跨出门时却被人拦住了。
  “你什么意思,如果你真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不妨拿出来看看,休要胡言乱语坏了我们集贤斋的名声!”高俅的话激怒了一群伙计,这些人立刻把他团团围住,一幅兴师问罪的架势。此时,另几个在店中挑选字画的客人也好奇地凑了上来,指指点点满是好奇。
  “什么意思?让你们大管事出来就知道了!”高俅冷哼一声,脸上现出了一丝怒气,“你们这些小喽罗哪里懂得鉴赏名家墨宝!”
  “你……”几个伙计登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就在情况僵持的时候,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了起来。
  “退下,你们围着客人成何体统!”随着这句话,一个身着绸衫的中年人出现在了店堂中,只见其人一脸和气,唯有目光犀利,似乎能看透人心,“这位公子,小人刘安,正是此地的管事,不知公子有什么生意要照顾小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