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82

  “徐真人,不瞒你说,我向来对神鬼之说敬而远之,也从来不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说话的是渝州傅氏一族的族长傅传祥,他这一年已经过了古稀,身体却依然硬朗结实。此刻,他毫不在意四周的炯炯目光,毫不避讳地说道,“若是徐真人真有这么大能耐,为何不为我等显露一手?如今虽然已经入春,但春寒料峭的时节,百花离盛开仍早,你若是能……”
  徐守真始终保持着泰然自若的表情,见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不由微微一笑,随口打断了傅传祥的话:“这有何难?”
  他随手一招,身后侍立的一个年轻道士立刻一溜小跑奔到了厅堂门口,对一个仆役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他便端着一个盛满水的瓷碗回转了来,然后低声禀报道:“师傅,我已经吩咐他们去准备了!”
  在众人的一阵议论声之中,几个赵府仆役吃力地抬着一个大花盆走进了厅堂。只见那花盆中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看上去煞是萧索。为首的仆人待花盆放下之后,朝周围人群团团一施礼道:“这是主人最喜欢的醉芙蓉……”
  一句话还没说完,人群便为之哗然。要知道,川中芙蓉最是名贵,但上百种芙蓉花中,这醉芙蓉最为罕见,它一天之中自动变化花色,侍弄起来也极度繁琐,向来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能拥有。今天仅仅是为了一句戏言,赵庭臣竟将这醉芙蓉搬了上来,手笔也太大了。此情此景下,徐守真也不由面色微变,随后便恢复了一贯的古井无波。
  众目睽睽之下,他随手掏出一张符纸往瓷碗中一放,右手食指中指一并,往其中轻轻一指。顷刻间,那符纸竟在水面上燃烧了起来,清澈的水色和那熊熊的火光交相辉映,显得诡异十分。等到符纸燃尽之后,他方才用手指轻轻蘸了一点,屈指往那株醉芙蓉上弹去。
  “故弄玄虚……”
  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刚刚响起,原本还没有一点动静的花盆中突然产生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只见枝条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出了一个个嫩芽,随后抽枝散叶,最后竟长出了花苞。
  “天哪!”赵庭臣往日最是喜欢这株醉芙蓉,此刻不由掩口惊叹,然后到了最后,他就连惊叹的力气也失去了。
  只见那原本还含苞欲放的花苞一个个舒展了开来,一朵朵白色的娇艳花朵绽放在这春寒中,甚至还散发出阵阵清香。这还不算,片刻之后,白色的花瓣渐渐变成了浅红色,末了又转变成了深红色,正合了三醉芙蓉之名。
  “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
  这下子不用别人奉承,在场众人就全都相信了这等奇技,赵庭臣本人也看呆了,那个原本意在刁难的傅传祥更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就连脸上的皱纹都在抖动。反倒是站在廊柱旁边的白玲目不转睛地盯着徐守真,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一丝异样来。
第十七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
  唐家堡虽然称堡,在外看来却不过是寻寻常常的一个村子。大宋朝廷对涉武之事一向管理极严,对于泸州这种蛮夷众多的地方自然也是倍加防范,光是周围的堡砦便有数十个。泸州辖三县,附近有十八个羁縻州,而大宋最著名的井盐产地之一淯井监,就在离泸州不远的地方。所以,城内也是汉夷杂居,酒肆饭庄之中,夷民的身影反倒比汉民更常见一些。
  拿到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实证之后,高俅自然无心在唐家堡再作逗留,但是,他仍旧多留了一个心眼。尽管白玲和燕青已经奔赴渝州,但他还是不放心,因此在泸州城内和高明雷焕会合了之后,他便在城内一处早已置办下的隐秘居所中住了下来。
  “你是说,已经有人放出了风声,说今年巴蜀会大乱?”听到雷焕的奏报,高俅顿时感到脑际轰然巨响,说是眼冒金星还是轻的。此时此刻,他真是恨不得把那些找麻烦的家伙掐死。勉强按捺了心神悸动,他方才恶狠狠地问道,“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雷焕在泸州附近生活了数十年,当然结交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朋友。自打带了高明回到巴蜀之后,他便用足了手段,正是想在高俅面前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如今寻着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仔细斟酌着语句,不无谨慎地回禀道:“大人,事关重大,小人不敢妄言,但小人听说,有不少部族的酋头都听到了流言,说朝廷觊觎他们的领地,不久之后就会出兵,所以这些人都抱持着先下手为强的心思。”
  “胡说八道!”高俅霍地站了起来,脸上怒容尽显,事到如今,若是他还不知道这是有人刻意造谣,那就是一等一的笨蛋了。四川历来就是赋税重地,若是出了大乱子,一时半会很难镇压下去。伫立片刻,他便突然转过了身子,盯着雷焕问道:“你好歹也曾经是这里的地头蛇,难道没打听到幕后放风声的人是谁吗?”
  雷焕闻言露出了不安的神情,他抬头瞟了一眼高明,最终咬咬牙道:“小人只是听说,渝州那里局势不稳……”
  “又是渝州!”高俅的嘴里迸出四个字,铁青的脸色上闪过一丝担忧,但更多的却是如释重负。要知道,与泸州附近的复杂局势相比,渝州的情形无疑要好对付得多。对方不是挑选泸州作为突破口,首先应该是无法说服众多蛮族,其二则是无法应对泸州驻扎的宁远军,其三大约是担心事情败露为唐门所知。这也能够看出,幕后策划的人并没有很大的把握,人手也不足以应付太大局面。此时,背后突然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
  “我曾经听本地人说过,自从元丰七年乞弟死了之后,西南就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冲突,应该说,那些蛮夷如今都能够维持温饱,所以只要安抚得当,他们不会轻易和朝廷爆发冲突的。”
  公孙胜见其他人都看着自己,话头突然断了。他虽然寄希望于让高俅替他脱罪,却也一直抱着藏拙的心理,但此时就是暗悔失言也迟了。沉默片刻,他终于还是再度开口说道:“朝廷对这些蛮夷向来是以安抚为上,用兵为下,一旦他们兴兵作乱,则朝廷必将免去每年的赏赐,然后断绝互市贸易,并在这些部落周围设下大军。如此一来,哪怕朝廷不打,他们自己也就困顿难支,最后不得不乞降。这么多年的教训下来,他们绝不会愚蠢到听信他人的不实之词。再说了,生夷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归化成为了熟夷,恐怕比汉人还要精明几分。”
  一席话说得高俅大为心动,说是豁然开朗也不为过。要知道,西南小乱几乎从未断过,若是能把乱事控制在一定层面之内,那自己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想到这里,他不由连连点头,目光中的激赏之色流露无疑。
  一番商议结束之后,众人便纷纷出了屋子。才出门不远,公孙胜便被高明叫住了,两人嘀咕了一阵后便溜之大吉,而最后一个走出来的姚平仲却在门口站住了,默立半晌竟又回转了房内。
  高俅起先还未注意有人进来,一直在那里闭目沉思,当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觉身前多了一个人,不禁暗暗称奇:“希晏,你还有事么?”
  “大人,倘若有机会的话,您能不能让我……”姚平仲话说了半截却吞了回去,表情似乎有些懊恼。“对不起,您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好了!”他躬身行礼便想退去,临到门口却被高俅叫住了。
  “你想上战场?”高俅一眼便看出了少年的心思,缓步走到姚平仲身后,不无郑重地问道:“倘若你这一次没有跟我来,恐怕应该正式在西北边疆建功立业了,你是不是后悔了?”
  “没有!”姚平仲立刻转过了身子,急急忙忙地辩解道,“我……我只是……”
  “我知道,姚家历代子弟都是从沙场进身,几乎没有当文官的。你的那些长辈都在沙场建功赫赫,威名远震西夏,你希望像他们一样,这本是无可厚非!”想到那些武将驰骋沙场纵马杀敌的情形,高俅自己也觉得热血沸腾。对于曾经生活在后世承平年间的他来说,那也许是男人儿时最大的梦想。“但是你不要忘了,纵使你武勇盖世,却始终脱不了军令的制约,即使是统兵大将,也得接受枢密院的指令,为将不能自专,这正是我朝衡量武将的一大标准。”
  说着说着,高俅顿时觉得兴致上来了,一把拉着姚平仲走到了窗前。他所在的小楼足有三层,登高可以俯瞰城内的大片景致。
  “希晏,你还年轻,你的祖父之所以让你来这里历练,无非是想要你多学一点战场上无法领会的东西。你看,这泸州城内井井有条,虽然有时也会有冲突,但终究还是平静的。我可以很肯定地对你说,此次纵使渝州有变,起决定作用的也必定是手段,而非武力!”
  “大人,我……”
  “你应该读过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道理你应该明白!”高俅自忖教训够了,末了才笑吟吟地补充了一句,“眼下还不到你上阵拼杀的时候,到了该用你时,我肯定派你上阵,这应该行了吧?”
  “多谢大人教诲!”姚平仲此时却分毫不露喜色,心悦诚服地弯下了腰,而后才大步离去。
  “下马威……”喃喃自语了三个字,高俅顿觉哑然失笑,“也该是时候启程去成都了!若是再迟,也不知道那些家伙会怎么骂我!”
  正如高俅想象中一样,他的那三个幕僚还真是躲在车里议论他。要知道,高俅临行前拉走了大多数亲信,而只留下了几个高府中人帮助维持场面,所谓的大队人马其实更应该用老弱病残几个字来形容,当然,赵佶钦点的那些脱去了军籍的彪悍护卫不算,可这些人,他们三个能指挥得动么?
  “真见鬼,我一直听说这位高帅行事很有章法,想不到会这么胡来,山高路远的,要是出了一点差池,谁来负这个责任?”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长相虽然貌不惊人,但一双眼睛却是精光闪闪,一看就是一个精明利落的角色。
  “老金你就别抱怨了,如今高帅不过刚刚认识了我们三个,你能指望他对我们有多少信任?”接过话茬的是男子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他却是长得一幅好相貌,只是始终一幅懒洋洋的表情。“再说了,决定是高帅本人做出的,我们根本不用去操心。”
  “穆方说得没错,只要我们能掌握好分寸,不愁得不到信任。”埋头在书堆中的老者终于抬起了头,不像两个同僚那般年富力强,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之所以还会接受了这一次的使命,不过是为了临老之前再赌一把而已。“高帅如今才三十出头,圣眷却远远在朝中各位大员之上,将来肯定是要入政事堂的,我们作为幕僚,将来自有谋划的机会。能够让蔡学士也不敢小觑的官员满朝也找不到几个,说来我们的运气还真不错。”
  年长的老者名叫吴广元,字汉昌;中年人是金坚,字成夫;年轻人叫做焦恩仲,字穆方。三个人都曾经在蔡京身边当过幕僚,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此次却因蔡京的引荐而入了高俅幕府,心底都有自己的思量。但他们全都明白,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利益已经彻底和高俅绑在一起了。
  “到绵州了!”
  车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嚷嚷声,车内的三人彼此互视了一眼,焦恩仲便掀开了车帘,举目往远处望去,果然,一座城池的轮廓依稀可见,甚至还能看到袅袅的炊烟。
  正在三人心情轻松的时候,突然,一个眼力最好的大喊了起来:“城门那边有人出来了!似乎是朝我们的方向来的!”
  一句话顿时让吴广元等三人紧张了起来,与寻常上任的官员相比,高俅并未动用仪仗,家属也没有随行,因此这大队人马看上去并不招摇。但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应付了好几拨想要借机拜见的官员,若是此番来的还是朝廷命官,把戏难免不会有戳穿的一天,究竟该如何是好?
第十八章
一语不合动嗔心
  当赵府的筵席终于摆出来之后,赵庭臣先将徐守真请到了上座,又硬是把白玲拉了过来,将其一一介绍给了那些最重要的客人。一听说乌族白凤四个字,所有的人都不免肃然起敬,与那背后的含义比起来,白玲的混血血统根本就无足轻重,一时间,趋奉和逢迎的话漫天飞舞,就差没有将佳人捧上天了。
  冷眼旁观的燕青却不免露出了一丝冷笑,他早就从高俅那里得知了白玲的身份,惊奇劲早就过去了。许是习惯了同样大大咧咧的伊容,对于白玲的开放大胆他并不反感,反倒觉得有些亲切。饶是如此,他却仍然隐隐约约觉得,白玲能够在大哥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是因为乘虚而入的缘故。若是此次入川大嫂英娘和伊容能够同行,兴许一切都会改变。他正胡思乱想时,突然感到肩膀被人重重拍了一下,眼中立时厉芒一闪。
  “小兄弟,听说阿玲的丈夫是你的大哥?”
  听到这句挑衅意味十足的话,他立刻转过了头去,只见对面的是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人,尽管端着一幅温文尔雅的样子,眸子中却闪动着一股说不出的自负。他心念一转,故意装作少不更事地答道:“是啊,玲姐和我大哥恩爱得很呢!”
  前来探问的正是赵谂,他甫一见到白玲就惊为天人,当得知佳人就是儿时玩伴时,更是生出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占有欲望。尽管明白自己是使君自有妇,佳人是罗敷自有夫,他却仍旧动了一亲芳泽的念头。此刻,当从燕青口中听到恩爱两个字时,他的脸色着实阴沉了下来。
  已经被安排坐首桌的白玲终于摆脱了那些大献殷勤的人,放眼四处搜寻燕青的踪影。当她看到赵谂正在和他说话的时候,立刻霍地站了起来,急匆匆地冲到了燕青身边。
  “小七!”她不满地瞪了赵谂一眼,这才对燕青露出了一个妩媚的微笑,“你一个人坐在别的地方太气闷了,来,坐到我那里去!”说完她不由分说地拽住了燕青的胳膊,向赵庭臣打了个招呼便把人按在了自己身边的一个锦凳上。
  “阿玲,才嫁了人就知道帮夫家,你可真是女生外向!”赵庭臣见原本坐在白玲身边的一个客人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出了座位,不由哑然失笑。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另一边怅然若失的儿子,心底却犹多了几分警惕。看这情形,儿子赵谂怕是已经对白玲种下了情根,但如今早已不是两小无猜的时节,若是不能趁早打消了他的这点念头,事情恐怕会闹得不可收场。想到这里,他不由打起精神殷勤地招呼了起来。
  酒足饭饱之际,一众客人便听戏的听戏,闲聊的闲聊,打盹的打盹,没几个人还有工夫注意自己的子侄。由于这天根本就没有几个女客,因此在明知白玲已经婚嫁的情况下,仍有一大堆正当盛年的公子哥围在了她的周围,用什么方法卖好的都有。只可惜佳人早已收起了那幅笑脸,无论是面对谁都是冷若冰霜,和刚才酒筵上的谈笑风生判若两人。
  燕青此时却悄悄借机溜了开来,人是大哥的,要是自己还得时时刻刻看着,那这个小弟也当得太累了。更何况,他从早先就看到徐守真在朝自己使眼色,自然得趁机问一个明白。果然,他趁乱出了厅堂之后,眼前突然一花,只见空中赫然悬停着一只纸鹤,看上去殊为诡异。下一刻,那纸鹤就突然展翅向前高飞,他连忙快步追了上去。好在此时赵府仆役不是在厅堂伺候就是在前庭迎来送往,竟无人注意到他。终于,在拐了好几个弯之后,他终于看到了那个一身道袍的身影。
  竖起耳朵静立片刻,他确定四周并无外人,心底立刻一松。“徐真人,你今天可是大大露了一回脸,恐怕明天,渝州城内便会传扬起那三醉芙蓉的神迹了!”他一边开玩笑一边走上前去,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以道术神算闻名天下的人。自从听说了此人面目乃是假的之后,他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直到今天看见那匪夷所思的一幕,他方才觉得自己太小觑天下英豪。
  “七公子过奖了,那些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上不得大雅之堂!”徐守真含笑点了点头,这才解释道,“我刚才就向赵大人要了这块地方,说是随便帮他看看风水,所以这个时候不会有别人来,你就放心好了。”话虽如此,他还是刻意压低了声音,“怎么高大人没有直接去成都?”
  “大哥另有要事。”燕青简明扼要地答了一句,见徐守真并未追问,心中不由暗赞他的知情识趣。“对了,你在渝州这些时日,可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么?”
  “不对劲?”徐守真闻言一愣,但很快恍然大悟。沉默片刻,他便不无顾虑地问道,“难道高大人得知渝州城内有什么不妥?”在得到燕青一个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这些天的所有情景,末了,他才摇了摇头。“说实话,渝州虽然汉夷杂居,看起来却安定得很,不像是有什么变故。”
  “没想到你也这么觉得……”燕青颇有些失望,才要开口时,却又听到一句更关键的话。
  “要说不妥,却很可能着落在这赵府之内!”
  燕青精神一振,连忙追问道:“此话怎讲?”
  “说起来你大约会觉得玄奇,其实我在进这座宅院之前,就觉得有一股很强势的精金之气。那时候我只认为赵家出身蛮夷,说不定是早年杀戮过多所致,但是,那个自称是赵公子朋友的人却很有问题。”
  “你是说陈克韫?”
  “没错!”徐守真眼中精光一闪,正容说道,“这些小术虽然做不得准,却也有七八分灵验。陈克韫的面色晦暗天庭无光,看上去是最明显的寿元不永之兆。当然,放在寻常术者的眼里,说不定会有别的一番说辞,但我至少有七八分把握,他正在谋划的事情可能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因此和他关系密切的赵公子,眉间也连带着沾染了几分晦暗。”
  听到这些玄之又玄的推测,燕青却不像往常一样嗤之以鼻,而是露出了郑重的神情。因为,就从他和白玲得到的只言片语来看,矛头无疑也是指向赵氏父子的。沉思许久,他突然躬身朝着徐守真郑重其事地一揖到地。
  “你这是干什么?”徐守真忙不迭地弯腰一扶,这才正色道,“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若是我能做的,决不会推辞!”
  “徐真人,眼下看来,渝州很可能会遭受一场乱事。”燕青咀嚼着那些到了嘴边的话语,用生平最谨慎的态度一字一句地说道,“徐真人既然在渝州民间有神翁之名,希望到时能借重这声名安抚人心。有了今日的宾客去宣扬你的道法,想必民间更会深信不疑,所以……”他说到这里,突然又停了下来,斟酌半晌方才咬牙切齿地说道,“倘若赵氏父子想要借你的口散布什么妖言惑众的消息,希望你能够及早设法。”
  “你放心,贫道明白了!”徐守真郑而重之地一点头,这是他第一次在燕青面前自称贫道,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一阵密商结束后,燕青又循原路返回厅堂,然而,他前脚刚刚跨进门,里头便响起了一阵嚣张跋扈的声音。
  “陈克韫,你别以为我怕了你马帮!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出身,不过一个贱奴的后人罢了,还有脸到赵府招摇,有什么可神气的!”
  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只见他一身华服,脸上尽显盛气,目光却全然放在白玲身上。原来,刚才一伙人围着白玲献殷勤,实在看不下去的赵谂不免上前冷嘲热讽,结果犯了众怒。这些公子哥不敢拿赵家少主出气,于是在白玲的百般撩拨下把陈克韫当成了出气筒,这个自恃身家的胡公子便第一个跳了出来。
  陈克韫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及自己的出身,他曾祖父曾经被夷民掳去为奴,费尽艰辛方才逃了回来,虽然后来加入了马帮,却依旧困顿不堪。历经他祖父和父亲两代奋斗,他才能有今天看似风光的局面,所以一直避免提起这段往事。如今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一语道破,他怎么能够不恨?
  “原来陈三当家竟是这样的出身?”白玲本来期待的就是两边的冲突,此时故作恍然大悟地惊呼了一声,然而,她下一刻便看到了燕青铁青的脸色,偏偏她又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坐在那里直纳闷。
  陈克韫狠狠地捏紧了拳头,锐利的指甲甚至刺破了掌心,他却浑然未觉。此时此刻,他原本只有六七分的戾气一下子涨到了十二分,若是能够一举屠尽这些饱食终日的废物,何愁大恨不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