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282

  高俅这一日正巧当值,而蔡京亦是被公务拖住,因此去码头相接的除了高府的一群家人之外,便是蔡攸。对于这个多年未曾相见的妹子,蔡攸心头别有一番情绪。要知道,蔡京高俅如今之所以会被外人视为一体,便是因为这一层姻亲关系,如今高傑一回京,怕是这种论调更有高涨的趋势——张商英奉诏回京之后,天子官家一共召见了两次。而据他从内侍那里得来的消息看,只怕情况并不太妙。
  看到高傑和蔡蕊相继下船,他立刻把这些思绪全都抛在一旁,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而高傑和蔡蕊在相继行礼见过之后,便把一对双生子领到了蔡攸跟前,让他们认舅舅。
  蔡攸上一次见到这对粉妆玉琢的双胞胎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了,此时见两人生得愈发俊俏,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从怀中拿出了早已预备好的礼物,一对装着金银锞子的荷包。两个小的家教极好,双双接了便跪下磕头,喜得他又在他们头上摩挲了一阵。
  “你们这孩子却是教养得不错,不像我家里那些个,被他们的娘亲娇惯得不成样子。”他叹息着摇了摇头,便和高傑蔡蕊一起往马车走去。只是这里停着高府和蔡府两辆马车,这不由得让他踌躇了一下。
  “高相公和爹爹今日都有事,你们不管上哪里都遇不上人。虽说娘很想念蕊儿,只是蕊儿你刚刚回来不去拜见公公和嫂嫂总是不妥。这样吧,你们都上我的马车,我送你们去高府,然后回去再和娘说一声。”
  尽管蔡蕊很想先回去见母亲,但亦知道孝道马虎不得,当即点头答应,倒是高傑感激地点了点头:“还是大舅想得周到,明日我一定会带蕊儿去拜会岳父岳母。”
  三人当即上了蔡府马车,一路闲话家常,直到将妹妹和妹婿全都送进了高府之后,蔡攸方才回到了自己家中,将诸般缘由向母亲吕氏解释了一下。虽说吕氏心中着实想念女儿,无奈嫁出去的女儿便是别家的人,叹息了一阵也就罢了。而晚间蔡京回来,也只是问了几句便罢了,吃过晚饭便把蔡攸召入了书房。
  “圣上召见张商英的事,你可探问清楚了?”
  见父亲问得直截了当,蔡攸也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我问了几个崇政殿当值的内侍,但那时圣上身边只有两个贴身的,别人都听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似乎张商英说如今天下赋税太重,反而是江南之地经过上一次的厘定田亩之后,百姓负担轻了。但他以为江南富庶之地,理应承受更多,所以认为高伯章从江南试点本意虽好,却没有惠及天下百姓。而朝廷在西北花费太大,如今应该逐渐收手。”
  “全都是老调重弹!”蔡京冷笑一声,面上并未有多少怒容,“朝中那些人之所以会推出他来,还不是因为他资历足够,又有声名,否则怎会把他弄出来和我作对?早知今日,我当初还不若提议让他出知大名府,也好过如今要面对他人的算计!”
  “爹爹这都是气话。要是真的让张商英任了大名府知府,只怕如今他就该直接入政事堂了!”蔡攸如今在父亲面前少了些畏缩,侃侃而谈毫不慌张,“圣上召回张商英不过是挂念老臣旧情,并非是说一定就会重用于他。凭他怎么蹦跶,怎能跳出爹爹的手掌心?”
  蔡京既不点头,也不摇头,默默伫立了一会,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他素来有些迷信,对于这种预兆往往深信不疑,而最重要的是,这些预兆偏偏就很准。
  “攸儿,凡事不可掉以轻心,我这些日子很有些心惊肉跳,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蔡京缓缓坐下,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我最近在任用官员上和高伯章有些摩擦,虽然尚未完全伤了和气,毕竟有些干碍。放眼朝中,谁是我的人一清二楚,但真要说谁是他的人,却万难分辨。除了几个走了明路的人之外,他其他的底牌我是一概不知一概不晓,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对于蔡京这样的谨慎态度,蔡攸却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也知道不可轻视了高俅的力量。然而,左思右想,他亦想不出高俅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和父亲作对,当下便出言安慰道:“爹爹放心,高伯章做事向来求稳不求变,所以,只要我们稳扎稳打,他未必会翻脸。如今爹爹与其把心思放在他的身上,不若想想如何应对面前的危机。要说这些人也实在胆子大,居然想奢望靠张商英来扳倒爹爹,岂不是可笑?”
  “我朝言官以及各级官员的力量强大,不比先头汉唐各朝只凭圣意行事,所以也不可小觑他们的力量。”对于那些和自己作对的官员,若是凭着蔡京的本心,自然是恨不得个个夺官免职,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否则,那些早先便轻视他的士大夫必定会反击得更加激烈。而赵佶这个天子亦是和先前几位天子不一样,做事虽然有章法,但是一旦真正决断起来,往往是金口玉言一人决断。权相权相,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怎能体会到高处不胜寒?
  “对了,你如今常伴圣驾之侧,最近除了往日那些常常进宫的官员,还有那些特召进宫的人之外,圣上还召见了什么人?”
  虽说是龙图阁学士,但是,蔡攸毕竟不能和那些正经的馆阁学士比,所以往日伴驾时做的最多的不过是附庸风雅,陪着赵佶鉴赏书画,抑或是观看歌舞之类的。毕竟,盛世天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钻在政务堆里。如今西北平定,天下太平,赵佶更是不会如以往那般诸事亲力亲为。
  思索片刻,蔡攸便笑道:“最近除了爹爹你们几个宰臣之外,也就是几个为圣上授课的老臣来见过。哦,对了,还有判太史局姚舜辅来过。”
  判太史局姚舜辅?
  蔡京顿时紧紧皱起了眉头,对于姚舜辅这个名字,他自然不陌生,事实上,那两部颁行的历法效果比之前的历法更好,也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判太史局姚舜辅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不但阶官连连转了两次,而且还得到了天子相当的恩宠。对于一个从事天文的伎术官而言,这可以算是相当难得的。
  可是,这并不代表姚舜辅就能轻易面见天子!
  在心中琢磨了半晌,蔡京颇感有些心神不宁,于是又问道:“可知道姚舜辅对圣上说了些什么?”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蔡攸没想到父亲会关注区区一个伎术官,心里很有些奇怪,但还是如实答道,“内侍只说圣上和他商谈了一个时辰,据说是在商议什么历法,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怕未必!”蔡京毕竟是在阴谋之中浸淫多年,此时本能地感到不对劲,“姚舜辅在历法上颇有见地不假,但问题是,圣上可不懂这些。若要说姚舜辅整整一个时辰都在向圣上说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那所谈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天文历法之事!你,赶紧派人去查这些天姚舜辅都去了哪里。还有,顺便找个妥当人去太史局问问,最近姚舜辅都在忙什么!”
  见父亲突然如此着紧,蔡攸先是一愣,随后便不解地问道:“爹,你究竟认为姚舜辅知道些什么?”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蔡京长叹一声,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难道你忘了崇宁五年的教训?”
  “星变!”蔡攸一刹那脸色大变,那一次的经历他怎么会忘记,父亲罢职,他自己遭到闲置。要不是后来赵挺之和刘逵自己出了错,只怕是蔡京复相仍然遥遥无期。可是,左思右想,他却依旧难以相信姚舜辅面见赵佶是为了这样的事。“爹,这天象之学难以琢磨,怎么可能事先预知?”
  “唐时那位李淳风连天狗食日都能算得分毫不差,有人能算出彗星当空又有什么奇怪?”蔡京不耐烦地答了一句,但自己也确实并未全信。“虽说不见得可能,但是这些天文术数常人难以摸透,兴许是有可能的。不管怎么说,你先派人去打听一下。倘若真的无事,我也就放心了。”
  “是!”蔡攸此时也不敢违逆父亲的话,连忙点头称是,末了不免又说起明日高傑夫妇会前来探望的事。
  “高傑虽然在市舶司干得有声有色,但地方究竟不比朝堂中枢,能否站得稳脚跟还很难说。而且,只要你叔父一日难以入政事堂,他也不可能进去,我看他的前程最高也就是户部尚书了。”话虽如此,蔡京的脸上却流露出了一丝得色——不管怎么说,高傑毕竟是他的女婿。
第三十一章
兄弟重逢告诫忙
  对于高傑的归来,最高兴的莫过于高太公了。次子高俅无疑是他三个儿子中最有出息的,然而,小儿子高傑也并未让他失望。中了进士之后不仅迎娶了蔡京的女儿,而且在仕途上稳扎稳打,如今已经有了正六品的职衔,而且如今终于调回了京城。
  给了两个孙儿一对金锁并一些金银钱作为见面礼之后,高太公便不由得叹道:“如今我也算儿孙满堂,看到你们都有出息,便是如今闭眼也了无遗憾了。三郎,如今你大哥在朝堂上虽说一言九鼎,你那岳父又是朝廷首相,但是,你也须得谨记要收敛些,知道么?”
  对于父亲的这种提醒,高傑虽然心中早有定计,但仍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了。倒是两个小的看到旁边那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堂姐堂兄堂弟,高兴得什么似的,不一会儿便在仆妇的带领下跑得没有踪影。而一旁的蔡蕊少不得问候一声公公,又送了一件自己亲手做成的袍服,自然让高太公欢喜十分。
  及至出了这上房,两夫妇又去拜会英娘,说了好一会儿闲话之后,英娘便把如今京城的局势解说了一遍,末了才说道:“那位张学士回了京城,如今的局势便很有些变数,所以高郎这些天也一直在琢磨。三弟,你既然回来了,他怎么说也多了一个帮手,以后便得多亏你了。”
  高傑连忙答应道:“二嫂放心,我是二哥的弟弟,若有什么事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只不过我初来乍到,如今最要紧的还是不给二哥添麻烦。”
  英娘知道这是高傑的谦逊,自然又夸奖了几句,旁边的蔡蕊便笑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江南,往日都只有一个人,未免闷得慌,以后若是得了闲少不了要来这里走走,二嫂可千万别嫌我麻烦!”
  “哪里的话!”英娘也是刚刚才知道高傑已经有两房妾侍,听蔡蕊说只有一人,知道这位相府千金不屑于和那两个侍妾在一起,不由莞尔一笑,“弟妹若是常来常往,我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嫌麻烦?看这天色,高郎大约也快回来了,我让他们好好准备一下,今晚他们男人说男人的事,我们几个妯娌也该好好聊聊!”
  等到高俅自都堂理事回来,兄弟相见又是一番别情要叙。这一天的晚饭却是和高太公并金氏一起用的,一大帮人团团圆圆坐了一桌,自然是其乐融融。席间高傑突然又问起高蘅如今的景况,高俅便笑道:“如今赵元镇在庐州也算有了政绩,所以我准备找个由头把人调回来,或是寻一个京畿附近的州府给他。他是个有才干的,别人也必定不会说我因私废公。说起来蘅儿也是有福气,如今举案齐眉,夫妇很是和睦。”
  一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女儿,金氏连忙竖起了耳朵,待听得女儿如今一切都好,心中不由欢喜十分。她却不敢贸然插话,低头小啜了一口酒之后,便借着咳嗽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花。
  “那就好。”高傑虽说和金氏高蘅并没有什么往来,但想到高家的女儿嫁了个好人家,心中还是分外欣慰,“如今我们也是大家了,到时候若是这些小一辈的都有出息,这门楣便算是真正立起来了。”
  对于高傑的这种论调,高太公自然最是支持,而即使是高俅这样多出数百年经验的人,如今也知道宗族的力量非同小可,同样是连连点头。好容易一顿晚饭吃完,英娘伊容白玲便和蔡蕊亲自将高太公送回了房,之后几个妯娌便到了英娘院子里说话,而高俅自然带了高傑进了书房。
  甫一落座,高俅脸上的轻松写意便无影无踪,直截了当地道:“三弟,既然你已经回来了,那么有一件大事我便得和你商议一下。前些天判太史局姚舜辅知会我,说是不日之内,天上便有可能再现当年崇宁星变那一遭,也就是说,还会有彗星。”
  “什么?”高傑闻言大吃一惊,立刻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哥,你这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高俅满脸阴霾,却没有像高傑那样在房间中来回踱步,“姚舜辅已经测算过了,应该不会有错。即使有错,这个时候总归是有备无患。”
  高傑渐渐地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了神,但不免有些咬牙切齿:“圣上励精图治,政事上也没有什么疏失,原本这些事是不用操心的。但是,天上倘若出现这样的异象,难免不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胡言乱语指斥朝廷施政失当。”
  “你说的没错,这才是最最要紧的!”高俅定了定神,便把今年会有彗星出现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才郑重其事地道,“你是我弟弟,这些事情我也不瞒着你,总而言之,你这次回京也并非十拿九稳。倘若有变,只怕你也是逃不过这一劫。”
  为官多年,高傑如今对于仕途也是分外热衷,一想到其中凶险,便禁不住脸色大变。只不过在地方官场上混迹多年,他的养气功夫也已经不同以往,细细思量了片刻便冷笑了一声。“彗星当空不能老是由得那些人解释,我看二哥你也不必太在意,这件事是福是祸还不知道,未必就会为人所趁。再说,二嫂她们不是和后宫诸位娘娘相交极好么?她们如今为了固宠,也绝对不会让二哥落马的。”
  见高傑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后宫的郑贵妃王贵妃身上,高俅不由心下暗叹。怪不得有人说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后宫有人,何尝不好做官?虽说按照规矩,嫔妃不能干政,但是,大宋那几位赫赫有名的皇太后是怎么来的?倘若一点政务都不懂,真的要临朝决断军国大事的时候,岂不是一片抓瞎?王贵妃暂且不提,那位郑贵妃精通文墨,关键时刻的一句软语,确实不可小觑。
  只不过,他也不好点穿这些话,只是对高傑笑道:“想不到三弟多年未归,这眼界却是大大宽广了。你不用担心,这件事不过是和你说一声罢了,你记在心上即可。唔,你明日应该是要和弟妹一起去蔡府拜访?”
  “没错。”高傑点了点头,眉头突然微微一皱,随后恍然大悟道,“此事我那岳父还不知道,大哥可是要我瞒着他?大哥放心,这样的大事,我一定会守口如瓶。”
  听高傑毫不含糊地说出这句话,高俅只能暗叹一声内外有别,但心中却是欣慰的。在这个弟弟身上,他原本并未花太多功夫,但后来见其做事用心,又有志向,不免在多方面予以帮助,如今看来效果果真不差。这关键时刻,毕竟还是向着自己的。
  高俅白天得到曲风那边的消息,说是姚舜辅进宫的情形有不少人看见,心中便存了疙瘩。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自己好说歹说也比蔡京多了那么多准备时间,如今借由高傑的嘴将事情捅出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蔡京的反击至少能够帮上一点忙。
  “三弟,你明日拜访蔡府的时候,若是能和蔡元长单独见面,不妨漏一个话头出来。不用把事情说得太通透,蔡元长是绝顶聪明的人,说不定已经在打听这件事了。”
  “既然二哥这么说,我记下了!”高傑心中大定,虽说他是高家人,凡事都该向着自己家里,但问题是,蔡京这个权相的手段他也曾经见识过,而那些官场上的各色流言他更是听过,也不想真的为此和岳父翻脸。高俅既然这么说,无疑是表示,两家人目前还是在同一战线上。
  等到两兄弟说完话,高傑自然便带了蔡蕊回自己的宅邸,而高俅送了弟弟之后,便和宗汉再次钻进了书房。听说高俅让高傑把消息带给蔡京之后,宗汉脸色连变,最后不由赞道:“相公真是算无遗策。”
  “什么算无遗策,只要圣上不想让蔡元长罢相,其他人想什么办法都是空的。”高俅苦笑一声,摇头感慨道,“这朝堂沉浮,虽然有言官和那些朝臣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还得看圣上的心性。崇宁星变已经闹过一次,圣上不可能容忍第二次。我之所以通知蔡元长,不过是为了把水再搅混一些,也好让他收敛一下。这些天来,他一次次地往各个地方安插人手,若是我不能给他一点警告,只怕他真的以为是我怕了他。”
  对于高俅的这种做法,宗汉无疑是始作俑者,如今更是心满意足:“蔡元长根基深厚,但若是小看了相公却免不了要失算。只不过,相公真有把握,姚舜辅那里不会有事?”
  “这是个专心于天文术数的正人君子,圣上因为两次历法的事,对他深信不疑。而我又警告过他,想必他不会说出背后的事情。至于和他的交情,这都是隐秘事,上一次的痕迹我都让人抹平了,只要姚舜辅自己不说,此事肯定是无碍的。”至于姚舜辅自己会不会泄露,却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毕竟,那其中的细节海了去了。
第三十二章
闻婿言如梦初醒
  女儿女婿同时登门,最欢喜的自然是吕氏。要是小两口都在京城倒也罢了,偏偏两人一去江南便是七八年,就是回来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蔡蕊往日又是吕氏掌上明珠,若非是蔡京言说为了女婿前途,只怕是吕氏早早就提出让蔡京把高傑调回来了。
  因此,在高傑偕蔡蕊一同拜见,并送上了一些从江南带回来的土产,并一些绸缎金银器等物时,吕氏便露出了深深的笑容,嘘寒问暖了好一阵方才叹道:“总算是回来了,今后若是我想念蕊儿,也不必再天天盼着你们的信来。贤婿,你以后在京城好好做官,我让你岳父好好看着,还有你那个哥哥在,决计不会让你吃亏的。”
  高傑知道岳母是一番好意,连忙拜谢,倒是蔡蕊觉着母亲这些话颇有些不着调,心中便犯了嘀咕,见大哥在旁边冲着自己笑,更是又羞又恼。倒是蔡京颔首点头,仿佛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不对。
  这一大家子说了一会话,蔡蕊自然要去会会家中嫂嫂和一群女眷,而蔡京蔡攸则理所当然地和高傑去了后院。三人也不去书房,便在花园中一边散步一边谈起了正事。
  “该说的话你二哥都对你说了,我也不想再啰嗦。总而言之,只要你能够做出成绩来,户部那个位置将来必定是你的。”蔡京说话比高俅更是直截了当,竟是把户部尚书的位子直接许诺了出去,“自从三司并入户部以后,朝廷度支钱粮都是从户部走,这个位子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只不过那些眼高手低的人个个把眼睛盯着政事堂,没几个能够真正着眼于自己本职的。对了,上次你二哥把钟昌提到了户部,后来不得不把人调到了河北应付局面,这个人在理财上的功夫也不简单,将来很可能是你的同僚,你需得多多倚重于他。”
  昨晚高傑还来不及和高俅商量到这个层面,此时见蔡京事无巨细一一告知,心中未免又是一阵感动,当下连连称谢。闲话了一阵,他便突然说道:“昨晚我和二哥叙话时,他说如今朝堂看似稳定,却总有人试图掀起风浪,不知道岳父对此如何看?”
  “兴风作浪的人哪一朝会少,这都是常有的事,我都已经习惯了!”蔡京神态自若地摇摇头,心中却有些紧张。天下事不可能空穴来风,高俅会这么说,指不定是知道些什么。那么,今日高傑冷不丁提出来,究竟是因为感念自己这个岳父的照顾而有意透露一二,还是高俅早就安排好的?“不知道昨晚伯章对此有什么高见?”
  “二哥说,魑魅魍魉固然可以置之不理,但须提防有人借题发挥。”高傑早就在心中打点好了腹稿,此时说出来自然是流畅至极,“就如当年的事情一样,倘若没有那一场星变,凭借圣上对岳父和二哥的信任,怎么也不会有罢相之事。所以,人言固然可畏,但真正难以提防的,却是那些算不准的事。”
  “贤婿所言极是。”蔡京点头应了一声,心中不免翻起了惊涛骇浪。高傑刚刚已经直接点到了崇宁星变之上,这么说来,难道是近日真的有变?想到姚舜辅莫名其妙地入宫,再想到自己最近的心神不宁,他再也没有心思和高傑敷衍,强打精神应付了一阵子之后,便借口事忙把这边丢给了蔡攸,自己则到前院吩咐人备车,立刻赶往了何执中的府邸。
  对于蔡京的突然到来,何执中颇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等到蔡京说明了事情原委之后,他立刻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也是当年崇宁星变的当事人,知道那种情形的无法控制,毕竟,那些反对蔡京的人原本就是一支莫大的力量,倘若借由星变再次集结起来,虽然不至于重蹈当年覆辙,但毕竟是莫大的麻烦。
  “元长,你可能确定……”
  “伯通,这个时候,就别说什么确定不确定了,未雨绸缪,哪怕是错了,也一定要提防!”蔡京虽然仍旧面带沉着,但显然已经恼火至极,“我已经失却了先手,倘若不能预作准备,倘若人家真的发难起来,岂不是要被动挨打?”
  虽然话被打断,但何执中自然能够体会蔡京的心情。政事堂一般不会一次换了全部宰执,而相比宰相的易受打击而言,他们这几个执政自然更容易站住脚跟。不过,身为蔡党中坚,他仍不免叹道:“高伯章着实是狡猾,这个时候才通过高傑对相公说明,若是早说……”
  “早说?他当然是在报一箭之仇!”想到高俅此次的手段,蔡京便恨得牙痒痒的,“我前些日子趁机往不少位子上安插了人,谁知他面上没说什么,心中却惦记上了。算了,也是我此次失算,万万没有想到两件事会撞在一起。”
  何执中毕竟是政坛元老,细细深思了一会,却仍觉得不能释怀。“元长,事关重大,万万不能轻易决断。依我之见,不若找人去太史局探听一下情形,然后再作决断。”
  “还是免了!”蔡京异常凝重地摇了摇头,“若是换在姚舜辅入宫面圣之前,兴许还能够有所动作,但是,如今姚舜辅对圣上禀报过此事,若是我们再有所动作,为圣上侦知,这居心上就首先解释不过去。伯通,以你之见,此次若是真的再有彗星当空,会参与其中发难的人会有多少?我们必须对此详作计议,以免到时乱了手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