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282

  文德殿上,赵佶仍旧余怒未消,此时重重一拍扶手,霍地站了起来。“西北之战耗费钱粮无数,倘若朕只是因为西夏派出使臣说要请降,就此便罢西北之兵,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期盼,如何对得起前线浴血拼杀的无数将士?夏国自仁宗皇帝开始,便是我大宋西北的心腹大患,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个毒瘤,方才能让陕西六路有机会休养生息,方才能够让我大宋财政甩去一个包袱,所以,无论如何艰难,这一场仗都必须贯彻到底。西夏也许可以存在,但是,决不能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
  听了这番话,蔡京只是微微挑了挑眉,高俅却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他担心的就是赵佶因为西北大捷而放松了警惕,由是把兵马再撤回来,这无疑就成了儿戏。如今正值西夏没落的时节,这种千载难逢的大好机缘若是不抓住,而是让其平白无故地从手中溜走,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而辽国一旦丧失了西夏这样一个战略牵制点,就算能够战胜女真,将来也不可能和大宋再争,所以西夏是一定要打的,否则后方就不会安定。
  天子官家的一通话也给廷上其他人留下了深深的感触,尤其是侯蒙等老臣更是如此。看惯了大宋稍有好处便收兵,给西夏留下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此次这样的毫不留情无疑是极具威慑力的。大宋在武事上少有什么大成就,如今也该扬威一把了!
第十八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
  军官讲武堂第一期的时间从一个月变成了三个月,而地方直接搬到了城外的一处皇庄,规模何止扩大了三倍。当第二期第三期的军官也从各处汇集到这里时,整个庄子中顿时弥漫起一股极为浓重的武风,而提举讲武堂郭成,也给这些桀骜不驯的军官上了警醒的第一课。头一次上课迟到的军官,全部被责四十军棍,而且行刑后必须仍然到堂听课。
  不允许私下殴斗,不允许逃课,更不允许迟到,不允许私下外出,不允许向外界传递消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环境,足以让这些一向在外边野惯了的军官发疯。而那些最初没有吃过郭成苦头的人,更是暗自在背地里大骂郭成的不近人情。
  但是,当第一期的三十名军官全部结业,更是分配到了河北各地的重要军职时,所有人都不作声了。能够有份到京城讲武堂来的,至少也是营指挥使这一级,剩下的还有指挥三营的都指挥使,自然知道此行的重要。这年头豁出去参军当军官的,谁不愿意向上更进一步,搏一个封妻荫子?
  于是,无论是怎样严苛的规矩,无论是如何紧密的课程安排,无论是如何不留情的军法,这些人纷纷暗自苦熬,只希望能够被上面看中,从而有真正上战场的机会。而一个进河北东路兵马都监,一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的姚平仲和钟达,自然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努力目标。
  而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所谓的兵马都监是怎么回事。河北整军到现在,裁汰的兵马足足有两三成那么多,老弱病残都有,吃空额更是常见,而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他们手底下的兵比往日也同样少了两三成。若都是精兵强将也许还能宽慰一下,但是,那些留下的人也多半是一群兵油子,要调教起来绝非易事。而这些事实,在他们俩还未去上任之前,就由高俅摆在了他们俩面前。
  “如今河北正乱成一片,这也是委你们两人重任的目的之一。河北军制为何败坏?其一,是朝廷以往不重视;其二,是因为辽国兵马多年未曾大举犯境,守军自然是懈怠了;其三,则是禁军之中良莠不齐,远不如西军齐整。这都是客观事实,朝廷要负担很大的责任,所以,圣上如今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进行整治,仅仅在河北各边塞的城防上,此次预计也要花费不少钱,而你们更是寄予了朝廷的厚望!”
  高俅此时并非以私人名义接见两人,而是以代理枢密院主官的身份。如今虽然有侯蒙同知枢密院事,但是,他和蔡京轮值这一点并未改变,而以谨慎著称的侯蒙更是不忘事事征询两人意见,这一来,他和蔡京还是成了不是枢密使的枢密使。
  “高相公,河北禁军军制散乱,归根结底,也在于军法不行的缘故。”姚平仲踌躇片刻,终究还是说出了心中的另一个顾虑,“陕西六路军中,军官令行禁止,士卒若有违背,动辄便是军法处置。而若是有军功,往往也会惠及底下士卒。这样一来,威严立了起来,而军士也肯用力报效,这也使得每一支军队都能发挥出最大战力。现如今河北只是备战,若是只用罚而不用赏,只怕也会引起军队哗变。”
  军队哗变四个字一出,别说钟昌勃然色变,就连高俅和旁边李纲的脸色也异常难看。正是因为担心军队哗变,因此在十个整军使派下去整军的时候,朝廷才会一再嘱咐要小心谨慎,否则,河北禁军又何止只裁汰两三成,怕是还有多上一两成。大宋设禁军厢军的原因原本就是为了求得天下稳定,让天下无事可做无田可耕的人全部纳入军队的管理范围,把百姓造反的可能性压到最低,所以,一旦军队哗变,那不单单是大笑话,而且更可能让朝堂上的一大堆人为此而受过。
  “只罚不赏自然不行,但是,未有功而先行赏,恐怕对于赏罚之道更是不公平!”高俅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西北的将士之所以会得到丰厚的赏赉,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战功彪炳而得到的应有赏赐,而以往河北禁军不战而有相同的待遇,无疑是极其不公平的。即使要安抚,也不能从他们本人入手,倒可以从他们的家人身上用些功夫,而且,绝不能用赏的名义。”
  在他看来,大宋财政吃紧,很大的一个缘故便是因为滥赏,尤其是东京城天子脚下的百姓,更是每逢节庆日就能得到各式各样的赏赐。大宋如今商业虽然发达,但是,城市中更多的是达官显贵,一旦有了钱,炫耀豪富的一大举动便是在城市中最显眼的地方置买豪宅,而东京城中那些寻常的百姓,更是有不少都完全无所事事,只靠权贵赏赐度日。所以,闲汉的数量之多,足以让所有知情者为之侧目。
  姚平仲和钟达闻言不禁对视一眼,心中同感振奋。虽说姚平仲适才所言也完全是出自肺腑,但是,他绝不希望朝廷仅仅是为了平衡,就让河北禁军享受和百战之师同样的待遇,如今高俅一口否定了这一点,这也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即使他们如今即将成为河北禁军的军官,但是,骨子里那种西军的优越感仍旧未曾抹去。
  “如今郑达夫奉旨安抚河北,再加上还有苏子由坐镇大名府,可以说,北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记住,那就是时间不等人!”高俅见姚钟两人同时脸色一变,心中暗自赞许,“辽军若是胜了,自然是没有余力南下,但是,有一点可以明了,倘若金军得胜,那么,挟着那一股战胜的势头,再打下上京之后,他们必会谋夺辽国全境,而我国势必不可能坐看其成,到了那个时候,河北的防御便是重中之重!”
  话音刚落,姚平仲当先站了起来,声若洪钟地答道:“相公放心,末将知道责任重大,定然不会懈怠!”
  “末将也一定不会让圣上和朝廷失望!”钟达的回答则狡猾得多,他可不比姚平仲出身军中世家,若是被别人抓住把柄则不好了。话虽如此,他还是慷慨激昂地道:“相公荐末将出任如此要职,末将一定会尽心竭力,力图打造一支雄师!”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钟达那个军职是自己向天子举荐的?高俅心中暗自好笑,却也懒得去拆穿钟达的这点把戏,只是轻描淡写地道:“你们长年在前线拼杀,直到如今都未曾娶妻,如今时不等人,看来只好再往后拖一拖。不过他日你们完成了任务,我一定给你们做一回媒人!希晏,你自己若是心里有人,不妨也和我说说,小七如今儿子都有了,你可输他太多了!”
  姚平仲闻言脸色一红,很有些尴尬。他在军中威望颇高,但在女色上面却从来不注意,根本没留心是否有姑娘倾心于他,如今高俅这么一提,他哪里招架得住?而对于高俅顺便提出的让他离京任职之前再到府中来一趟,他也爽快地答应了。
  “天哪,若是真让高相公做媒,我这体面就大发了!”钟达一出枢密院就冲姚平仲嚷嚷道,“希晏,你怎么对这种事也像木头似的?凭你的家世品级,说不定圣上还能许配一个公主给你,这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
  “若是你想娶公主,不妨去提出来,想必圣上会很高兴的!”姚平仲没好气地甩过一句话,见钟达一瞬间露出一张苦瓜脸,不由大笑开怀。
  男子汉大丈夫,官职前程都得靠自己挣,哪能被一个公主绑缚一身?大宋朝的驸马都尉,可从来都不是能人愿意做的!
  而姚平仲所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内廷确实有两位即将到达婚嫁之龄的公主。两人都是先帝哲宗的女儿,当初哲宗皇帝一共有四女一子,其中两女一子早夭,只留下两位公主,一位是十五岁的荣国公主赵婧,一位是十三岁的嘉国公主赵芙。
  赵佶自己的六个女儿如今都还小,而对于兄长留下的这两个女儿,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他都必须为她们安排一个好归宿。但是,按照大宋一向的规矩,尚公主的都不能出任重要官职,无论文武都几乎下半辈子都会居于赋闲的地位,他不得不仔细考虑。既要让别人感到恩宠,又不能断了别人的前程,这无疑是一件分外困难的事。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对于如今的大宋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十九章
千金公主齐溜号
  自从赵佶示意高嘉可以随时进宫,这位相府千金便利用了这个机会,没事就往皇宫里跑。后宫嫔妃中,有儿子女儿在身边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一看到高嘉入宫,一帮子女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往往都会像对待心肝宝贝一样宠着她。再说,谁都知道天子官家很喜爱这个小丫头,郑贵妃王贵妃两个顶尖得宠幸的妃嫔也往往让着她,旁人哪里还不知道里头的文章?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大内禁中,九岁的高嘉几乎可以横着走。
  恃宠而骄的事情高嘉当然不会做,但是,到处乱跑就免不了了。在宫里四处窜了一段时间,她却找到一个不错的去处,那就是宁丰堂。里面住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帝哲宗的两位公主,嘉国公主赵芙和荣国公主赵婧。赵婧生母徐婕妤早已去世,而赵芙的生母李美人也是个病秧子,因而这两位公主在宫中并不常常露面,日子也寂寞得紧。
  所以,高嘉常常出入宁丰堂,这也为两位公主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自打有记忆开始便一直住在皇宫大内,这对于她们来说自然不是一件什么开心的事情,高嘉层出不穷的故事以及古灵精怪的脾气,为她们打开了一扇别样的门,让她们看到了外边的精彩世界。
  然而,尽管视野开阔了不少,两人却不可能像高嘉那样离宫外出,每每听到外面市集的繁华热闹,她们就觉得一阵阵心痒难耐,到了最后,她们被女官调教得娴雅十分的性子也渐渐被好奇心压过,一看到高嘉便偷偷央求小丫头把她们带出宫去见识见识。
  虽说胆大包天,但是,对于这样的大事,高嘉还是心里头有数。别说是公主,便是未成年的皇子,按照道理也是不能随意出宫的。哪怕是已经开府封了郡王亲王的皇室宗亲,平日亦不会在外招摇过市,这就是身为皇家人的宿命,她哪里敢随意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然而,被两位公主央求得烦了,她也只得硬着头皮去求赵佶,谁料本以为肯定会被打回票的提议,最终居然被赵佶应承了下来。
  “嗯,她们既然已经大了,成天窝在宫里不出去,确实是有违天性!”赵佶本能地想到了自己当初在当亲王的时候,过的那一段夜夜笙歌的日子。他再联想到即位以来常常微服出去游玩,让殿帅府的人忙得半死,更是露出了一丝微笑。“总而言之,只要此事不会泄露出去,朕随便你们怎么办?不过,朕在出宫的事情上可是帮不了你们多少忙,要真的想出去,嘉儿你得帮着朕那两个侄女想办法!”
  如此促狭的条件,高嘉自然是苦了个脸,当然,她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赵佶不反对就意味着此行的背后有人撑腰,只要不被人认出来,再能够过得了宫门口那一关,想必是万事顺遂。当她把事情对嘉国公主和荣国公主一说之后,两个从小就如同笼中鸟一般的金枝玉叶竟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太好了,嘉儿你真是神通广大!”十三岁的赵芙直接把高嘉抱在了怀里,满脸的欣喜若狂,“长这么大,我还从来不知道外边是什么样子?”
  而赵婧毕竟年长几岁,很快便想到了事情的关键。“就算圣上默许,可是,宫门口那一关怎么过?我听说,内侍出门都得凭腰牌,而寻常官员则是凭金银鱼袋,或者是官引。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会不会一到宫门口就被人发现了?”
  “你们就放心好了,我当然有主意!”高嘉神秘兮兮地一笑,却怎么都不肯说是什么主意。而这一日出宫之前,她先往淑宁殿郑贵妃和锦心殿王贵妃那里转了一圈,然后便换了一身装束往皇城司去找人。
  “曲都知!外面有人找你,说是淑宁殿的人!”
  曲风听到这一声报,心中着实是大吃一惊。要知道,他自从提举皇城司以来,和那些妃嫔都没有多大往来,毕竟,皇城司的职责非同小可。郑贵妃一向是相当谨慎的人,这一次突然派人来找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他急匆匆地冲到外头,见一个面目依稀有些熟悉的小黄门,不由得又是一愣。别的倒不打紧,那一身衣服也是中规中矩的,只是,这人的形状也未免太奇怪了,宫里面的内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什么时候会混进这么一个又矮又瘦的家伙?
  “曲叔叔!”
  这一声叫唤让他浑身一个激灵,这次再定睛一看,他终于把人认了出来。天哪,这小姑奶奶不是高俅家里的那个千金宝贝么?
  当下他哪敢怠慢,连忙走近了过去,蹲下身子问道:“大小姐怎么换了这身衣服?”
  高嘉轻轻一跺脚,见旁边没有别人,方才凑近前去在曲风耳边嘀咕了起来。而曲风起初还能够自持,听到最后却禁不住脸色大变,最后干脆变成了一个苦瓜脸。不是吧,这样的大事要他来担干系,万一出了事情,他该找谁去负责任?
  “曲叔叔,圣上都答应了,你只是帮一个忙而已,你不会这么不仗义吧?”高嘉见曲风神色变幻不定,不由异常着急。“荣国公主和嘉国公主长这么大都没出过宫门一次,圣上都松口了,你怎么连这点忙都不肯帮?不过就是让你帮忙找两套衣服嘛,大不了你找几个高手保护一下,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小姑奶奶,圣上可以空口说白话,我哪有那个胆子!曲风一边在心里暗暗叫苦,一边思索着此行的可行性,直到高嘉快要发飚的时候,他方才艰难地点了点头:“好吧,就看在大小姐的面子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高嘉闻言大喜过望,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曲叔叔最好了!”
  见高嘉如一阵旋风似的没了身影,曲风的心中也异常妥贴。这样一个大家千金,居然对他这么一个阉宦如此客气,投桃报李,自己怎么也应当有所表示吧?不过也真是怪了,高相公和高夫人都是那样沉稳谨慎的人,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行事大胆的女儿?
  次日,高嘉便顺利地带着两套小黄门的衣服来到了宁丰堂,兴高采烈地扔给了赵婧和赵芙:“怎么样,我说到做到吧?”
  赵芙和赵婧对视一眼,同时扑上去抢了一套。这个时候,平日女官们教导的那些规矩全都被她们扔到了脑后,什么礼仪,什么规矩,哪里比得上自由更可贵?两人抱着一堆衣服匆匆跑到后面去更衣,而宁丰堂的几个宫人则围着高嘉叽叽喳喳了起来,她们可是比赵芙赵婧更加耳目灵通,当然知道这位高家小姐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便是定王和嘉王殿下也不见得超过,因此逮着机会自然是着力巴结。
  等到赵芙和赵婧换了一身衣服出来,高嘉已经是被一群宫人奉承得飘飘然,此刻见两人虽然身着内侍的衣服,却依旧掩不住脸上的娇媚,顿时笑了起来:“好姐姐,你们若是这样出门,恐怕谁都知道是宫人假扮的!这样不行,脸上至少还得好好装饰一下!”
  在高嘉的指点下,赵婧和赵芙把眉毛加粗了一些,然后在颧骨和下颌等处稍稍化了一点妆,最后才得到了高嘉的认可。两人虽然都比高嘉年长几岁,但却情不自禁地听了这小丫头的吩咐,而且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等到她们真正随高嘉走出宁丰堂,走在大内禁中的青石路上时,她们却都有些说不出的紧张。尽管拢在袖子中的双手正在发抖,尽管后背心已经汗流浃背,但是,她们还是竭力乍着胆子一步步地向前走,心中却在不停地祈祷。
  “嘉儿小姐!”
  守门的几个卫士已经和高嘉打起了招呼,天天在这里轮值站岗,他们早就和这位高家的千金混得熟了,再者,高嘉每回入宫,往往都会给他们一些各色好处,因此竟是人人喜欢她。此刻,见高嘉身边还有两个小黄门,一群人却深信不疑——不消说,这两个小黄门不是天子官家指派的,便是哪位嫔妃娘娘指派的。
  高嘉谈笑自若地和一帮子人打了招呼,甚至还在那里站着说了一会话,直到把赵芙和赵婧吓了个半死,她这才施施然地出了大门,和两人一起上了马车。
  直到帘子放下的一刹那,赵芙和赵婧方才长长嘘了一口气,几乎同时软瘫在了座位上。许久,赵婧方才埋怨地瞪了高嘉一眼:“嘉儿,你刚刚在那里磨蹭这么久干什么,你知不知道,我们都快被你吓死了!要是那些卫士觉察出有什么不对,你让我们怎么办?”
  高嘉却满不在乎地置之一笑:“我平时都是和他们打招呼聊天的,这一回匆匆就走,反而更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如今不是已经出来了吗,没什么好担心的!”
  听高嘉这轻松的语气,仿佛这样天大的事情只是小事一桩,赵芙和赵婧同时无语。她们当然不知道,若不是赵佶的默许,高嘉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这么胡来。
第二十章
爱美之心乃天性
  找了一个地方重新换上了衣服,三人这才跳下了马车。此时,她们穿的是富家公子最常见的衣服,白皙的肤色再衬以那价值不菲的衣服,自然是不同凡响。只是高嘉却累得够呛,好嘛,这两位公主敢情都是平日连衣服都不自己穿的,刚才她居然还得帮着两人穿衣服!
  这一日正是初一,因此,集市上自然是熙熙攘攘,而赵婧和赵芙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心中欢喜之余,看到什么都想要,不一会儿手中便多了一堆。相形之下,购买欲望同样强烈的高嘉便显得相形见拙了。面对赵芙和赵婧那一堆东西,她只好吐了吐小舌头,暗地里替后面负责会账的侍卫默哀——公主出门,哪可能真正自由,她早就找好了帮手,只是这两位公主不知道而已。
  买了各色小玩意,品尝了无数小吃,赵婧和赵芙的脸上已经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而旁边的那些个小贩自然也对这样的公子无限欢迎,卖出什么都有人会账,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而几个认出高嘉的小贩则在暗地里欢喜十分,有一个出手阔绰的就已经够开心了,如今又多了两个,他们日后的日子岂不是更好过?
  “啊,累死了!”
  日上中天,赵芙终于走不动了,此时,她怀中的东西已经几乎比一人还高,她几乎已经哀叹起自己的失算来,早知如此,就该从自己宫中多带一个小黄门出来的,如今这么多东西,她可怎么拿回去,下午还怎么逛呢?
  高嘉看到赵婧也是差不多光景,忍不住咯吱咯吱地笑了起来,然后便小手往后一招。不一会儿,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便奔了上来。
  “你……嗯,去找一个人,帮……她们把东西拿一下!”
  这句听上去有些含糊的命令很快就被完美地执行了下去,很快,赵婧和赵芙手中的东西被完全清空。只是,两位公主看着高嘉的目光便很带了一丝钦佩,偷偷出来逛还能带人帮忙拿东西,这实在是太嚣张了!
  “别看我,这可不是我家里带出来的人!”高嘉笑嘻嘻地一摊手,“这都是皇城司安排的人,曲叔叔给你们找来了这小黄门的衣服,若是不尽一点心力可不行。”
  听到高嘉这样明目张胆地拿皇城司当使唤,赵婧和赵芙更是眼睛瞪得老大。如今的皇城司虽然不比当年的阴森可怕,但也是宫中内侍宫人最怕与之打交道的。原因很简单,万一被皇城司查出一点什么,别说前程,就连性命都会难保。就连朝中那些大官,一听到皇城司三个字,也会忍不住大皱眉头,对于这些负有监察百官职责的内侍,谁会有好感就是怪事了!
  而有了皇城司作为保镖,赵婧和赵芙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一路上尽情地发挥着她们的购买欲望,而当她们喜滋滋地走进一个金银铺时,高嘉却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影——正是那天她认为颇有可疑的女人。
  赵芙和赵婧却不知道这些,她们此时对着壁上挂着的一套完整头饰,指指点点地在那里议论着。其他的东西两人兴许没有多少知识,但是,对于这些首饰头面,两人却是研究得透彻十分。和大多数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一样,她们的很多时间都只能花费在整理首饰头面上。
  “你看,那串珠子穿得不够整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