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精校)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39

  风无候手下的各色人等也是倾巢出动,竭尽全力地收集着消息。对于位分尊贵而不掌实权的他来说,若是能趁机大捞一把则是最好,若是不能也
  无所谓,眼下他还乘着风无言这条大船,自然是以保驾护航为第一要务。
  与乱成一团的朝臣亲贵相比,风无痕这边却是要轻松许多,甚至还有品茗谈天的雅兴。虽然皇帝没有再单独接见他,但想起前不久的谈话,他还是隐隐约约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意。不就是借此机会让贺萧两人出京么,居然能闹得这么大,想必皇帝一定是借机敲打那些心怀鬼胎的重臣,顺便清理一番那些不识风色的出头鸟。
  风无清甫进内院就瞧见风无痕悠闲自得的模样,焦躁的心顿时安定了许多。对于这个七弟,他是感激到了极点,礼部的差事虽然不甚重要,但体面却是第一位的。如今那些从不拿正眼瞧他的朝廷官员都是恭恭敬敬的,上门巴结的也不在少数,谁都知道他和风无痕关系密切,先前甚至还能劳动这位炙手可热的皇子为他进言保奏,因此言行都热络起来。
  “七弟,如今外面都快闹翻天了,你居然还能有此雅兴?”风无清打了一声招呼,风无痕却是只笑不语。旁边的小方子立时命人搬来一张藤椅,服侍他坐下后又赶忙奉上了一碗冰镇酸梅汤。
  “六殿下,外头暑气重,您先喝一碗酸梅汤消消暑。”小方子表现得很是殷勤,在外人面前,他的一举一动都合着身份,不敢再像以前那般胡来。
  “你这小猴子倒会巴结人,这么会看眼色,怪不得你家主子如此宠信。”风无清调笑了一句,轻轻端起碗喝了一口,一股清凉之气顿时走遍五脏六腑,刚才因为赶路和焦躁带来的热意顿时全都无影无踪。“还是七弟有福,如今旁人都是忙了个昏天黑地,谁能享这般清福。连我这个只兼了闲差事的皇子也比你忙碌些,你真是羡煞人了。”风无清的脸上明明白白地挂着殷羡之色。
  “六哥,如今暑气太重,搅和在里头未免和自己过不去,须知清静自然凉。”风无痕语带双关地说,一边惬意地品了一口碗中的酸梅汤,“就如同这消暑的圣品来说,一碗足矣,两碗便伤了脾胃,这东西乃是收敛的玩意,不可多饮。”他深深地看了风无清一眼,似乎再等着他的反应。
  风无清先是一阵茫然,随即哈哈大笑道:“好你个七弟,说话拐弯抹角,难怪别人说你精明,敢情我竟是白担心了一场。”他也不顾那酸梅汤冰冷刺骨,咕噜咕噜地连喝了三大口,这才解气地放下了碗,“横竖我是跟在你后面的小卒,你都不担心,我还有什么好怕的,最多只是打回原形而已。不过老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你若是有什么需要你六哥帮忙的不妨直说,方正我这张脸已经丢尽了,也不怕什么闲话麻烦。”
  要说起先帮风无清在皇帝面前请求差事,风无痕只不过是基于一时的同情,利用的成分并不大,真正的目的一是为了收人心,二是为了向父皇表明心迹。如今见到这个六哥如此铭记在心。他的心中便多了几分温情。
  “六哥此话便说得过了,都是兄弟,你我现在又是一体。你若丢了面子,我脸上也不好看,怎会让你去做那些打探消息的事情。六哥不妨把真性情摆出来,谁请你去逍遥,跟着去就是了,不必有什么顾忌,至于话么就真真假假地胡扯几句,反正也无人会去追究。你那风流闲散的性子是京城众官都知道的,只要不出格,父皇那边也不会有闲话。”
  风无清仔细琢磨了一阵,顿时大为开怀。这些日子他是只在府中厮混,很少再去外边拈花惹草,性子虽然收拢了些,无奈习惯已经养成,一时还真是浑身不得劲。如今听得风无痕这般说话,他已是明白了弟弟的用意,率性而为的事,即便父皇也不会插手。
  “六哥,如今局势之乱恐怕是本朝一时无二,言行举动虽然得合着你平日的性子,但还是得谨慎小心,以免为奸人所乘。”风无痕又稍稍提点了一句,目光中满是期许和温情。
  两兄弟对视一眼,目光中满是轻松的笑意。如今这情势,唯有抛开一切才能无所顾忌,成天缩手缩脚地只能让皇帝疑忌,反倒是把什么都露在表面更佳。想起自己之前韬光养晦时的辛苦,风无痕已是完全明白了,凡事三思而后行即可,厚积薄发才是他这个皇子的处世之道,一味低调只是愚人之举而已。
  第二十八章
觐见
  与御史对贺萧两人的弹劾来说,直隶总督的大位初定便只是小事一桩了。八月初二,皇帝召见了湖广总督毕云纶,这个兆头便让所有人明白,空缺出来的那个位子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虽然从王府的几位王妃时不时召见自己妻子的架势看出了一二,但真的事到临头,毕云纶仍是抑制不住心底的狂喜。同是总督,一个居于帝侧,靠近中枢,一个却是在偏远之地管理剽悍的百姓,几乎是天壤之别。因此一听得皇帝召见,他便打点起了十二分精神,竭尽全力地想在圣驾前留一个好印象。
  “毕云纶,勤郡王风无痕大力向朕举荐你,朕也看过你的履历考评,才干算是上上之选,不过升迁太速并不是好事。若是依着朕以前的性子,像你这样年轻的官员还得好生在地方磨练一番才是。”皇帝边说边打量着毕云纶的脸色,见他仍是一副恭谨的模样,不禁暗中点了点头,“不过如今直隶总督既然出缺,便不能再拖下去,否则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务堆积起来也不好处理。朕看你也还算合适,只是须知为官需先修心,万不可谋私利而忘国法。”
  皇帝起初的一句话让毕云纶心底凉了半截,他虽然年轻,但也是官场厮混多年的老手,自然知道磨练是什么意思。不少年轻才俊就是被吏部以磨练二字搪塞,死死压在地方而终生不得进入朝廷中枢,因此他虽然已是封疆大吏,却仍然想要调回来。如今机会就在眼前。皇帝却突然冒出一句磨练,他怎能不心惊胆战?所幸他自制力尚佳,没有露出异常。皇帝后面一句话更是来得及时,这样才没有露出马脚。
  待皇帝的话说完。毕云纶便利索地叩下头去。“皇上教诲,微臣铭记在心,片刻不敢忘记。微臣以陋才而得以屡次升迁,免不了旁人加以悻进的评语,因此只能殚精竭虑以报皇恩。绝不敢有他想。”他说得声情并茂,最后竟是忍不住伸手拭泪,“皇上先前委以湖广两省地重任,已是天高地厚之恩,微臣唯有治理勤勉,让辖下百姓得享太平安乐而已。至于调任之事,微臣愿听皇上调派,定不敢忘国法而循私情。”
  一番对答算是毫无破绽,即便是挑剔的皇帝也找不出错来,因此对自己的眼光更为满意。“朕知道你地政绩官筏一向不错。此去直隶就任需得更加努力,不得有半分懈怠。”他见毕云纶叩头应是后,方才继续训诫道。“你既然即将为直隶总督,朕便不得不提醒几句,朝中党争愈演愈烈,地方上也有不少官员都陷了进去。朕看着痛心得很。既为臣子,便得遵守人臣之道,以忠臣、直臣、纯臣为己任,绝不能视君父为无物,只求一己之私利。”
  这几句话虽然不重,但毕云纶却是听得汗流浃背,他已是听出了其中的警告之意,因此立刻把自己表白了个分明。“微臣只知有皇上,只知有社稷,绝不会从旁人之命。微臣定当谨守人臣之道,惟死而已。”
  皇帝见毕云纶诚惶诚恐地模样,心知已是震慑了他,言语便缓和了许多。“勤郡王妃她们对你夫人很是满意,说她识大体,有大家风范,闲时你可以让夫人去王府多走动走动。那几个也都是顶尖的贵妇,眼光自是不凡,能看重你的夫人也是缘分,不用因避嫌而刻意疏远。该谨慎的地方你不妨小心行事,该放开的地方就放手而为,你如今还年轻,前途如何现在断言还太早,因此得分外经心,知道么?”
  毕云纶已是感动得满脸热泪,皇帝也没有计较他御前失仪地模样,又安慰嘱咐了几句便让其退去。对于这个儿子也同样看中的年轻人,皇帝也早有期许,只希望他能如己所愿,好好地把守住直隶的大权,也好方便将来自己行事。
  直到回府,毕云纶还在琢磨皇帝最后的几句话,心底从糊涂到明了。他起先一直不明白皇帝把此事交给风无痕的用意,现在算是知晓了几分。让自己的夫人不避嫌疑地来往王府,这显然是示意自己不必顾忌和风无痕的往来。明里训诫自己不得陷入党争,这边暗中的意思又不同,他算是领教了皇帝的莫测心意。
  既然皇帝已经开口,他也就抛开了先前的顾忌,第一次携着夫人冯氏一同拜访了勤郡王府,让外人大吃一惊。而王府门上地几个下人也从未见过毕云纶,此时见王妃那里的常客冯氏和一个男人同来,哪还会不知怎么回事,连忙飞一般地跑去通报。
  风无痕情知此人昨日才见了
  父皇,今日这般不避嫌疑地前来必是心有所恃,说不定是父皇透露了什么,因此毫不迟疑地吩咐下人将这一对夫妇领进来,一面差人去请几位妻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毕云纶,因此一见面便不由暗中赞叹一声。
  只见此人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正是古人所谓伟丈夫的模样。他又想起先前得到地消息,不由微微一笑。青楼楚馆的那些莺莺燕燕,当然是最爱这等人物,说不定有些消息便是倒贴也要让毕云纶知道。
  刚刚寒暄了一阵,冯氏便被海若欣等四女派来的丫鬟请走,正厅上顿时只剩下了风无痕和毕云纶。两人都是初次打交道,因此言语格外谨慎,试探来试探去的半天没有结果,最后还是毕云纶先转到了正题。
  “殿下,大恩不言谢,下官也就不罗嗦了。”毕云纶沉声道,“昨日皇上召见,提点良多,其中不无殿下地好意,因此下官这才携贱内来访。下官既然即将赴任直隶,也想请教殿下几句。直隶算得上是天子近郊,权贵太多,一个不好就会得罪人,不知殿下可否不吝指点一番?”
  风无痕把毕云纶的几句话掰碎了思量,终于意会到这是父皇送给自己的一份大礼,心下不由更为惊讶,但于情于理,毕云纶的问题他都不能放任不管。他沉吟片刻,这才谨慎地道:“毕大人,正如你所说,直隶乃是天底下权贵最多的地方,王公贵族们往往在直隶各地置有庄园,因此就是那些豪奴便足以让普通官员头痛不已。你这次就任总督乃是皇上钦点,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心怀不满,你赴任前不妨去拜一下山头,先把礼节做足,如此别人便抓不住你的把柄。”
  他见毕云纶点头答应,又接着建议道:“自古为官最怕身边人贪赃,本王观夫人的仪态举止便知她不是这等浅薄的人,因此此事就要着落在你身边的幕僚或是随从小厮身上,一定要立起严厉的规矩来。若是你持身得正,哪怕在小事上得罪了那些大员,他们未必找得到错处。另外一点便是最重要的……”风无痕突然闭口不言,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关碍。
  毕云纶不禁有些奇怪,抬起头来看着风无痕,只见这位殿下露出了为难之色,仿佛在衡量那句话是否该说。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起身就是一揖,“殿下有什么话需要教诲,请尽管直说,下官一定谨记在心。”
  眼见毕云纶的态度极为诚恳,风无痕不由心中一动,现在他已经完全相信皇帝关照了此人一些不为人知的话,当下也就不再犹豫。
  “现在朝中势力最大的便是贺萧两党,不附贺家,便附萧家,当然,若是本为海氏门生便另当别论。寻常小官尚免不了作此抉择,又何况你这个总督?父皇既然拣了你作直隶总督,便决不希望你陷入党争,但旁人定不会轻易放过你。你若是想坐得牢靠,不妨让人放出风声去,说你领了父皇密旨,其中内容可以含糊其辞,总而言之要做出那等假象,旁人忌惮父皇权威,便不敢妄动。”
  毕云纶已是听得瞪目结舌,半晌才迸出几个字来。“殿下此言岂不是要让下官欺君?”他万万没想到风无痕居然如此大胆,这一个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岂可如此儿戏。“若是传言到皇上耳中,事情可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风无痕淡然一笑,“本王怎敢有欺君之举,毕大人不妨回忆一下父皇是如何交待的。你的职责是拱卫直隶,保护京畿安全,行事有违章法又如何,重要的是不负父皇信任!”
  几句斩钉截铁的话说得毕云纶如同醍醐灌顶,顿时清醒过来。想到皇帝交待差事时的郑重其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之重,那变通便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下官谨受教了,定不会辜负皇上信任,殿下期望。”他边说边俯身欲行大礼,慌得风无痕立刻将其扶了起来。
  “总而言之,毕大人不妨放开手脚,只要能让父皇满意,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风无痕语带双关地敲打道。果然,他满意地从毕云纶目光中看到了一丝野心和欲望。
  送走了毕云纶夫妇,风无痕感到异常畅快。人不可能无欲无求,只要能始终将毕云纶握在手中,那此人还是不会背叛的。对于刚才那个建议,风无痕不禁露出几分冷笑,皇帝眼下确实不会在意这等小事,但倘若此人怀有异心,应景儿便是证据。毕云纶,就看你是否真的识相了!
  第二十九章
失望
  身在淮安的鲍华晟本已打算回京,谁料还未上路便又遇到了一桩大案。淮安知府钱创斐居然在他准备离开的前夜无声无息地死在家中,最可疑的是身边侍寝的小妾云娘居然对此一无所觉。虽然衙门的差役很快封锁了消息,但谣言还是传得满城风雨。对于尹家之事本就心有不甘的鲍华晟见此状况,立刻上了奏折,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应该与先前的大火有所关碍,因此不想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皇帝接到鲍华晟表章的时候却是大为失望,对于现在已经焦头烂额的他来说,有一个可靠忠心的臣子在身边无疑是最大的安慰。海观羽虽然可信,但上次见他后得知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因此皇帝震撼之余,对这个两朝元老不禁也有些恼怒,因此很快就准了他的告病折子。至于贺甫荣和萧云朝,他则是早计划打发他们出京,因此也不是商议大事的人选。之前的弹劾又用到了默默无闻已久的冯之繁,现在宣他进宫则会使这个年迈的老人成为众矢之的。如此一来,皇帝在诸多臣子中竟是找不到可以商议事情的人选。
  石六顺和汪海日夜伺候在帝侧,对于皇帝日渐暴躁的脾气深有体会,因此分外战战兢兢,唯恐出了什么差池。这些天来,仅是获罪被打死的小太监就有十几人,还不算其余送到慎刑司的人。勤政殿和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几乎恨不得屏息止气,毕竟自己的性命要紧,其余邀宠的心早就淡了。
  朝议上。皇帝冷冷地看着噤若寒蝉地朝臣,目光中威严的气势让不少人都低下了头去。起初的那些弹劾奏折还如同雪片似地,后来这些官员都发现皇帝态度未明。因此贺甫荣和萧云朝遭弹劾的影响虽大,却没了开始地声势。
  “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除了挑他人的错处,你们就找不到别的事情?”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讽刺的微笑,“朕现在倒是看不明白了,诺大地江山居然没有其他事情需要你们这些当官的劳心。成天只知道钩心斗角,朝廷真是白养了你们这些人!”
  皇帝这句话不可谓不重,然而此时正是人人自危的当口,谁敢站出来招惹皇帝的怒火,因此朝臣们仍然低着头一声不吭。几个皇族也都是你眼望我眼,目光交击中带着不少别的意味,却是始终没有人出列奏事。
  风无痕本是打定了缄默的主意,无奈皇帝的目光转了一圈,最后竟落在了他的身上,顿时让他如坐针毡。他怎会看不出父皇眼中的期望。
  但一来他压根找不出可以上奏的事情,二来此时站出来无疑众矢之地,因此脸色变幻不定。犹豫了好一阵子。
  他知道父皇正在愤怒的火头上,若是寻常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是不要献丑得好,当下他便挖空心思想起能上得了台面地好消息来,当然。祥瑞之类的骗人把戏他可不敢拿来蒙骗父皇。半晌,他眼睛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要奏。”风无痕出列跪下,脸上满是笑容,“昨日户部得到两江总督秦大人来报,说是富商地主们感念连年丰收太平,乐输西北军粮一百万石。秦大人已经将一应捐粮人等具表上书,想必上书房还未来得及奏报,因此儿臣便抢先报上了。”
  江南乃是赋税重地,朝廷的税收几乎将近两至三成皆来自此,因而皇帝听后不由大悦,旋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不由微皱了眉头。“朕知道那些胥吏的名堂,往往是硬着摊派,那些富商地主哪里是真地乐输了,秦西远此话未免有些不实吧?”
  风无痕没有料到父皇鸡蛋里边还要挑骨头,一愣之下立刻省出了其用意,连忙笑着答道:“秦大人当初任陕甘总督时,那些当地富商不是一样感恩戴德,乐输军粮,足见其政绩之佳,因此百姓安居乐业之余,才会有余粮献于军前。况且秦大人为官多年,断不会为博圣眷而作此等虚妄之语。父皇若是不信,儿臣这边还有那些富商地主联名书写的奏折,只不过言语粗陋,恐怕不足御览。”
  皇帝方才舒展了眉头,命石六顺接过风无痕手中的黄绫封皮的奏折,专心地翻检了起来。也不知秦西远是作何打算,这奏折竟不是那些富商地主之流请人代为誊写,而是实实在在出自号称江南第一富商的凡家掌舵人凡准曦之手,因此字里行间是帐目一清二楚,而那些颂圣请安的话则是老套得令人吐酸水。不过皇帝看重的乃是此事是否真是
  自愿,对于那些细枝末节倒也不在意。通篇读罢,皇帝已是面呈喜色,眉宇间的阴沉之色仿佛也淡了许多。
  “好,不愧是秦西远,没有辜负朕的眼光,好!”一连两个好字从皇帝口中吐出,无疑是分外难得,更何况前一刻这位至尊还在火头上。
  谁都知道秦西远是皇帝亲手简拔上来的能员,因此几个凑趣的官员立刻便跟在后面吹捧起什么神目如电,明察秋毫来,心情正好的皇帝也懒得驳斥,只是一笑置之。
  “秦西远已经官至总督,也没什么可以另外恩赏的,吏部先记功一次吧。”皇帝虽然极为高兴,但不欲以此事为臣下开一条邀宠的新路子,因此本来想加厚封赏的兴头也就淡了。“诸臣工,无心插柳种下的功绩,朕决不会埋没,至于那些靠盘剥百姓来邀功的,朕也绝不姑息。今日朝议就到此为止,你们回去不妨好好想想!”
  群臣没料到皇帝临去还是发作了一通,顿时完全没了起先奉承的劲头。刚才还巴结得颇为起劲的几个臣子更是耷拉着脑袋退出殿去,他们可没忽略几个大员铁青的脸色。风无痕则是心中一笑,刚欲转身离去,却听见石六顺在后面叫了几声,连忙回过头来。
  只见这个六宫都太监满脸谀笑地走近前来,必恭必敬地先行了一礼,随后言道:“七殿下,皇上让您到勤政殿去,说是有事交待。”
  风无痕不由一愣,父皇最近都没有宣召自己单独进宫,今日突然又这般行事,究竟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他想起先前皇帝在海府呆的那几个时辰,心中立时一紧。他答应了一声后,便发觉身边各处投来了几道或是嫉妒或是怀疑的目光,就连舅舅萧云朝的眼中也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神采。
  风无痕跟在石六顺后面,熟门熟路地走进了这禁宫之中,神色中再也没了当年初醒来时的震撼和殷羡。那一队队看似精锐的禁卫,却一多半是京中的贵介子弟,希图靠这个混一个前程,以后再转为外官。风无痕心中清楚,凌云的社稷,正如同朽木一般,非猛药不足以振作。积弊之下,世家只知道贪权,寻常官员只知道贪墨,至于平民百姓则是欲求温饱而不可得。若是真让自己坐江山,那又该如何是好?风无痕的心里突然转过了这个念头,连自己都唬了一跳。曾几何时,本是只求自保的他有了这样贪婪的想法?
  “无痕,你刚才做得很好。”待儿子跪下礼毕,皇帝便突然开口道,神色间满是疲惫和失望,“朕已经老了,想起当年的励精图治,却每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没想到让这些官员钻了空子。如今朝堂上是群魔乱舞,竟是找不到什么干净的地方。“哼,总有一天,这些人会把凌云的江山社稷全都败坏了!”
  父皇异常刻薄的话并没有给风无痕带来几多震动,最近每次单独奏对,父皇都要老调重谈一次,仿佛借此宣泄心中的愤怒。“父皇息怒,吏治败坏自古皆有,如今虽然百官中多半不合您的心意,但好歹监察院还算是干净的。冯大人和鲍大人不也镇住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么?”
  风无痕违心地劝慰道,“父皇应该以龙体为重,莫要为小事伤了身体,须知朝廷内外可都是靠您支撑下来的。”后面一句话却是他的真心之语,倘若真是如明方真人所说,父皇一旦有所不测,那除了遗诏中指明继位的皇子,其他人都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皇帝长长叹了一口气,大约是听出了儿子的意思,颓然地倒在龙椅上,父子俩对视良久却没有再出一言。皇帝炯炯的目光始终集中在儿子身上,那种如芒刺在背的感觉生生地让风无痕出了一身燥汗。正当他想要开口打破这难言的沉寂之时,皇帝却突然开口了。
  “无痕,若是让你在诸皇子中选择一个储君,你会选谁?”皇帝匪夷所思的问话让风无痕大惊失色,自古君王立储无不咨之以心腹重臣,亦或是皇族长辈,再不然就是以得宠后妃的位次定夺,从未有向自己儿子询策的道理。风无痕自忖圣眷虽佳,却位置尴尬,不上不下的身份摆在明面上,因此绝没有掺和这等事的资格。
  只见他惊惶地跪倒在地,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父皇,立储之事关乎国本,儿臣万万不敢胡言乱语,还请父皇恕罪。”他深深地伏低了身子,等待着可能随之而来的雷霆之怒。
  第三十章
变数
  这一回风无痕从皇宫中走出来时却是面色镇定,只是到上轿之后才感到浑身瘫软。从来没有哪一次面圣有今日这般风险,也从来没有哪一次面圣能有今日的收获。一直以来,父皇乾纲独断的魄力都让他感到望尘莫及,但就在刚才那一刻,他察觉到的分明只是一位老人的失望而无助。
  他兴奋地摸着袖子里的那一个金筒,心中却在猜度着里边的物事。
  尽管父皇的语意含糊,只是不容置疑地让他好生保管,以备将来所需,但他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须知皇帝平日最讨厌的便是奢侈,因此赏赐臣下的东西少有金银等物,对儿子则是更为严厉,若是有浪费之举往往会当面加以斥责。这样的一位至尊又怎会轻易赐给自己这样一件护身符?
  近日朝局的动荡风无痕是看在了眼里,但他并不认为父皇对此手足无措,恰恰相反,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父皇亲手炮制的。对于喜欢将所有事情握在手中的父皇,为什么会偏偏选择了自己,风无痕心中除了疑惑就是不安。他已是下定了决心,回府之后一定要详加检查,务必弄清楚里边的东西。如今的情势瞬息万变,他决不容许有什么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
  刚踏进书房,风无痕便瞥见陈令诚一脸阴沉地坐在那边想心事,往常最是警觉的人居然仿佛没发现有人进来,犹自愣愣地在一边发呆。虽然自己也是满腹疑惑待解,但风无痕还是勉强笑道:“陈老今日怎么有闲工夫待在这里发愣,难道太医院又歇假了么?”
  陈令诚这才发现了风无痕。两人本就是熟不拘礼的关系,因此他也只是略欠了一下身子,并未起身相迎。他见风无痕身后只跟了小方子和冥绝。眼下离下朝又已经有了一段时候,顿时明白这位殿下一定又是被皇帝召见。脸色顿时更难看了起来。
  他也不答话,示意风无痕在身边坐下后方才低声道:“殿下今日进宫,是否发现皇上身子有什么不妥?”陈令诚平日少有如此严肃,因此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其他三人顿时都变了脸色。
  冥绝身形微动。立时便守在了门口,小方子则是连连退后数步,干脆站在了墙角。这种宫闱密辛非比寻常,一个不好便是身首异处地结局,因此饶是两人自知极得主子宠幸,也还是表现出避嫌的态势。
  风无痕已是感觉背后冷汗淋漓,用力掐了自己虎口一下,这才借着疼痛保持了镇定。“陈老此话究竟是何意?我今日入宫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父皇脸色除了略苍白一些,精气神都还好。难道他老人家真有什么病痛?”
  陈令诚微微摇了摇头,“希望我只是妄自揣测,沈如海沈大人这些天时常入宫为皇上诊脉。带回来的医案也有时我也会翻检一下,以作将来之用。虽然看不出什么大地意思,但听说皇上的心病愈来愈重,近日晚上很少临幸嫔妃。甚至夜里时常有只睡一个时辰地。我又悄悄从一个勤政殿重贴身伺候的小太监那里得知皇上最近饮食也不佳,时常发作别人,肝火太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