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精校)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39

  贺莫彬敬服地点了点头,脸上却流露出一种尴尬的神色。他这个书呆子的名声在朝官中实在是太过有名了,竟是和海家大公子一样广为人知,如今站在朝堂上仍能感觉到众人的眼光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神采。尽管父亲以前任户部尚书的经验教给了自己很多东西,他也把手中的差事料理得井井有条,但毕竟不能完全弥补资历带来的影响。
  “也幸亏是你接了户部的差事,换作别人,越千繁说不定不会轻易放过,到时随意使个绊子就能将人拉下来。你如今是贺家的继承人,身份地位不同,况且为人还好,在那些俗务上也能用心,这才站住了脚,若是你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哼!”贺甫荣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幼子,脸色立刻难看起来。
  贺莫彬知道父亲又在想四弟莫林的劣迹,连忙上前用言语岔开。自从发配甘肃之后,贺莫林便再也没有和家中通过信,直到年前才蒙恩旨回京。然而,从见到贺莫林的第一眼起,贺莫彬就感觉到一股深深的寒意,从四弟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怨毒和愤恨,几乎让他打了个寒噤,就连父亲也不愿意见这个儿子。
  贺莫彬隐隐约约察觉到,四弟已经变了,在甘肃那个残酷的地方,再加上那时家族已经失势,想必他也吃了不少苦头,能让这个一向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变成如今的模样,中间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惨痛,他就是不用脑子都能猜想出来。但是,父亲还是耿耿于怀当年幼子的拖累,竟是执意不肯和贺莫林重归于好,如今父子俩除了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之外,已是形同陌路。
  从书房中辞了出来,贺莫彬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去会会四弟。从西北回来之后,贺莫林便不肯在自己原本的居所长住,反而是选择了一处偏僻的客房,成天在外面厮混,但却从不和以前的狐朋狗友兜搭,让家人极为奇怪。今日也不知是否能碰上他,贺莫彬无奈地摇摇头,毕竟是同父同母的骨肉至亲,比起病弱的庶出三弟贺莫齐,他和四弟还是更亲近一些。
  贺莫彬穿过条条长廊,又绕过一个几乎荒废的小园子,这才到了贺莫林现在的居所。他轻轻叩门唤道:“四弟!”
  门里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门没锁,自己进来就是!”
  贺莫彬甫进门就见到贺莫林双脚高高地跷在桌子上,似乎根本没瞧见自己的哥哥。半晌,他才懒洋洋地发问道:“堂堂户部左侍郎,怎么有这等闲工夫到我这败家子这里来?不怕老爷子大发雷霆么?”
  贺莫彬不禁皱起了眉头,四弟言语中的讽刺和不屑他当然听得出来,“四弟,爹当年只不过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思,你代父前去甘肃受苦,他不会不念你的情,只是放不下面子。我会再劝劝他的,你也不要再住这个地方了,原来的房间我已经吩咐下人收拾好了,你还是搬回去住吧!”
  “不敢有劳大人关心!”贺莫林硬梆梆地甩出一句话,脸色已是完全变了,“我在甘肃受了多少苦,老头子不闻不问,反而做出那种神色给人看,不是势利是什么?天底下的父母无不想着子女,哪有他这样当父亲的!我如今倒是想起了下人中的传闻,哼,我就是连小娘养的老三都不如,也许根本就是老头子在外面一夕风流才有的种子!”他状似疯狂,声嘶力竭地喊道,所幸外面无人,也倒不虞有人听见。
  贺莫彬闻言大怒,平素温文尔雅的他甩手就是一巴掌,这一记的力量不轻,贺莫林躲闪不及,半边脸上顿时肿了起来。他也不理脸上的伤势,怨毒地盯着自己的二哥,一字一句地说道:
  “从小到大,老头子最疼的就是老大,挨下来便是你,就连老三也比我多一些宠爱。我读书稍有差池,他便拿老大和你说事,戒尺敲下来从不讲情分。到后来我读书无成,他就更是讲我当作了眼中钉,恨不得一棒子打死。后来他丢官去职,你们都仅仅是革去了职衔,其他姐妹们也没什么处分,偏偏我就要去甘肃那个鬼地方充军,若我真是母亲养的,他怎么会如此狠心?”
  贺莫彬顿时哑口无言,虽说那是皇帝的旨意,但父亲偏心却是显然的,不过,这能全怪他么?
  “莫林,爹教训你本就是为了你好,贺家乃是世家豪门,出去总不能让别人笑话。你读书不成也就算了,在外间花天酒地,闯下不少祸事,连皇上都有所耳闻。当时鲍大人前来问罪时,还特意提及了这一条,即便爹上书为你求情,皇上也未必能允准。你一味讲责任归在爹的身上,未免太失孝道,听二哥的话,向老人认个错,服个软也就是了,毕竟你还是他的儿子。”
  贺莫彬原指望说了这些话能让四弟回心转意,谁料贺莫林根本不领情。只见他哈哈大笑,眼中已是现出狠绝之色:“即便我有错,在甘肃那几年也已经赎罪了,老头子的那张脸我是再也不会去领教了。二哥,你若是真心还当我是弟弟,就借我一笔钱,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来烦你,你就当再也没有这个四弟就是了!”
  贺莫彬大吃一惊,还想出言劝阻,却见贺莫林已是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直指自己咽喉。“在军中我没习得什么本事,但这种不要命的无赖行径我却是都学到了。二哥若是不想见我横尸地上,就不要再唠叨些孝道之类的屁话,直截了当地给个回复就行了!若是不愿,我从今往后,再也不来纠缠你!”
  贺莫彬无言地深深看了四弟一眼,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缓缓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狠狠地甩了过去。只见贺莫林敏捷地一抓,那薄薄的纸片立时收入了他的掌中。“只有一千两?”他似乎有些不满意。
  “这是今天刚拿到的常例银子。”贺莫彬淡淡地答道,沉吟半晌,随手又从腰中取下一方玉佩,又褪下了手上的扳指,“这些好歹也值些钱,你拿去变现了就是,回头我再派人去当铺赎回。莫林,我这里撂一句话,你若是堕了贺氏的家名,我绝不会饶过你!”
  贺莫林心中一凛,他从未看到过二哥如此严肃的神色,已是有些忌惮。不过他随即想起自己的遭遇,顿时又强硬起来。“二哥的话我会铭记在心,从今往后,我和贺家也没了干系,不存在什么堕了家名的问题。这下老头子该高兴了,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不会再找麻烦。不过你让他扪心自问一下,究竟是谁对不起谁!”
  贺莫林气冲冲地说完这些,便头也不回地甩门离去。贺莫彬看着四弟的背影,心中惘然,看来他是真的不会原谅父亲了,这一去也许便再也不会回来了。自己刚才给他那些钱财,却又那样警告他,究竟是对还是错呢?想起儿时兄弟们的和睦,他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大哥身死异地,三弟挣扎于病榻,而四弟也决绝地离开了这个家,现在只剩下自己在硬撑了。父亲已经老了,百年之后,贺家也许真会湮没无踪吧。
  第七章
引见
  萧云朝的府上如今是比之从前更兴旺了几分,由于他已是加了体仁阁大学士的职衔,因此说是在朝中呼风唤雨也毫不为过。上门请托办事或是套交情的人络绎不绝,门外的轿子已是排了长长一串,更不用提那些跟随主子前来的仆役之流了。朝官们都清楚,宰相海观羽已经年迈,其子海从芮又不是热心仕途的人,因此海家恐怕不能延续之前几代一直霸占着相位的盛况了。
  萧云朝和贺甫荣皆是名门出身,宫里又都有一位娘娘撑腰,相比已近花甲之年的贺甫荣,无疑萧云朝荣升宰相的希望更大一些。毕竟瑜贵妃萧涟漪深得皇帝宠幸,正位中宫可是有七成的把握,而贺雪茗入宫时日还短,又尚未有子息,不免吃亏了不少。贺甫荣又是曾经获过罪的臣子,和一直荣宠不衰的萧云朝比起来,逊色几分自是难免。
  圣眷正隆虽好,但萧云朝每次下朝见到家门口的那一长队人影,头皮就禁不住发麻。久而久之,他也就养成了走侧门的习惯。然而,趋炎附势的人永远都不会忘了钻空子,竟是盯住了这位重臣的一举一动,只要官轿一落地,上前请安卖好的人便从没止息过。萧云朝又没有贺甫荣处变不惊的本事,他能登上如此高位,后宫那位妹子的运作占了很大分量,吏部的差事又由两位几乎是心腹的左右侍郎包办了多数,他这个尚书其实轻松得很。
  若论真实才干,这位天字第一号宠臣最多只是中人之资,能混一个三品已是难得,枉论极品大员。若非瑜贵妃未雨绸缪,事先为这位哥子置下了一众精明能干的幕僚,萧云朝也无法应付裕如。
  “大人,刚才属下听说贺府的四公子离家出走了。”萧府的幕僚年嘉诚恭谨地报道,似乎没看见萧云朝不愉的脸色。他在这里已经呆了不少时间,对主人的脾气也是廖若指掌,要不是瑜贵妃时时遣人赏赐慰藉,他真是怀疑还有几人肯留下。
  “嘉诚,本官不是说过么,这点小事你们自行处置了便是,无须事事请示。”萧云朝不耐烦地答道,手中的茶盖也在茶盏上碰出颇大的声响,“你们都是娘娘看重的人,非同小可的事情自然须得通知本官一声,其他的就商议着办好了。”他为人极重上下之分,因此即便在府中,幕僚们都是相处已久的人,说起话来却犹自带着官腔。
  年嘉诚情知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用处,施了一礼便转身离开。萧云朝冷哼一声,心中极为懊恼。对于这些自命不凡的幕僚,他实在是有心晾着他们,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能拿上台面分析,妹妹还将他们当作宝贝,不知是作何打算。贺府的四公子失踪?真是笑话,难道他连贺甫荣府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也要时刻盯着么?
  “大人怎么说?”年嘉诚一回书房,一个年纪颇大的幕僚便开口问道,不过他脸上笑意盈盈,显然是猜到了结果。
  “老穆,你就不用打趣小年了,看他的脸色,刚才就铁定是碰了钉子。”另一个中年人插嘴道,眼睛却在年嘉诚脸上瞟着,“不过我也佩服小年的毅力,居然能老是那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麻烦我们那位大人,实在是勇气可嘉。”他刻意加重了“鸡毛蒜皮”四个字的语调。
  其余几人不禁相视莞尔,这些幕僚当中,年嘉诚资历最浅,但论起才干来却是一等一的,因此也是人人敬服。只可惜他虽然能见微知著,却不会察言观色,每每因为“小事”而去劳烦萧云朝,因此并不得主人重视。反倒是瑜贵妃萧氏读了他的几个条陈后,颇为赞赏,每逢节日,对他的赏赐总比其他人丰厚一些。年嘉诚感恩之下,处事也就更为上心,众人看在眼里,也就常常调笑于他。
  年嘉诚只是置之一笑,随即便问起其他人对此的看法。那老穆沉吟半晌后,方才谨慎地开口道:“贺家四公子年前才从甘肃回来,估计是恨透了父亲,离家出走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本来就是纨绔子弟,又没有谋生的本事,想必在外的时间不可能长久,到时还得回去乞援。”
  年嘉诚眼中异芒连闪,显然是有些意动,“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帮他一把?贺甫荣对这个儿子并不重视,若是以重利诱之,贺莫林也许将来能成为一枚不错的棋子。”
  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方才发出一阵大笑。“小年,怪不得大伙都说你做事不择手段,让儿子对付老子,也亏你想得出来。不过细细想来,倒是确实可行,不过得办得不落痕迹才是,否则徒惹人疑。”中年幕僚轻轻拍了拍年嘉诚的肩膀,赞赏不已,“这事我待会便吩咐人去办,不过之后的处置须得从长计议。”他轻轻压低了嗓音,诸人都凑近前来,不一会儿便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左晋焕也是说到做到,果然和身边那几个酒肉朋友断了交情,独自搬到了离勤郡王府颇近的一家客栈,时不时到王府拜访一番。风无痕早早地吩咐了范庆丞,因此这位公子哥儿进出几乎从未遇过阻拦,倒让他受宠若惊,每次见面的恭谨模样也让风无痕暗自好笑。
  不过毕竟左晋焕是入京应试的举子,老是在王府徘徊也不妥当,因此风无痕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将这个看上去嚣张跋扈,实则人品还算称心的年轻人带到海观羽府上。能见到权倾朝野的宰相,左晋焕极是兴奋,言语间竟连敬语都忘了,经风无痕一提醒方才发觉,尴尬得满脸通红。
  海观羽怎会不知道孙女婿的心意,因此也不计较左晋焕的失仪,倒是宽慰夸奖了两句,让这位一直被旁人视作洪水猛兽的少爷心中大为欢喜。略坐了一坐,风无痕便辞了出来,径直带左晋焕去拜访自己的岳父兼师长海从芮。
  在他看来,左凡琛虽是贺氏阵营的中坚,为人却极为圆滑,况且依左晋焕所说,他家是三代单传,因此儿子的前途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海从芮可是博学大儒,只要得他传授经义,到时夺个二甲以上的功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至不济也能凭着海氏门下的名头让考官另眼相看,毕竟科举一向是三哥那边最看重的差事,无论是贺家还是萧家都无法做得了十分的主。
  “殿下,您要带我去见那位海大……海先生?”左晋焕原本想说海大公子,后来觉得不甚恭敬,因此立刻改了称呼。
  “没错,你不是要应试么?老师的典籍功夫可是闻名朝野,虽然比起那些老儒生来年轻了许多,但学问可是比他们强多了。能得到他的指教,可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况且……”风无痕微笑着介绍道。见左晋焕脸上的惊喜之色愈来愈浓,他也就卖关子似的闭口不言,急得身旁的年轻人抓耳挠腮。
  “好了,进去吧,老师平日都在这里研修典籍。”风无痕将左晋焕带到一幢清雅的小楼前,方才止住了脚步,“寻常人老师可是很少接待,今儿个本王破例带了你来,可是担了天大的干系。”
  “多谢殿下扶持!”左晋焕一揖到地,神色中感激异常,“从小到大,没有人为我的前途如此用心,今次若非殿下教导,我早已堕入歧途。改日父亲进京,我一定请他登门道谢!”左晋焕虽然有时糊涂,人却不傻,这位皇子作了那么大的人情,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认定人家是看了父亲的面子。
  “本王帮你一把,只是那次看你有趣,言谈中尚属投缘,这才领你到此地来。是否能投老师的缘法,全看你自己的了。”风无痕正色道,“若说是道谢则大可不必,你父亲乃是地方大员,况且和本王的立场各异,若是他登门道谢,看在别人眼里便不是滋味,你若是聪明就切勿对他提起此事。”
  风无痕恳切的说辞立刻打消了左晋焕仅存的一点点怀疑,对这位殿下的好感骤然增至了十分。“既然如此,如果今科我能金榜题名,定当亲自登门道谢。父亲的立场我管不着,但我自己的事情他也不能插手。殿下不嫌弃我当初的胡言乱语,反而一再好言相劝,出手援助,我若是不领情,岂非如同禽兽一般不知感恩?”他毕竟是未涉人间险恶的人,早就把风无痕当作了知己,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倒叫风无痕心中不安。
  海从芮见风无痕带了陌生人进来,虽然心下诧异,脸上却依旧如常。听完了事情原委,他却欣喜异常,不由分说地便将左晋焕留下,死活将自己的女婿赶了出去。按照海从芮的话来说,女婿早已出师,自然不必再浪费他的时间。而风无痕却明白老师的意思,无非是嫌他杂念过多,不是一个好学生而已。
  站在小楼外,风无痕心中松了口气,就看左晋焕自己是否争气了。好不容易将他拉了过来,到时只要能金榜题名,他就能设法为他谋一个好官职,届时父子同朝为官,左凡琛便是有心做对也得想着儿子前途,若是能将他也拉进自己的阵营则是更妙。
  第八章
迁居
  十一皇子风无惜这一年已经是年满十八了,虽然还未行冠礼,但已加封宁郡王。比起其他皇子身负职司才得到晋封,他的景况未免优越太多。再加上皇帝至今未曾遣其出京,在朝臣眼中,这位宁郡王无疑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无奈瑜贵妃对这个儿子宠爱至极,由于之前就求了皇帝恩典,因此直到如今,还是将其留在听风阁中居住,连几个伺候的太监皆是精心挑选过的,至于暖席的宫女,则是拣的那等中正平和,容貌端丽的女子。瑜贵妃对风无惜倾注了太多希望和心血,绝不希望一个狐媚惑主的女人夺去了儿子的心。
  只不过前一段日子,皇帝对风无惜一直逗留宫中颇有微辞,因此瑜贵妃也只得托了哥哥在京中物色一处上好的府邸,得空了再请皇帝赐下。自己最亲近的外甥要开府赐第,萧云朝便格外上心起来。上至总管护卫,下至普通丫鬟小厮,他亲自料理得齐齐整整,因此不到半个月,他就进宫向妹子禀明了一切,这种超乎寻常的办事速度也让瑜贵妃一阵惊讶。
  因此,趁着今日早有人通知了皇帝驾临,萧氏预先让儿子在凌波宫内等候,也好顺势将此事办了。她知道儿子久居宫中有人闲话,只是一直宠惯了,不敢随意放手,现在想起来不免心中后悔。若是及早让儿子自立,也应该早建了功勋,届时皇帝立储之时,也无人敢有二话。自己聪明一世,却总忘不了慈母多败儿这一条,实在是糊涂到家。不过远远看见皇帝的人影,瑜贵妃立刻打消了心中的这些想头,携着儿子迎了上去。
  “臣妾恭迎圣驾!”萧氏盈盈拜下,身后的风无惜也同时下跪行礼道:“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身体康健,国运昌隆。”
  “无惜也在这儿?”皇帝倒有几分诧异,平常自己驾幸凌波宫时,萧氏一向是将儿子遣开,今儿个破例行事,却是奇怪。难道这位爱妃又有什么小名堂?皇帝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微笑,“好了,你们都起来吧。爱妃,难得你将无惜一起叫来,怎么,今日想来一个团聚么?”
  “皇上又打趣臣妾了。”萧氏娇嗔道。虽然早已过了女人最美丽的年纪,但她身上的风韵仍然不减当年,加之又一向保养得当,因此无论体态还是肌肤,仍然泛出令人销魂的情致。“臣妾斗胆未请旨就将无惜带到这儿,只不过是为了一件皇上也挂心的大事。”
  “哦?”皇帝想起了之前密探的报告,不禁莞尔一笑,这点小事他自然不会拂了爱妃脸面,“朕已经猜出来了,不过这么在外头说话不是理儿,还是先进去吧。”
  萧氏这才省起自己心急了些,连忙侧身将皇帝向宫里让,一边向儿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等会机灵些。口中却还打叠着一摞摞的逢迎话:“臣妾的一点小心思都瞒不过皇上,真真是什么都藏不住,怪不得朝臣都称颂皇上圣明呢!赶明儿您也教教臣妾这一招体察下情吧,也免得责罚下人时遭人诟病。”
  “那些什么圣明的全是奉承话,哪有几句是实。”皇帝在正位坐定,方才乐呵呵地答话道,“不过爱妃是愈来愈会说话了,朕被你灌了这么一肚子迷魂汤,待会还好意思拒绝你的要求么?说吧,你为无惜选了哪一处府邸?”
  瑜贵妃心头一喜,知道今天的事情已是成了八分,随即上前细细禀道:“皇上您也知道,臣妾一直将无惜留在身边管教,也没在宅子上多留心。现在他大了,又封了王,臣妾自然不能再为一己之私而将他强留宫中,也该让他为皇上分忧了。”
  她一边说一边瞟着皇帝脸色,见并无不妥后方才继续道:“如今京城的王府一座比一座豪华奢侈,臣妾思量着无惜就不必攀比这阵风了,因此除了礼制的规例,其他上头不用过分留心。正好朝华门外还空着一处王府,虽然原本衰败了些,但只要略作整修便能使用。臣妾已经让哥哥去看了看地方,他回复说还算齐整,因此想请皇上作主赐下这府邸,以后无惜进宫也方便些。”
  这下皇帝是真的诧异了,盯着萧氏的脸看了半晌,确信这位爱妃不是开玩笑后,方才仔细思量了起来。那处府邸是当年坏事的风寰宇曾经住过的,因此为了避讳,一干封王的皇子们都刻意避过了那个地方。不过萧氏也说得不错,堂堂一座王府,老是荒废着也不成体统,还不如分出去的好。再者那里虽然已经有些破败,但当年的规制宏大,论起来也配得上风无惜的身份,也可免去再建府邸的麻烦,京城如今的王府已是入不敷出,还是萧氏想得周到。
  “嗯,朕看此事可行。回头朕让内务府再去看看,若是真的能派用场,就让他们尽早整修,无惜也能搬进去。”皇帝略略顿了一顿,随即又开口问道,“听说萧云朝那里已经开始置办仆役,朕只想说一句,务必找一些牢靠的。如今京中钻营的人太多,一个不小心,混进些不知根底的人,无惜将来使唤起来也是不易。”
  萧氏连忙朝儿子使了个眼色,风无惜也是乖巧,立即下拜谢道:“父皇的教导,儿臣谨记在心,多谢父皇恩典!”他心中也是兴奋异常,虽然在宫里人人尊崇,但毕竟过于狭隘。从心底论起来,他还是更羡慕外间的生活。一想到今后不必在母亲的庇护下过日子,他就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感觉,同父同母的兄长风无痕能靠着实绩,一步步夺得父皇和母妃的宠爱,他也一样可以。
  皇帝看着这个从小最为疼爱的儿子,心中暗叹。当初之所以同意瑜贵妃萧氏的恳求,为的也是能让他少受些风雨,毕竟那时风无痕一向病弱,太医曾经禀报说活不过二十岁,因此他不想让爱妃失去最后一点骨血。如今看来,反倒是风无痕披荆斩棘,历经磨练,与当年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无惜还是得多加历练才是,皇帝已是有了主意,等朝中的一些事情处置完之后,也是时候让他分掌职司了。
  风无惜将迁居宁郡王府的消息着实轰动了一阵,特别是那新王府之前还荒废着,这让朝官们好一阵议论,不少人都弄不清萧氏的真实意图。只有几个历经两朝的老人,或是对那段时期还有印象的重臣还能省起那座王府的由来。那可是当年在朝官耳中鼎鼎有名的逆王府,萧氏居然能有这么大胆识让儿子搬到那里,还能让皇帝点头认可,实在是魄力非常。
  由于风无惜的身份,京里那些闲汉和善于钻营的人不禁又活络了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若是能巴结进王府,将来不但吃穿不愁,一旦主子身登大宝,即便是下人无疑也能鸡犬升天,荣华富贵可是少不了的。不过当他们兴冲冲地四处请托时,却立即就遭了当头一棒,宁郡王府居然早已物色好了所有听差仆役,内院的丫鬟仆妇也已经置办齐全。如今趁着整修王府刚完成的空挡,一应男丁已经全部入驻,只有女眷还等着正式迁居的旨意。
  风无惜正式迁居的那一天,宁郡王府热闹异常。前有皇帝和瑜贵妃赠送的各色珍贵礼物,后有登门道贺的一众王公大臣。风无惜这两年时时刻刻被母亲耳提面命,礼数上面周到了很多,哪怕见到与己方不睦的官员,脸上仍是笑意盈盈。不过一个时辰下来,他就觉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僵硬,若不是还有几个皇兄未曾前来,恐怕他也就懒得应付了。
  “十一弟,恭喜开府赐第了。如今你可是不同以往,我们两个作哥哥的恐怕就要退居幕后了呢!”来的是三皇子风无言和四皇子风无候,这两个平日几乎碰不到一块去的皇子联袂而来,倒让其他官员摸不着头脑。
  风无候凑近了些,神秘地对风无惜道:“十一弟的大喜日子,我这个作哥哥的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送你两个绝色美女,人已经交给了你那个总管,享用之后保你满意!”他发出一连串暧昧的笑声,听得风无惜脸泛潮红,心中暗骂风无候的恶作剧。
  风无痕来得却稍晚了些,原本他到户部只不过是给越千繁撑个场面,不过自从贺莫彬进了户部之后,贺甫荣的势力渗透就从没消停过。这个肥得流油的地方觊觎的人一直不少,因此他不得不端着王爷的架子在那里弹压,一来二去,竟是成了越千繁这个老狐狸的挡箭牌。今日若非风无惜迁居,他也难得抽出空来。幸好范庆丞预先备好了礼物,否则只怕要空手前来。为了避嫌,他让越千繁先走一步,自己则是故意晚了半个时辰方才出发,因此到王府时已是最后一拨了。
  “七弟现在可是大忙人,今日这个大好日子,不知准备了什么奇珍异宝送给十一弟呢?”风无候唯恐天下不乱般地出口问道,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他知道风无痕最近一直忙于安顿户部,礼物一定是匆匆备下的,因此等着看好戏。瑜贵妃的两个儿子关系疏离并不是什么秘密,只希望真的如此就好。
  第九章
针锋
  风无痕微微一笑,从身后的小方子手中接过一个封装完好的匣子,也装作神秘兮兮的样子,“十一弟,这里面的物事本是我好不容易才搜罗到的,今次没来得及准备别的东西,只能便宜你了。如果得了彩头,到时可别忘了我。”他故意挤眉弄眼道。
  风无惜先是一呆,这个七哥的话说得没头没脑,他压根就没听明白。但他好歹不是个蠢汉,琢磨了一会就露出深深的喜色,郑而重之地将匣子揣在怀内。“七哥的盛情,小弟铭记在心,改日必定登门道谢。”他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将三人让进了正厅。母妃前些天就曾经提过想要一尊玉观音,但一时之间也没有找到上好的玉材,风无痕的这份人情也是做得不小。
  偏厅虽然挤满了官员,但那些都是低品京官,许多不过是来混个场面,希图能碰上几个大员,顺便攀攀交情。至于正厅则是真正的权贵云集之地,光是普通的极品大员就超过了半数,就不用说那种身上还袭着爵位的朝廷重臣了。贺甫荣和萧云朝两人尚不敢缺席,枉论他们背后那些攀龙附凤的官员,因此正厅里也是塞了个满满当当。风无痕几人一进门就忙着和各处的朝官打招呼,心中却暗自惊奇这些人钻营的本事。
  这种皇子开府的盛事并不多见,更何况风无惜还有着特殊的身份。除去海观羽以年迈之名只遣了管家送来贺礼和帖子,其他的大员是几乎一个都没有落下。虽然有些忙人是放下礼物,说上几句恭维话便匆匆告辞,但来往宾客的品级仍是令人叹为观止。
  贺甫荣和萧云朝同时笑容可掬地和几位天潢贵胄打着招呼,尽管两人不和是满朝皆知的事,可明面上他们却总是一团和气,几乎好得能渗出蜜糖来。几个皇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在朝中厮混的时间可比风无惜长得多,客套话说得天衣无缝,仿佛没了贺萧两人,皇帝便再没有得用的辅臣一般。风无惜在旁边听得目弛神摇,直到此刻,他方才领悟了母亲说的见人只说三分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既然贺客如云,那就没有不开宴的道理,所幸萧云朝挑选的下人颇有能干的,总管老福更是做过几十年管事的老手。那些六七品的小官是一一给了回礼就打发了,官职稍高一些的则是在偏厅设宴款待,至于正厅这些达官显贵们则是足足开了三桌全席。王府最好的厨子便在这时候发挥了用场,烹煮蒸炒,十八般武艺俱拿上来卖弄,巴结得甚是周到。就连几位皇子也是暗暗点头,心道萧云朝还算有点眼光。
  几杯酒下肚,众人也就没了起先的拘谨,毕竟风无惜的性子这些人也不是十分清楚,况且他刚刚封王,正是圣眷最隆的时候,他们也不想留下个话柄。萧云朝是越看这个外甥越有帝王之相,眼睛已是乐得眯缝起来,情不自禁地开口道:“十一殿下如今已近冠礼,又封了王爵,他日前程不可限量。下官今日就借这迁居的机会敬您一杯,望殿下得展雄心宏图!”
  这话一出,不仅是贺甫荣等人,连其他三位皇子的脸色也都变了,风无痕更是暗骂自己这个舅舅的口无遮拦。哪怕再希望风无惜登上储位,这话也万不能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怪不得他在朝会上往往是让党羽冲在前头,自己一言不发,像他这种不知轻重的人,若非母亲没有其他得力的娘家亲戚可以倚靠,断不会栽培此人。
  “萧大人所言极是,十一弟年纪尚幼就有如今的成就,可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他日必是栋梁之才。”风无候笑吟吟地站起来赞道,神情中似乎很是认可萧云朝的说法。底下的风无言和风无痕却是眉毛一扬,显然听懂了风无候话中的讽刺之意。若是照他的说法,风无惜不过是靠了父母荫庇才得了现在的地位,所谓的年纪尚幼更是意指他只是个雏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