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精校)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9

  嘎吱——,那辆雇来的马车猛地停了下来,海若兰和抿儿措不及防,狠狠地撞向了板壁上。抿儿见事发突然,她可没有为主子作肉垫的心思,自己身子一侧,勉强用手支住了。海若兰就没这么好运气了,不仅手擦破了皮,连额角都撞了一块乌青,疼得直抽冷气。
  “喂,你怎么赶车的,瞎了眼是不是!”抿儿一把掀开帘子,对着车夫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突然停车,你想摔死我们是不是!”
  那车夫也是个老实人,压根不敢还嘴,只是用鞭子指了指挡住去路的几个人。抿儿抬眼看去,只见一个身着官服,侍卫打扮的男子,正策马站在车前,用冷冷的目光打量着自己。抿儿惊呼一声,马上缩回了车里。平日在府中,哪个男子敢这么盯着自己瞧!她早就把自己作男装打扮忘了个一干二净。
  “抿儿,到底怎么回事!”海若兰揉着手和额角,不满地问道,“外面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她直觉得感到一阵不对劲,心中暗暗希望不是爷爷派人追来了。
  “车上的人统统滚下来!”仇庆源很是耀武扬威地喝道,“否则本官就不客气了!”刚才那个探出头来的小子,他一眼就看出不是普通人,那细皮嫩肉的样子,显然来历不凡。
  “谁在那里大呼小叫的!”海若兰扶着车辕,小心地步下了马车,“我们又没犯法,大人拦着我们的去路,究竟是何居心?”尽管有些狼狈,但她的语气却格外从容。
  仇庆源一下子愣了神,他的眼力相当不错,眼前的这个作男子打扮的少年,竟然还打着耳洞,简直是明里告诉别人自己是女扮男装嘛。这下自己似乎好像尴尬了,若是寻常人家的女孩,外出决不会如此打扮,若是官宦之家,那就麻烦了。看她们的样子,说不定是逃家出来的,就不知是富家千金还是豪门侍妾。他开始有些头痛了,不管是哪种人,都是自惹麻烦,早知道刚才就不要应承得那么快了。
  仇庆源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兜搭这类麻烦,但他还是准备警告一下这个女子,于是躬身施了一礼道:“下官莽撞了。还请小姐海涵。这京城外的地界,并不十分平静,小姐二人独自出行,还请三思。”话虽说得隐晦,但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
  海若兰只觉得血直往脸上冲,那么快就被拆穿了,她看到身旁车夫奇异的脸色,以及抿儿得意的表情,心中万分沮丧。不行,已经走出这么远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儿被阻住。看这侍卫的服色,十有八九是此次扈从风无痕的人,只能行险一搏了。她突然展颜一笑:“妾身有一句话想对大人说,不知大人可否允准?”
  虽然疑惑这陌生的女子究竟有什么话非对自己说不可,仇庆源还是答应了。两人在一边低声言语了一番,只见仇庆源的脸色愈来愈古怪,到最后甚至惊咦了一声。待到海若兰说完,他的态度已经完全来了个大转弯,变得恭恭敬敬。
  “小姐千金之躯,乘坐此等劣制马车未免有失身份,况且适才下官失礼在先,连累小姐受伤,不如在车队中为小姐另外安置一驾马车如何?”
  “多谢仇大人美意,还是算了,这些小小困苦,妾身还受得起。大人还是先请回吧,免得招人嫌疑。”海若兰一面推辞,一面提醒道。
  “那下官就先告退了。”仇庆源深施一礼,随即对那车夫道,“好好照顾小姐,如果有什么闪失,本官绝不轻饶!”
  那车夫不过是个普通的百姓,哪见过什么官家的排场,骇得几乎跪在地上。只听他颤声道:“小人,小人遵命。”就再迸不出一个字来。
  看着仇庆源远去的背影,海若兰不禁自信地一笑,朝着犹自目瞪口呆的抿儿道:“抿儿,上车了,如果你以后再搞出什么花样来,我就把你丢下,你自个找路回去吧!”
  抿儿不觉打了个寒颤,她可不想呆在这种地方,连忙低头答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扶着海若兰上了车。
  第二十三章
鬼胎
  出京城已经十几天了,风无痕只感到这道愈走愈荒凉,就连那些颇大的县城,百姓的脸上也难见笑容。顶着钦差仪仗,每天最多只能走几十里地,还要搭上不少应付官员的时间,他实在是觉得得不偿失。想到京中和各地虎视眈眈的几个兄弟,风无痕最后决定抛开那些繁琐的仪仗,带一些侍卫从小道径直走。谁知这个看似简单的主意却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连陈令诚也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这令风无痕非常不解。
  “治世已经太长了,当今皇上已经坐了三十一年的江山,凌云的社稷至今已近五百年,殿下以为天下真有那么太平吗?若是半路再发生什么意外,这些侍卫恐怕都会被问罪,殿下还是考虑一下他们的身家性命吧!”没有外人的时候,陈令诚毫不客气地说。
  风无痕沉默了,没错,小方子一家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里离福建还远得很,流民,真的流民会是什么样还不得而知。抛开仪仗,那些福建的狗官还不定会怎么对待自己呢,这两年在朝廷,阴奉阳违的事情自己算是看多了。父皇的密旨就藏在自己身上,随机处置之权,凭天子剑先斩后奏,说得真简单,如果真这么办的话,自己这个七皇子说不定第一个被那些走投无路的官员吞了。
  “子煦!”风无痕从车窗探出头去喊道。
  “殿下有何吩咐?”徐春书就怕这主儿再来什么微服出行这一套,有二殿下的例子在先,谁敢打包票不会出事?
  “传令下去,加快行进速度,一路上的无关府县,派人先行补给,就不必惊动那些官员了。总而言之,必须尽快赶到福建,若是那里的灾民发生什么骚乱,后果如何,你们应该很清楚。”话虽不重,但其中的深意却很明白。
  “卑职领命!”徐春书躬身应道,随即纵马奔去传令,整支队伍都可以听到他响亮的号令声。
  风无痕这边倒是暂时风平浪静,京城那边,郎哥和翠娘却陷入了为难。京里虎视眈眈的人本就不少,若不是郎哥有心把青木会的绝大多数产业转到了方勇名下,而且提点方勇只管占场子,其余什么事情都不许插手,顺天府的人早就顺藤摸瓜找到醉香楼的后台了。这两年,郎哥名义上是歇了,方勇掌舵,连小方子也很少能见到弟弟,外间的风声就是青木会的新老大不想四处掺和,因此倒是和官府那里逢源得甚佳。
  醉香楼的后台是谁,现在只有翠娘和郎哥两个人心知肚明,至于另一个知情者宋大夫,却老是优哉游哉地安于作一个游医,即便郎哥有意把他拉下水,一时之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得放任这个深藏不露的“大夫”自在逍遥。
  “那位主儿不在,最近楼里的客人我是越来越难敷衍了,你说怎么办?这么下去,好不容易做起来的牌子恐怕就要倒了。”翠娘托着下巴,眉头拧成了一团,“唉,看惯了宾客盈门的样子,我可不想让别人抢了生意。”
  “好了,你就别操心了。”郎哥笑道,“就凭你手底下的那批人,就算没有公子在后头撑着,也应该能获得不少有用的东西吧。公子之前也是迫于无奈,现在既然已经走上了正途,你的利润也猛增了一倍,就不必从他那里下手了。这些天晚上,来这里听叫床声的人还少吗?”
  “说得这么恶心!”翠娘飞了一个白眼,“好了,公子爷不在,现在是你郎老大当家,想怎么折腾我这个醉香楼,给句话吧,我一概应承了就是。”
  郎哥凑上去低语了几句,翠娘的脸色瞬息万变,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她使劲给了身旁的男人一锤,“好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赶明儿若是你跟我来这么一套,看我怎么收拾你!”
  郎哥硬挨了这不轻的一拳,“能得你垂青,已是我最大的荣幸,哪敢有他求。”他的神色中没有半点游戏之色,郑重得让翠娘一呆。
  夜已经很深了,寂静的官道上,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群身着黑衣的人,如同魅影般飞驰着。黑色的披风,黑色的马匹,看上去诡异莫名,如同一群暗夜中的魔神。
  一行人足足又奔驰了半个时辰后,才抵达了一个小镇,一个首领打扮的人看了看天色,下令找个客栈休息。小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早已打烊,老板和伙计也均已睡下,可这些黑衣人哪个是善男信女,为首者一声令下,其余人便径直拆了门板,大摇大摆地进了客栈。
  老板这才惊醒,披衣出来就看到这些凶神恶煞的人占了自己的小店,不由惊慌失措:“你们,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
  话还没说完,他就挨了一个巴掌。“什么光天化日,大晚上的说什么胡话?”一个黑衣人怒道,“收拾十几间屋子,给爷几个歇息!要是伺候得不好,明天一早就拆了你这个破院子!”
  老板顿时噤若寒蝉,用这么大口气说话的人,不是官差就是强盗,看这些人的样子,好像是后者的可能大些,他倒是松了口气,这年头,强盗可比官差好应付。他也不顾火辣辣的脸,低眉顺眼地答应了一声,冲到里间把正打呼噜的伙计拽了起来,立刻忙活开了。
  “爷,我们这么急匆匆地赶路,难道真要赶在七公子之前抵达福建?”一个黑衣人低声问首领道,“主子不是说要好好保护公子的安全么?”
  “干将,你管得太多了吧?”首领脱下了连体斗篷,露出一张冷冽的脸,正是风绝,“万事有我做主,用得着你多嘴?”
  黑衣人立刻闭嘴不言,眼睛里却闪过一丝怨毒,闷声不响地用起老板送上的饭菜来。风绝厉目一扫,刚刚还在对饭菜吹毛求疵的其他人也立即知机地闭上了嘴。
  老板呆呆地看着刚才还嚣张不已的一群人都变得服服帖帖的,原因只是被那个首领模样的人瞪了一眼。只见他们胡乱扒拉着面前的饭菜,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上了楼,心中惊疑不定。苦也,看来自己开始猜错了,这帮人压根不是强盗,竟是一群官爷,天哪,自己是遭什么灾了!
  风绝舒服地伸了个懒腰,他何尝不知道这些昔日的亡命之徒只是迫于威慑才听从自己的命令,但这种掌控别人的感觉真的很好。要不是自己还有更长远的计划,他还想再找那么一批人来,可惜皇帝看得太紧,冒这种险不太值得。
  第二十四章
钦差
  赶路,除了赶路还是赶路,风无痕一行人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扑向福建。即便如此,如此庞大的一个钦差团,绝不可能不惊动地方,福建大大小小的官员早就严阵以待,尽自己所能做好了准备。他们是不得不如此,如今,巡抚聂思远没了官职,早已在家料理后事,钦差一来,恐怕天子剑下第一个斩的就是他,福建的最大靠山二皇子又已经身死,举目望去,诺大的福建竟没有一个能撑得住场面的人,官员们迫于压力,只能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但效果如何,恐怕只有天知道了。今天,就是钦差大臣抵达福建的日子,
  “钦差大臣,勤郡王殿下驾到!”随着长长地一声高呼,福建一众官员齐齐叩下首去:“臣等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躬安!”风无痕苦笑着答道,说实话,他最头疼的就是这套繁琐的礼节,幸亏儿时由于体弱多病,皇帝并未派人时时教习,才没有露出这方面的马脚。但是,这两年跟在父皇身边,这些东西没少接触,实在是无趣得很,谁知道这些底下跪着的官员是不是在诅咒着那个万乘之尊亦或是自己。
  冷冷地瞟了那个脸色惨白的巡抚大人一眼,风无痕板着脸道:“奉皇上圣谕,福建巡抚聂思远,在任期间寸功未立,却疏于职守,竟致大灾过后,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朕原念聂某乃功臣之后,不忍加诛,有意使其将功折罪,岂料其人不思安抚百姓,反激起民变,流民犯上作乱者不计其数,以致皇二子不幸身死。以上种种,无一为可恕之罪,着削其伯爵爵位,家产没入官中。本应明正典刑,以昭国法,念其祖有功于社稷,朕不忍罪及无辜,赐聂思远自尽,其长子发配关外,其余家属不罪。此谕,钦此!”
  站在上首的风无痕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聂思远长长松了口气。他已是抱着必死的觉悟前来,风无论一死,那些罪名无疑都是由他来承担,这一点他非常清楚,如果一味攀咬,恐怕到时自己搭进去不算,家属也要跟着遭殃,因此早就抱定了死不开口的主意。现在皇帝的旨意是只处置自己一个,却保住了家人,其中的深意一览无遗,只是这些福建的官员恐怕要失望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不是那么容易保得住的,那柄天子剑下,不知要沾满多少鲜血才会止歇,不过,这一切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了。
  “罪臣叩谢皇上恩典。”聂思远深深地伏下身去。众官员全都松了口气,聂思远既然这么识相,那他们应该可以自保无虞。
  “来人,将聂思远先带下去。”风无痕摆手吩咐道,“让他和家人再见上一面。”
  众官员都愣了,聂思远的罪名,如不是皇帝刻意优容,罪及三族都是可能的,赐死已经算是极轻的刑罚。如今这位七殿下还让他在临死前再见一次家属,这其中是否有何玄虚?只有聂思远眼中泪光一闪,露出了感激之色。只见他伏地再叩了个头,这才跟着两个侍卫退了下去。几个相好的官员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诸位大人,本王一路行来,虽未亲见多少灾民,但已知福建灾情,刻不容缓。不知各位为民父母者,在大灾之后采取了什么应对之策?”处置完了聂思远,风无痕的神色也轻松了许多,不过他的第一句话却如同匕首一般,直刺诸官员的要害。
  聂思远既已革职赐死,布政使郭汉谨也就成了在场品级最高的官员,其余人尚可推搪,他却是连躲都不能躲。不过,幸好这些问题他已有腹案,实在不行还可推到聂思远身上,倒不是完全无法应付。
  “回殿下的话,此次福建灾情来得突然,因此各府县准备不足。福建本是富饶之地,但此次暴雨不止,虽是盛夏,仓中粮食却霉变无数,即使赈济灾民也会招人疑窦。无奈之下,聂大人只得用朝廷拨下的赈灾钱款,向外省购买粮食,但那些奸商见机哄抬粮价,因此未购得足够粮食,这才使灾民食不果腹。恰逢灾后瘟疫流行,死伤无数的后果就无法避免了。此次水灾淹没良田共计数万顷,其他损失不计其数。我等为官者虽尽力谋划,但天灾之威,非人力能阻挡……”
  “够了!”风无痕冷冷打断了郭汉谨的话,“依郭大人所述,此次百姓死伤惨重,竟全是天灾,而无人祸了。朝廷三令五申,大灾期间,不得哄抬粮价,那些粮商视朝廷法令于不顾,若是无人在背后撑腰,恐怕他们的胆子没这么大吧?再者,淹没良田无数,本王怎么听说福建的几大豪绅不仅丝毫无损,名下的田地反而多了?”
  一众官员早闻报风无痕是一路循规蹈矩而来,谁料想他会对这些隐秘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心早就慌了。须知他们如今都是待罪之身,不比那些豪绅在当地的潜势力,若是风无痕拿他们开刀,怕是要扫倒一大片。
  虽然自己不能微服,但派两个可靠人去打探消息,却是相当容易的。风无痕近身侍卫叶风原就是福建的世家子弟,当仁不让地担当了探子的任务,因此,对于福建各地的灾情,风无痕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也是明白了七八分。二哥真是糊涂啊,如果真的是叶风说的那样,恐怕他自己都被别人当了枪使,几十万两银子,哼,福建背后的勾当恐怕连几百万两银子都不止!
  “好了,本王远道而来,也有些倦了,今天就言尽于此,还望各位大人好好考虑。此次父皇对福建之事震怒非常,恐怕一点推诿之辞是无法让他老人家消气的。”风无痕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勤政殿中,皇帝风寰照正在皱着眉头阅览着一份刚刚呈上来的密折。“左都御史鲍华晟奉旨求见!”一个又尖又细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打破了难言的沉寂。风寰照使劲揉了揉已经有些昏沉的脑袋,沉声道:“宣他进来!”
  “微臣鲍华晟叩见皇上!”鲍华晟年近四十,从普通部院小吏一直升迁到从一品的都御史,刚正不阿的名声一直流传在外,被誉为朝中的“铁壁”。当年,他一道折子参倒了江南自总督至知府的十六名官员,声名大噪,两江百姓甚至为他立了长生牌位,算是凌云难得一见的清官。
  “鲍华晟,知道朕为什么单独召见你么?”空旷的大殿内只有两个人,皇帝的声音似乎有些飘忽不定。
  “恕微臣驽钝,不知皇上召见微臣有何要事?”鲍华晟有些惊疑,往常面圣,皇帝都是直接赐座,鲜有不叫起的状况,今天究竟怎么回事?
  “鲍华晟,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你从七品小官做到极品大员,不过十数年功夫,升迁之速,为本朝罕见。想当年,你弹劾江南那些龌龊官员的铮铮铁骨,朕还是记忆犹新。”皇帝的语调竟有些感伤。
  “微臣惶恐,当年不知天高地厚,亏得皇上明察秋毫,方才拯救了江南几十万百姓。”十几年的宦海生涯,鲍华晟也已经磨砺得深沉万分,断不会为皇帝的几句夸奖沾沾自喜。
  “是吗?”皇帝突然微微冷笑,“朕只是可惜一个原本为人敬仰的直臣,居然会为了功名前程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第二十五章
后着
  鲍华晟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着实让他吓得不轻。“皇上明鉴,如果皇上觉得微臣平日有什么言语失当,甚或有什么不法之事,还请明示。微臣自认平素谨言慎行,并未有犯国法。”
  “谨言慎行?”皇帝再也遏制不住自己的怒火,“谨言慎行的你会把应该密折直奏的东西明折拜发?谨言慎行的你会在事先与几个福建人行动鬼祟?谨言慎行的你会和上书房的书吏先打过招呼?鲍华晟啊,鲍华晟,你太让朕失望了!”
  鲍华晟此时的表情就如同见到了鬼一般,如果说皇帝的第一句指责他还能加以解释,第二句还可以勉强敷衍过去,第三句他就压根找不出理由来了。平日里可以驳得那些作奸犯科官员体无完肤的他,硬是只能张口,却一句话都吐不出来。
  “无话可说了吧?”皇帝缓缓步到鲍华晟跟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朕原本就想,你不掺和进那群逆子的党争里头,倒是个聪明人。你还年轻,朕是想留给储君使的,却不防连你都陷入了里头。你知道你那份折子的后果么?现在怎样,朕死了一个儿子,还把另一个送进了虎口,你满意了不是?”
  鲍华晟连连碰头道:“微臣万死,但微臣可以对天发誓,那份奏折并没有任何私心,此心可昭日月,绝无任何陷害。”
  “朕有说你陷害么?”皇帝的口气是说不出的嘲讽,“你参哪一个人,事先没做充分准备?又有哪个人是你参不倒的?哼,朝臣中都流传,‘为人不作亏心事,朝上不怕鲍参本’。说得不就是你么?你的参奏确不是捕风捉影,但朕问的是你的心,身为臣子,你扪心自问,究竟是不是纯臣!”
  句句诛心直言深深地刺着鲍华晟的心,不错,他确实不是一个纯臣,他一生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辅佐君主的名臣,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丝毫不惧那些贪官污吏的威胁,将监察院打理得有声有色,为的就是能青史留名。此次大费周章地上了这个奏折,本以为定可一举成功,没想到留中多日后,结果居然是触了皇帝的龙鳞。但他生来倔强,自己的做法虽有些卑劣,却不犯国法,况且为民除害,有什么不妥,莫非皇帝是心疼儿子?
  “鲍华晟,朕也不多说了,这次的事情,朕也懒得追究了,过错这东西也分不清楚。但朕要提醒你一句,做事的时候不要只看着前头,那几个福建人什么来历你清楚么?那个上书房的书吏是谁的门下你清楚么?退一万步说,倘若因为你的奏折而使社稷不稳,你有何面目伫立于朝堂之上,披着这一身极品官服?”
  连珠炮似的发问下,鲍华晟终于变了脸色,难道……皇帝的意思是说自己被别人利用了?不可能,绝不可能!但是,他越想越心惊,那蹊跷的偶遇,那听似无心的谈话,还有那举动古怪的书吏,没想到自己自视英名,却做了别人的工具。
  皇帝长叹一声,摇头道:“你退下吧,好好想想朕的话,做事三思而后行,不要老是冲锋陷阵,你是都御史,领出一批不畏权势的后生来,才真正显得你的本事,才是言官本色。独自一人赚一个清官名头,又有什么可自矜的?”
  鲍华晟一步一停地步出了勤政殿,往来的人都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个一脸灰白的大员。仅仅半个时辰功夫,他仿佛一下子走到了人生的暮年,苍老而颓唐,皇帝的话仿佛仍然响彻在耳边,打击着他已近崩溃的心防。
  所谓钦差行辕,不过是临时征用了一座富户的宅邸,那户人家听得府县说是皇子钦差驾临,二话没说就腾了房子,接着就是一番鸡飞狗跳地装饰,待到风无痕抵达时,一座崭新的豪宅已经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太豪奢了。”风无痕苦笑着端详着那大得有些过分的宅子,要是放在京里,一个逾制的罪名怕是跑不掉的。但这里是天高皇帝远的福建,自己住了人家的宅子,恐怕拉不下脸参主人一个大不敬吧,那不跟白眼狼差不多?
  “哪里,殿下身份尊贵,下官等自当竭力应承。为了护佑殿下安全,下官已调了一营兵士负责警戒,保管安全无虞。”守备刘启正巴结地笑道。
  “刘大人不用费心了。”风无痕若有所思道,“父皇赐了我这五百名精锐兵士,想必保护本王的安全还没什么问题。再者,人数太多,进出多有惊动,还是免去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