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宫声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7

  看着两个还带着些孩子气的宫女,乳母顿时哭笑不得,却也不忍心呵斥。想到崔夙好几日没来,她不禁叹了一口气,正想发话地时候,她忽然瞧见帘子被人挑了起来,而紧接着进来的人让她大吃一惊。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任贵仪昨天刚刚来过,论理再来要等到两天后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自打太后下令之后,这位任贵仪从来没有逾雷池半步!
  “任贵仪……”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豫如便疾步走到了她的面前,在她瞠目结舌的目光中把李祯抱了过去。孩子以往从来没有被她抱过,此时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一惊,不由得哇哇大哭了起来。豫如却依旧不肯放手,笨拙地在那柔软的背上轻轻拍着,一颗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悄然滑落。
  此时,那矮个太监方才嘶哑着嗓子叫道:“太皇太后口谕,即日起,任贵仪就住在这延福殿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三十一章
潜踪匿迹
  白马驿离京城百余里地,处南北要冲,但凡从北地回京的人,都必走这一条要道。原本这里附近都是一片荒野,自从百多年前修建了白马驿之后,这里附近便渐渐有了村落,久而久之,村落变成了小镇,附近也繁华了起来。毕竟,那些入京的官员往往都是随从众多,区区一个驿站并不足以提供所有。
  这一日,驿丞指挥着几个驿卒照例洒扫屋舍,以防有达官贵人这个时候上京。待到安排了一切工作之后,他便拖出一把藤椅,坐在门口懒洋洋地晒起了太阳。虽说防备是防备着,但现如今这种多事的当口,谁会吃饱了撑着上京城来?
  “看那厢黑洞洞……呸,除非真的不要命了,否则趟这浑水,啧啧……”
  嘴里嘀咕了几句,他便拿着蒲扇盖在脸上,很快沉沉睡去。正迷迷糊糊做着好梦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阵大声嚷嚷,紧接着,他便被人使劲推搡醒了。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睛,见是一个年轻驿卒,他张口便喝骂道:“什么事情这么急急忙忙的,没看我在睡觉么?”
  “大人,您看!”
  虽说驿丞不过是个八品官,但论起辨人的功夫,却点都不逊色于跑堂的店小二或是城门的军汉。一阵急促的蹄声之后,他便看到一群骑手飞一般地朝这边而来,看那训练有素的架势,他便断定那是一群军中出身的人,心中顿时暗自叫苦。
  但凡是驿丞,最最盼望的是那种三品以上的大官,不仅能够混个脸熟。若是运气好投了眼缘,很快就能得到好差事。差一等的则是寻常文官,虽说有地架子大。但毕竟还能拿捏着尺寸给点赏钱,至于那些穷的则根本没资格住驿站在所有人中间。驿丞最最不情愿的就是遇到军官,这些人无不带着军中地习气,动辄吆五喝六,一言不合甚至可能大打出手,简直是最最令人头痛的牛皮糖。
  此时此刻。见烟尘散去,十几骑人赫然是军人打扮,驿丞心中哀叹了一声,但辨人清了来人装束之后,登时大喜过望,连忙上前朝旁边地驿卒使了个眼色。
  “各位军爷,若是要投宿,前头镇上就有客栈,我们的驿站住满了!”
  “哄谁呢。敢情我们这一路上没住过驿站不成?趁早收拾了房间给爷们睡觉,否则误了大事,你们谁都吃罪不起!”
  一骑人当先驰出。绕着那个驿卒转了一圈,旋即又冷笑道:“别以为我们品级不够。我家大帅是进京述职的。大队人马还在后头。若非如此,也不用住你这么个小驿站!”
  闻听一个帅字。那驿卒便不敢多言,而驿丞亦慌忙上前问安,但一看到居中那个一脸文气的年轻男子,却怎么也无法相信那是什么大帅。话虽如此,他还是赶紧吩咐一应驿卒进去收拾,直到人下了马,他方才上去笑着拉着一个军士问道:“敢问这是哪一位大帅?”
  那军士斜眼看了驿丞半晌,忽然嘿嘿冷笑了一声:“我家大帅的名讳是你问地?”他说着便炫耀似的拿出腰牌晃了一下,见那驿丞被明晃晃的颜色震得一阵发呆,便趾高气扬地进了驿站,把那驿丞撂在了原地。“银牌……他娘的,居然连一个护卫也有银牌!”
  驿丞呆了半晌,终于重重跺了一脚,脸上却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要知道,朝廷官员固然是以佩鱼论品级,这军中也同样是以腰牌定阶级。一般而言,只有都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方可佩戴金腰牌,指挥使以上则是佩银牌,寻常都头之类则是铜牌。例外不是没有,比如,一些被外人称作大帅的节度使,这亲兵齐齐佩银牌也是有的。
  “莫非这是哪位节帅?”
  带着满肚子嘀咕,驿丞方才想起朝廷官员入住驿站的规矩,慌忙找去要通关文书,这一看之下,他顿时吓了老大一跳——原来,那文书上赫然是陇右节度使地大印。
  这个节骨眼上,这位陇右节帅怎么忽然想起回京城了!
  对于整个驿站上下的慌乱,这些入住的军士却恍然不以为意,忙碌着将大帅安顿好了方才各自按照部署守卫。至于那年纪轻轻却被人称作大帅地男子径直带着两个随从回房,坐下之后方才笑道:“想不到这个陇右节帅的名头如此好用。”
  “王爷你还说,若是让朝廷知道,这可是不得了地大事!”方叔,谁会想到我这个时候忽然回京了?”
  这个漫不经心坐在椅子上喝茶地年轻人,竟然是眼下应当在北疆劳军的李明泽!
  他轻轻呷了一口盖碗中地茶,见另一边的那人面沉如水,便微微笑道:“田尚宫,北边的事情既然已经处理完了,我们故布迷阵,让人摸不着头脑而遁回京城,这不是你出的主意么?现如今谣言满天飞舞,若是不用陇右节度的名义,只怕我们也不可能住进这白马驿。”
  田菁却压根没有去听李明泽的解释,此时此刻,她的心中完完全全是一团乱。原本以为北疆的局势不可收拾,她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谁知李明泽一到那里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先是在宣旨之后拉拢了前任都统万居飞之子万复,然后又摆宴宴请所有军官,完完全全一个闲散王爷的模样,暗地里却接见了好几拨中下级军官。
  而等到所谓的劳军差不多到了尾声的时候,李明泽便相约秦穆出游,结果,那位牢牢控制了镇北军的副都统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坠马,一连几日昏迷不醒,而李明泽在这种突发情况下,愣是靠着好几位军官的推举临时掌握了防戍大权。等到秦穆好容易清醒过来之后,军中已经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经历了一场大清洗,一切都和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田菁甚至不无荒谬地想到,这一切是不是秦穆和李明泽携手共演的一场戏!当然,她知道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毕竟,没有谁会把自己苦心经营的势力拱手送到别人的手里,而且是那个志在夺取自己性命的人。
  从来没有见识过李明泽手段的她着实被那种缜密震慑住了。以主将坠马为由引契丹人进击——暗中设下埋伏——佯装埋伏被识破而诈败——引诱对方烧掉假的粮仓——主动放弃两座堡寨——在敌军长驱直入之后骚扰后方并散布谣言……一系列的步骤使得敌军屡屡上当,焦头烂额的契丹大汗最后不得不退兵三百里,十停之中竟已经损失了一停。这还不算,之后的选汗风波,李明泽又结结实实玩弄了对方一把。
  七万契丹骑兵……这震慑朝野的兵力,竟然原本就是契丹各部四下里拼凑起来的!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三十二章
各行其是
  “大人,这东西是……”
  拿着徐肃元递过来的清单,那书吏约摸一估算便心中叫苦,可这话一出口,他又觉得不知道如何说,一时间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他好容易找到了一个理由,这才结结巴巴地道:“忽然借出去这么多钱,只怕两位大人和其他主事都会知晓!”
  “有我在,你怕什么!”
  徐肃元自己心里头其实也在发慌,但是,一想到崔夙那天晚上的交待,他还是定了定神,沉声吩咐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户部的银钱借出去的多了。那两位侍郎,哪个没有借出去十万八万的放给自己家里使用?我不管不代表我不知道,你只需照着我的话去做,将来若是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这区区一个户部书吏,总比不得一县之主的出息吧?”
  一句话说得那书吏两眼放光,徐肃元的言下之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他照办,将来不出纰漏的话,他就是县太爷了!这小小一个户部书吏,见谁都是矮三分,哪里比得上外放到一县当县太爷的风光?
  想都不想,他便曲下一条腿跪了下来:“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办得妥当,绝不透出半点风声!”
  这人一走,徐肃元却自个瘫软了下来。他自己家里是世代国公,如今虽然爵位没了,但家财何止万贯,但是那么大的数目却不可能从自己家里出去,只能动起了户部国库的文章。用一个国公换来了户部尚书的实职,固然是让他得以风风光光,但是对于儿孙却并非好事,因此崔夙的承诺让他颇为心动.16K.更新最快.
  等到他致休之后。重新还他国公爵位!这可是本朝开国以来从没有地殊荣,若是真的能够这样,他还怕什么祖宗蒙羞之类的丑话?
  不冒风险怎能成大事。再说,他早就是人人知道地长公主党。要说陈诚安这一病也真是时候。什么时候不失声,偏偏这个时候不能说话无法上朝,白白送了一个天大的机会给他。若是右相之职空缺出来……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摆在自己面前,那面上地笑容就甭提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现如今就认准了一个死理。太皇太后肯定是没有多少时日好活了。只要捱过这一段时间,再等到崔夙真正掌握大权,他这个长公主党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看我腾云驾雾上九天……”
  他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一段小调,面上的阴霾之色一扫而空。而在他门外,一个人影忽地一闪,很快消失在廊柱的阴影之中。
  另一头,得知了宫中事变的崔夙再也难耐心中惊怒。她先是吩咐太医院等人和梁若为朱姬诊治,又严令闻讯而来的京兆府推官武维彻查鲁王李隆昌地死。做完这一切之后,她再也不敢耽搁。甚至连胡庸的到来都来不及对梁若说,便和萧馥刘宇轩等人匆匆赶往槐树巷长公主府。
  虽说已经好些天没有回来,但崔夙根本没功夫理会那些上来请安问好的婢仆。径直来到了萧馥的房间。一推门进去,她便看到一个中年人正在床前忙活来忙活去。手中闪动着银光。遍寻素缳不着。她便知道此时必是对方在为素缳疗伤。“咳!”
  萧馥重重咳嗽了一声,而这个声音终于惊动了胡庸。他一个旋身利落地转了过来,面带惊容地打量着面前这一行人。很快,他的目光便落在了崔夙身上,登时露出了一缕惊容。
  “晋……长公主?”
  一个晋字让崔夙心中一突,在她印象中,似乎只有母亲的封号中有晋国两个字,除此之外并没有别人。似乎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那从前很少有人肯提起的往事不断被人掀开,而一个个版本的故事则让她无所适从。眼前这个中年男子,难道也是当年旧人?
  萧馥见崔夙愣愣地不说话,只能率先开口问道:“胡先生,素缳地伤势怎么样了?”
  胡庸这才恢复了常态,自信满满地从容笑道:“这伤势虽然重,但我已经用推拿活血,再加上这银针一激,服七天的药就能好!说起来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么重的伤势还能捱到这里,就算是男人,只怕也倒在半路上了!”
  萧馥这才知道素缳地伤势如此之重,惊愕之余更庆幸自己正好留着一位神医。此时,榻上的素缳终于发出了一身呻吟,紧跟着便咳嗽了两声。
  “长公主……可是长公主回来了?”
  崔夙一下子把其他思量都扔到了脑后,匆匆上前。见榻上地素缳满脸苍白不复往日地干练模样,眼神更是颇见黯淡,她顿时心中一沉,当下便在旁边坐了下来。
  “素缳,你的伤……”
  素缳一下子抓住了崔夙地手,一字一句地道:“长公主,那个在太皇太后暖阁中的人戴着银面具,绝对不是宫里人。不管他是和徐尚宫合谋,抑或是图谋不轨,宫中有变是肯定的,还请长公主尽快回宫!”
  尽快回宫……崔夙心中叹了一口气,知道素缳是担心太皇太后的安危,更担心宫中的其他状况。然而,此时此刻,她既然已经确认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又哪里敢寄希望于五内所所有禁卫能够听从调遣?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挟天子而令诸侯,只要政令仍出慈寿宫,很多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一次的情形,竟是比先头宫变的那一次更险。因为,那时她还能够寄希望于太皇太后的苏醒,而这一次,她能够用的势力虽多,却失去了一样最大的保障!
  那就是她当初用来调兵,用来震慑他人,太皇太后那至高无上的权威!尽管那个时候她只是郡主,现如今却是镇国平安长公主,封号和地位都有天壤之别,但眼下的她,无疑处于当初先帝李隆运所处的那个位置,看似光鲜无限,实则步步危机。
  银假面么?
  她狠狠地攥紧了拳头,随即深深吸了一口气,冲着满脸希冀的素缳轻轻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回宫!”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三十三章
阴阳两隔
  对于起初闯进来的那个女子,陈非惊并没有多少惊愕,甚至连两个义弟进来满脸愧色地谢罪时,他也没有任何责怪。在他看来,这深宫之中毕竟有从属于老太婆的直属势力,再加上刚刚那个女子身手很是不凡,估计那就是什么铁卫了。他倒是希望对方逃出之后把所有能用的人都纠结起来反扑,那样的话,他就能够趁机一网打尽前那个麻烦的女人!
  望着对面站在帘子前的徐莹,他微微皱了皱眉头,旋即冷笑道:“徐尚宫,如果我记得没错,你以前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势全都掌握在我的手中,内宫九门,没有我的一声令下,就是一只蚊子也放不进来。老太婆早就半死不活了,你要是让开,我还能网开一面,否则……你若是想鱼死网破,那就完全错了,我根本不在乎老太婆的死活!”
  仿佛是被陈非惊的话唬住了,徐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犹豫的神色。脚下轻轻往斜里挪动了一步,她露出了一丝意味难明的笑容,随即用一种近乎喃喃自语的声音道:“你要见她就去见吧,若是见着了,你不要后悔就是。”
  陈非惊原本迈出去的步子猛地收住了,事隔多年,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一味冲动的年轻人,多年的风霜历练早就养成了他谨慎多疑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在上次宫变的时候最终收手,否则也不会等到现在这个时候方才出手。他朝旁边的矮个汉子使了个眼色,而那汉子立刻心领神会地掀开帘子走了进去。不多时,里面便传来了一声充满了愕然的惊呼。很快,那矮个汉子便匆匆忙忙地冲了出来,来不及近前便嚷嚷道:“大哥.大哥,那个……那个太皇太后已经死了!”
  死了!
  简简单单两个字却让陈非惊满身地力气为之一泻。脸上更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一直以来,他都是想在老太婆自己的地盘上狠狠打击她一下,最好亲眼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胜券在握地时候。居然告诉他老太婆死了!
  “不可能!”
  他愤怒地咆哮了一声,旋即不管不顾地冲了进去,及至来到那榻前,他的脚步便渐渐慢了下来。掀开帘子,他看到地赫然是那张夜夜出现在他梦中的脸。这些年来,除了让他魂牵梦萦无法自拔的人影之外,梦到最多的则是这个老太婆——没错,正是他的姑姑。
  他正要伸手去试鼻息,身旁地矮个汉子却一把拽住了他的手腕。低声提醒道:“大哥,相信我的眼力,人绝对是死了。这慈寿宫里头我总觉得透着邪乎。该不碰的东西最好不碰,别没来由反而着了别人的道!”
  “死了。居然死了……”陈非惊失魂落魄地站在榻前。旧日往事忽然一幕幕地浮现在了面前。初次进宫见到姑姑时的亲切,和琬儿的青梅竹马。那山盟海誓时被人打断的愤怒,琬儿出嫁时的悲愤欲绝……每一段往事都是那么刻骨铭心,每一段往事都成了支撑他活下来地动力,乃至于他在琬儿死了之后骇然发觉,他竟然无法承受和女儿在一起生活的孤单。
  没错,他抛弃了他和琬儿的女儿,完全都是为了向老太婆报一箭之仇!可是,如今这个让他最最愤恨厌恶地人已经死了,他的报仇……他还应该向谁报仇?
  昔日名动一时地崔家已经式微了,大约也只有坟头依旧气派,至于剩下地就是小猫两三只,他甚至不需要掌握大权,只要一根小手指就能把这些人捏死。可是,捏死那些不值一提的家伙,琬儿就能活过来吗?
  突厥早就被赶到了极西之地,当初那个不可一世口吐狂言地突厥大汗,尸体也许都已经被草原上的野狗吃了。若是他想要去找对方的后人复仇,也得知道那些失去了汗位和尊荣的人究竟流落到了哪里才行。
  天下之大,竟是没有人再可以承担他无尽的怒火了么?
  这个体悟让他失去了浑身的力气,脚下甚至一个站立不稳险些摔倒,幸亏旁边的两人搀扶了一把。浑浑噩噩地在两人搀扶下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他方才想到了外界版本多多的流言。他一直以为那都是老太婆放出来的烟雾弹,想不到竟是真的!
  徐莹悄无声息地飘了进来,见陈非惊瘫坐在那里,嘴角的笑容顿时平添了几分冷酷。须臾,这一切情绪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如既往的面沉如水。
  终于,陈非惊注意到了默立在那里的徐莹,立刻一下子跳了起来,三两步上前抓住了她的肩膀,怒气冲冲地喝道:“老太婆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
  “已经有好几天了!”虽然肩膀上传来阵阵剧痛,但徐莹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并没有露出多少别的表情。她甚至分出一只手来掰动陈非惊的双手,然而却徒劳无功,索性直截了当地道,“太皇太后六天前就已经过世了。至于为什么外头消息那么凌乱,你不妨去问问你的宝贝女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