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宫声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7

  那侍卫卢存张了张嘴还想辩白,可看到刘宇轩那犀利地目光,不觉又有些丧气,只得低头应了声是。很快便有人前来抬下了尸体,几桶水一冲,地上地血迹立刻淡得几乎无法分辨,但是,这里曾经死过一个人的事实是无法改变了。
  这一切刚刚做完,几个太医便赶了过来。看到刘宇轩等人在外头,他们便有几分不明所以,但却知机地没有多问。而出了这种事,刘宇轩索性把寇明生也留了下来,等到几个太医诊断过后,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任贵仪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几个太医都是当年为太皇太后诊病地时候被黜落的,如今虽因新皇登基得以复起,但毕竟有些顾虑。彼此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当年曾经当过院使的吴琛方才低声道:“看这情形不像是寻常的病,倒像是……”
  见吴琛支支吾吾,刘宇轩不觉有些不耐烦。正当他想要追问的时候,耳畔忽然传来了一句低不可闻的话。
  “倒像是巫术餍镇所致。”
  PS:好吧,人家有群我也弄了一个,群号54161154……有兴趣的不妨加一下,不过我聊天的时间不多,嘿嘿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章
疑云迷雾
  “任贵仪被人餍镇?”
  巫术餍镇从来都是宫廷大忌,但是崔夙从来就不相信这种怪力乱神的勾当,因此乍听得几个太医回话,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胡说八道。然而,当刘宇轩说起那个死得莫名其妙的小太监时,她的脸色忽地一变。
  这死人的情形太多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莫名其妙。虽说死的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人,但是,没有预兆再加上足以混乱人心的死,总是让人觉得一阵阵不舒服。
  尽管刘宇轩已经保证那个侍卫决不可能轻易杀人,但是崔夙仍然把那个侍卫叫了进来,盘问几句问不出什么端倪,她便只得将人遣了出去,至于如何发落却一时没有主张。宫中侍卫全都是世家子弟,虽说往往也会沾染了一点纨绔气息,但是刘宇轩选人向来严格,要说此人真有什么居心叵测,她也是不相信的。
  “长公主……”
  “不管怎么说,若是让他留在宫中,难保会有什么变故。这样吧,先把人放到侍卫亲军司去,让刘成好好问问。倘若他认为没有问题,那就先留在侍卫亲军司吧。”崔夙终于打定了主意,冲刘宇轩微微点了点头,便转头对几个太医问道,“你们都是老人了,也不用和我拐弯抹角。这巫术餍镇我是不信的,你们要是坚持这么说,那就给我实证,不要用什么似乎好象来糊弄我!任贵仪虽说没有正位,但是,她终究是皇上的生母!”
  若是其他人敢这么说,在场指不定就有人去太后那里传言,但是崔夙这么说众人不由得噤若寒蝉。几个太医面面相觑了一会,吴琛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长公主,并非是我们虚言。实在是任贵仪这昏迷好生没有道理。昏厥总该有个病由,无论是气血虚还是五脏六腑有病。总不可能无缘无故。可是,我们这些人一起诊断下来,竟是没有发现半点端倪。这除了餍镇之外,我们实在找不出其他任何解释。”这种说法让崔夙立刻皱起了眉头,沉思良久。她只得换了一个方式问道:“你们的意思是说,任贵仪如今很健康?”
  “回禀长公主,任贵仪产后一直有太医诊脉,从脉象来看,任贵仪的身子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吴琛微微一躬身,口气忽然变得异常谨慎,“臣虽说不认为有人敢暗害任贵仪,但是宫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仅仅以太后当初的情形来看,餍镇巫术并非空穴来风。所以不可不防。”
  不可不防……
  崔夙冷不丁想起徐莹曾经说过地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脸上登时露出了苦笑。权衡良久,她只得对刘宇轩和寇明生点了点头:“既然吴太医这么说。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俩了。如今宫中大多数宫宇已经封闭,太妃全都住在慈寿宫附近。为了避免惊动太后。一定要谨慎些。别闹得惊动太广。”
  刘宇轩和寇明生都是今天的当事人,刘宇轩对此倒是无所谓。寇明生却本能地嗅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但此时此刻根本容不得他多想。然而,他已经是败落过一次地人了,等到吴琛等太医告退离开,刘宇轩也准备告退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
  “长公主,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这突如其来地一声,崔夙一惊,再看刘宇轩也有些莫名其妙,她便又坐了下来:“你有什么话就直说,我没有那么多禁忌。”
  寇明生松了一口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解释道:“奴才是觉得任贵仪那里的事情太过蹊跷,刚刚奴才在那里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很乱,按理说那小太监既然是宫内局调过去的,那么至少奴才应该有些印象,毕竟,这种事情都是要亲自过手的,可奴才偏偏一点不记得。至于任贵仪地忽然晕厥而又查不出病症,奴才倒是认为,太医院靠不住,不如让徐尚宫……不,徐大人去好好查查,反而能够有线索。不是说嘴,奴才在这宫里的时间也不短了,看惯了各种奇事,今次这件事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崔夙心中的疑惑本就不小,而刘宇轩刚刚是被一连串的事情弄得头昏眼花,一时间根本理不出头绪。听寇明生这么一解说,两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毕竟,崔夙和刘宇轩加在一起,都还不及寇明生的年龄大,自然不可能有那样的阅历。很快徐莹便匆匆赶来,听明白整件事后,她的眼中立刻露出了一丝寒光,转而收敛无踪。“长公主,此事便交给我好了。太医院那些人也就会医治些头痛脑热地病症,真正有什么大事他们又看得出什么来?如若真的是有人弄鬼,我必定将他揪出来!”
  刘宇轩寇明生徐莹离去之后,崔夙却陷入了沉思。徐莹的性子如何她很清楚,若是真地不择手段起来,只怕是豫如就算能脱得劫难,也免不了有其他麻烦,因此刚刚她少不得提点了两句,可即便如此,她依旧觉得心里似乎堵着些什么。
  太皇太后坚持不肯册立豫如为皇太后,不过是为了少一点掣肘,但是,在她看来,这却犹如饮鸩止渴。母子连心血浓于水,即使她如今替代了豫如这个母亲的职责,将来皇帝长大,谁敢说就一定会感激她?比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地帝母来说,一个没有显赫外戚地皇太后未必就一定会成为奇货可居的对象。
  是时候和太皇太后再提一次了!
  尽管是白日,玉宸宫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这是几个太医临走前地吩咐,因此一群宫女太监尽管不知其意,却依旧不敢违逆。最深处的暖阁中,两个宫女正在忙忙碌碌看着方子商量着什么,谁也没有注意到,床上的豫如微微抬了抬手,口中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那双紧闭了好几个时辰的眸子,终于微微睁了开来。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一章
落后一步
  无论是繁华的京城还是荒僻的小山村,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坟地。唯一不同的是小山村的坟地大多是乱葬岗子,而京城的达官贵人却是豪华墓地。当然,那些平民百姓大多是一口杉木棺材埋了了事,至于身份卑贱的下人,则只不过是一张芦席裹了一埋。]
  皇宫中的妃嫔自然有帝陵旁边的妃子园,但寻常宫女太监每年死的没有数百也有几十,埋的地方大多是从皇宫西北角的吴水门送出去,然后直接从新安门送到城外一座岗子上埋了。说是埋,不过是三两下挖一个坑,然后把人扔进去薄薄地盖上一层土。若是运气不好,负责埋尸的人干脆只是把尸体抛在岗子上,当晚就被土狗或是狼吃了的也不少。
  黄昏时分,一辆骡子拉的板车便在岗子旁停了下来,两个太监模样的人抬着一具苇席包裹的尸体跳了下来,走了几步便把人仍在了地上,其中一人便返回去拿了两把铁锹。一声不吭地在地上刨了几下,一个太监忽然啐了一口。
  “真是晦气,又摊着这种营生!”
  “算了,不是没人愿意挣这个钱么,好事情轮得到我们?埋了他可有半吊钱,抵我们半个月月例了!”
  听了这句,刚刚那个满脸怒色的太监只得重新刨了几下,看到底下的坑大约能躺得下一个人,他就一把扔下了铁锹:“行了,就这么着吧,没来由多费力气,把人扔下去再说。我们俩已经够厚道了!”
  同伴既然这么说,另一个太监也懒得多费力气,把裹着苇席的尸体往坑里一人更新最快.然后随便扒拉了一点土,两人立刻折返了回去。夕阳已经落山。要让他们在这种鬼气森森的乱葬岗子再呆上一会,他们非疯了不可。
  两人才走没多久,刚刚填上土的坑忽然蠕动了起来,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可怖。忽然,一只手猛地从下面伸了出来。紧接着又钻出了一个脑袋。那张苍白地脸对着天看了一会,良久才深深吁了一口气。
  “他娘的,这种事真不是人干的,下回不管老大说什么我都不干了!”他骂骂咧咧地嚷嚷了一声,用手在旁边地硬土上撑了一把,一跃跳了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环境,见没有外人,他便飞快地蹲下身子在坑四周做起了伪装。当他觉得这看上去像是野狼拖走了尸体之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便拍拍手,一路走一路清理脚印,很快离开了岗子。
  仅仅是第二天。寇明生就和刘成带着大批侍卫亲军司的亲军赶到了这里,随行地还有昨日埋下尸体的两个小太监。当两人依稀找到埋尸体的位置。发现的却是一个浅浅的坑时。脸色一下子都变得刷白。
  “我们……我们昨天明明是……一定是天杀地野狼把尸体拖走了,刘大人。寇大人,我们绝对不敢有半点虚言!”
  “别说了!”
  寇明生昨天查遍了所有簿册,最后证实自己绝对没有签发这样一条手令——事实上,一般宫人或是太监的调动都不过是登记在册然后口头吩咐一下,可豫如虽然是贵仪,但毕竟还是皇帝的生母,所以一应规矩其实已经和皇太后差不多,全都需要报备。也是因为最近事多,玉宸宫更不可能事事都对崔夙报备,谁知道竟出了这么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好容易按下了心头那种沮丧恼火的情绪,他才对刘成问道:“刘大人,您看如今该怎么办?”
  刘成接到崔夙的口信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此时便冲着身旁的两个亲兵点了点头。这两人慌忙滚鞍下马,小心翼翼地从两边绕了过去,几乎是伏在地上仔细查看。这时,刘成方才叹了一口气:“他们当初在军中都是最擅长查看痕迹的,且看看他们有什么结果。不管是否真地被野狼拖走,这都是没法查的。除了这方面之外,此人如何进宫的也该一条线仔细查下去。”
  “谁说不是?”寇明生没想到刚刚上任就遇到这样一件棘手地事,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不瞒刘大人你说,宫中已经开始查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查不出什么。人家步步先机,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难不成非得要天下大乱才安宁么?”
  这又有谁知道呢?
  刘成自失地摇了摇头,此时,其中一个亲兵也回转了来,平胸一礼就直截了当地禀报道:“刘帅,属下刚刚查了一下附近地痕迹,看起来地确像是野狼拖走的。不过,其他几处地方地痕迹看上去很老,不像是最近的事,所以属下觉得,这痕迹是假造的可能性也不小。”
  刘成和寇明生交换了一个眼色,后者便客气地问道:“若是人为假造,可知道是有人接应,还是被埋下去的尸体根本没死?”
  人根本没死!这下子不单单是那个亲兵微微一怔,两个昨天埋尸体的太监更是浑身打颤,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就连刘成也颇感意外,但想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曾经听到过类似这样的奇闻,遂向那亲兵点了点头。
  那亲兵不禁犹豫了一下:“这个……属下不敢保证,但也有可能。而且从痕迹来看,不像是有人接应,倒确实像是有人从坟坑中爬出来,然后又作了遮掩。只是这都是猜测,没有证据。”
  联想到一个大活人从乱葬岗子上的坟坑中爬出来,就连刘成这样的人也觉得心里一阵不舒服,更不用说寇明生带来的两个小太监了。至于寇明生倒不在乎这是事实还是猜测,只要有这种可能,那就代表谋划的人做了精心准备,这也不枉他走这一遭。
  刘成终于挥手下令道:“散开,在周围一里之内搜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随着一阵马蹄声,刘成身边就只剩下了两个护卫。望着若有所思的寇明生,他缓缓策马上前,低声叹了一句:“新官上任,你这次的麻烦不小啊!”
  PS:最后两天了,帮艾糖mm拉一下PK票,如果正好有空余的朋友,麻烦去投给她的宅女购夫记吧,轻松的文章,呵呵!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二章
矛头所指
  寇明生倒不认为这事情的麻烦都在他身上,而结果确实如此。事实上,当得知外头调查出了这么一个结果时,崔夙只不过置之一笑。外头有刘成操心,宫里有刘宇轩和寇明生,至于玉宸宫有徐莹看着。这样强大的阵容若是还有什么差错,那就真的是天数了。
  中了制举的名单很快张贴了出去,一共十二个人。制举第三等的只有陈申一个,余下十一个全都是第四等。然而,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十二个人全部没有依照往日惯例经过吏部铨选注官,而是在赐宴之后全部授了待诏之职。
  待诏是前朝的官职,本朝并没有这样的头衔,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前朝的待诏相当于本朝的秘书监,其中的待诏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代皇帝草诏!群起而反对的人自然不少,然而,区区八品的职衔却让那些反对的声音难以找到发泄的渠道。
  不是真正的翰林知制诰,待诏两个字实在是语义含糊,与此同时,左右相全都保持了沉默,这也是使得其他人难以找出领头的上书反对。就在外头议论最大的时候,太皇太后盖印的一道旨意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准十二待诏奉旨全天出入北辰门!
  禁宫每天都是要闭门下钥的,连夜召见朝廷重臣的情形不是没有,而是极少,对象也大多是要员。而今这十二人的品级尚低,却一下子赐予了这样的殊荣,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些经历过三朝的元老全都想起了当年旧事,背地里议论了一阵之后,纷纷约束了自家子侄不到外头去胡说八道.但是,皇亲国戚中间却渐渐起了波澜。
  徐肃元如今已经不是国公,上任几个月。这个户部尚书地位子已经渐渐坐稳了,便有些高官的矜持。不再像那些闲散贵族那样每日里只是四处闲逛过日子。但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却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弃之不管,因此平日上门拜访地亲戚朋友依旧是络绎不绝。
  这一日正好是他母亲的八十大寿,他照例告假在家一力打理,宫中也送来了丰厚地赏赐。这自然让他更觉有面子。朝官即使不能亲来,也大多派人送礼上门,贺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把原本宽敞的徐府挤得水泄不通。国公的爵位虽然已经没了,但这宅邸却还是按照当年的规制,太后有言特赐,其他人当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着那亭台楼阁阵阵惊叹。
  闹哄哄一场寿筵过后,一干朝官各有事情纷纷散去。几个往日和徐肃元交好地皇亲国戚却留了下来,几杯酒过后,就有人说起了那十二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待诏。
  而别人不知道内情。徐肃元却是得过嘱咐的,立刻把脸一沉:“你们知道什么。此事是有旧例的。你们全都是不管事的人,何必听人撺掇在这件事上缠夹不清?”
  听了此话噤若寒蝉的人不少。但是不服气的人依旧有之:“可是,这让人随便出入宫闱,成何体统?”
  “那是去草诏,你以为是去干什么!”
  徐肃元一句话吼出来才觉得有些失言,但想到这正是外头人猜测的事情,崔夙也并没有说一定要保密,脸色方才渐渐好看了一点。环视众人一眼,他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嘱咐道:“各位都是世袭爵位的人,子弟当中有成器地也有不成器的,长公主已经禀明了太后,不日就要遴选人才了。虽说世人皆重进士,但这次朝廷空缺的也不是闲职。各位若是真地想光耀门庭,就自个回去好好准备吧。”
  有了这样的口信,大多数人便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告辞。到了最后,唯有徐肃元地妻兄奉国公张建留了下来。见没了外人,他便上前低声提醒道:“姐夫,你如今不是国公,这圈子里地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鲁王的人这些天找了不少家国公说话,原因只有一个,听说是要求加封死去地永乐公主为永乐长公主。我寻思你不知道……”话还没说完,徐肃元便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问道:“此话当真?”
  “那当然,人家都找上了我,话说得很婉转,什么永乐公主孝行感动天地,王爷只是为了替女儿争一个名分。”张建看到徐肃元脸色越来越难看,愈发觉得自己没有轻易答应是明智的选择。他瞥了一眼四周,声音忽然又放轻了几分:“听说鲁王的人这些天活跃得很,连宫里似乎也伸过手了。”
  如果徐肃元如今还是国公,那他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事,横竖与己无关。但是,他眼下是朝廷要员,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崔夙都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还是将来,他都不可能轻易下船。联想到宫内发生的几件古怪事,再想到京兆府卖力追查的陈府无名男尸一案,他隐约感到,鲁王李隆昌仿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时间不敢小觑了此事。
  “这件事你做得不错!”
  他点了点头,随后一字一句地嘱咐道:“你家那几个小的自己好好选选,不拘嫡庶,只要是好的就把名字报给我。长公主说过,从民间选人才固然是一条路,但同样不会如以前那样冷落了亲贵。虽说不至于人人像我一样,但好歹总比以前好,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总而言之,我家那几个小子就要靠姐夫提挈了!”张建一下子眉开眼笑,又待了一会便立刻起身离去。而在他走了之后,徐肃元立刻匆匆回到书房,很快写好了一份奏折,封好之后一刻不敢耽搁地派人送进宫。
  而当这份奏折出现在崔夙案头的时候,她正好刚刚见完京兆尹何雄,脸上的阴云尚未散去。据三个知情人士一一辨认,确认无名男尸确实是鲁王府失踪的侍卫,而鲁王府却对外宣称那个侍卫回去探亲了。而外地传来的信息却证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那侍卫的家人根本没有见到过他的踪影。如此一来,鲁王李隆昌的嫌疑就更加大了。
  可是,李隆昌真的就是这一切怪事的主使?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三章
初见凌亚
  “他既然寻思着要靠册封永乐寻一个颜面,就依着他吧!”
  听说李隆昌四处在打这个主意,太皇太后却并没有着恼,而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说起来永乐和你差不多年纪,如果现在还在,也好给你做个伴。你大舅舅那么多孩子,我看得上的就只有一个永乐,如今只后悔当初没有把她留在京城,硬生生地送了她的性命,着实可惜了。也罢,横竖哀家都落下了一个心狠的名声,这一次不妨成全你。”
  见崔夙面露不解,太皇太后便摇头笑道:“既然你大舅舅找了那么多人,必定是要上书的。到时候你不妨准了,然后哀家驳回,你再上书几次,哀家不得不勉强应了。这样一来,你大舅舅必定没有其他话好说,就是群臣,也会赞你知礼。这事情还能这样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