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术通神(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1180

  我喝了热呼呼的粥,又泛起困意,倒头就接着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五时许,我们就陆续都起来了。
  除了双手不能动,身上其它地方一切安好,精气神也都十分饱满。
  另外,再提一嘴,可能是我错觉吧,因为这事儿我感觉太玄幻了。就是手上那串子金刚果,它真像活的一样儿。它盘在手上,给我就是一串活物的感觉。并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借了清晨外的一抹晨光,我照着这东西,竟发现它比之平时还要晶莹剔透几分。
  好吧,莫以物喜,莫以已悲。
  这东西,跟我就是一个缘分,好生戴着,末了,它是怎样,且看它的造化了。
  洗把脸后,荣师父也收拾利索出来到院子里,呼吸了几口深山的清新空气。
  我问荣师父,昨天事办的怎么样了。
  荣师父告诉我,朱老九尸体已经让这寨子里的人抬去一个空屋子存放了。然后,寨里人动身去通知城里的公安,医生过来。此外,有不少的证人都看到一群猴子过来把朱老九给砸死,猴子们用的凶器,也就是现场的石头也都在。
  到时候,公安来了,一断案,就没什么事了。
  朱老九的手下,大多已经找到,听说朱老九死了,那些人也都没反抗,自行就散去了。
  说话间隙,其余几人也都起来了。
  大家收拾一番。
  阿花让苗女背上他,我们一行数人,外带三五个寨里的粗壮老头儿,一起拿了东西这就上山了。
  我以为这个宝贝会放在山上的什么山洞里。
  没想到,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山上后,阿花指挥苗女给她背到一片林子里,随后在林子转了几圈,最终阿花锁定了一棵大树,示意那几个苗人老头放树。
  几个苗人把随身工具拿出来,对着大树就开始锯上了。
  那树差不多得有我的一抱那么粗了。
  趁着苗人锯树间隙,荣师父到前打量,她说这树要长成,起码得好几百年。
  阿花则告诉荣师父,这树是这寨里的巫师前辈在明朝时候种下的,东西就在树根上,然后树根生长,就会给东西牢牢抱死。
  因此,这树在,东西就在,无论哪一辈的巫师只要找到这棵树,就找到那东西了。
  几个苗族老人看着岁数大,干起活来却非常的麻利。
  用了不到一小时,这棵大树就让他们放倒了。
  接下来,又用镐,锹,斧子,铁钎等工具来挖树根。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中午的时候,这才将庞大的树根从地底给挖出来。
  此时,大家都凑上前去仔细看。
  我到了近处,抻头一打量,下一秒我呆住了。
  只见树根底下,横生的根枝好像手一般,牢牢抱着一个直径将近八十公分的大石球。
  石珠表面沾了很多湿润的泥土。
  七爷上前,拿了一个树枝,给刮了一下后,坦露出的材质告诉我们,这是很普通的花岗岩。
  如果,硬说它珍贵的话,就是这花岗岩的纹理相对来说显的密实一些。此外,这石球的工艺……不是很好。
  按七爷说法,做的还不是正圆,用现代工艺加工的,比这个要圆很多。
  这是宝贝吗?
  这就是朱老九不顾一切,苦心想要得到的东西吗?
  这么个大石头蛋子,这……
  我纳闷间隙。
  七爷又拿了树枝仔细刮石球表面的泥土,刮着,刮着,他咦了一声:“不对呀,这有销器呀。”
  还有销器?
  荣师父说了一句:“老七你到底懂不懂啊,什么销器。”
  太极老李:“先别打岔,让老七说完的。”
  七爷这时指着球面说:“你看这里,这黑不溜秋的,这不是泥呀,这是熟铁。我明白了,这是先做了个球面的壳,合拢到一起后,又把铁融化了,浇铸到里面,从而让这个壳,密密实实地,就聚到一块儿了。”
  荣师父说:“那老七,你说这东西怎么打开?”
  七爷伸手,一边摸着,一边嘀咕说:“这玩意儿,没留活门儿,好像是打不开。”
  荣师父看我:“仁子,你说咋办?”
  我到了近处,一打量。
  果然,石球表面的确有很多铸铁浇灌的痕迹。
  我又伸脚踹了踹这家伙。
  好重啊,没五百斤,也有三百多斤了。
  我看见阿花婆婆,我试着征求意见。
  阿花却一脸微笑,意思是说,这东西是你的了,你爱咋办,就咋办吧。
  我又看荣师父,七爷,太极老李,外加立在一旁,以打酱油姿态卖呆儿的斗笠大娘陆神刀。
  人家都是这副表情。
  你的东西,你想咋办,就咋办。
  我琢磨一下,这深山老林的,咱也没直升飞机,这三五百斤的大石球子,我运回去,我得费多少力呀。
  索性!
  我一咬牙,沉声说了一个字:“砸!”
  “好!”
  七爷叫了一声好。
  砰!
  一苗人老汉,抡锤就砸上了。
  我去。
  这敢情等半天了啊。
  砰,砰,砰!
  大锤挥起来,一通猛砸呀,一个老汉累了,换另一个老汉。
  半个小时后。
  石球开了。
  这东西表面的石质都碎了,露出了一个铸铁浇成的大架子。这个架子应该就是石球的空心部份。铁化了后,融入进去,就将这球给聚到一块儿了。
  然后,在这个铁架子中间,就有一团,黑呼呼的,大概四十多公分长宽高的物件儿。
  七爷拿了把小刀,上前一刮,接着那里面就露出黑黄的物质。
  七爷凑到鼻端闻了闻。
  又跟阿花找人要了个火机,打着了一燎。
  七爷说:“蜂蜡,这是蜂蜡呀。扒,扒开。”
  于是,他主动伸手开扒。
  在他的带领下,几个苗人老汉也伸手扒这个蜡。一通忙活。就露出来了一层层的棉布。
  由于石球,蜂蜡密封的好,棉布的色还都没怎么变,可清晰看到纹理儿。
  把棉布打开,七爷笑了:“哟,这明代工艺的一个老黄花梨的箱子,仁子,你别说,单这箱子,这就值钱喽!”
  我知道七爷逗我。
  明清黄花梨家具是值钱,那也得看多大的呀,这个,长宽高三十多公分的,小点儿了吧。
  又凑近看。
  箱子样式古朴,就是明清那种珍宝箱儿,边角,锁扣等地方都是拿铜做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11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