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485

  他当时心理的回答是,我这一生似乎都在为这一刻准备着。
  几年的时间过去,他的成绩地位已然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心态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变化。
  但这个时候他的回答依旧是那个,我这一生都为这样的大赛准备着。
  不论是为跑而生,还是跑道改变我的人生!
  ……
  “……本届男子200米决赛即将开始,现在选手们正在出现在赛场跑道上,我国选手叶钦是在第三道,这是第一次有中国运动员站在世锦赛男子200米决赛的跑道上,这也是第二次有亚洲运动员站在了世锦赛200米决赛的跑道上,上一次还要追溯到03年世锦赛,当时的日本选手末续慎吾创造了历史,成为了第一个在世界级的短跑比赛中获得奖牌的亚洲选手。
  我们期待着叶钦也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成绩,同时也希望他不要太过有压力,他今年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能够站上决赛的舞台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赫尔辛基当地时间22点05分,北京时间凌晨3点05分,国内此刻众多熬夜观看这次世锦赛现场直播的观众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赫尔辛基人满为患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馆,也听到了解说穆江的声音从电视机内传了出来。
  南秀市的一个老旧小区内,夜半早已经安静下去的一个老式小区的内,聂方平戴着一副眼镜,整个人坐在沙发上,大半个身体却探了出来,目光一转不转地盯着电视机画面。
  平常要是大半夜敢起来看电视肯定少不了一通抱怨的妻子,此时此刻却是小心翼翼地给聂方平倒了一杯温开水,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目光同样投入到了电视屏幕的画面里。
  在她的内心同样颇不平静,那个老聂最后退休前带的弟子,来过家里一次的腼腆少年,这是第二次还是第几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比赛了。
  当初,哪里能够想得到老聂真的能够带出一个全国冠军的徒弟呢,只是人生际遇就是这般奇妙,前几十年纵使多么用心去培养,但始终没有几个运动员能够开花。到临老了,放手一搏,反而成为了这一辈子最大的骄傲。
  “咳……”
  一声低低的轻咳声响起,聂方平随手拿起面前茶几上的温开水淡淡地抿了一口,目光盯着电视的画面却是丝毫没有转动。
  之前的比赛没有现场直播,他只是从报刊媒体以及叶钦打过来的电话里,大概了解到了叶钦现在处于怎么样的水平,但这样的大赛,他还是会忍不住微微有些紧张。
  去年的奥运会,叶钦的实力和水平已经得到了证明,今年的几场比赛看上去有所进步,但具体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缺乏重量级的比赛,总还是隔了层纱,看不真切。
  现在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这名弟子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更上一层楼。
  一个运动员的比赛,牵动的从来不是一个人。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决赛即将开始!
  叶钦进入赛场的时候,奥林匹克体育场内全场的气氛已经达到了他参赛以来的最高潮。
  或许是因为晚上的缘故,又或者是因为这是本届世锦赛开赛以来,第二场重量级的短跑决赛,现场的喧闹的声音几乎震耳欲聋。
  穿过甬道,站在跑道上就感觉到了耳膜似乎都在嗡嗡作响。
  叶钦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扑咚扑咚跟着沸腾的现场一起快速地跳动了起来,这是决赛,和预赛、复赛半决赛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和去年的奥运会的男子200米决赛也不同,那一场决赛,他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嘘声,因为希腊选手逃避尿检赛前被禁赛的缘故,使得当时的现场气氛非常糟糕。
  而今天不一样,赫尔辛基的本土观众和众多外地前来观赛的游客,都贡献出了最为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
  “这才是我要的赛场,这才是我要的比赛!”
  叶钦感受着内心的火焰一节一节不断攀升,似乎犹如火山从地底朝着地表往前冲,那种火热和激情,让他整个人都在这时候被点燃了一样。
  呼——
  长长地出了口气,又接着鼓胀起胸腹,做了个吸气很深的呼吸,他在一点一点平复着内心激动的情绪。
  大赛在即,越是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身体可以完全兴奋起来,但头脑必须要保持一定冷静。
  在引导员的指引下,叶钦跟着其他选手缓缓地走上了起跑线,在调整呼吸状态的同时,他的目光同样不经意地瞟过了这一组的其他选手。
  这样的大赛气氛,让此事在场的选手神情都变得有些凝重,偶尔选手间目光交汇,也很快的分开。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做特别多的动作,都是在一点一点的让自己的心态和等会的比赛契合完美。
  站在第三道的起跑线前,叶钦目光看着远处,此时一个身材壮硕的白人摄影师突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随着奥林匹克体育场现场主持,介绍着运动员,摄影师的镜头也开始一一对准了八名决赛的选手。
  而此时在千万里的国内,现场电视机前的国内观众,通过摄影师传回来的画面,同样注意到了本组参加比赛的八名选手,并且能够听到穆江的解说声音不断的响起。
  “……第一道是来自牙买加的小将尤塞·博特,他是2002年世青赛和2004年世少赛的冠军,个人最好成绩19秒93,本赛季最好成绩19秒99,是一位真正的天才行短跑选手,他的身高也达到了惊人的196公分。在今天的赛场上,他和叶钦是本组男子200米决赛年龄最小的两位选手……
  第二道德国选手托拜厄斯·昂格尔,德国男子200米纪录保持者,个人百米最好成绩10秒14,200米成绩是20秒20,是今晚男子200米决赛唯一第一名白人选手。
  第三道,叶钦……”
  穆江的话音还未说完,此时国内许多电视机前,不少人都激动地叫了起来。
  电视画面里出现了一张黄种人的面容,古铜色的皮肤,年岁约莫不大,但给人的气质却是完全不太一样。
  而在电视画面里,很多人都能够看到这名亚洲选手,先是对着镜头笑了笑,接着转过身背对着镜头,一手高高指向天空,一手背后指着自己的号码牌。
  这个一闪而过的画面之中,此时在临州某个小区内,正在喝着酸奶的某位少女确实脸上笑得像花儿一般。
  穆江在简单的发表了一通对叶钦的感叹和鼓舞之后,随着没有停留下的摄像镜头接着又一一介绍了剩下来的五名选手。
  第四道,约翰·卡佩尔,第五道杰森·盖比,第六道贾克斯·特林,第七道华莱士·斯皮尔蒙,这四名都是美国选手,最后第八道是毛里求斯选手斯特凡·巴克兰。
  现场大屏幕上,此时八名选手的名单道次也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第一道,尤塞·博特,牙买加;
  第二道,托拜厄斯·昂格尔,德国;
  第三道,叶钦,中国;
  第四道,约翰·卡佩尔,美国;
  第五道,杰森·盖比,美国;
  第六道,贾克斯·特林,美国;
  第七道,华莱士·斯皮尔蒙,美国;
  第八道,斯特凡巴克兰,毛里求斯;
  ……
  在简单的赛前选手介绍之后,现场的气氛渐渐的变得越发凝重了起来,看台上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和各种嘈杂声,自发的渐渐安静了下去。
  此时赫尔辛基当地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但灯火通明的赛场,此时此刻几乎除了现场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都在关注着这场比赛。
  国内对于2005年这届世锦赛或许还没有达到那么大的重视范围,即便央五频道晚上的现场直播,受限于时差和比赛宣传以及运动员状态等因素,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轰动。
  但同样这一届世锦赛,在世界范围内却是取得了极大的关注。
  国际田联在本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开赛后,对于各项电视转播数据有一个简单的统计,与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上一届田径锦标赛相比,专用节目的总数增加了16%,电视收视率平均为3.5%。
  在8月10日这一天的比赛,芬兰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通过芬兰55个电视节目收看了比赛,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87%。
  与2003年相比,北欧国家的收视率都上涨了50%以上,日本2005年的累计家庭数字比2003年增加了3290万,美国更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覆盖范围。
  这就是世界级田径比赛的魅力,纵然不像奥运会那般是综合运动会几乎能够吸引全世界数亿人的关注,但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赛场上,此时八名选手在随着现场广播介绍之后,已然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与此同时,场边的发令员看着时间,通过扩音器大声地喊出了“On
your
marks”的选手就位声。
  叶钦快速的地吐了两口浊气,目光坚定的看着前方由右向左弯曲的跑道,缓缓走上了助跑器。
  本届世锦赛男子200米决赛,即将开始!
第三百一十五章
荣耀世界
  “……来看看今天的美国选手贾克斯·特林能否如他的前辈莫里斯·格林在1999年世锦赛一样,创造一届大赛里包揽男子100米和200米两个项目的金牌。又或者是其他的选手异军突起,夺得这杯珍贵的男子200米的奖牌。本届世锦赛男子200米的决赛,美国队达到了惊人的4名选手参赛,占据了总参加人数的一半,完完全全体现了美国队在短跑项目上惊人的统治力……
  在赛前我和我们国家队的教练有了解过情况,今天的男子200米比赛已经是叶钦参见本届世锦赛的第六场比赛,对于一名年轻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天气下,短短三天连续跑了五六场的比赛,体能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而且叶钦明晚还将会在赫尔辛基当地时间21点35分,再次参加男子400米的决赛,这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能够在一届世锦赛里参加两个短跑项目的决赛这还是头一遭……好的,观众朋友们,选手们已经准备就绪,比赛马上开始……”
  此刻,国内电视机前,大半夜凌晨蹲守在电视机前的众多国内田径爱好者们,目光看着电视画面中,一名名穿着各种不同颜色短跑队服的选手走上了助跑器,耳边听着的是穆江关于今晚男子200米决赛前的最后一些介绍。
  因为是转播的关系,画面里多数时候停留在的都是美国选手、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百米冠军贾克斯·特林身上,接着是另外其他的三名美国选手。
  那道穿着如同五星红旗一般红色短跑服的年轻的中国选手,在电视镜头里却仅仅是一闪即过,很多国人的观众都是死死地攥紧了拳头,为那赛场上唯一的一抹鲜红的脸色而默默的加油鼓劲。
  叶钦双脚稳稳地落在助跑器踏板上后,再次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的跑道,他起跑所在的是弯道,并不能看到终点线,但他此刻的目光,却似乎跟着弯道和直道,直接抵达了终点线。
  观众沸腾的喧闹声渐渐小了下去,灯光只落在了赛场中间,能够看到的赛场外黑压压似乎没有边际的人群,他们隐没在黑暗里,但又能够让人感觉到,他们此时此刻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最后调整了一下呼吸,叶钦俯身低头,双手手指压在了粗糙的跑道上,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排水设施很不错,即便前几日狂风暴雨,但跑道的跑道的表面也没有什么积水,只是现在手指按压上去,显得有些潮湿和冰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