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85

  在男子400米决赛的那天,最后一项比赛就是男子100米的决赛,他当时比赛结束后直接去尿检,然后接着回了驻地,并没有看到这场比赛的详细情况,但比赛成绩的前几名他后面还是知道的。
  尤其是在开始准备男子200米比赛后,聂方平还和他分析了一遍男子200米的各路选手,作为男子100米比赛的冠军,同样也是这届城运会里男子200米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经过了世少赛的比赛,叶钦已经不会完全懵懵懂懂,不去了解他的对手们,而是会注意和分析各人的技术特点,状态,心理压力等等。
  竞技体育,个人跑出最好成绩,打破纪录等等,这些对于个人在田坛的发展很重要,树立信心,寻找定位等等。
  但论起受益和荣誉,还是比不上奖牌和名次的。
  甚至说,一场重要的比赛,你跑得好跑的坏是不是最佳状态,其实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要赢。
  某位对于奥运会金牌执念颇深的选手面对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破纪录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很棒,但纪录终究有一天会被其他人所超越,而唯有奥运会的金牌,一个赛事奖项的最高荣誉,会伴随一身。
  “你拿到了世少赛200米和400的奖牌,这很了不起。”
  何俊和叶钦握了握手,说完这句,也没有和叶钦多做交谈,似乎只是过来认识一下。
  毕竟大家都是200米的选手,也就是对手,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年龄也相隔了好几岁,并没有太多可以说的。
  叶钦看着何俊打个招呼离开后,心里还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他也没有去多想,依旧把心思放在了赛前的热身上。
  另一边在何俊离开之后,迎面则被另外两名选手给拦了一下。
  “何俊,你去打探敌情了,了解得怎么样了?”
  李剑平站在何俊面前,朝正在热身的叶钦努了努嘴,笑着问道。
  “没什么敌情可打探的,我就是想看看能在世少赛男子短跑项目拿到两枚奖牌的少年长什么样。”何俊微笑着回答。
  “嘁,谁信你。”旁边的柳大朋撇了下嘴,露出不信的目光。
  何俊则是笑了笑,没有过多的解释,他和柳大朋李剑平等人虽然不是一个城市,但大家从99年的全国青少年比赛开始,中运会,全锦赛,各种比赛都有过不少交集,都算是很熟悉的。
  只是,李剑平和柳大朋没有参加过世少赛,很难理解何俊那种有点微妙而又复杂的情感。
  1999年第一届在波兰比得哥什举行的世少赛是何俊第一次出国,那时候他刚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冠军,内心膨胀,完全看不上其他同龄人的选手。
  可在那次世少赛里,他擅长的100米项目跑了两枪,没进决赛。200米只参加了预赛,就被淘汰出局。
  那届世少赛对于他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那次比赛可以说是他进行专业训练后,第一次折戟沉沙,输得最惨的一次。也就是在那之后认识到了差距,他才完全转变了心态。
  少年人的成长就是那一次挫折开始的。
  叶钦在拿到男子400米铜牌的时候,流泪,不甘心,而在四年之前,曾经也有那么一个少年,带着全国青少年冠军的头衔,却连决赛都没有进,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心情。
  赵武阳总说他训练起来不要命,如果不这样拼命的练,又哪里能有机会去追赶那些顶尖的选手。
  在他的教练赵武阳和他说叶钦是世少赛200米铜牌获得者后,他心中多少都有点不太相信,开始还以为是叶钦这一届世少赛男子200米选手太弱,才被他侥幸拿到了第三名,然后查询之后的成绩,却明显比他参加的第一届还要好。
  1999年那一届世少赛男子200米冠军是20秒70,亚军是21秒09,季军是21秒16,而2003年第三节世少赛男子200米的成绩,冠军是20秒40,新的赛会记录,亚军是21秒04,季军是叶钦的21秒12。
  看到这个成绩后,何俊就已经忽视了他和叶钦年龄带来的差距,把他视为这次城运会男子200米的最强竞争对手,重要性程度还在一直和他竞争的李剑平和柳大朋之上。
  “点名了!”
  一个声音从室内热身场地外传了过来。
  何俊看了看面前的李剑平和柳大朋,又转而回头看了眼远处同样停下动作的叶钦,轻轻吸了口气。
  男子200米的第二轮半决赛就要开始了!
  国内田坛多了一个少年,多了一个对手。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城会200米半决赛
  男子200米半决赛总共有三个小组,晋级晚上200米决赛的规则是每个小组前二直接晋级,然后剩下成绩最好的两名选手递补晋级。
  李剑平站在第四道的位置上,目光不时扫过前边第五道的叶钦。前天晚上男子400米决赛结束之后,领队和教练都有谈起这名突然冒出来的左海市选手。
  世少赛的比赛成绩很早之前就传回国内,有些地方队的教练有注意到,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不是自己地方上的,收拢不到自己麾下,很少有人会花特别多的心思去了解。
  少年运动员嘛,哪个地方上都会冒出个把,甚至改年龄什么的也不是没有。
  但城运会开始之后,尤其是400米决赛之后,就不得不让许多男子短跑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去注意了。
  现在是竞争对手。
  前八的名次,被人多占一个,很可能就是自己的选手被人挤了出去。
  哈尔市代表队对于本届城运会男子短跑项目是寄予一定希望的,尤其是男子一二百米的短跑项目,这个是他们的冲金点。
  可惜在男子100米决赛中,柳大朋的发挥不尽如人意,输给了双庆市的何俊,剩下的注意力就只能放到男子200米上来了。
  相比较男子100米只有柳大朋一人,哈尔市在男子200米上,则有李剑平和柳大朋两名选手做保障,两人都是有机会争夺奖牌的选手。
  李剑平是专项的200米运动员,在100米和400米项目上成绩还算不错,但比起他的200米还是有较大差距,因此也没有兼项报名其他。
  三组半决赛里,何俊柳大朋都被分在了另外两组,只有他和叶钦是在一个半决赛的小组。
  叶钦的年龄上应该是属于城运会所有参赛选手里最小的那一批,但有了一个400米铜牌在手,没有人敢小觑于他。
  相比较而言对方的赛事履历也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简单得多,有记载的第一场比赛是南秀市中学生运动会,然后稍微上了级别的就是海西省青少年锦标赛。
  再后面,就是七月份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舍布鲁克举行的世少赛,相比较第三节世少赛中国代表队在投掷项目三金一银的成绩,叶钦的两枚铜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稍有作了解,大家就很清楚,那是男子短距离项目的奖牌。
  迄今为止,能够在世界级的比赛当中拿到男子短距离竞技项目奖牌的,也就两个。一个是叶钦今年世少赛男子200米和400米的铜牌,另外就是今年8月份世锦赛,盛海跨栏选手破天荒的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铜牌。
  两者比赛的级别不同,自然不好去做含金量的分析,但是在城运会男子400米比赛之后,叶钦再次摘铜,并且400米的成绩进入47秒以内,毫无疑问,叶钦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新晋崛起的短跑选手。无论是地方队,还是国家队,甚至亚洲一些国家都有可能会关注到他。
  叶钦此时倒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站在跑道上感受着赛场的大赛氛围。
  上午的贺龙体育场视野上看着要比晚上开阔得多,10月份才翻修完毕的体育场各个方面看着都还很新,尽管是白天,但场馆看台的观众席上,也有七八成的上座率。
  这种大型的体育盛会,对于当地举办方来说从赛前一两年开始准备,提前大半年在各处打响口号招牌,民众的参与程度非常高。
  比起全锦赛或者一些田径大奖赛那样经常无人问津的比赛情况相比,城运会的大赛氛围很是浓郁。这一届城运会也是自1988年城运会改制以来,举办得最为成功的一届。投资虽然巨大,但前几天的报道上已经说有实现了盈利。
  “加油!”
  “必胜!”
  看台上不时的会传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加油鼓劲声,还有口哨和响板之类的簌簌声,各种嘈杂的声音里叶钦也听不清众多观众是在为自己代表队的选手鼓掌,还是就单纯的为赛场上的田径健儿们加油。
  还有各种横幅,塑胶板之类的不断在观众席上举起又落下,置身在体育场中,面对着这样的大赛氛围,就让人的心脏砰砰如捶鼓。
  叶钦特别喜欢这样的大赛氛围,那种被无数人关注和期待,带着几分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总会让他觉得有一种特别其他的感觉。
  世少赛的时候叶利东和周斌都说他面对大场面有颗大心脏,心态十分良好。叶钦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他进入高中后,大概是因为认识到家庭环境的差异,沉默内敛了许多,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总有些惶恐和不安,可是上了赛场,他就会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就很想成为赛场上的主角。
  一如一年前踏上跑道的那样,开始奔跑之后,听到欢呼声,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
  平常和人说话都会带上几分扭捏,到了赛场,他就敢摆动作搞怪。
  聂方平说他是人来疯,到了赛场,一被现场氛围刺激,人就兴奋。这点是优势,但需要控制好度。要将自己控制在一个身体兴奋但头脑却保持清明冷静的状态。
  “这么多的观众,如果有一天他们都是为我加油,在喊我的名字那该多好!”
  看着场边看天上欢呼雀跃,挥舞着各种小旗帜、塑胶板的观众们,叶钦轻轻吸了一口,慢慢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活动,神色却像是聆听着其他人的呼喊。
  “各就位……”
  场边带着浓重潇湘省口音的发令员发出了选手们就位的口令。
  叶钦快速地呼吸了一口气,走上了助跑器,慢慢的让自己兴奋的心情平静下来。
  以他的实力晋级决赛并不难,但就像聂方平说的,要让他控制住自己的心情状态,太过激动不一定就能够发挥超常,可能在枪声响起的时候就抢跑了也说不定。
  啪!
  赛场上比赛枪声骤然响起。
  叶钦在听到枪声响起的瞬间,双脚蹬踏在起跑器上,跟着猛然冲了出去。
  预赛的时候他跑得不错,并没有太费力就拿到了晋级半决赛的名额,但半决赛晋级决赛,他还是要打起精神。
  李剑平在第四道,从起跑枪声响起的瞬间就开始加速,三十五米快四十米的加速之后,他抬头就看到了第五道在他前面的叶钦。
  这是他和叶钦第一次的交手,虽然教练员有大概说过叶钦的技术特点,但只有在赛场上比过之后,才会真正比较直观的感受对手的水平。
  他抬头的时候,叶钦还在低着头加速,似乎对方还没有进入到绝对速度的最高状态。
  这让在奔跑中的他有些心惊,他的绝对速度不算特别快,尤其是起跑爆发相对薄弱,这也是他跑200米而非100米的原因之一。
  但即便以他的加速能力,在三十五米到四十米这个区间,速度也已经差不多完全提了起来,到了五六十米基本上就能够进入绝对速度的最高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