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光(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52

  新帝执政初期,和朝中大臣建立牢固的政治关系尤为重要。但是,事有轻重缓急,先皇葬礼未完,萧展就锁城追缉逃妃,是为了什么?
  若慕锦没有这次走火入魔,他不会想到某一个答案。
  因为他经历过,情不知所起。
  慕锦笑:“风水轮流转了。”
第83章
  徐阿蛮这边和李琢石讲完,正想该用什么理由让二公子带上李琢石。
  才出来瞎编了几句,二公子就同意了,表示理解:“哦,同是天涯沦落人,一起上路也无妨。”
  徐阿蛮双眸一亮。说不定,走火入魔的治疗正是剔除了二公子的佞邪,所以他越来越好说话了。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李琢石冷眼瞥向慕锦:“这只是二十姑娘的提议,我需要考虑考虑。”
  慕锦靠在门上,面向她,却又没将她放在眼里。“李姑娘,我既是皇上的眼中钉,就不在乎给他多钉几颗钉子。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我可以给小蛮一个面子,和你化干戈为玉帛。”
  徐阿蛮看他一眼。这面子可大了。
  慕锦:“你要是愿意跟我们一起游山玩水,我自是欢迎。当然,我也不强人所难,你如果拒绝,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我们没有见过你,你也没有见过我们。你慢慢考虑,我们还会在京城多待几天。小蛮,回去了。”
  既然官兵追捕的不是朝廷钦犯,慕锦就大摇大摆往外走了。
  李琢石始终看不惯慕锦的傲气。萧展是太子时,也不如慕锦这般目中无人。
  慕锦这个性,倒是和罗刹将军口中的年少先皇,十分相像。
  那,萧展的温润又是像谁?
  李琢石连忙将思绪从萧展的名字中抽离,说:“二十姑娘,逃命不是游山玩水,还是要三思。”
  “谢谢李姑娘。”徐阿蛮笑笑:“我是二公子的贴身丫鬟,他是逃犯,我也只好跟着逃了。”
  “相比之下,我觉得慕锦的那位随从更加可靠,你日后遇上什么危险,记得跑到他的身边。”李琢石可不认为,慕锦这样的绣花枕头,可以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嗯。”徐阿蛮同意李琢石的话,寸奔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二公子则缺点太多了。
  “你真的不和我一起走吗?”
  这句话本来徐阿蛮想问的,结果被抢先了。她回答:“二公子行刺太子,有我的一份责任。二公子是为了救我才走火入魔。他身子虚弱,一定要有人照顾着。”当然,如果二公子不是逃犯就最好了,毕竟她真的怕死。
  朱文栋当时送萧展回来,说的是,慕锦图谋帝位,趁皇上生病之时,在宫外围场将太子一军。
  朱文栋没有提及徐阿蛮。
  李琢石担心萧展的伤势,那时不曾细想朱文栋的话。如今她才想明白,萧展挟持徐阿蛮,是为了逼慕锦。
  但……这岂不是证明,徐阿蛮在慕锦心中颇有地位?
  李琢石:“慕锦是为了你受伤?”
  “是啊。”虽然难以置信,但因为是寸奔所言,徐阿蛮就信了。
  一怒为红颜,真是只有在民间长大的四皇子才会做的事。若是萧展,怕是要将前因后果算计一遍。
  思及此,李琢石苦笑了一下。
  道了别,她看一眼慕锦和徐阿蛮相偕离去的背影,再抬头看美不胜收的清空,心念一动,“稍等。”
  她喊出了这两个字,又词穷了一阵,才问:“你们有没有办法带我一起出城?”
  慕锦停住了:“我既然邀请你加入我们,自然有一条后路。”
  “好。”李琢石改变了主意:“我跟你们一起走。”
  “寸奔,把你的长眉毛给她贴上。”慕锦拍了拍徐阿蛮,“你的大黑痣还在不在?”
  “在。”正在徐阿蛮的嘴角。
  慕锦问:“李姑娘穿的可是道士的衣服?”
  “不是。”李琢石离宫前就换了男装,之后套上道士服。先前的那件道士服,已经被她埋在了土里。
  慕锦:“换完装,我们就离开。”
  ——
  先皇的葬礼浩浩荡荡。禁军开路,旗仗、奏乐紧随其后。
  历代君王驾崩,新帝会从宫中挑选嫔妃一同陪葬。但先皇有令,不得再活埋妃子。于是,葬礼仅有皇太后随行。
  从京城到山下,沿途有稻穗、玉米,一路黄里透红。这是丰收的秋日,也是先皇统治之下繁荣的大霁国。
  上了山,雾色缭绕,混沌的乌云浮浮荡荡,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
  萧展在表面上是一位孝子。比起那位不知流亡何方的四皇子,萧展尽足了孝道。
  但他又是心不在焉的。
  今日早上,从宫中出发时,他鬼使神差地向前方跪地的和尚道士扫了几眼。其中一个身影让他颇为介意。正要细看,神官提醒他:“皇上,先皇该启程了。”
  萧展压下了这一份惊疑。那人不会是李琢石,只是相似罢了。她该是好好地留待在宫中。
  想归想,他吩咐朱文栋,回去查探李琢石的去向。
  朱文栋轻功回宫,又再轻功回来禀报:“皇上,皇妃不见人。”
  不见人?那就去找。萧展差点向朱文栋说出这句,是耳边的哀乐让他回了神。
  若是在葬礼上捉拿那个道士,则是对先皇大大不敬。随着老百姓越来越拥挤,这就是逃跑的大好时机。
  萧展立即命令朱文栋,封锁城门。
  朱文栋退下去安排了之后,很久没有再回复。
  萧展一直在等待朱文栋的出现。
  “皇上,小心地滑。”听见清流这一声提醒,萧展才知道,原来下了雨。这雨,上了山没多久就下了,他没有察觉。
  这一场葬礼很是突如其来。突然上山了,突然下雨了,突然封棺了。萧展犹如灵魂出了窍,听着和尚的呢喃,他被不知谁请到了陵墓边。或许是清流,或许是神官。
  萧展回眼,哪里都不见朱文栋。他仰望雨中的天空。
  李琢石走了也好,她个性刚烈,忍不了皇城的三宫六院。与其两人反目成仇,不如……
  “就这么去吧。”皇太后哽咽不已。
  对,就是这句话。“就这么去吧。”萧展重复了一遍,却不是向着先皇的棺木。他低眼观察脚下的山泥,闻不着雨后的芬芳,只见泥泞的洼地。
  下了山,雨就停了。萧展无需再表现他的孝道,收起了伪善的笑意。
  没有人知道皇上在气什么,连萧展本人也不知道。
  从大局考虑,李琢石的离开其实是一个和平的结局。皇帝纳妃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她一定责怪他始乱终弃,他也一定厌恶她打滚撒泼。
  她不告而别,反而是一种体贴。
  然而,他是一国之君,谁敢在一国之君的地盘不告而别?
  萧展找遍了李琢石的所有房间,不见任何书信。
  薄情寡义的女人,连只言片语也没有给他留下。同样,也没有带走什么。
  萧展和清流说:“她当我这座皇宫是客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清流一脸惶恐,跪下请罪。
  萧展失笑:“平身。”
  清流起来了,却不敢再看萧展愠怒的龙颜。
  萧展封锁了李琢石离宫的消息,对外说她生病了。
  皇太后不见李琢石过去请安,勃然大怒,一状告到了清顺帝的跟前。
  萧展温和地解释:“太后,皇妃身子抱恙,这几日正在休息。”
  “皇上,先皇念及罗刹将军的战功,赐他‘一世兵王’的名号。但他早已不为朝廷做事,养出来的女儿是一个山野丫头。”皇太后诸多不满:“以前,李琢石是太子妃,不给哀家请安,找借口说要为皇上办事,哀家就随她了。如今她成了皇妃,每回过来还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皇上,西宫后位要三思啊。”
  “太后。”萧展淡了笑意:“朕的后位早已许给了她。一诺千金,也曾是太后对朕的教诲。”
  皇太后极为不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