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光(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52

  他没有接,笑看她,“琢石可知,我喜的另一半?”
  她放下杯子,给他行了一礼,“恭喜太子殿下如愿以偿。”
  萧展眸子亮了亮,牵起她的手,“你宫廷礼仪,总共也就行了两回。”
  李琢石浅浅笑了笑。
  “皇上走了,我才坐得上那把龙椅。我曾想,大霁这一把龙椅,必定是兵变才能成为我的。今天,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反而有一丝怅然。”说到这里,萧展抚抚腰腹上的伤口:“我终究不喜欢苦肉计。”
  “太子殿下是好胜的棋者,希望棋逢对手,可是皇上让你一步棋,何尝不是他的父爱。”
  萧展摇头,“他的遗诏上有我,也有慕锦。对我是寄予严格的执政期望,而对慕锦,则是宽容体谅。腰伤日日在提醒我,我还有一个对手。”
  李琢石问:“太子的意思是,不会放过兵部尚书和慕府?”
  “兵部尚书和慕府,我没有兴趣。我时常惦记的是萧澹。”萧展勾了一抹笑,卸下伪装的温和,这一记狡黠有了丝慕锦的味道。“皇上想让慕锦当一个逍遥自在的平民,遗诏赦免的是幕府。慕锦名叫慕锦,可他不是慕府的人。他是萧澹,他是四皇子,他是夺我太子之位的前太子。”萧展细细端详李琢石的表情,“我这些话,你是否不赞同?”
  “慕二公子成不了气候,太子殿下何必屈尊,将他视为对手。”
  萧展没有回答,转身拿起刚才那杯水。连他自己也不知,他对慕锦是单纯的恨,或是恨其懦弱。
  李琢石心底暗叹。萧展是政客,亲情又怎能束缚他?她问:“太子,你拿到大霁兵符了吗?”
  “琢石,大霁国军不会是罗刹军的敌人。当年,罗刹将军功高盖主,皇上担心他起兵宫变,才收了他的兵符。你是我的人,罗刹军和大霁国军同样为我所用。”萧展笑着搂住她,“你又何需担心。”
  ——
  国不可一日无君。
  八月十六,萧展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清顺。
第79章
  皇城飘来一团飞腾的乌云,犹如苍天黑了脸,向人间掷下一道沉重的影子。
  影子落在了御书房。
  “皇上。”清流欲言又止:“刚才,皇太后派人来问,问……”问的事,皇上肯定不高兴。
  萧展从奏折里抬眼:“问什么?”
  清流咬咬牙,豁出去了,“问的是皇上纳妃一事。”
  为了李琢石父亲的那一支兵马,萧展唯有迎娶李琢石。如今,不听话的罗刹军成了皇太后的忧患。群臣之中有先皇的心腹,萧展该是拉拢各方势力的时候。
  纳妃也是结盟。
  皇太后给萧展物色了几个大臣的女儿。她当妃子时,对皇城后宫颇有怨言。轮到自己的儿子登上帝位,她只想为儿子谋取最大的利益。
  听到“纳妃”二字,萧展稍稍沉了脸色:“朕即位没几天,就要沉溺女色了吗?”
  “臣知罪。”知罪又如何,清流不过一名小小太监。皇太后传话,他不敢不传。
  此事既是皇太后挂心,自然不会只托一名太监传话。
  第二日,萧展前去皇太后寝宫请安。
  皇太后直截了当地问:“皇上,这皇后之位,你作何打算?”
  萧展浅浅地笑:“朕只有一名妃子。待完成了登基仪式,朕就筹备封后大典,立琢石为后。”
  皇太后抿了抿唇,又皱起眉:“你已经当皇上了,跟太子那时是不一样的。后宫立的不仅是女色,其中也有群臣的派系。皇上成了一国之君,难道就忘了哀家从小教导你的话?”
  “朕若是忘了,就坐不上这帝位。”萧展眼尾敛起,像是飞天燕收起了羽翼。“琢石陪朕这么些年,吃了不少苦。朕不能忘恩负义,抛弃发妻。”
  “知你有义。可也要挑选贵妃、嫔妃。李琢石从小被当男儿教养,不懂宫廷礼节,哪有国母的姿态。”皇太后顿了顿,没有等到儿子的回答,她涌出一阵惊疑,追问道:“皇上莫不是……对那名女子上了心?”
  萧展失笑,“太后多虑了。”
  “那是为何?”
  “当年,罗刹将军交了兵符,毅然辞官,从此不为朝廷所用,私下训练自己的兵马。先皇念及和将军的旧情,不予追究。”
  罗刹将军战功赫赫。先皇收回兵符,其实是要将兵符一分为二,自己和罗刹将军各执一半。既可维持二人友谊,又可提防罗刹将军谋权篡位。
  罗刹将军脾气倔,不等先皇解释就走了。先皇只好另立将军,将另一半兵符给了那位大将军。
  先皇已离去,皇族的半边兵符,落到了新帝的手里。萧展笑了笑:“太后,朕想将罗刹军收编为大霁国军。”
  “原来皇上未雨绸缪。”皇太后跟着笑了,“也是,罗刹将军性子执拗,若不是先皇仁慈,早将他赶尽杀绝。待罗刹军收为己用,就算李琢石不满皇帝纳妃,她无权无势,皇上不必在乎她的怨言。”
  萧展敛眉,皇太后所言亦是他想的。但如此直白讲出来,他又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他少有如此心绪烦乱的时候。
  ——
  宫中在筹备登基仪式。
  李琢石觉得自己与这座皇宫的隔阂越来越长。她向皇太后请安。清晰可见,皇太后的眉角、眼角、嘴角吊了几挂不耐。
  在东宫,萧展免了她的一切礼仪。当上皇妃,不如以前自在了。是太子妃时,哪怕萧展的门客见她不顺眼,念及她背后的罗刹将军,也给几分薄面。如今萧展政权、兵权在握,她就成了山野妃子。
  萧展数次微笑和她说,登基仪式过后,就是封后大典。然而,她从不仰羡“皇后”这一称呼。统筹西宫?她何德何能。
  萧展才登基,御书房就放了几卷待嫁姑娘的画像。无一不是家世显赫的倾国美人。一国之君须得雨露均沾,哪怕先皇再喜欢甄皇后,也仍将江山放在首位。
  贪图帝君的真情,是李琢石给自己铐上的枷锁。
  碧空万里,云卷云舒。皇城交错的宫檐,像极了一座镇压塔。
  李琢石的素裙迎风而起。她闭上眼,似乎听见西北方响起了玉碎般的凤鸣。
  凤鸣?哪儿起的?才要细听,旁边传来一声:“琢石。”
  萧展走来,越走越近,上弯的笑容跟着越淡。
  李琢石卸下了宫装,只是随便束了发,黑丝迎风舞动在她的脸颊边:“皇上。”其实,她更喜欢“太子殿下”这一称呼。
  萧展轻斥:“身为皇妃,这般模样成何体统?”连一个宫女都比她精致。
  “臣妾知罪。”她低眉。
  听到这一句“臣妾”,他叹了声气,挥退了太监和宫女,走上前抚起她的长发,说:“朕不愿别人见着你这么散漫的样子。”
  “皇上。”李琢石忽然说:“太后让我劝劝你,多留意那些画像上的姑娘们。”
  萧展手指一顿,发丝在他指尖滑过。“琢石,朕一诺千金。你将来就是大霁国的皇后娘娘。”
  “臣妾明白。”她笑了。
  他越来越不喜她这样疏离的笑意,按住了她的一边嘴角。
  她疑惑:“皇上?”
  他牵起她,哄她道:“别胡思乱想。你在朕心里的地位,从来没有变过。”
  她仍然笑,轻问:“是唯一吗?”
  若是以往,萧展可以面不改色回答一个字:是。然而触及她冰凉的双手,在一瞬间,他给不出肯定的答案。
  皇太后的训诫停在他的心中。历代独宠后宫的君主,没有一个是好结局。
  李琢石久久没有等到回答,她不再追问,回头再看西北方。
  远方的凤鸣更清晰了。
  这是西风在长啸。
  ——
  寸奔去了一趟尚书府,回报说:“慕府门前的封条已经撤了。”
  “嗯。”慕锦靠在轮椅上,蒙了一张胭脂色的帕子,苍白的脸上添了几分艳色。
  这是徐阿蛮闲来无事绣给她自己的。昨日,二公子的帕子浸湿在药水中,他就抢了她的,也不顾帕子绣的是姑娘家的小花朵。
  林意致半靠岩石晒日光,言不由衷地叹道:“新帝即位,善心大发啊。”
  寸奔:“尚书大人说,赦免慕府是先皇的遗诏。只是,倘若尚书大人不能为新帝所用,恐怕尚书一职也坐不久了。”
  慕锦:“嗯。”
  “新帝向尚书大人承诺,不会迁怒尚书府。”寸奔迟疑了一下,“尚书大人还说,要论执政才能的话,新帝不输先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