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348

  接着就是初三,两世不同轨迹的记忆纠缠在一起,他拿了第二输给了张杰华,亦或是他后面赢了?
  还有县运会,他似乎拿了好几个奖,这成为了他后来混迹社会里,偶然回忆年少时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再后来,高中,大学,走上社会,蝇营狗苟还是战战兢兢。
  他有些分不清,也快记不起。
  好像赚了点小钱,开始觉得自己能在社会上立足,有了那么一些自信,能慢慢的正视自己的出身。
  只是一场意外好像又回到了原型。
  后面呢,后面是什么?
  他有了一次重来的机会,有了一个突然出现的系统。
  他无数次回想起自己曾在那简陋的跑道里奔跑的场景,他想去试试,追逐曾经那遥远得如同天上太阳的梦想。
  最后,他站在了这里。全国田径项目最高级别的赛场。
  此时场边一阵哗然。
  能够在晚上还来观看田径全锦赛的观众,不说是真爱粉,但绝对都是对田径的各项赛事比较有兴趣的。
  没想到不但见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对决,竟然还目睹了新的全国纪录的诞生。
  几百人的观众包括一些运动员教练员,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拍动着双手鼓掌,掌声热烈,虽然还不至于响彻体育馆,但足以代表着此刻见证新纪录诞生的激动心情。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开始,刘长春就创造了当时手记10秒7的全国百米纪录。
  直至25年后,新中国时期,梁建勋跑出10.6秒,刷新了旧中国的100米纪录。
  此后的领军人物是陈家全,他不断刷新全国纪录,1965年10月24日,陈家全100米跑出手计时10.0秒的好成绩,追平了前联邦德国运动员哈里1960年创造的世界纪录。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男子100米国内男子百米进入电子计时,广东名宿袁国强先后在1978年跑出了10秒61,1979年跑出了10秒53,1982年在瑞士洛桑跑出了10秒52,先后刷新了三次全国纪录。
  1983年余壮辉在以10.51秒刷新了全国100米纪录,提升了百分之一秒。
  1984年,浙江名将郑晨把全国纪录提升到了10.43秒。
  1985年在雅加达举行的田径亚锦赛,郑晨以10.28秒夺冠,并刷新了由日本运动员饭岛秀雄创于1968年的亚洲纪录10.34秒。
  1986年,18岁的四川小将李涛在首届亚青赛上再破亚洲纪录,成绩10.26秒。
  时间进入90年代,广西飞人陈文忠再次三破全国纪录——1992年跑出10.24秒,1996年同一大赛先后跑出10.21秒、10.20秒。
  一直到1998年江西飞人周伟把中国男子百米带进10秒2——1998年6月6日在北京创10.17秒全国纪录。
  中国男子100米的追风之路,按原来的轨迹,这个全国纪录直到2011年才会被人再次打破。
  而这次,在原来全国纪录的五年后,苏祖重新将这个纪录成绩往前提升了百分之三秒。
  五年来,我们的运动员一直以曾经的前辈为榜样,以打破全国纪录为目标,从未懈怠。
  五十年来,我们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立了中华体育总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强国,一步步改变着我们的民族面貌。
  “该去致谢观众了。”
  陈建看着苏祖木愣在那里,神情有些复杂地走到苏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哦哦,好。”
  苏祖被陈建提醒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胜利了怎么庆祝都无所谓,不过场内观众本来就不算多,他需要的就是跑到观众那边的向他们示意,感谢支持。
  “还是输了!”陈建看着苏祖在他提醒后,绕路跑到靠近赛场一侧的观众席挥手,有几分懊恼,不甘,灰心,又有些释怀。
  他的成绩,10秒17,平全国纪录。
  如果没有苏祖出现,这会是一个很辉煌的成绩,但现在,却变得有些寻常。
  竞技体育,大家记得的只会是第一。
  他已经尽力了,这是他职业生涯在正式比赛离跑出的最好成绩,但强中自有强中手,和苏祖的这么多场比赛里,他也渐渐感到无力。
  不是他自认水平无法赶上,而是,苏祖在各种比赛中那种令人绝望的稳定状态。
  有点像参加的世锦赛里,面对的那些顶尖欧美黑人选手,那种差距,不是他努力就能弥补得上。
  这个他背了好几年的第一,一路被沈运保,杨光宗,尹航朝,刘洋等诸多国内好手连番挑战,终于在这次全锦赛的决赛里,痛痛快快交出去了。
  “现在,我们的位置互换了啊,我不在是擂主,而是挑战者了。”
  观众席上,余立伟手里的大半个汉堡“啪”一下掉在了地上,张大了嘴,看着计时牌上的成绩,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破了,真的破了,这是新的全国纪录!”
  “老陆,你知不知道,这个全国纪录我们以为将会很多年都不会有人能够打破,这已经是当前国内男子百米短跑的最高水平,上溯一二十年,有一代代优秀的运动员,但也就只能跑到10秒17为止了。”
  “今天,终于打破了。五年前的全国纪录出来的时候,我在现场看着。没想到五年后,这个纪录再次被人打破的时候。我余立伟,还在现场见证了。喂,老陆,你去哪?”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步步朝前
  “江……江哥……”
  此时正不断变换着位置,疯狂找角度,跟随着苏祖绕场和观众示意拍照的江浩平突然听到后面林邦结结巴巴的声音传来。
  “你又怎么了?”
  江浩平左右挪动着身体,有些不耐烦,新的全国纪录诞生,不敢说引爆舆论,但作为田径最重要的百米项目,这个新闻还是值得上个头版的。现在就是要疯狂收集素材的时候,哪来那么多事情。
  “不是,我就是觉得……那个,从小到大我也跑步,可没想到刚才看别人跑,也会热血沸腾。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好像在看卡洛斯的天外飞仙。”林邦木愣愣地跟在江浩平身后,但拿着相机的手却微微有些颤抖。
  “什么毛病,赶紧找几个角度去拍照。”江浩平回身撇了一眼,懒得理会,继续跟着其他几家同行一直朝更好的位置挤。
  “江……江哥,我说的是真的……”在他身后,林邦喃喃的声音还在响起。
  “……这次比赛,之前我也没想过能够打破全国纪录,就是想着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嗯,你说全国锦标赛冠军,那当然是有想过的。第一枪发挥得就不是特别好,抢跑了,当时压力是很大的……对,我年纪算是比较小的了。其实大家对我都很照顾的,平常我们也会一起训练,都是我的前辈。”
  “……你功课做得很细致啊,嗯,我和陈建大哥是很好的队友,在接力队的时候还是一个宿舍的……相互成就吧,如果没有他的勉励,我肯定是跑不出这样的成绩的。希望我们都能再接再厉吧。”
  “……你说观众不多啊,不会,这不是有你们来了嘛。场地条件很好,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才能让选手们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吧……对明年奥运会的想法啊?这个还有点远吧,看教练安排……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实在很激动,三言两语是在说不清……谢谢……”
  刚刚从赛场上走下来,苏祖还没走到选手的休息区,就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媒体给堵上了。
  七八个人长枪短棒的话筒直往你脸上怼,扛摄像机的倒是不多,只有央5体育频道和魔都本地的综合频道。但拍照的闪光灯有些晃眼。
  好在也只是简单的赛后采访,他刚破了全国纪录,有一点话题性,但也不算什么腕儿,没有人对他死追着不放。
  简单地回答了几个问题,苏祖就起身开溜,不远处的人群中,他已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陆教练!”
  陆建明从观众席一直下来,几步跑到苏祖面前,却是狠狠地给了一个拥抱,额头的横纹此时似乎都带着笑意。
  “好样的,好样的。”
  这个五十多岁,已经准备逐渐淡出体坛的老男人,在他中运会时一眼相中,推荐进国家队,此后更是由于一些田径队的因素,扛起了他主教练的工作。
  他不是余立伟,圆滑通达,从一介运动员走到了今天的高位。也不是李志忠,历经沉浮里学贯中西,有着强大的执教能力。
  他就是个能力普通的教练,从地方对到国家队,会和带的运动员说清每一个训练计划,会在自己的执教理念遭遇挑战时以势压人,也会为了运动员的和上级领导拍桌子。
  他这样的人,在体育系统里,也就是个早早被发配到清水衙门,每天泡泡茶的老机关老干部,年轻时有过一点成绩,年老时性格怪癖。
  唯有一点,就是那份热情还在,热血尚温。愿意推荐贤才,愿意拉一把新人。
  此时此刻,苏祖都未曾料想到,陆建明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他此刻的情感。
  老一辈的那些人,若非真的情绪激动难以自抑,有几个会做出这般举动的。愿意拍拍你的肩膀,说声“小鬼,干得不错”,就已经少有的难得了。
  “李教练,看着不眼热吗?你才是主管教练啊?”
  腆着个肚子的刘仁家教练站在李志忠旁边,咧着嘴笑着打趣道。
  那一边,头发有些花白的陆建明在抱了下苏祖后,已经放开,但那一瞬间定格的照片,已经被旁边的媒体拍了十几张。
  “不眼热,这样挺好的。这是第一个的全国纪录,后面还会有很多,苏祖年纪小啊,说不定后面还会有个200米的全国纪录呢。”
  李志忠脸上笑容灿烂,丝毫没有因为这种场合,他的这个现主管教练,被前主管教练抢了风头而心生不快,反而无声无息地怼了刘仁家一句。
  200米是杨光宗的强项,目前基本是由他包揽了各种大赛200米的冠军,在200米的统治力上,比现阶段的陈建还要强。而刘仁家正是杨光宗的主教练。
  “呵,李教练,这200米可不比100米,要有弯道技术和速度耐力,那个……苏祖,还嫩了点。”刘仁家皮笑肉不笑地回了句,一个队的运动员在各种大赛里都有竞争,更何况运动员的教练们呢。
  运动员的成绩,就是教练员说话的底气,像刘阳宇的主管教练,头上一溜水的先进称号,劳动模范,就是余立伟也得让他三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