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48

  “这孩子我见过,天赋决定,暂时国内应该是没有能够赶得上的。我等着这位李志忠李教练,蛰伏了这么多年,能够给我们带个什么样的惊喜出来。”
  “那你就更不应该把人放在地方上了,就算他有什么手段,你直接连队员带教练弄国家队来不就完了么?总之啊,这放在地方上,我是不放心。”陆建明听了余立伟的解释,面色稍霁,但依旧不太同意。
  “你这是什么话,我余立伟有那么大能耐么?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嘴皮子一张就有位置?”余立伟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稍稍顿了下,才继续道:“一切还是得看这小子能够出什么样的成绩,后面的事情才好说。”
  “这人你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没人才的时候说没人才,有人才的时候别给耽搁了。”陆建明捶了旁边的墙面一拳,也有些叹气。
  这运动员的状态有时候真是说不准,要是地方队弄出点伤病来,以后说不好就全毁了。
  余立伟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话,他自然也是一直在合计的,每天国内各种比赛,体校、省队推荐过来的青少年选手,他基本都有在关注着。
  这一次连亚运会这样的赛事他也没去,为的就是抓住青训这一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时候打下基础,不管成绩怎么样,至少,将来后面的人路子上总好走一些。
  一根烟抽完,余立伟转身准备下楼去田径场,楼梯刚走了一半,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指着站在阳台窗边的陆建明说:
  “老陆,你刚说人家中运会跑了10秒39,快赶上陈建了。这话不对,实际上和陈建应该不相上下了,上次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保州站比赛,我现场看的,10秒36。”
  “什么?”陆建明听着这个消息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说余立伟啊,那你还磨蹭个什么功夫啊,这成绩还能有啥困难的?你以为是大白菜,上哪都有得捡?”
  余立伟淡淡笑了笑,挥了挥手,“再等这次全国田径冠军赛看看,让他和陈建过过招。竞技体育,没对手可不行。”
第八十三章
在路上
  “亚运会男子100米刚结束了,冠军是沙特的归化黑人选手萨法尔10秒24,亚军是日本选手朝原宣治10秒29,季军是我国选手陈建10秒34。”
  李志忠将此届亚运会的前三成绩一一说了出来。其中来自沙特的冠军萨法尔是归化的黑人运动员,沙特、阿联酋一些中东国家是传统的归化大国,资金雄厚,不单是在田径项目上,包括足球、篮球等竞技项目也都是大量的运动员移民。
  这种事情有利有弊,包括日本也都有着不少的归化黑人运动员,或者混血运动员,以提升本国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
  正帮着给苏祖做小腿肌肉放松的王远斌听闻此届亚运会的成绩后,登时有些坐不住,起身来回地走了几步,满脸的兴奋之色。
  “陈建这次跑了10秒34,是季军,按上次大奖赛和我们这几次训练测试的成绩,苏祖已经相差仿佛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此时国内的男子百米纪录是10秒17,但国内的选手无力打破,这一两年内涌现出来的田径好手也就是陈建。先后拿了全国田径锦标赛的冠军和东亚运动会的亚军,国内能够匹敌的选手基本没有。
  而苏祖现在的水平和陈建也相差仿佛,也就是说是真正的国内一流水平,有时候成绩一回事,而有了参照标准又是一回事。
  毕竟竞技体育里有种情况不少见,明明自家的运动员已经达到了一线水准,却刚好赶上了整个项目的运动员大爆发,放在以往都是夺金夺银的实力,结果反而垫底。
  反之,运气好的运动员赶上了整个项目遇冷,没有高手,随随便便一个过得去的成绩就是冠军拿到手软。
  所以,运动员的个人成就,有时候和大环境也密不可分。
  当然,有一种运动员,在整个项目大爆发的数年时间里,各路强手辈出,人才济济,依旧能够力压群雄登顶,这样的运动员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好花还得绿叶配,竞技体育,最辉煌灿烂的永远是奇才层出不穷的时代。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亚运会的消息,对于整个教练组是一剂强心针,像王远斌这样带着学习目的加入的,更是一笔难得的资历和经验。
  ……
  这一次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是在江南省的始平县,江南省的始平县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2001年举办了江南省第五届田径运动会,2002年还先后举办过围棋甲级联赛,2002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亚运选拔赛。在武术、拳击、散打、摔跤等竞技项目都有较强实力,解放军拳击队还在始平县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
  10月27日-10月29日,为期三天的冠军赛比赛,也是今年中国田径最大型的一项赛事。
  冠军赛是一项水平比较高、奖金也比较高的赛事,参加比赛的500多名运动员都是今年5站大奖赛获前16的选手。而且今年的总决赛因为亚运会而推迟,但也因为如此,这次的冠军赛不但集中了全国田径精英,还会有多数亚运冠军出场亮相,也算是这次冠军赛的一大看点之一。
  10月25日晚,在开往江南省的火车上,李志忠啜着一杯热茶水,正在说起这次的比赛地点和参赛的选手情况。
  因为是隔壁省,相隔的距离不远,并没有如同之前几次一样坐飞机,有些费用总是要报账的。而且大赛的举办地始平县也没有机场,还是要辗转一两个小时的汽车,还不如干脆坐火车。
  不过,这时候还没动车,榕海省境内火车提速慢,一行人通过竞管中心买的是晚上的火车卧铺,一个小包厢,一晚的时间,刚好隔天早上就能够到地方。
  “这次的冠军赛,像之前说的,你不要太有压力,我们主要的目标,还是参赛为主,能够和国内最顶尖的选手比赛,这个经验就很值得学习。对于成绩嘛,我不做什么要求,你尽力而为。”
  李志忠看着床边,徐志奎正给苏祖做简单的腿部肌肉放松,今晚赶回车,一行人训练完匆匆吃过晚饭就来了车站,平常的放松按摩都没来得及做。
  虽说苏祖在比赛场和平时的训练已经有国内一线运动员的水平,但李志忠并没有特别大的强制性要求。
  在他的眼里,苏祖虽然成熟得过分,安静,努力,没有焦躁情绪,但毕竟还太年轻,经历的赛事还少,万一在赛场上失利,难免会动摇自己的信心。这也是年轻运动员的常态。
  “嘿嘿,李教练,我觉得,这回的压力可能是那些亚运会回来的选手更大,刚刚参加完洲际的大赛事,结果回到国内,万一发挥不好,被人斩落马下,那可不太好看。”王远斌靠在对面的上铺,探头出来说道。
  李志忠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一般大赛刚刚归来的选手,往往成绩都会比你预想得要好。”
  王远斌没有带过运动员参加过大型的赛事经验,不太能理解这次全国田径冠军赛面对的情况。因为冠军赛时间推迟,使得这次参加冠军赛的选手有一部分都有参加亚运会的经验。
  不管运动员在亚运会的成绩怎么样,一般这种在国际性的大赛事之后的比赛,参与的运动员心态上都会相对放松,眼界格局提升,携带着大赛归来的底气,往往更容易爆发出成绩。
  “原来是这样。”听完李志忠后面的一番解释,王远斌感觉有学到了点东西,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所以,李教练你这次不单给苏祖报名了100米,还多加上了个男子200米?”
  “是这个意思。”李志忠点点头,看着一旁已经做完肌肉放松,正站起身在狭小的卧铺包厢里稍稍活动了下筋骨的苏祖,笑着说,“这不是对我们对你没你信心,而是战略上做一些考量,毕竟你要在禾岛市队获得更多的支持,还是要多出成绩,多拿冠军。”
  “陈建刚刚在亚运赛场上获得季军,跑的成绩虽然不突出,但这个名次对运动员会是一种很大的鼓励,上回国内选手拿到季军还是八年前的广岛亚运会。说不准这次他携大胜的气势归来,一下就爆种了。
  而200米不一样,我看过陈建的比赛,他的后程保持速度的能力不足,在200米的竞争上,国内的对手也小多了,虽然不是你的专项,但以你的实力,依旧有很大可能拿到冠军。况且,冠军赛嘛,奖金还是很可观的。”
  “我知道的,教练。”
  苏祖并没觉得李志忠这种调整有什么不妥,站在一个教练员的立场,第一个目标还是要运动员能够有成绩拿得出手,这样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下一步的路都会好走许多。
  不过,所有的比赛,我都想赢!
  200米他弯道技术粗糙些,但随着总体实力的提高,也不是不能跑,主要还是个人精力有限,短时间内不可能马上就兼项。
  何况,苏祖也看过赛程安排,100米的比赛主要是集中在第一天,上午预赛,晚上决赛。200米则是第二天的晚上预赛,第三天上午决赛。赛事安排上时间很充分。
  哐当哐当的火车声中,李志忠喝了口茶水,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唉,苏祖,这车是不是要经过你们家附近?”
  “有从建平市经过,但离我家那边还远。”苏祖放松完躺在床上,双手枕着头回答道。
  “哦,这样啊。”李志忠点了点头,他不是榕海省人,虽然后面落户禾岛市,但对于各个市县的行政区不算了解,不过别说李志忠不知道,这榕海省北部的地形县试,就是当地人了解的也不多。
  “八山半水半分田”这一地区的丘陵地貌即便相隔不远,但往来也少。不像北方,宽敞开阔,大路平整,在道路建设的成本上比起这些地区难度低了不少。
  一夜无话,第二天火车到站,江南省始平县到了。
第八十四章
电视转播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欢迎您收看我们为您转播的200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的比赛,这比赛呢是在江南省的始平体育中心来进行的……比赛一共三天,这个比赛呢也就非常近似于全国锦标赛的水平和规则,而且作为本届亚运会之后的重大田径赛事,也是2002年最后的一场大型田径比赛,更多地承载了此次亚运健儿们在田径赛场的表现,展示国内近几年田径提高水平的这么一个比赛……”
  “总共有436名运动员参赛,将争夺37个项目的冠军,本次大赛还效仿国际田联黄金联赛规则,根据3站系列赛积分和总决赛加倍积分之和,将选出男女全场冠军各一名,授予1万元的特别奖金。”
  “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上午9点,大家马上看到的是男子十项全能的第一项——100米……在径赛方面,稍后进行的是女子5000米决赛……上午11:00是男子短跑100米预赛,刚刚在亚运会赛场获得季军的我国短跑名将陈建,届时也会出现在比赛中……”
  ……
  苏祖走进始平县体育中心的时候,就发现这次比赛和之前参与的几次截然不同,气氛明显比上次大奖赛保州站的比赛热烈了不少,比起中运会观众也相差不多。尤其惹人注意的是,赛场上来回走动的媒体工作人员大大增加。
  之前中运会、大奖赛分站赛,全场也不过是偶尔有几个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匆匆穿过比赛区。这一次则感觉整个赛场全方位都有机器,从径赛的跑道赛场,到田赛的沙坑,链球场,跳高场地,到处都有胸前挂着吊牌的工作人员,忙碌地进行拍摄布点。
  在观众席和一些比赛终点线的重要区域,也有专门的摄像机正对着,赛场旁边偶尔还能够看到记者正拿着话筒采访运动员教练员的场景,相机拍摄的咔咔声也基本没怎么停过。
  “是不是很羡慕?”
  李志忠站在一旁,看倒苏祖正盯着在采访的媒体工作人员看,顿时笑着问道。
  “真没想到有这么多媒体。”
  苏祖轻吸了口气,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按说江南省始平县算是地级市下面的一个县,这次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在这里举行,也算是相对偏远了,结果依然吸引了大批的媒体前来。
  而且这种拉开的架势的各家媒体出现,让他也感觉也有几分不自在,偶尔闪过的镁光灯中,也不知有没有人拍到他。
  赛场上,来的不单单是一些平面媒体或者地方电视台,连CCTV标识的摄像机和话筒也看到了好几个。
  “一般的田径大奖赛,即便是总决赛也很少会有这么多媒体出现,主要这次还是沾了亚运会的光,央视也愿意借着这波风潮转播,大概一天的比赛会被浓缩成一两个小时的赛况转播吧。”李志忠开口解释道。
  “李教练,你懂得也太多了吧,连这个也知道?”王远斌站在后边,手里拎着苏祖等会比赛用的钉鞋一些运动用品,笑着打趣道。
  李志忠哈哈一笑,“远斌,等你在这个行当多摸索个几年,差不多也就门清了。文体不分家,体育和媒体联系的紧密程度,比你们想得还要深。”
  “苏祖啊,我看你这回真是要上电视了,而且是要跟全国人民见面了。”王远斌看着赛场上的各个角落都有摄像器,轻声调侃了一句。
  之前苏祖参加的省内邀请赛,中运会和大奖赛分站点赛事,都有摄像机出现,不过那个是人家赛事主办方邀请来的,主要是录制一点新闻素材,基本都是全方位的整体画面,还轮不到个人出境。
  而且他在国内赛场还是新人,偶尔一两次的比赛成绩还不足为人所关注,说是个无名小卒也不为过。
  而这次不一样,基本上比赛前广播将播报一遍每个运动员的个人概况,摄像机会一个个跟着走,参赛的队员都会有单独的镜头。
  如果成绩比较突出,后期在电视台转播剪辑的时候,还会多几秒钟,解说主持也会相对侧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