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48

  有高水平的运动员来带动队里其他选手进步,这是个很好的训练方式。
  “是嘛?!”杨光宗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随即轻轻叹了口气,“我可能做不了你的训练搭档了。”
  “怎么了?”苏祖眉头微皱,“刘教练不肯放人吗?”
  杨光宗自然是苏祖第一个提的训练搭档,两人是接力赛的队友,从苏祖进入国家队开始就认识,相互之间熟悉,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为国争光。而且在当前国内的200米上,杨光宗也是除苏祖外,唯一能够跑到20秒60内的运动员。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刘仁家教练已经回地方队了。”杨光宗微微摇了摇头。
  “那是为什么?”这话让苏祖更加疑惑。
  “教练让我转项跑400米,我也是同意的。”
  “你同意的?”苏祖惊讶地看了杨光宗一眼,在他的理解里,转项目跑400米,应该不是杨光宗自己的想法。
  “我19岁拿到全国锦标赛200米冠军,当时我也以为我肯定能够一直跑下200米和跑100米的,一定能够跑出成绩。不过,后来先是有了刘阳宇,然后又有了你。我才发现和你们比起来,我还是差得远。”
  杨光宗目光看着林荫道上方,六月份的下午阳光正炽,被高大茂盛的枝叶割裂得如同碎金似的洒落下来。
  这话说得让苏祖有些无奈,不过大抵是能够理解。杨光宗也是少年成名,1999年他19岁就拿下了全国锦标赛男子200米冠军,是天之骄子一样的人物。当时有不少田径教练直言杨光宗就是今后国内短跑项目的未来。
  那时候同样来自魔都的刘阳宇才刚被选中,还未进入国家队。而且比起110米栏,无疑是那男子一二百米受到的关注程度高,只是随着刘阳宇成绩的步步提高。尤其是亚运会,刘阳宇拿下了男子110米栏冠军,而杨光宗只是男子200米季军,渐渐感到了压力。
  到了后期苏祖崛起,大家还是同一个项目,就更不用说,对于之前国内短跑选手都是一个冲击。
  “这次在美国我想了很多,在我得气胸之前哈特教练就已经和刘教练争执过一次,强度太大,训练方法有问题。哈特教练你知道吗?”
  杨光宗向苏祖问了一句,见苏祖摇头,接着又说道,“哈特教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教练,嗯,也就是迈克尔约翰逊的教练。他和我讨论过,我的身高和体型都很不错,如果一开始就练400米成绩应该会更出色。我在100米和200米方面力量和步频上都有所欠缺,这个是先天限制的,很难弥补。但是速度耐力和比较轻的体重,有利于我在400米上的发挥。”
  说到这里杨光宗突然笑了起来,“你不知道吧,我就练了两个月,已经能够到46秒左右了,我的特长适合这个。我也喜欢上跑400米了,他弥补了我的一些弱势。
  刘教练什么心思我也知道,而且我自己也想出成绩。当初我十几岁在少体校的时候,还是他第一个把我挖掘出来培养的。后来又推荐给了顾教练,跟着他练了两年短跑,又再次回到刘教练手下训练。这么多年,他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太心急了。”
  “那你下一步呢?”苏祖听着杨光宗的话,渐渐也理清楚了脉络。
  杨光宗得气胸肯定是刘仁家训练计划和强度问题,但转项400米杨光宗本身也有这个想法。
  好强的运动员在面对一百二百都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他想找到更合适他自己的路子。
  “咱们是兄弟,我特别怀念当初一起训练的和一起站在奥运会领奖台的日子。”杨光宗轻轻拍了一下苏祖的肩膀,“我、沈运保、陈建,包括队里的其他人呢,都很清楚,接力队能够拿到金牌是因为你的缘故。只要你在,接力队的成绩就差不了。所以,以后我就不跑接力和200米了。”
  “我已经联系好了,队里也同意了,我会再次去美国跟随哈特教练训练。我要去跑400米,而且一定要跑出成绩来。”
  “决定了?”
  “决定了。”
  “不后悔?”
  “不后悔!”
  苏祖笑了起来,伸出右手,和杨光宗拳头相碰。
  “加油!”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男子短跑巅峰时代开启
  “接!”
  田径场上,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跑道上,两个飞奔的人影正在快速地进行着接力棒交接。
  苏祖在喊声响起的瞬间,朝身后伸手,一抓,嗯?!空了。
  脚步微微顿了下,再次伸着手再次等了几秒,才抓到了接力棒,登时全速开始冲刺。
  噗噗噗的脚步声在跑道上响起,400米标准跑道的弯道进直道区域,一个人影飞奔急掠而过。
  快速交换的脚步和迅猛的摆臂动作,几乎变成了一道残影。
  “不乐观啊!”
  袁郭华看着跑道上的四人这一组交接棒,眉头高高皱起,转头看向一旁同样紧盯着赛道的麦绍强,问道:“老麦,陈建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麦绍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摇了摇头,“今年试着训练过几次,还是不太行。我和他谈过几次,他自己个人的意见,也是准备退了。”
  “唉!”袁郭华轻叹了口气,陈建练了十几年,该拿到手的荣誉差不多都拿到了,再加上伤病的关系,有退役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这时候就是真养好伤回来跑,能不能有那个心气也说不准了。
  “都太年轻了,这次赫尔辛基世锦赛恐怕进不了决赛。”麦绍强看着训练场中的几名接力队队员,章裴孟、文勇易、良宏佳,都是86、87这个年龄段的,除了苏祖外,其他人现在基本都在健将级打转。
  “要不等这两天那几个全国锦标赛的成绩出来再看看?”麦绍强试探性地问道。
  袁郭华摇了摇头,“算了,估计着也就巩威和景科几个人有机会进10秒30,但他们年龄都摆在那里,三年后的奥运会还得看我们面前这批人。”
  国内现在短跑运动员不是没有,在陈建和杨光宗同期自然也是有不少短跑健将,像巩威和景科就是其中的代表,也同样是接力赛的一员,现在正在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
  不过他们都是78和80左右出生,再过上几年也就近三十左右了,只是当前成绩水平高一些,再过上几年就真说不定了,还不如直接挑选有潜力的苗子早点开始培养。
  “这也是,水平相差也不大,他们还有成长空间。”麦绍强点头道,“不过你这肩上的压力可就大了。”
  新人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出成绩,真像苏祖一样在这个年纪就冒出来的短跑选手在国内绝无仅有,国际上也就只有一些天赋过人的黑人选手偶尔会出现那么几个。
  “压力大也得迎难而上。”袁郭华坚定地说道,他个头不高,但腰板挺得直直的。
  男子4×100米的雅典奥运会冠军,是巨大的荣誉,同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身上。
  尽管世锦赛之类的比赛,大家关注度不会很高,但要是明年的亚运会这种,就多少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行,更不要说之后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了。
  此时,赛场上苏祖在跑过终点线后,看了一眼计时牌上的成绩,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在跑道旁的泡沫箱里拿了瓶水,拉了张折叠椅坐下,微微抿了一口,接着就是从头上浇了下来。
  “还是差得太远。”
  清凉的矿泉水从头发脸颊上流下,稍稍去了几分夏日里的暑气,苏祖精神也振奋了几分。
  就在刚才的第四棒交接,文勇易已经和他练了一段时间,但是在第三棒上没有估计准他的起步速度,造成了他有了一个停顿,第二次才交接棒成功。
  当然这组的测试成绩也不会好看,还在40秒打转呢。
  这和苏祖以前跟陈建、沈运保和杨光宗配合跑的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那时候四个人从亚锦赛前就开始有一起训练,一直到04年备战奥运开始完全集中突击训练,默契程度不用说。
  而且几人的实力水平也比现在的他们要高出一些。
  杨光宗沈运保都是10秒30以内的成绩,陈建能够达到10秒20内,也只有这样的成绩,加上高度的默契,才能够跑出37秒99这样的成绩。
  不过,心急也没有用。接力本身就是实力和长期磨合的结果,即便到了后世那支夺得过世锦赛银牌,国内实力最强的接力队伍里,第一棒的莫学有最好成绩也不过是10秒35的水平。
  几人里文勇易和良宏佳苏祖是没什么印象,但章裴孟他是知道的,这是能够跑到10秒的选手。
  苏祖这次的训练搭档里除了杨光宗,选择的就是他。等赫尔辛基的世锦赛结束后,他就要从吕青教练那边转过来开始和苏祖一起训练。
  这是一支年轻的接力队伍,大部分人国际性的比赛都没参加过,这次的全国锦标赛也没有几个去的,都还是处于很生涩的阶段。
  参加的比赛都算不上多,08年也不知道能达到什么水平。
  苏祖也不去想这个,接力毕竟不是一个人的项目,但未来总还是能成长起来的。
  ……
  “发什么呆呢?他们都开始练了。”
  就在苏祖坐在折叠椅上这会,李志忠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在他身边坐下。
  “教练,杨光宗走了吗?”苏祖看到李志忠出现后,朝他问道。
  杨光宗的原主管教练已经回地方,他再次出国训练的相关手续,就是李志忠这个副总教练在帮忙办理,和总局田协报备申请经费等等。
  “他估计明天可能就到德州了。”李志忠淡淡说道,“我看过他之前在美国集训的报告记录,他选择没错。杨光宗的技术没得说,他劣势是在瞬间爆发力和步频上,同最一流的短跑选手有差距,但这些放在400米项目已经足够了,现在就看他能不能跑出来了。”
  “这样就好。”苏祖看着不远处跑道上,已经开始进行下一组接力训练的队员,微微点头道。
  “对了,有个消息得和你说下。”李志忠看苏祖情绪似乎不是特别高,突然说道,“男子世界100米纪录刚被人刷新了。”
  “什么时候?”苏祖一下站了起来。
  他是男子百米主项,目标一直盯着几年以后的世界纪录。但没有想到,这么快男子百米纪录就被人打破了。
  在苏祖印象里,最深刻的男子百米的纪录就有两个。
  一个是蒙哥马利在2002年的大奖赛跑出的9秒78,后来因为蒙哥马利服用违禁药品取消了成绩,这个当时报道有不少,所以他记得很难清楚。
  另外就是博尔特在08年北京奥运会跑出的9秒69世界纪录以及他之后09年柏林跑的9秒58。
  “雅典大奖赛,阿萨法鲍威尔跑出了9秒77,新的世界纪录。国际田联男性运动员现在排名第一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