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348

  “第四道,中国队。”杨剑在介绍到这里的时候,几乎不自觉地就提高了调门,一股难以形容的自豪感似乎喷薄而出。
  “第一棒是陈建,他在本次奥运会中历史性地跑进了男子百米的复赛,第二棒是杨光宗,第三棒是沈运保,第四棒是苏祖,作为全队速度最快的运动员,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的保持者,苏祖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棒的冲刺,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他的速度优势,让我们默默祝福中国队在接力赛上有最好的表现。第五道……”
  赛场上,当镜头对准起跑线前的各个第一棒的运动员时,其他几棒的选手正细细地在跑道上量步点。各个棒次的运动员用自己的脚长相互在跑道的分隔线上衡量着大概需要的步距,然后在跑道上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胶带,以便能够更清晰地看准步点的位置。
  4X100米最重要最理想的一点就是在接棒区间两两交接时双方都仍是或者达到最高速度。
  这就像物理中的理想状态,很难说真正达到,至少不能保证每次达到,只能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向这个状态靠近。
  这里就需要两两之间不断地量步点,不断地磨合,一棒和二棒,二棒和三棒,三棒和四棒,这也是专业的接力队必须做的工作之一。
  像苏祖现在就基本要量好步点,控制在沈运保进入步点区域时,开始快速起步加速,这里不但要评估自己的速度,而且还有考虑到沈运保的速度。只有在他和沈运保都达到最高速度时候,才算是完美的交接棒。
  在2004年4×100米的世界纪录是37秒40,而迈克尔约翰逊的400米纪录是43秒18。这里可以看得出,同样是400米,但是4×100米的纪录比400米的纪录快得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除了第一棒有起步加速过程算在时间内,其他的二三四棒的加速都是在接力区完成的,当接力棒交接完毕,运动员直接就是最高速状态,所以才能够跑得出远超过一个人的400米纪录。
  苏祖按着步点的位置,实验性地起跑了两趟,大概已经把握住步伐的距离,才缓缓地停了下来。
  “苏祖哥哥,加油!”
  “中国,必胜!”
  现场的观众席上,在苏祖交接棒的弯道进直道区域,几声喊声从旁边传了过来,即便是现场嗡嗡的嘈杂声也没有将他掩盖下去。
  苏祖转身回头看到的是一个家四口,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脸上贴着国旗,手里挥舞着旗帜,正在呐喊助威。
  “我会的!”苏祖招了招手,心里默默说道。无论在哪比赛,无论何时何地,一直都有人在你身后支持着你。
  “On
your
marks”起跑线前,裁判通过扩音器的提示运动员就位的声音响起。
  苏祖在第四棒的位置,很快收拾起心情,站在了算好的接力起跑区域,等待着最后一棒的到来。
  啪!发令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
  杨剑猛然大喊一声,电视机前和现场的观众都骤然爆发出了激烈的欢呼之声。
  现场六七万名的希腊观众虽然在昨日的200米决赛嘘声连连,但今日的男子4×100米比赛并没有再次出现恶劣的现象。
  十六支队伍里没有希腊,但作为奥运会最顶尖的赛事之一,大部分的人都不吝喝彩加油。
  “陈建的起步速度非常不错,正在快速地加速,交接棒一定要稳,不要出现失误。”
  在杨剑的快速解说中,赛场上已经是欢呼之声连成一片。
  第四道陈建声音飞速掠过赛道,因为前伸数的关系,他对应最比较的就是五六七八四个道次的选手,此时他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头,追上他们,和他们拉近距离,那样就能够迅速获得优势。
  作为能够百米项目闯入复赛的短跑运动员,最好的百米成绩在10秒20以内,他和同小组的第一棒比起来丝毫不弱,甚至还有着不小的优势。
  转眼间就到了交接区域,此时杨光宗看着陈建的身影到了他算好的位置,猛然开始加速奔跑,他的前半程加速偏慢,刚好可以契合陈建后半程的最高速度。
  “接!”
  一声即便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中也听得见的喊声,杨光宗在跑到自己算好的步伐位置时,头也不会手一伸,接力棒就稳稳抓在了手里。
  “……交接棒很完美,现在看杨光宗的速度了,第二棒的距离最长,杨光宗是200米选手,他最擅长的就是长距离奔跑。”
  一出接力区,杨光宗的速度几乎就达到了极致,这一组小组里顶尖的运动员不是没有,尼日利亚和波兰队实力都不弱,但也仅仅是最后第四棒的选手,其他人也不过伯仲之间。
  而且凭借着他和陈建的完美交接棒,几乎瞬间就获得了一点微弱的优势,在第二棒的直道上渐渐赶上了第五道的德国队。
  直道进弯道,二三棒开始交接。
  沈运保在比赛枪声响起的时候,他的心就怦怦直跳,他在一百二百都没能跑进A标的成绩,这是他在奥运会赛场第一次露脸,他当然不希望只有这一次。
  “一定要进决赛!”这是沈运保给自己设定下的目标,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训练,他对其他的队友实力也有清晰的认识,只要他不出错,一定可以的。
  这些脑海之中翻滚的念头,随着杨光宗骤然逼近的步伐,他也几乎没有空去多做思考。当杨光宗进入步点位置的时候,他转头猛然就开始加速。
  他的加速距离比起杨光宗要短,他对杨光宗的步频和步幅已经是经过了严格的计算,杨光宗身高达到一米八七,最后高速阶段步幅极大,而他在前半程的加速能力则非常强。
  当沈运保感觉到自己速度提升到最快阶段时,身后一声不太清楚的“接”的喊声响起,他想也不想手往后面一伸,接力棒就已经牢牢地到了他手里。
  加速,加速,在加速!
  八十几米的弯道距离,沈运保几乎是发了狂似的奔跑,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只能看到其他人比赛,而这个时候,他终于有了机会驰骋赛场。每一步,每一秒,他都想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极致状态。
  苏祖侧着头看着沈运保飞奔而来,一直保持着静止状态的身体,猛然爆发,低着头就加速狂奔。
  一步,两步,三步……
  当跑到第八步的距离时,苏祖几乎不用去听沈运保是否有喊自己接的口令,现场无数声加油助威的声音干扰得人耳朵都嗡嗡作响。只需要手往后一伸,无数次默契磨练出来的配合达到了极致,接力棒一个上挑就落到了他的掌心中。
  苏祖一起接力棒,速度就提升到了自己最快的极致阶段。
  弯道进直道。
  所有的观众都沸腾了起来,这是最后一棒的比拼,这是绝对速度的比拼。
  最先进入直道的几个道次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第一的中国队,第二的是尼日利亚队,苏祖领先尼日利亚的最后一棒德士·阿利小半个身位,差距极小。在他们两人身后是波兰队,落后了两个身位的距离。
  负责现场解说的杨剑此时激动得几乎快语无伦次,难以想象中国队的前三道就凭借着超凡的默契领先了其他道次的所有选手。
  “中国队现在领先,苏祖处在第一的位置,这是直道的一百米,没有加特林,没有格林,没有人能够追得上他……”
  一阵风一般的刮过,百米铜牌和200米银牌的绝对实力此时展露无遗,几乎就是眨眼的时间,苏祖就将和尼日利亚的第四棒德士·阿利的距离拉开,并且不断扩大。
  “加油苏祖,加油!”
  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观众,很多人都站了起来。
  三十米、二十米、十米……
  冲线!
  在前面三棒都领先的状况下,苏祖几乎完全不可能被尼日利亚的德士·阿利赶超。
  “38秒09!!”杨剑的声音高亢得又尖又细,“中国队,绝对的实力,小组第一,晋级决赛。38秒09!新的全国纪录,新的亚洲纪录!苏祖、沈运保、杨光宗、陈建,中国男子接力队,他们再一次创造了新的接力赛成绩!荣耀中国!荣耀亚洲!”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荣耀之夜
  雅典时间21点,北京时间凌晨2点。
  已经取得了小组第一的苏祖、陈建、杨光宗和沈运保几人,在被央视和一些其他媒体记者拦住,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之后,很快到更衣室换好衣服就再次回到奥林匹克体育场。
  今晚除了他们的接力赛之外,还有着很多的重头赛事,他们都不想错过。
  奥林匹克赛场上马上即将开始的就是男子4×100米接力赛第一轮第二组的比赛,而在后面还有男子110米栏决赛,200米颁奖仪式,以及女子一万米和110米栏的颁奖仪式。
  当苏祖等人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第一轮第二组的八支接力队已经出现在跑道上,运动员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场地测试热身和衡量步点等赛前准备工作。
  男子4×100米接力赛第一轮第二组的队伍分别是:
  第一道,英国队;
  第二道,牙买加队;
  第三道,日本队;
  第四道,法国队;
  第五道,意大利队;
  第六道,美国队;
  第七道,加纳队;
  第八道,巴西队;
  苏祖看着美国队的第一轮阵容的时候,微微有些愣了一下。在苏祖的记忆里,他曾经看过04年的最后决赛,记得当时的阵容是肖恩·克劳福德、贾斯汀·加特林、科比·米勒和莫里斯·格林。
  而现在出现在面前的阵容是肖恩克劳福德、达维斯·巴顿、科比·米勒以及莫里斯·格林,其他人没有变,但第二棒是达维斯·巴顿,而并非贾斯汀·加特林。
  不过,当时奥运会转播并没有接力赛的第一轮比赛,苏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毕竟接力赛的队员阵容,只要是同项目的选手在赛前都可以调整。
  另外苏祖的重点观察对象就是英国队,他的阵容是杰森加德纳、达伦坎贝尔、马龙德文尼什和马克刘易斯弗朗西斯。
  英国队里杰森加德纳的实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在1999年百米跑过9秒98,60米跑过6秒46。其他的三名队员这时候的百米水平基本也就在10秒20左右。但杰森加德纳、达伦坎贝尔、马龙德文尼什三个人差不多是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一起训练4×100米的接力赛,整体的技术与磨合度非常高。
  只有第四棒的马克刘易斯弗朗西斯是属于新人,在英国短跑名将钱伯斯因为药物问题禁赛之后,顶替上来的。
  可以说,比起美国队都是在奥运会前7月份的选拔赛之后,匆匆召集起来的接力赛运动员相比,英国队在整体实力水平上有不足,但默契程度上是远远超过的。
  另外再值得关注的就是中国队在亚洲的老对手,由土江寛裕、末续慎吾、高平慎士以及朝原宣治组成的日本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