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9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9/1265

  思索一阵,与贺西廉对视一眼,曹变蛟道:“恩,本将知道了。另外,本将再给你一个任务,给我盯着左良玉,他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给我,可明白我的意思?”
  华山久当然明白了,还明白了曹变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不由得大喜,道:“是,小人领命!”
  曹变蛟站起来,道:“好好做,本将给你透露一个消息,若是幕府这次败了,九国岛,都是你萨摩藩的,你是萨摩藩之主,九国岛主,左良玉会调走……”
  华山久猛然大喜,再次磕头道:“谢将军提拔,华山久永世不忘!”
  曹变蛟看着华山久,转向贺西廉。
  贺西廉点头,做了一个放心的表情。
  接下来,曹变蛟便仔细询问萨摩藩的具体情况,涉及民生,军队,商贸,特产等各方面。
  听完之后,挥退华山久,曹变蛟与贺西廉密议。
  鹿儿岛的情况比较特殊,是九国岛最南端,地理位置远离江户,而且还不在岛原之乱范围,是一个非常好的坐看风雨,渔翁之利的地方。
  大明在鹿儿岛南端与琉球中间有一个海陆联合基地,驻扎有五千人,当初是为了保护琉球,防范倭国。
  萨摩藩所在的鹿儿岛人口并不多,且受灾也不轻,但有大明的介入,没有横征暴敛,通过各种方式聚集的了不少农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若是能隔开幕府对九国岛的干预,让九国岛继续内耗,萨摩藩在大明的支持下吞并九国岛,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两人商议了好一阵子,贺西廉道:“大人,这倭国的形势,比我们预计的要好一些,对我们有利,现在就等松平信纲到来,咱们一步步蚕食九国岛,并且北面再拿下虾夷,给足德川幕府压力!”
  曹变蛟看着倭国的地图,道:“战略,战术没什么问题,我在想德川幕府有可能的反应?”
  贺西廉沉思一阵,道:“虾夷靠近本国岛,算是江户的后方,是战略要地,按理来说,德川幕府要是反击,应该先对虾夷出手,但虾夷对德川幕府来讲又没有九国岛重要,因为虾夷反手可灭,倒是九国岛,九国岛根基后,若是让九国岛坐大,对江户威胁更大,他们没有能力两线作战,若是我大明进一步施压,倭国暂时隐忍,日后穷兵黩武的可能性更高。”
  这也是参谋处以及朱栩的推断,曹变蛟来之前就已经知道。
  “如果,倭国执意开战,我们又没有准备,如何是好?”曹变蛟道。大明现在国力正在迅速下降,军队在改革的关键,国库空虚,无力在发动一场耗时长久的海外之战。
  贺西廉倒是从容,道:“大人,虾夷与陆奥藩隔海相望,只要有一支海军驻扎在轻津海峡,就能如同海军在关门海峡隔开本国岛与九国岛一样,隔开本国岛与虾夷,倭国没有海军,没有大炮,他们起先试探一番,一旦失败,一定会惊恐,与我大明议和就是唯一出路!”
  曹变蛟不置可否,道:“倭国想必已经知道我大明要征讨,你猜,他们会如何应对?”
  贺西廉道:“我们的情报网有探查到一些,江户的布防有些调整,其他的没有大变,另外就是,幕府的重心依旧在九国岛,这个松平信纲是德川家光的亲信,他来九国岛,表明德川幕府还没有做出大的改变,或者,还没有认为我大明真的会征讨倭国,正在观望……”
  即便是强盛一时的蒙元,虽然三次入海,最终都折戟沉沙在海上,没有给倭国带去多大的震动,外加中原王朝几乎没有入侵过倭国,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也不奇怪。
  这些曹变蛟能理解,道:“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做万全的准备。分两步走,先在九国岛吸引幕府的注意力,等江户的大军过了关门海峡,海军炮击两岸,用水雷封锁水道,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然后在海上援助天草四郎,打击松平信纲,我们不需要立即击败他,只要拖住他,让天草四郎不败即可。这个时候,咱们再观察倭国的动静,再决定是否对虾夷出手,进一步施加压力。”
  岛原之乱的肥前藩在九国岛的最西端,直面东海,与大明隔海相望,只要曹变蛟在海上提供一定支援,天草四郎就很难败。更何况,天草四郎有萨摩藩在暗中支持,不管是情报还是粮草,甚至军队中的人都有萨摩藩的人,想要败,也得看他曹变蛟是否同意!
  “萨摩藩已经看过了,咱们明日就离开,留在这里,我总不太安心。”曹变蛟坐直,看着贺西廉道。
  贺西廉皱眉,道:“好,下官也有这种感觉,早点离开微妙。”
  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左良玉,这个人行事太邪气,狠辣,令他们不安,总担心有事发生。
  曹变蛟一夜没睡,一边研究鹿儿岛的萨摩藩,一边又在盘算倭国这盘大棋。
  第二天一大早,曹变蛟就找来左良玉,两人聊了好一阵子,然后又去校武场,与一些立有军功的倭人见面,颁布了奖赏以及勉励一番,然后便迅速上船,离开鹿儿岛,回转济州岛,济州岛是曹变蛟的指挥大本营。
  左良玉站在码头,看着曹变蛟的船离开,目光渐渐冷漠,心里升腾着怒火。
  这曹变蛟不过三十岁,为什么能爬到他头上?还不是他有一个好叔叔,背靠皇帝!
  曹变蛟有哪一样比得过他?凭什么他就被发配这荒蛮之地,与这些蛮夷为伍?
  左良玉越想越怒,脸色阴沉难看,等曹变蛟大船队出了鹿儿湖,脸角狠狠一抽,冷声道:“走,练兵!”
  左良玉话音一落,他背后几个人都是浑身一颤,没敢多言。
  左良玉的练兵,就是杀人,而且是亲自杀,但有谁错了丝毫,拉出去由他亲自砍杀!
  心情好,死个几十,心情不好,甚至能死几百!
  与此同时,在肥前国的一个中年人,在唐津藩终于入了城,他带着十个武士,跪坐在一个全部白色的木房间内。
  他棱角森硬,面上给人刻薄的阴沉感,让人无法直视,犹如被毒蛇盯着。
  ——松平信纲,德川家光的亲信,号称‘智慧伊豆’,是德川家光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松平信纲慢慢的端起茶杯,端起茶杯之前,目光冰冷的看了眼对面的人——板仓重昌。
  板仓重昌面色凝重,跪坐着,倾身道:“信纲殿,还请指教!”
  倭国的藩国是国中有国,比如松平信纲就开创了一个藩国,他是武蔵国忍藩藩主,同时是川越藩的初代藩主。
  松平信纲喝了口茶,慢慢的放下茶杯,抬头看着板仓重昌,淡淡道:“重昌,公方樣对你很失望。”
  板仓重昌在岛原是损兵折将,大败而败。德川家光正在折腾各地的大名,削弱他们的实力,彻底了结战国时代,现在岛原大败,无疑是在打德川家光以及幕府的脸。
  板仓重昌自然知道,他这一败,除了切腹没有其他路可走,一躬身道:“信纲殿,我还能一战,请再给我一次!”
  松平信纲看着这个人,知道他在九国岛人脉深厚,一些家督,大名都听他的,想要铲除岛原的叛乱,还少不了他的帮助。
  “好,我给你一次机会。”松平信纲语气冰冷淡漠,稍微倾身,杀机肆溢的说道:“如果这次你再败,我亲自监看,你要是受不了,我会送你一程!”
  板仓重昌脸色微变,猛的一躬身,道:“是,谢信纲殿的救命之恩,板仓重昌绝不会忘记!”
  松平信纲脸上微笑,却给人更加阴森的感觉,一举一动都仿佛令人窒息。
  屋子里的气氛,陡然更加压抑。板仓重昌即便是与松平信纲地位相当,这个时候也是低着头,大气不敢有。
  松平信纲到了肥前国,岛原的形势迅速大变,一队队人马在集结,同时源源不断的军队从关门海峡穿过,来到九国岛。
  岛原半岛,原城。
  一座不大的城,一个馆式模样的房间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听着一个个汇报,坐在那纹丝不动,神情冷静睿智,沉着稳重。
  不多久,一个基督教服饰的中年人走进来,以基督教的礼仪行礼道:“天使,松平信纲到了唐津城,很快就会南下,这一次,据说会有十万大军!”
第1140章
来自大明扯淡的信
  他口中的天使就是天草四郎,被这些基督教徒称之为‘天使’,在这些‘叛民’中威望隆重。
  天草四郎抬头看着中年人,从容的摇头道:“平三郎,你认为,幕府真的会调集这么多武士吗?无非是虚张声势,你不要被骗了。”
  这位平三郎一愣,顿时醒悟,笑着道:“我明白了,这是他们的诡计,九国的兵力已经不足以对付我们,想要调集十万大军不是一朝一夕,不会无声无息,我估计,还是从九国岛征集,然后各大名从征,想必,他们不久就会度过关门海峡,但还需时间整合。”
  天草四郎点点头,看着地图,道:“我们不能与幕府硬碰硬,只要撑过这个冬天,春耕一到,幕府必退!”
  平三郎深信天草四郎,毕竟天草四郎已经带着他们拿着锄头实实在在的打败了幕府三次!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子匆匆跑进来,急切的道:“天使,主教来信。”
  天草四郎猛的站起来,一步冲过去,抢过来,但旋即一愣,上面的文字他认不全,连忙递给平三郎,道:“快,快念给我听。”
  他们都是基督教信徒,一直是孤立无援,被各国肆意屠杀,围剿,虽然现在起义,但孤立无援,一直在向传教的那些荷兰人,葡萄牙人求援,但迟迟没有回信。
  平三郎也着急,匆匆开完,忽然大喜的道:“天使,主教说,他们说动了明朝,会援助我们,他们对我们十分同情,可能会派兵。”
  天草四郎当即道:“他们说了吗?如何援助吗?能带走我们吗?”
  平三郎道:“信上说,明人会给我们提供武器,铠甲,还有火器,同时会向幕府试压,让他们尊重我们的宗教信仰,确保人权不受损害,不得肆意屠杀我们。明人的船已经出海,必要时候会接我们去大明。”
  天草四郎大喜,拿着信,虽然看不懂,也听不懂‘人权’是什么东西,但知道有明朝来援,他还是十分激动,看了一遍又道:“对了,他们的援助什么时候到?船什么时候到,到哪里?”
  平三郎怔了下,道:“天使,这倒是没说,可能是信太短,或者是不安全,要是被板仓重昌劫走,那就麻烦了。”
  天草四郎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这样做是对的,你留意一下,主教一定会派人再联系我们的,只要我们有了兵器,粮食,我们一定能战胜幕府,我们一定可以……”
  “没错,只要撑过这个冬天,一开春,幕府必然撤兵!”平三郎深为赞同的道。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原城,所有人都振奋了,默默的祷告声仿佛有了声音,在原城上空回荡。
  原城上空风云变幻,曹变蛟离开鹿儿岛回到济州岛,一面整肃舰队,一面收集更方面情报,进行战前布置。
  济州岛基地。
  曹变蛟,贺西廉,刘靖铭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正在商量对策。
  看着偌大的沙盘,贺西廉道:“诸位大人,这对马,在朝鲜与肥前藩之间,是从倭国到朝鲜的必经之路,若是要对付倭国,这个对马一定要握在手里!”
  刘靖铭原本是台湾的的一个参将,参加过对西班牙,荷兰的反击战,这几年也爬到了副总兵的位置上。
  他道:“末将这两年对对马岛进行足够的渗透。对马,是宗氏的领地,甚少有战乱,耕地比较少,倒是海贸相当多,与朝鲜,我大明交往甚密,人口不多,没有正规军,只有藩主厅府中有一千多的武士,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不过对马岛多山林,有些麻烦。”
  曹变蛟听着点头,道:“对马不难拿下,现在九国岛那边有什么动静?”
  贺西廉道:“军情处那边收到消息,松平信纲已经到了唐津城,正在征集军队,德川幕府从各大名征集来的军队也陆续跨过关门海峡,我判断,最多十天,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进攻原城,现在灾情连绵,春耕对倭国很重要,即便幕府不同意,各大名也不会接受,一定会在春耕前结束战争,不管成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9/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