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265

  “你们家不会还要压你吧?”魏学濂惊讶的道。
  曹鼎蛟苦笑了一声,道:“我叔父给我来信了,说是朝廷要是没有安排,就老实的闭门读书,不准私自乱来。另外,我堂兄也要回京了。”
  孟兆祥,魏学濂顿时不说话。
  曹家的显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曹文诏是当今皇帝第一宠臣,手握重兵,被称为孙承宗的接班人,即将接管大元帅府。曹鼎蛟是禁军统领出身,现在执掌数万海军,这样的信任,不是一般人有的。
  若是这个时候曹鼎蛟再夺个状元,真的是太扎眼!
  “曹兄,魏兄,孟兄。”这个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笑着走过来。
  曹鼎蛟三人看去,只见是一个朝气蓬勃,目光颇为深邃的年轻人,缓步向他们走来。
第1105章
额哲来归
  孟兆祥一见来人,双眼一亮,抬手道:“于兄,恭喜恭喜。”
  来人恰是于成龙,他春风满面,抬着手向孟兆祥三人,笑道:“三位乃至交好友,如今一位夺得景正朝第一状元,一位夺得榜眼,一位高中二甲,必然是一段佳话,在下佩服,心生向往之。”
  曹鼎蛟与魏学濂对视一眼,这位说的光明正大,情真意切,但总觉得有些古怪。
  倒是孟兆祥,异常的客套,道:“我三人在政院多年,这次出题也多是政院相关,于兄在政院之外,能高中探花,着实令我震惊,于兄的学识,只怕高我等三人不止一筹。”
  曹鼎蛟与魏学濂更加奇怪,孟兆祥这样的吹捧一个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两人不由得的打量起这个于成龙,心生疑窦。
  于成龙见孟兆祥这般客气,神色颇为欣喜,道:“孟兄客气了,在下也是侥幸。三位已经出仕,小弟初来乍到,还需要诸位同年多多提携。”
  曹鼎蛟与魏学濂听着越发不对味,认真的观察这个于成龙。
  孟兆祥恍若未觉,道:“于兄客套了,李巡抚曾多次赞誉,可见于兄大才。”
  于成龙看着三人,谦逊道:“孟兄见笑,李巡抚只是随口而言,三位可是要去庆祝,是否能带上小弟?”
  孟兆祥笑容满面,道:“我们三人确实打算庆祝,但老孟的叔父,堂兄不日回京,我们还得去他们家院子打扫,今天怕是不行了。”
  于成龙看了眼曹鼎蛟,立即道:“曹兄,恭喜了,令叔父这次入京,怕是就不走了吧?”
  孙承宗即将致仕,传闻曹文诏接替的风声在朝野越演越烈,几乎众所周知了。
  曹鼎蛟从容淡定,道:“都是谣言而已,于兄乃是大智之人,岂会也人云亦云?”
  于成龙深深的看了眼曹鼎蛟,笑着道:“见笑见笑,那小弟就不打扰诸位了,他日自有再见之日。”
  孟兆祥客气的抬手,看着于成龙很是干脆利落的潇洒离去。
  魏学濂等于成龙离开了,这才看向孟兆祥,疑惑道:“老孟,这个人什么来头,让你这么拍马屁?”
  孟兆祥没理会他,看着于成龙消失的背影,慢悠悠的道:“南直隶书院的旁听生,山西,南直隶,陕西三省巡抚的联名举荐,听说毕阁老也颇为看重,这次的探花,据说还是赵天官钦点的。”
  魏学濂一听就头皮发麻,脑袋感觉要炸。这里面水太深,他不敢想。
  曹鼎蛟倒是点头,自语的道:“这也算是对南直隶的一个安抚吧。”
  孟兆祥道:“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听说身后还有一些商帮的捐助。”
  魏学濂眉头一挑,有些吃惊的道:“这个于成龙的背景居然这么复杂……”
  曹鼎蛟也是意外,‘商帮’在大明日渐有抬头的迹象,尽管在朝廷中还不曾显露,但在地方上,从天启年间盐帮要获取科举名额,到周建宇,贺云杉等人登堂入室,已然有了不小的声音,不可小觑。
  何况,现在商业收入,在国库中的比例占据三分之一强,山右的商帮,在大明是声名赫赫。
  于成龙离了曹鼎蛟三人,刚到不远处一个酒楼,一群人肥头大耳的商人冲出来。
  “北溟,我就料定你会高中,果然不出意外,高中探花!”
  “哈哈,不枉费我们如此看重,来来,我们准备了酒席……”
  “今天不醉不归,来,还有几位在楼上,就等北溟你了……”
  北溟,于成龙的字。
  于成龙一见,也是面带喜色,道:“劳诸位久等,请。”
  “请请请。”
  一群人异常高兴,簇拥着于成龙上了楼,自是一番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科举这注定是一场大戏,朝野方兴未艾。
  京城这边热闹的时候,平王率领的庞大代表团,也慢慢悠悠到了归化城。
  归化城大殿,平王朱常润高坐,下面是鲁王,驻蒙大臣申用懋,吏部尚书赵晗,礼部尚书沈珣,还有辽东总兵熊廷弼,贺虎成等大明一干重臣。
  平王看着众人,道:“蒙古各部落的使者明天就到,该准备的仪程,也都准备好了,你们说说,还有什么事情?”
  鲁王这次来,是代表宗人府,接受新册封的这些蒙古王爷们的生碟的,他想了想,道:“王爷,这次册封的亲王多达一百二十六人,郡王更是有四百多人,并且是世袭罔替,如果挨个去册封,只怕没有半年都走不完,可否一次性在这里宣读?”
  平王摇头,道:“这件事不能省事,宗人府在这里收录明碟,其他的事情,由礼部去办。”
  鲁王稍一顿,应声没有说话。
  申用懋道:“王爷,各部落派给我的人,有的十几二十,有的一两百,最多的也不过五百人,林林总总已经有五千人,下官虽然能统领,但到底是文官,若是执掌,怕是蒙古那些人会不安……”
  平王看着申用懋,想了想,道:“这件事皇上没有与本王说,诸位大人有什么想法?”
  赵晗,沈珣对视一眼,面露沉吟。
  蒙古部落的‘投诚’,对大明来说,还是名义上的。蒙古部落需要与大明的和平,专心应对俄罗斯的入侵。大明正在休养生息,需要外部的和平。因此,大明对于蒙古是没有足够约束力的,哪怕这次的给大明皇帝上尊号,也是一种‘例行’,走完程序。
  这会儿熊廷弼忽然开口,道:“库伦离瓦剌太近,又在漠北蒙古腹地,他们必然有所顾忌,若是能放到这归化城,或许就能解决问题。”
  贺虎成双眼一亮,道:“熊大人这个主意正合适,归化城怎么说也是蒙古大汗所在,漠北,漠西离这里也足够远,既能增加这支骑兵的实力,也能让漠北,漠西蒙古放心,一石二鸟!”
  平王看了其他人一样,道:“这件事那就这么说,本王待会儿给皇上写奏本,诸位大人也联署一下……”
  “禀王爷!”
  忽然间,一个禁卫大步冲进来,急声喊道。
  平王微微皱眉,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一点体统都没有了。”
  “回王爷。”
  这个禁卫抬起头,看着平王,一脸振奋,道:“林丹汗大福晋带着林丹汗儿子额哲前来投诚!”
第1106章
两百年心愿
  明朝以及蒙古部落,寻找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以及他唯一的儿子额哲已经很长时间,但是这些人在大漠太久,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
  现在听到‘额哲’二字,满堂皆惊。
  平王第一个跳起来,连连道:“快,请进来,不,本王亲自去迎!”
  平王神色严肃,说着就大步向外面走去。
  鲁王,熊廷弼,赵晗等人齐齐跟着,他们都知道,额哲来归对大明意味着什么,尤其是这次的‘封祭大典’!
  平王一边向外面走,侍卫一边道:“王爷,来的是苏泰大福晋,携户一千,额哲也在其中,还带来了降表。”
  平王道:“嗯,本王知道了,让人开门。对了,那个国师来了吗?”
  “没有,那群人还没找到。”侍卫道。
  平王整理着衣服,大步向门外。
  这个时候,这座青色的归化城外,苏泰大福晋,额哲以及一干察哈尔扈从,齐齐站着,看着这座熟悉的大城,全都面色复杂。
  苏泰出身叶赫,背景显赫,横跨蒙古,女真两族,现在女真,蒙古都成过往,她也成了亡国之女。
  额哲今年十四岁,快要高过马背,看着这座大城,双眸冷闪,道:“我们真的要投降了吗?”
  苏泰倒是很平静,目光忧虑,道:“现在整个蒙古都投降明人,我们无路可走。”
  额哲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群卫兵迅速冲出,城头上布满箭炮手。
  平王大步而出,走向苏泰,额哲。
  苏泰瞥了眼额哲,低声道:“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