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1265

  曹化淳想了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内阁近来的态度有些奇特,似乎专注于‘新政’,其他的事情,已经不再插手。”
  朱栩刚要起身,顿时一愣,道:“什么叫做‘已经不再插手’?”
  曹化淳沉默一阵,道:“对于皇上的一些既定政务,内阁极少反驳。”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不由的笑着道:“内阁也算是学聪明了,好。行了,今天就到这里,都去休息吧。”
  “是。”
  这一夜,相当的漫长。
  第二天一大早,东华门就排起了长队,内阁辅臣孙传庭领头,后面是六部尚书,侍郎,接着是各地的巡抚,总督,五十多人,分成两排,看着紧闭的大门,安静的等着。
  内阁大议厅,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早已经在了,郑友元忙着指挥,布置,安排各种程序。
  这个大议厅,本来是能坐下将近两百人,但实际来的人,只有五十多人。
  孙承宗与毕自严并排而立,打量着这个大议厅,孙承宗道:“这只是个开始。”
  毕自严抱着手,脸色平静的点头。
  当今这位皇帝,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之中,以往不在意,现在稍微留心,就能发现端倪。
  比如,这个大议厅,近两百个位置,预示着下一次大议会有两百人,只是,这多出的一百多人从哪里来,如何来,就不得而知了。
  郑友元转了一圈走过来,道:“大人,差不多了。国旗卫队已经准备好,只等时间开启宫门,诸位大人进宫。”
  毕自严与孙承宗却没有松气,反而心情越重,越到是这个时候,更要谨慎。
  咚咚咚。
  宫里沉闷,厚重的钟声突然响起,响彻整个紫禁城。
  东华门应声而开,两扇大门被拉开,孙传庭望着里面,抬步率先走入。
  在这些外廷的大人们进宫的时候,朱栩也在张筠等的帮助下,穿好了龙袍,遥望内阁。
第1002章
百官宣誓
  内阁。
  六部尚书,侍郎,诸巡抚,总督等在内阁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进内阁,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
  内阁的文书等端着茶水,铭牌,文房四宝在大厅里穿梭,放在一个个桌子上。
  这样的大议算起来也是第一次,尽管已经看过议程,诸位大臣还是觉得新鲜,相继的走进来,在位置上落座,目光却在毕自严等人身上流转。
  傅昌宗,周应秋,杨景辰,王从义,余大成等人各领着所属的巡抚总督,分成五个部分,环绕着内阁以及后面的朱栩的高台。
  在朱栩的高台右侧,是一个矮一点的桌子,那是今天主持人的位置。
  在主持人的前方,有一个高脚桌,在朱栩高台与诸位巡抚的正三角处,人可以站在里面,侧向诸位总理大臣,巡抚的方向。
  在大厅的正中间,有一个四方台,一杆银色的旗杆笔直而立。
  在正对的不远处的门里,国旗卫队静静的等着,手里斜竖着一杆国旗。
  在百官对面,朱栩左侧,正北方,是一个‘壁橱’,里面摆放的是大明历代皇帝的灵位,檀香袅袅,庄严肃穆。
  郑友元忙活了好一阵子,来到五位内阁阁老身前,抬手道:“诸位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毕自严微微点头,看了孙承宗等人一眼,道:“我们也就坐吧。”
  孙承宗,靖王等人点头,随着毕自严在朱栩高台前的四个位置上坐下,孙传庭走向朱栩右侧的台子,他是主持人。
  这么一来,一切就齐了,静等着朱栩入场。
  朱栩已经跨过归极门,在曹化淳等人陪同下,慢慢的向着内阁走去。
  到了这会儿,一直从容平静的朱栩心脏不由砰砰直跳,竟然有些紧张,放慢了脚步。
  曹化淳,刘时敏两人跟在他身后,他们看着朱栩的背影,目光微微变化,没有出声。
  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回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谨慎再三,今天的‘大议’筹谋了太久,对皇帝,对朝廷,对天下来说,都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开端!
  这个开端不容易,未来究竟如何,谁也不敢预料。
  朱栩放慢的走了几步,深吸一起,忽然间大步向前。
  他紧张,又有些迫不及待!
  曹化淳等人跟在朱栩身后,来到侧门。
  内阁现在安静异常,一群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外加各巡抚总督等,都是大眼瞪小眼,无声无息。他们虽然知道仪程,可详细的细节没有经历过,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些人甚至连身前的茶杯都不敢端,只能正襟危坐的看着前方,熬着时间。
  毕自严等人倒是从容很多,与孙承宗,靖王等人低声交谈,还在做最后的嘱咐。
  “皇上驾到!”
  曹化淳尖锐的声音,刺破了大厅里的平静。
  朱栩随后大步迈进,一身龙袍,龙行虎步,直奔他的高台位置。
  朱栩一进来,所有人都纷纷起立,抬手而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这一群人,大手一挥,朗声道:“众卿免礼!”
  “谢皇上!”一群人放下手,目光齐齐望向最高处的朱栩。
  朱栩望着这群人,他们是大明朝廷,地方的最高层,这个国家基本上是由这群人决定着发展方向,未来‘新政’的成败也在他们手中。
  朱栩内心沉甸甸的,手心里居然出现了丝丝细汗。
  他不动声色的眯了眯眼,转头看向孙传庭,道:“开始吧。”
  孙传庭侧身,继而转向内阁与诸巡抚,沉声道:“大议现在开始,第一项,奏国歌,升国旗!”
  咚咚咚。
  孙传庭话音一落,钟鼓齐鸣,厚重,激昂的音乐在大厅里响起,荡气昂扬,令人精神迸发向上。
  国旗卫队从门里走出,踏着正步,声音如一,步伐整齐,一步一步的在钟鼓声中向着四方台走进。
  一切都是计算好的,当国旗卫队走到旗杆下,将国旗系好,旗手立在两旁,钟鼓声陡然一变,更加昂扬,急促盘旋而上。
  金色的国旗缓缓向上,所有人都在仰望着,伴随着越发慷慨激昂,直入九霄的钟鼓声。
  到了某个节点,朱栩仰着头,张嘴,朗声的唱道:“大风起,云飞扬,壮士兮,逞豪强……”
  对于唱国歌这件事,大明上下有习惯的,有抵触的,很多人都觉得众目睽睽之下这样高声唱和有损‘风雅’,抹不下面子。
  但在这个时候,已经没谁敢不张嘴,甚至没人敢假唱了。
  “风云骤起八方来贺。
  广厦高筑万国来朝。
  千涛万壑东流去。
  大千世界不尽还。
  ……
  巍峨兮,山岳其鸣。
  盛世兮,治隆唐宋。
  豪情兮,远迈汉唐!
  雄哉,大明!”
  在最后一句中,国旗缓缓的也到了顶,金光闪闪,非近似远,犹如置身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朱栩仰着头不动,每次他唱国歌都有种难以言喻的情怀,静静的看着那面国旗,表情平静,心思如潮。
  他不动,其他的一干人自然更不敢乱来,所有人都沉浸在国歌的余味中。
  好一阵子,朱栩才回过神,看了眼孙传庭。
  孙传庭会意,朗声道:“大议第二项,宣誓!有请皇上!”
  朱栩站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中,从高台出来,面对着来列祖列宗的灵位,拿起香,点燃,抬起手,神色肃重,沉声道:“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朱氏由栩,薄功邈德,得幸大位,难棘如履,危而堪持。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皇帝臣由栩立誓,以宗庙社稷为冠,天下万民为绳,兢兢业业,匪敢藐辞,克谨向上,不计私利,若违此誓,天地同灭,苍生共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