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1265

  小家伙走到朱栩近前,仰着头道:“皇叔,人家今天不想出宫……”
  朱栩轻哼了声,伸手将她脸上的的围巾之类的给扒下来,道:“那你可想好了,今天你要是不陪朕出去,今后朕就不带你玩了。”
  小家伙呀呀大叫,又胡乱的捂在脸上,今天实在是太冷了,她一点不想出去,可在‘日后出宫的诱惑’前,她很快败退了,抿着小嘴,道:“那那好吧,人家就舍命陪君子……”
  朱栩笑了声,边走边道:“行了,走吧,今天要是表现的好,有你的好处。”
  小丫头连忙跟上,双眼大睁的道:“什么,什么好处?”
  “快走。”朱栩不理会她,一直向南走。他今天要去皇家政院,政院在城南。
  小家伙不依不饶,跟在朱栩身边大呼小叫,似乎也不怕冷了。
  倒是李香君忙前忙后的跟着,生怕她再冻着。
  朱栩就是不理会她,快步出宫。
  “臣参见皇上。”
  在大明门外,毕自严早就在等着了,一见朱栩就上前,抬着手行礼。
  朱栩看向他,也是一身厚厚的衣服,不由一笑道:“毕师久等了。”
  毕自严看着朱栩还带着小永宁,心里若有所动,还是道:“这是臣的本分。”
  朱栩抬头看了眼前面,道:“反正也不远,毕师,咱们走走吧。”
  毕自严知晓今天不是简单的随便走走,应声道:“是。”
  朱栩微笑,走在最前面,心里还在斟酌着措辞。
  天气实在太冷了,一群人都是厚厚的便装,倒也不怎么引人注目。
  “毕师对朕赦免杨师以及东林一党怎么看?”好一阵子,朱栩才开口道。
  赦免的旨意还没有下,吴有为拟定的诏书昨日才送到内阁。
  毕自严听着朱栩的话,面色如常的道:“东林一党实已不复存在,若是能有利于‘新政’,臣认为赦免也可。”
  朝野到底是对东林都很同情,为东林说话的人一直都不少。
  朱栩‘嗯’了声,道:“也有些不同的看法,认为朕不该赦免,否则就是‘纵容’党争,没有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与目的,是吧?”
  为了讨好皇帝以及当权派,自然少不得有人拍马屁,一副很坚决的模样上书朝廷反对赦免。
  毕自严心知肚明,缓步跟在朱栩身后,道:“待旨意一下,内阁就做些安排,这些非议当很容易平息。”
  朱栩微微点头,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了,现在还是放风阶段,等一阵子一旦旨意发出就能搬开朝廷与士林间的一块心结大石,给‘新政’扫去一大障碍。
  又走了会儿,朱栩话锋一转的又道:“‘降爵’的事情你也听说了?”
  昨日半天时间就传的沸沸扬扬,遮天蔽月,毕自严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看了眼四周,道:“臣听说了,只是对内情不甚分明。”
  朱栩背起手,脚步放慢了一点,道:“宗室,勋贵公卿的岁禄占据朝廷税负的三分之一强,日后还会更多,朕打算加以遏制,有人就给朕出了这个主意。”
  毕自严抬头看了眼朱栩的背影,沉吟不语。
  ‘降爵’非同小可,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个不慎就真的会动摇‘国本’,祸延后世。
  可如果不采取办法,宗室,勋贵公卿的岁禄就会拖垮朝廷的税赋,以至于拖垮大明。
  毕自严昨天也想了一夜,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为什么,他想不到其他的合适手段。
  好一阵子,毕自严才谨慎的道:“皇上,宗室毕竟是宗室,若是降为庶人,与‘仁礼’不合。”
第839章
皇家政院一日游
  ‘仁’,是儒家的核心,大明以儒治国,自然不能违背这个字。
  ‘礼’,大明的秩序都是以这个字为开端,事事都需要合才行。
  若是大明皇帝、朝廷强硬,不顾这二字肆意而行,可能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后果。
  朱栩听出了毕自严话里劝诫的意思,慢慢的踱着步子,道:“那毕师说,朕该怎么办?太祖之时宗室才多少人,现在有多少?若是再过个几十年,恐我大明一年的税赋都养不起宗室了……”
  毕自严皱眉,脚步也缓了下来,心念飞转。
  对于宗室俸禄过高的问题,从万历时期就有,只不过这位皇帝性格有问题,再到‘国本之争’,这个宗室的问题几乎都无机再提,甚至于福王就藩,还给了高达四万顷的膳田,以至于陕西无地可封,要去其他身份‘筹措’。
  这还如何限制?
  到了天启年间,倒是出了‘限宗室俸禄’的奏本,结果天启命‘部议’后,也是不了了之,没有实际作用。
  虽然当今皇帝对宗室进行了一次‘收缴’,收了他们的田亩以及大部分财产,可也不能不养着,几十万人,每年每人十石就是几百万石,外加其他的婚丧嫁娶,支出的就更加可怕,依旧是朝廷的一个庞大负担。
  现在朝廷给宗室的钱粮相对来说已经少了很多,用宗室的话来说,只是‘勉强苟活’,实际上也确实已经没有多少可再减少的空间,减个十万八万不起作用,减个百万石肯定就会饿死人!
  毕自严的话虽然言简意赅,包含的东西却非常的多。
  关于‘降爵’朱栩也是深思熟虑的,不能任由宗室人口无限制的膨胀下去,吸附在朝廷上不断的吸血,本身又如同猪羊一样被圈养,混吃等死。
  朱栩脚步顿下,沉声道:“朕解决宗室问题的决心已定,若是内阁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就先拟旨吧。”这件事不能是朱栩这个皇帝来干,黑锅要么是宗人府,要么是内阁,或者他们共同承担。
  毕自严看着朱栩的后脑勺,深吸一口气,道:“臣遵旨。”
  内阁必须要想到更好的办法,否则‘降爵’一旦实施,宗室,勋贵公卿非得闹翻天不可。他们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一个两个的散兵游勇。
  朱栩见毕自严没有坚决反对,暗自点头,现在内阁权势不够,还没有与他硬顶的勇气,再过一阵子就不好说了。
  毕自严不反对就等于内阁同意,朱栩嘴角微笑,走了几步,突然又道:“听说舅舅告假了?”
  这句话落下,连一直小心翼翼包裹着头的小永宁都抬起头,看向朱栩,又看向毕自严。
  别看她年纪小,有些事情比别人懂得多。
  毕自严神色也是微动,微微躬身,以谨慎的语气道:“臣做的有些急,可能令傅尚书不太高兴。”
  朱栩点头,语气平静无波的道:“嗯,要谨慎,内阁收权是一会事,团结各个臣工是另一回事,不能只顾着收权,将六部九寺都给得罪,那权收上来也没用。”
  毕自严能听出朱栩的告诫,可能其中还有对他‘冒犯’傅昌宗的不满,心里微沉的抬起手道:“是,臣明白。”
  朱栩没有再接话,缓步的走着,穿过正阳门,在大街上漫步,渐渐的人声鼎沸起来。
  眼见皇家政院就在眼前了,朱栩思忖着,又开口道:“毕师,你对皇家政院怎么看?”
  毕自严虽然挂着皇家政院院长的头衔,实际上却没管过,听着朱栩的问话,有些摸不着头脑,道:“臣认为,皇家政院对普及教化,昌盛文风,大有裨益。”
  朱栩听着毕自严的话,心里摇头。毕自严说的是言简意赅,却一点都没碰到核心。
  朱栩轻轻笑了声,带头过了三里河,皇家政院就在眼前了。
  “走,进去看看。”朱栩直奔大门。
  毕自严看着朱栩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或许,皇帝不是因为他是皇家政院的院长才叫他过来的,怕是还有别的目的!
  宋应星等一群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在等着了,一见朱栩,都蜂拥而来,齐齐而拜道:“臣等参见皇上!”
  宋应星身后是皇家政院的一干主事,教授,博士等等,有几个朱栩还认识,甚至还有几个卷发碧眼的传教士。
  朱栩一摆手,笑着道:“都免礼吧,朕就是来看看,留几个人就行了,其他人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
  宋应星也感觉到朱栩不喜欢排场,连忙将人散了,这才敢近前,余光瞥了眼毕自严,道:“皇上,这是明年政院的各项预算,还请皇上过目。”
  朱栩眉头一挑,有些无言。
  这宋应星还好没有中第,要是中了估计在官场上也撑不了一年半载。
  果然,毕自严眉头皱了皱,看了眼宋应星,目光又看向朱栩,心里猜测朱栩是不是为了他砍掉皇家政院的预算特地叫他过来的。
  朱栩没有在意其他,翻看看去。
  宋应星不但没有减少预算,还增加到了三百二十万两,并且还有一个‘追加’的选项空着,也就是说,宋应星不止增加了被毕自严砍去的预算,还想要随时可以增加。
  ‘这宋应星果然不适合做官……’
  朱栩心里腹诽一句,然后笑着一把合上,递给身后的曹化淳,看着宋应星道:“走,带朕去看看你们的劳动成果。”
  宋应星见朱栩没有立即点头心下失望,一听朱栩又这么说,神色又大振,道:“是,皇上,毕阁老,请跟我来。”
  “毕师,走,一起去看看。”
  毕自严有些不明白朱栩要做什么,还是点头道:“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