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705部分在线阅读
“是。”曹化淳道。
朱栩下意识的拿过手边的奏本,入眼就一怔,这是锦衣卫的密信。
朱栩抽开看了眼,是设在琉球的锦衣卫情报中心发来的,有些意外的看下去。
接着他就面露异色,里面描述了琉球最近的变化,尚丰王在被进一步架空,琉球的改革在加速,朝廷派的人也渗透到各方面,尚廉的巡抚衙门对琉球的控制在加强,正在努力训练军队,也在向大明购买军火。
朱栩笑了笑,没有在意,琉球能自立一点,他也开心,将来或许能帮不少忙。
这封信的后面,还写了萨摩藩以及九州的一些情况,言称九州民乱在扩大,九州的几国已经压制不住,向幕府求援,幕府开始派人参加,已经有五千人渡过关门海峡,在岛原附近参与了镇压。
朱栩看着这封信,眯了眯眼。
‘小冰河’对海岛的影响应该更大,倭国现在显然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伤害,内乱迭起,战事不休。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突然道:“传旨给鹿儿岛基地,桦山久守,命他们招募倭国武士,最好是海盗,倭寇这些,好生训练着,先三千人吧,朕明年有用。”
曹化淳一怔,道:“遵旨。”
朱栩想到这里,就道:“布木布泰那边现在准备了多少船只了?”
曹化淳想了想,上前,在朱栩桌上找了下,拿起一道奏本道:“这是布木布泰上的奏本,奴婢记得,有十个船队,可能超过百艘。”
朱栩接过来打开,一目十行的看去。
布木布泰在奏本里写的颇为详细,这些船队并不完全是赤羽商行旗下的,不少都是合作,或者其他商行,并且琉球,荷兰,西班牙等的船队还没有完全驻扎过来,以后可能会更多。
这些船队现在都是定向贸易,划定了固定航线,贸易商品,甚至是交易对象,可以说,布木布泰的功课做的相当扎实,计划也详实。
明朝对海贸可以说还是很陌生的,倒是福建沿海‘走私’的商人比较多,对海贸更为熟悉一些。
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一口吃不成胖子,要渐进的熟悉,走出去,尤其是越过马六甲,将对大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朱栩不打算干涉布木布泰的动作,想了想,道:“天津卫的战舰,现在情况如何?”
曹化淳道:“基本上已经竣工,一个月后可以尝试下水,但现在是冬天,工部,船厂那边还是希望年后试水,年中应该可以使用。”
朱栩摇头,断然道:“朕等不了!明年最迟三月份朕就要,要他们给朕彻彻底底的检查清楚,绝对不能出事,这艘战舰要远洋,要是中途解体了,朕要他们所有人的脑袋!”
曹化淳已经知道朱栩的目的,抬手道:“奴婢遵旨,这就再次拟旨,申斥工部,皇家政院以及天津卫船厂。”
朱栩态度坚决,语气厉然道:“告诉他们,明年大议,朕会带文武官员去看,要是他们做不好,提前将棺材都准备了!”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摆了摆手,继续拿起奏本,开始他的正常工作。
虽然朱栩的旨意还没有下,内阁那边已经在做准备了。
两大衙门这么多人群殴,外加还打了一驸马,行政处罚之外,还涉及‘刑罚’,一拨人还要走一遭大理寺。
袁任霄,魏学濂现在都被关到了间邪司,间邪司基本上继承了过去东厂,锦衣卫的地盘,现在又分外的低调,即便关押着一群人,也只是简单的做着笔录,其他的事丝毫没敢碰。人证物证齐全,也不需要做什么,然后移交给刑部,准备过堂给大理寺审理。
按理说,这种案子很容易处置,领头的,判个半年或者几个月,罚点银子就算了结了。
问题是大理寺的品级太低,大理寺卿也只是从三品,涉及吏部的袁任霄,督政院的魏学濂还好说,巩永固是皇亲,驸马,又没有了三司会审,这让汪乔年犯了愁。
他刚刚上任,杨涟等人案子还没来得及重审,现在又来这么一个案子。
想了又想,汪乔年只得上内阁,由内阁出办法。
第829章
幕后元凶
在汪乔年冒着风雪进宫的时候,魏学濂被保释出来,现在正愁眉苦脸的喝着酒。
孟兆祥,曹鼎蛟都陪着,两人劝慰半晌,也不见一向‘心大’的魏学濂有丝毫好转。
魏学濂愁眉不展,喝了口酒,看着外面的大雪飘飘,叹道:“这次咱们要倒霉了,吏部这次的名单涵盖了几乎所有政院系的,老曹的知县被阻,老孟估计也是坐冷板凳,我嘛,三五年是别指望再升上来……咱们全军覆没了……”
孟兆祥虽然喝着热酒,心里也是落寞,道:“我倒是听说汪大人给内阁上书,为我等争了争,倒是毕阁老真是‘公正’,完全站在吏部一边……”
一向豁达的曹鼎蛟这次也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抬头看了眼两人,道:“我听说周尚书的小儿子也在这次的‘轮调’名单中,外放地在福建。”
福建现在在明人眼中是荒蛮偏远之地,官员过去基本上都是‘贬低’,‘流放’性质。
魏学濂抬起头,看着曹鼎蛟有些吃惊的道:“连吏部尚书的儿子都发配了过去,这群人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孟兆祥叹了口气,道:“周尚书现在已经是戴罪之身,听说可能会告老还乡,也可能被发配出京,树倒猢狲散……”
魏学濂嘴角动了动,道:“靖王倒是还好说,没有伤筋动骨,周尚书其实是有些冤枉了,你们说,我要不要上门道个歉……”
谁也没有料到,一件小事就将树大根深的吏部尚书给扳倒,在外界看来,魏学濂算是罪魁祸首。
孟兆祥心里微动,道:“或许可以,这里离周尚书家并不远,咱们试试看能不能能打听出一些内情来。”
曹鼎蛟稍微一想就摇头道:“周尚书向来低调,又在风尖浪口,怕是不会见我等?”
孟兆祥看着曹变蛟,道:“不管如何都要去试试,周尚书在吏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老魏要是不走这一趟,日后在京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曹鼎蛟猛然也醒悟,道:“那快走,天都要黑了。”
魏学濂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害怕的,不过到了这个关头,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好,走!”
三人披好蓑衣,冒着大雪,赶赴周应秋府邸。
周应秋刚刚送走傅昌宗以及跟着他的一干人,醉意上头,有些微醺,正要回去休息,门卫近前,道:“老爷,外面有三人递来拜帖。”
周应秋摆了摆手,道:“今后谁来了都不见。”他有些睁不开眼,想要睡会儿。
门卫犹豫了一下,道:“老爷,其中一个人就是那个魏学濂,不知道是不是靖王指派来的。”
周应秋刚要转身的脚步一顿,酒醒了不少,望着大雪纷飞的外面,心里稍稍思忖,道:“带他们去我书房。”
“是。”门卫答应一声,在雪地里跑回大门。
周应秋站在原地,稍稍思索一阵,目光微动的转身向书房走去。
魏学濂,孟兆祥,曹鼎蛟三人都有些忐忑的进了周府,有种赶赴鸿门宴的感觉。
三人小心翼翼的对视着,不敢多说一个字,跟着门卫直奔周应秋书房。
在外人看来,吏部尚书周应秋,低调,内敛,手段圆滑,从不受托收礼,周府堪比铜墙铁壁又深不见底,少有人能迈入。
三人来到周应秋书房,只见周应秋坐在书桌前,正低着头看着文书。
魏学濂,曹鼎蛟,孟兆祥三人对视一眼,齐齐抬手道:“下官魏学濂(孟兆祥、曹鼎蛟)见过周大人。”
周应秋头也没抬,淡淡道:“降罪的旨意估计就要到门口了,你们确定不改改称呼?或者过两日去刑部大牢看我?”
最尴尬的莫过于魏学濂了,他抬着手,颇是诚恳的道:“还请周大人恕罪,都是下官鲁莽,未曾料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周应秋这才抬起头,目光在魏学濂,孟兆祥,曹鼎蛟三人脸上扫过,有些漠然的放下手里的文书,道:“外面的人都说你们政院出来的官吏,全是泥腿子,书没读过几本,大道理倒是会的不少,在衙门里整天天喊着‘新政’,‘变革’,‘去除腐朽’,‘中兴大明’,实际上一点规矩都没有,任性胡来,不计后果,不知道坏了多少事……期初我也不信,对你们还多有维护。可你魏学濂倒是知道知恩图报,拿着反贪局的鸡毛当令箭,在我吏部搞风搞雨不说,现在还将我给扳倒了,你们还真是会做事情……”
周应秋话音未落,三人都面觉尴尬。
靖王入阁,督政院对京城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以图控制舆论,在外人看来自然是靖王秋后算账的‘报复’,魏学濂的反贪局冲在最前面,加上吏部对政院系官吏进行‘轮调’,反贪局的重点火力都在吏部,虽然不是冲着周应秋去的,却实实在在的将周应秋给拱下了台。
魏学濂神色动了动,一肚子话,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实在是无话可说,找不到理由,周应秋在这件事上,真的很‘无辜’,罪魁祸首就是他魏学濂,任何借口都苍白无力!
孟兆祥在吏部还是打杂的,连进周应秋班房的资格都没有,这次外放凤阳府本身就是‘高升’,他没胆量开口。
曹鼎蛟倒是有心替魏学濂争辩几句,硬生生的又堵在嘴边。他的身份特殊,开了口可能就是代表他叔父曹文诏,曹家,在周应秋这样的大佬面前,不能信口开河。
实则上,也难以争辩出什么。
周应秋几句话就将三人堵的说不出话来,冷哼一声,教训道:“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多少力气做多少事情,没本事还一天到晚上蹿下跳,惹是生非,画虎不成反类犬!”
孟兆祥,曹鼎蛟,魏学濂三人嘴角都是动了动,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句话是意有所指。政院出来的人,都很热衷于学习当今皇上,很喜欢将事情搞大,砸烂了,从头收拾,再立规矩。
周应秋目光在三人脸上扫过,语气渐冷,道:“你们只看到了表面,皇上背后的准备你们可曾看到?哪一件事皇上不是谋定而后动?这‘景正新政’为什么不是‘崇祯新政’?我大明处处腐朽,需要革新不假,但也用不着见到什么都要从头再来,要是如此,还要‘新政’做什么……”
曹鼎蛟心思通透,很快就醒悟过来。周应秋‘教训’这么多,分明是在‘指点’他们。
孟兆祥,魏学濂就差了些,只能闷头听着,心里多少有些腹诽。
周应秋老奸巨猾,将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也没有多说,端起身边已经凉了的茶,漠然道:“本官就要被夺职了,也没资格教训你们,说吧,你们来见我是为了什么?”
魏学濂现在没说话的资格,孟兆祥更不够,最后两人余光都瞥向曹鼎蛟。
曹鼎蛟只得抬手,心里琢磨了一下才道:“大人,我等想要知道,吏部这次为何如此针对我们,就算有些小争端,也不至于处置的这般严厉,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