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265

  傅涛明白,现在的朝局,虽然里面也有些不太平,可整体却是一块,谁都不希望在众人矢志推动‘新政’的时候,有重大变故发生。
  户部或者说他父亲是推动‘新政’极其重要的一环,他要是倒了,那牵连实在太大,足以天下震动,毕自严应当也不希望看到这样情况发生。
  傅昌宗整理了下衣服,道:“你去休息吧,记住我的话。”
  “是。”傅涛站起来,应声道,神情多少有些担忧。
  傅昌宗穿着常服来到客厅,抬手向毕自严道:“毕阁老,倒是少来我府上,真是蓬荜生辉。”
  毕自严不苟言笑,道:“我深夜前来,是有些事情要与傅大人谈一谈。”
  傅昌宗示意他坐下,两人喝了杯茶,傅昌宗这才道:“毕阁老请讲。”
  两人虽然是同僚多年,可因为各种原因并不相熟,这样的对谈,还是第一次。
  毕自严没有与傅昌宗打哑谜,直接将几封举告信递给傅昌宗,道:“傅大人,还请给本官一个解释。”
  傅昌宗看了眼毕自严,接过来,抽出信,慢慢的看起来。
  至始至终他神色都没有什么变化,惠通商行与户部关系紧密,里面很多东西他心里一清二楚。
  比如,这些消失的银子,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进了内帑,然后去了军器局,锦衣卫等,有的是皇帝登基之前,有的是登基之后,由于一些关系没有理顺,银子一直是这样流动,对外界来说,是个秘密。
  至于那些所谓的见不得人的生意,包括矿业,青楼,私盐等等,有的是前朝遗留下来,有的是当初高价出售给关外的,都是不能拿不到台面上来讲的。
  傅昌宗看完,放下这些信,沉吟一声,道:“毕阁老应当知道惠通商行是皇上的产业,与其来问我,不如去问皇上。”
  毕自严脸色微变,道:“你是说,这些皇上都知道?”
  傅昌宗微笑,道:“皇上知道的,比下官清楚。”
  毕自严审视着傅昌宗的神色,好一阵子后点点头,没有多言。
  如果这些事不是傅昌宗私底下所为,那显然是皇上另有目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看似是在攻击傅昌宗,真正攻击的却是皇帝!
  毕自严心里松口气,这样一来,傅昌宗就不会倒台。那么,接下来就必须要在皇帝回来之前,了结这些事情,将这些宵小彻底铲除,稳固朝局!
  毕自严目光闪烁,有戾气闪现,道:“傅大人可知,这些信是什么人弄出来的?”
  傅昌宗直接摇头,道:“惠通商行太过庞大,涉及复杂,谁都有可能。”
  毕自严看着他的表情,眉头皱了皱,道:“傅大人好像并不担忧,莫非有什么对策?”
  傅昌宗神色自如,道:“没有。”
  说没有也是假话,他做了多年户部尚书,岂会一点能量都没有,只不过不能与毕自严明言。
  毕自严也不傻,看的分明,直接道:“本官打算明日召集内阁,六部,整肃朝纲,傅尚书怎么看?”
  傅昌宗眼神微动,有些意外的看着毕自严。
  这位一直以来都是兢兢业业,全心扑在‘新政’上,现在看来,却是要露锋芒了。
  他没有意见,道:“毕阁老要做,下官自然配合。”
  毕自严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起身就向外走去。
  ‘新政’是中兴大明的唯一一条路,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不管他们是冲着内阁辅臣去的,还是为了给东林翻案,毕自严都决定不再容忍!
  傅昌宗看着毕自严的背影,不自觉的笑了起来,轻声叹道:“能将老实人逼到这样,这些人也是可以了。”
  实则上,不管是户部,还是惠通商行,内部管理都极其严格,看到这些资料,想要找出是谁做的很容易,可即便不找,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这些风波的源头是增补内阁辅臣,哪怕没有惠通商行的事情,他们也能找出别的事情来。
  毕自严离开傅府,并没有回府,而是转到去了孙承宗府上。
  孙承宗本已经睡了,又匆匆起来,看着毕自严道:“这么晚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毕自严将几封信递过去,道:“有些人要生乱,必须要拦住。”
  孙承宗拿过来看了几眼,顿时就皱眉,道:“有人要动傅昌宗?这是为什么?”内阁辅臣要补六个,怎么说也不应该对傅昌宗下手才对,他是最稳固的那一个。
  “怕是有人看上了惠通商行,或者是皇家钱庄。”毕自严道。
  孙承宗又看了眼几封信,心里大约知道其中的利润,沉吟一声道:“你打算怎么做?”不管是傅昌宗,还是惠通商行亦或者皇家钱庄都不能出事,这是他们甚至是整个朝廷的共识。
  毕自严抬头看着孙承宗,道:“我打算严肃吏治,尽快将内阁辅臣定下,同时对官员复启,任命,调派进行更为严苛的控制,彻底打消一些的人野心!”
  孙承宗看向毕自严,道:“这件事必须要刑部,吏部,督政院配合,你有把握说服他们吗?”
  六部现在的权力最大,内阁插不进手,想要做事情,必须要六部点头才能做到。
  毕自严道:“这也是我找你的原因,张问达那边,你去走动,我去见靖王,周应秋应该不难,他近来的弹劾也不少。”
  孙承宗想了想,摇头道:“没有皇上的点头,这几位估计都不会答应。”
  毕自严要做的,冲着的就是东林余孽,张问达未必会答应,靖王,周应秋又是皇帝的心腹,这么大一件事,没有皇帝吩咐,他们不会擅自应承内阁,这也等同于他们将权力上交内阁,肯定不会愿意。
  “总要试试,不能眼看着朝局败坏,若是在皇上回来之前没有解决,只怕风波会更大!”毕自严沉色道。
  “嗯。”孙承宗点头,增补辅臣这件事,他也没有料到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波,若是傅昌宗被他们拉下去,依照皇帝的脾气,就不是风波,而是一场风暴了!
  除了他们,黑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影影绰绰,影子拉长拉短。
  京城城东,一座宅子里。
  这原本是前朝一侍郎的宅子,现在被王纪的外甥买下来,他们都暂居在此处。
  王纪今年六十七,不停的咳嗽,一身的厚厚棉衣,在他前面有两个人。
  一个是通政使司右通政吴可为,一个是道士。
  吴可为是一个中年人,面色从容自如,眼神似乎始终都带着笑意,他看着王纪,道:“老大人,赵大人与高大人等人的判决下来了,判词是‘结党隐私,培植私人,擅权误国,忠孝不全’,彻底定案了。”
  王纪听着,脸色复杂,眼神哀默。
  他与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皆都是万历十年后科举入仕,经历了明朝最为严酷的党争,宫内宫外,无数风雨,拳拳之心,如烈日灼灼,却不想,最终居然是这样一个下场!
  道士一副仙风道骨模样,他看着王纪,道:“老大人也看到了,当今皇上倒行逆施,屠戮忠良,违背人伦,恶行昭昭,有识之士不能坐壁上观,大人理应振作,于国于民,都当有所补,有所为……”
第795章
皇家钱庄的利害
  王纪咳嗽一声,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说话。
  吴可为道:“老大人,现在正人式微,小人当道,朝局糜烂,乱象纷陈,明显是亡国之兆,我等不能坐等无为,必须要匡扶天下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
  道士没有再说,只是很平静的直视前方,眯着眼,高深莫测。
  好久之后,王纪才轻叹一声,道:“我东林人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是正人齐聚,从未结党,现今却成了最大的邪党,注定要遗臭万年,地下的诸公若是能看到,定然会心寒无比,悲愤万分。”
  吴可为连忙道:“老大人说的不错,现在天下还满是敬仰东林先贤之人,只要大人登高一呼,定然从者云集,洗涤朝堂,拨云见日,重振我大明朝纲!一旦众正盈朝,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王纪微不可察的点头,面露赞许。
  现在确实是这样,随着皇帝所谓的‘新政’不断推进,反抗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也越发的怀念东林。在南直隶,河南这样的人最多,他们聚集在一起,怒批朝政,高声唱和,响彻天下。
  道士端坐着,眯着眼,纹丝不动。
  “道长怎么看?”王纪看着这个道士道。
  道士这才转头,睁开眼,道:“韬光养晦,步步为营。”
  王纪微微皱眉,一阵之后道:“还请道长明言。”
  吴可为也看向这个道士,这个人来自五台山,每每所言必然中的,是一个高人!
  道士看着王纪,道:“大人,当今这位皇帝,与其说是厌恶党争,不妨说是厌恶东林,他不会允许东林复启,所以,我们要暗藏锋芒,见缝插针,将我们的势力不动声色的安排进去,当足够的时候,一举反正,重复太祖之制,中兴大明!”
  吴可为一听,顿时大喜道:“老大人,道长说的是,咱们不能急,先一点点瓦解皇上的根基,增加咱们的势力,时机一到,大人登高一呼,必然从者如云,天下归心!”
  王纪笑了起来,道:“道长与老朽不谋而合。”
  之前不是没有人搞风搞雨,想要再入朝堂,结果迎来了皇帝的铁棒,不但没有成功,连命都搭了进去,他们要吸取教训!
  吴可为心里豪气顿生,只要他们众志成城,再次众正盈朝必然不远。
  “对了,老大人,是否可以营救一下杨大人?”吴可为突然道。他说的杨大人,指的是杨涟,这个人算是帝师,当初很多人都被处决,唯独他判的是‘终身监禁’,现在就关在刑部大牢。
  杨涟的影响力比王纪还大,当初在朝廷上甚至与赵南星分庭抗礼。
  王纪默然一会儿,道:“嗯,我想想办法,走动试试。”他也不能确定,在重审东林的当口,能救出杨涟。
  吴可为抬手,道:“多谢老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