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1265

  孙传庭又禀报了几件事,得到朱栩许可,便实相的告退出了御书房。
  朱由检这才有机会,道:“皇上,山东兖州之事,臣认为并非黄大人一人之责,臣请缓处。”
  “缓处?”
  朱栩看着朱由检,心里暗笑,神色不动的道:“皇兄打算如何处置?”
  朱由检知道朱栩不喜欢东林人,现在抓住了把柄,只怕不会轻易罢休,他早就想好了措辞,稍作组织便道:“皇上,黄大人有失察之责,身为御史难辞其咎,但黄大人向来清廉刚正,行事稳妥,臣认为,可小惩大诫,戴罪立功。”
  朱栩点头,道:“具体如何处置?”
  朱由检看了眼朱栩,道:“臣议,罚俸一年,降三级留用。”
  朱栩看着朱由检,若有所思的道:“其他人呢,科道,都察院的,上级?”
  朱由检知道朱栩这是要株连,抬着手争辩道:“皇上,黄尊素是主责,其他人都是次要,臣已经命文昭阁内的辅员议罪,不日与刑部,大理寺商议,之后会有奏本呈递皇上。”
  朱栩暗笑,朱由检这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他本也没有想理会黄尊素,直接道:“黄尊素降三级可以,随行的都给事中就地免职查办,其他的交由皇兄议罪。”
  朱由检本准备与朱栩争辩一番,没想到朱栩只是处置了随行的给事中,不由得一愣,旋即慌忙定音的道:“遵旨。”
  朱栩当做没有看到朱由检的小心思,想了想又道:“皇兄,年关将近,各路王勋贵胄,公卿大臣,皇兄要拟好奏本,该如何奖赏,如何走动,不能落下一个。”
  朱由检也已经在着手,道:“是,臣已经在准备。”
  朱栩颌,道:“鲁王府在这次兖州府案中,表现很好,有我大明王室风范,朕准备下旨嘉奖,皇兄那边,也要准备。”
  朱由检也心知鲁王涉案,见朱栩能够如此‘理智’的处置,心里也大感放松,抬手躬身道:“是。”
  朱由检见朱栩今天这么好说话,乘胜追击的道:“皇上,关于登基大典,臣议从简,现今国库空虚,不宜大肆……”
  朱栩一摆手,道:“这个皇兄尽管看着办,朕并不在意。”
  有了朱栩这句话,朱由检心里暗喜,道:“遵旨。”
  朱由检一连过了两关,便开心的说起其他‘小事’,企图转移话题,淡化他刚才的‘算计’。
  朱栩除了点头就是颌,对朱由检的大多政见没有什么异议。
  实则上,大明现在缺的不是好的政见,也不是缺人才。
  而是缺少执行力!
  在腐朽的体质、激烈的党争中,再好的政策,最终也会成为最差劲的,甚至不如没有。
  朱由检觉得朱栩难得的‘通情达理’,也越热情的与朱栩讨论起来,各式各样的政策、意见从他嘴里说出,然后得到了朱栩的肯。
  两人说了大半个时辰,朱由检才颇为意犹未尽的离开。
  朱由检一离开,刘时敏就走过来,道:“皇上,礼部议呈三进表。”
  朱栩眉头一挑,道:“现在?”
  所谓的‘三进表’,还是做谦的那一套,臣子劝进,新皇帝自认能力不够、对不起先帝,表示拒绝,臣子上了三次劝进表,新皇帝才勉为其难的登基为帝。
  按照规矩,他要明年二月份,也就是过年后没几天正式登基,现在还差近两个月。
  刘时敏道:“是,礼部张尚书认为,此事乃我朝当前最为重要之事。”
第276章
晋王府
  天启六年,十二月,山西,太原。
  佥都御史周起元,工科给事中陈良训,太原府府尹黄承元,三人坐在府衙内,桌上摆着一大堆案卷,还有周起元刚刚拟好的呈报通政使司的奏本。
  而外面,一阵子敲鼓声,如同闷雷一般炸响,绵延不绝。
  陈良训面黄肌瘦,眼神凌厉,容不得沙子,沉声道:“黄大人,怕是我们走不了了。”
  他对面的黄承元,边上的周起元,都脸色凝重,神情肃然。
  本来都察院一行人,确实查到了诸多贪污妄法之事,也都雷霆处置,已经‘完美’结案,就在他们要起行离开太原的时候,却有一帮村民涌进,人证物证齐全的,状告晋王府,霸占民田,打伤人命,驱赶村民,甚至有屠杀之意!
  黄承元是刚刚从南京调任过来,本来按照吏部的规划,任满一年,过度一下,便可调任福建巡抚,却没有想到碰上这件事。
  晋王朱求桂是有名的文人的,尤其擅书画,在山西,尤其是太原名声极其的好。
  黄承元看了看陈良训,又看向领头的周起元,道:“两位大人,此事已过本官的职权范围,下官建议,奏报按察司,布政司,由他们处置。”
  陈良训冷哼一声,道:“我看山西也无权处置,只能上报京城,交由皇上决断。”
  涉及宗室,别说太原,山西了,哪怕是刑部,大理寺都没有权责。
  周起元想着折戟的黄尊素,附和道:“本官看法也是如此,得尽快上报,否则迟则生变,对我等不利。”
  黄承元无奈,这件事肯定会影响他的官声,只是二位巡视大员都执意上报,他也只能跟着署名。
  三人商议一番,言简意赅的将事情大概写好,署名,八百里加急的送往京城。
  太原府衙门这么热闹,晋王府也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晋王府,密室。
  晋王朱求桂,子朱审烜两人对坐,边上站在一个老太监。
  朱审烜神色冷漠,道:“父王,不过就是几个乡野匹夫,我立即派人将他们赶走,最多给点银子,过了这几日,我就要他们好看!”
  朱求桂肚大脸圆,神色平静,抱着肚子,仿佛万事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淡淡道:“现在来不及了,最重要的,是堵住都察院那帮人的嘴。另外,各处驿站打点好,任何出自太原府的奏本,都拆开看,看清楚再出去。”
  朱审烜不解,道:“父王何必这么谨慎,鲁王那么明目张胆,小皇帝不也没敢如何,还下旨褒奖,我们也就是几千亩地,谅他也不敢对我们做什么!”
  朱求桂眉头皱了下,抬头看了眼边上的老太监。
  老太监出自王府承奉司,他对上朱求桂的目光,转向朱审烜,身体动了动,笑道:“公子不必着急,朝廷克扣了满天下宗室的岁禄,收走王府卫甲,必不可长久。咱们晋王府不能做那出头的橼子。”
  朱求桂听着赞许的点头,考校的看着朱审烜。
  朱审烜神色难忍,道:“难不成,那上万亩的良田就这么吐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日后我们晋王府再想购地,还有谁还会在意?”
  老太监一笑,道:“想要我们交出去,也没那么简单,就看太原府的黄承元会不会做事了。”
  朱审烜一怔,道:“怎么说?”
  老太监看向朱求桂,道:“咱们王府当初购地,一切的契约都在,只不过是价格低了些,黄承元要是会做事,来晋王府走一趟,咱们给他们补偿一点也未尝不可。”
  朱审烜若有所思,又道:“那黄承元要是不懂事呢?”
  老太监也眼睛眯了眯,闪烁着危险的光芒,道:“他要是不懂事,那他前任做的事情,就都推到他头上,这件事当时出面的,就是前任的太原府尹!”
  朱审烜脸色也动了动,喜色道:“还是公公高明,这就不怕黄承元不听话了,我现在就去太原府走一趟,看看他如何说!”
  “不!”朱审烜刚一动,老太监就冷声道:“咱们不动,看着黄承元怎么做。他要是做不好,就等着背锅!”
  朱求桂笑着站起来,道:“就依公公说的,咱们王府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那几个都察院的也不用去打点了,有他们来求本王的时候!”
  朱审烜心里大是开心,老太监也躬着身,笑而不语。
  太原府,除了上告的的村民,太原府,都察院一行,当事方晋王府都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太原府外,十里驿站。
  魏钊坐在那,十几个锦衣侍卫林立的站在身前。
  一个侍卫手里拿着一道奏本,如果黄承元等在的话,赫然就会现,这就是他们写的那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
  “大人,在太原府出来后,都察院的奏本就被掉包了,不过咱们又给偷了回来。”一个侍卫得意的道。
  魏钊嗤笑一声,道:“晋王还以为自己多聪明,不知道咱们盯了他有多久!原模原样的到京城,另外,通知魏公公。”
  “是大人!”
  魏钊做完这些,拿起桌上的刀,站起来道:“走,咱们是应该给黄大人早点事情做了。”
  “是!”
  十几个人,明刀明枪的出了驿站,直奔太原府。
  山西离京城也没有多远,加上有魏忠贤的飞鸽,奏本还没有到,朱栩在宫里已经知道了消息。
  御花园。
  朱栩在晃悠着秋千,躺在那望着天空中泛白的云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