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95部分在线阅读
朱栩转向傅昌宗,道:“傅阁老,你怎么看?”
傅昌宗是朱栩的舅舅,十多年的股肱之臣,外界眼中的‘帝党’领袖,在座的四人,更是赤裸裸的帝党。
加上靖王,汪乔年,内阁八个人中,六个是帝党!
傅昌宗见朱栩开口问他,知道是有定案了,认真思索一番,道:“次辅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吏部,礼部倒是有,臣恭听圣训。”
在内阁,孙传庭虽然倚重‘帝党’的力量,但随着威信日增,加上朱栩的信任,已经有压制帝党的迹象,傅昌宗等需要顾忌孙传庭的态度,话语多有保留。
朱栩也不为难他们,拿起茶杯,随口的道:“听说,外面不少人认为孙阁老改革过急,希望你们或者朕来制衡一下,让他慢一点,你们是怎么看的?”
孙传庭这一年的动作,不止是外面议论纷纷,内阁六部压力一样极大,尤其是孙承宗的退隐,其实也是这种情形下不得已的选择。
连孙承宗这样的四朝元老,执掌大元帅府的军方巨擘都要避退,可以想见,孙传庭的改革有多么急躁,多少人的利益被损害,又有多少人为之惴惴不安。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身在内阁,自然更为清楚,齐齐皱眉,不知道如何开口。
孙传庭的改革计划来自于朱栩,这样的急功近利没有被阻止,说明朱栩是默认,甚至是支持的,他们能怎么说?
但是,孙传庭的改革太快了,别的不说,就说明年就要对县一级的官员进行大规模的调换,这样很可能会让地方不稳,出现大乱子。即便不出乱子,想要这些人掌控地方,也不是三两年就能做到,何况还要他们推行田亩,户籍等改革,地方还不知道怎样反弹……
这些阁老们心事重重,忧虑不已,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他们不说,朱栩也能猜到,抱着茶杯,缓缓转动茶盖,道:“孙首辅,行事看似急躁,却从不会打无把握之仗,他的周全,缜密,细致,你们或许还没有感觉到,不着急。你们在内阁,该说的说,该做的做,无需顾及朕。内阁不能心存芥蒂,不能互相扯后腿……这些老生常谈朕就不多说了。关于这些空缺,除去你们商定的李邦华调任户部侍郎,吕大器调任礼部尚书,阎应元调任兵部侍郎,钟阳生调任税务总局局长,顾炎武调任礼部郎中,秦政益,魏学濂,孟兆祥调任商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
四个人听着朱栩的话,神情略有差异,旋即又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这些人事安排,倒是没有出格,资历,能力都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阻力。
只是,那些上蹿下跳,拼命跑官的人注定要失望了。
第1451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
孙传庭对于朱栩的安排,没有意义,实则上,朱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新政’。
孙传庭这个臣子,严格来说,是他的亲密盟友。
孙传庭回来后,连夜入宫,与朱栩面谈。
孙传庭对于这位老谋深算的皇帝,没有什么隐瞒,直言道:“皇上,关于次辅,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臣也不想被掣肘,吏部也是这个想法,至少两三年内,还请皇上允准。”
朱栩给他续了杯茶,笑着道:“我们君臣所做的事情,要么名垂史册,万古流芳;要么功败垂成,遗臭千年,咱们是荣辱一体,所以,有些话,不必忌讳。”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知道他是默认了,心里微松,神情没有因为朱栩的话丝毫放松,道:“臣刚刚去城外,纵然有番薯等补充,但灾情日重,民心渐颓,臣觉得,不能再等了。”
大明的灾情已经进入最严酷的时期了,从南到北就没有好年景,大部分百姓是堪堪果腹,夏有大旱,冬有大雪,年年都是毫无希望的期盼与等待。
大明朝廷这些年做了太多的事情,虽然是在应对灾情,却也平摊了大明多年的底子,事态越发严重,朝廷也渐有疲惫之状。
朱栩端起茶杯,示意他喝茶。
孙传庭躬身,拿起茶杯,陪着朱栩默默的喝茶。
朱栩抱着茶杯,神情不动。
孙传庭着急,他何尝不着急,这些年他准备了那么多,可到了最关键时刻,还是感觉困难重重,压力如山。
孙传庭看着朱栩,一样没有再说话。
他是实际的执行者,最能体会其中的艰难,现在是他们真正考验的时候到了。
朱栩沉思半晌,道:“人事的任命,朕就做到这里,其他的事情,你来。孙阁老想退,也是给你腾出空间。你明天去见见孙阁老,好好谈一谈。秦良玉未必能镇得住军方,卢象升,熊廷弼,杨嗣昌这三人,必要的时候,朕会让他们站出来支持你。现在纸币已经普遍被接受,皇家银行储备银可以动了,朕会让傅涛进行大规模流转,明年起,会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特产出现在神龙府以及下辖的四个县,每年大约能释放出五千万白银,外加赋税以及其他收入,每年会有超过七千万两给你使用……集中精力处理吏治以及田亩的事情,这两件事做好了,其他的都能迎刃而解……”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神情微动,道:“皇上,这样是否会对国内有大影响?”
明朝的经济现在是很脆弱的,要是释放出太多的纸币,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栩笑了笑,道:“没事,朕亲自操刀。明年的计划,做好了?”
既然是朱栩亲自操刀,孙传庭自然没有意义,眼前这位陛下,虽然爱搞大事情,却从来没有崩盘过。
孙传庭放下茶杯,道:“是。目前已经拟定了三百人的名单,大部分是政院毕业的,都在典吏,县丞的位置上磨炼两年以上,担任知县,应该可堪一用。臣计划从北到南,由京城开始,向南方推进,用两年时间完成替换。两年后,能收的地就会收的差不多,可用一些特殊手段,继续收购,在五年内,完成六成左右的收购,边收购边丈量,后年就可以进行分配,臣已经命幕僚司在研究具体策略,预计明年中能拿出具体的细则来……”
朱栩默默点头,道:“你做事,朕放心。没事的话,不用来乾清宫回禀。”
这句话,就等于授予了孙传庭莫大的权力,真正的要一手遮天了。
孙传庭起身,神色平静从容,抬手而拜道:“臣去了。”
朱栩点头,孙传庭转身离去。
不远处的刘时敏抱着手,微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一般。
乾清宫的事,向来是机密,外人难觅仔细。
后人研究孙传庭掌权这段历史,主要的资料就是刘时敏晚年撰写的《酌中志》,其中这样述说这一次的君臣会面。
‘庭困新政,求于御前,寥寥数语,帝曰可,庭曰是,乃退,大事果成。’
只有短短二十一个字,谁也无从猜测他们到底讨论了什么。
但从这一天起,孙传庭气势滔天,首辅之权,冠盖古今。
这些都是后话,孙传庭出了宫,回到内阁,幕僚司飞出了几十个信鸽,奔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这是给各地巡抚的,要求他们年底前进京,召开四年一度的扩大会议。
这一道命令出去,全国都为之一震。
无论是谁,都能预料到,坐上首辅宝座,权势熏天的孙首辅,要更进一步推动‘新政’了。
那样的场景,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地方的震动先不说,傅涛拟定的计划,不早不晚送到了朱栩的案头。
朱栩审批了三天,进行了连夜的修改,并且增添了诸多手段。
等再发到皇家银行,内部一番讨论后,傅涛带着一群人进宫。
因为有些事情他们也看不懂,只能当面求教于朱栩。
朱栩与这些皇家银行多年的高管进行了数个时辰的讨论,直到深夜才放他们离开。
第二天开始,皇家银行就动了。
第一步,与皇家商贸集团,外事院等各部门进行沟通,然后上禀内阁。
第二部,傅涛亲自宴请在京的各国驻明使臣以及藩国使者,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雄伟计划。
这个计划名字叫做‘共荣’,大概意思,就是大明将动用三亿现银,一亿纸币,与友好国家进行贸易,互通有无,而大明主要是主要购入方。
总共四亿白银,这些使者听到后,眼睛都红了。
别说沿海的小国家,哪怕是西班牙,奥斯曼这样的国家,四个亿也绝对是天文数字。
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或者阶层是不缺银子的,纷纷吵嚷着,与傅涛打听着详细计划。
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外事院等在京城,神龙府两地与各国使臣,贸易代表等,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谈判。
以粮食为主,鱼类,肉类,甚至是活物都在交易范围内,凡是明朝需要的,都大力收购,价格甚至上浮到三成!
同时,这些交易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比如海上的安全协议,商船航行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等等都在紧张谈判。大明购入的同时,自然也有输入,并且要求所有货物由大明船只运送,交易使用大明官银或者纸币等等。
条件并不算苛刻,总体来说,大明是相当‘吃亏’的,因此各国反应相当强烈,哪怕嘴巴再小,也想在这个四亿两上狠狠咬上一口。
由皇家商贸集团出面,与二十二个国家,藩国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两万万石粮食的购买协议,其他的购入名录就更为复杂了,多达数百条。
同时,皇家商贸集团还向国内下了一亿白银的订单,深深的刺激了大明整个商业阶层。
随着这个庞大的计划的启动,不止激活了国内的商品经济,与国外的商贸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皇家商贸集团,皇家银行,联合舰队,无数的商船开始迅速的扩张,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1452章
制衡多尔衮
大明朝廷,朝内到外,‘新政’在一声声质疑纷扰中,按部就班的前进。
尽管时不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孙传庭的掌舵下,还是有条不紊的向前走,按照既定计划,走的是越发稳健。
绥海省,江户。
多尔衮陪同着张国维,走在江户城外的新兵营,一边看,一边‘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