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265

  被朱栩这么一问,林日瑞有些不知所措。
  朱栩自然知道,这不是林日瑞安排的,走了几步,斟酌着道:“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这是好事情。在学校里,要百花齐放,要百家争鸣,不能搞一言堂,罢黜百家这种事,在学校内可能再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对儒家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不容挑战的。
  朱栩这些年对儒家的挑战也不止一点半点,对于这种事,尤其批评了不知道多少次。
  林日瑞虽然是儒生,却也不会有多大抵触,只当朱栩是给他台阶下,尴尬的陪笑称是。
  朱栩心里记下这件事,转头看向卢象升道:“明天启程去云南,在广东停留两天。”
  卢象升抱拳,道:“臣领旨。”
  朱栩又转向林日瑞,道:“晚上,朕会与福建大小官员一起用膳,咱们聊聊天。”
  哪里有皇帝没事跟下面人聊天的,林日瑞神色微紧,道:“臣遵旨。”
  在朱栩与福建官员晚宴的时候,京城的各部门一样忙的热闹。
  一只信鸽不知道从哪里飞来,落入大元帅府。
  负责信鸽的人将信取下,如惯例送入信房。本来平静的信房一阵紊乱,快速送入密室,翻译而出,又奔入秦良玉班房。
  “副帅,陕西的急信。”一个女将带着一张纸墨未干的纸,快速进来。
  秦良玉近年在京城,虽然忙碌,总比军中轻松些,身体好了不少,闻言抬头,伸手接过来,扫了眼,顿时剑眉一动,道:“又有民乱?”
  女将道:“是,看样子,应该是那个张献忠,目前规模不知道,但陕西既然报信,怕是不小。”
  秦良玉神色平静,若有所思一阵,道:“你通知军情处,立即查清楚,我去见元帅。”
  “是!”女将应声,转身出去。
  秦良玉看着这封密信,思忖一阵,起身去见孙承宗。
第1438章
烽火再起
  孙承宗正在审阅这一年的军队改革计划,见秦良玉进来,放下笔,道:“出什么事情了?”
  显然,孙承宗之前已经听到外面动静,秦良玉没有废话,递过密信,道:“陕西又出乱子,看样子还不小。”
  孙承宗接过来,看了眼,没有在意,顿了一阵,道:“前一阵子,军情处密报,说从江南,有钱粮大规模的汇聚向陕西,看似合理,但透着怪异,有几个出处还查不到。”
  秦良玉听着孙承宗的话,不由微怔,道:“元帅的意思是?”
  孙承宗放下这封密信,道:“这件事是内阁‘新政’引起的,警备总部那边应该有能力处置。”
  警备总部前身是兵部下辖的各地总督府,孙传庭改制,将它改为隶属内阁的警备总部,分为四级,总部,地方三级,每个省警备兵力至少一万。
  陕西的地方比较特殊,现在还是农庄制,警备略有不同,但应对一些盗匪当是很容易。
  秦良玉会意,陕西移民出来最多,现在剩下的人口,可能不足三百万,地广人稀,又被集中起来,若要出大乱子,根本没有条件,算不上民变,最多是一些土匪流寇,凭借当地警备厅的兵力,轻松可以弹压。
  秦良玉沉思片刻,道:“这封信,是否要转递到内阁?”
  孙承宗道:“转一下吧,再告诉熊廷弼,让他注意一下。”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做了西方战区大都督。
  秦良玉道:“好,我去见一下首辅。”
  孙承宗微微点头,有些疲惫的拍了拍肩膀,看了眼外面,摇了摇头,继续低头看着。
  秦良玉走了一圈内阁,孙传庭看着秦良玉递过来的密信,面沉如水,眼神里闪烁着怒光。
  待秦良玉走后,召集内阁众人过来。
  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都在,一个个脸色一样不好看。
  周应秋冷笑一声,道:“还是有些人不死心,看来这次流放的还不够!”
  沈珣连忙阻止,道:“江南这一次已经有些伤元气,再继续下去,于国不利。”
  江南被轮番清洗,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着实有些伤害。再继续,就要影响国本了。
  孙传庭自然没有打算将江南真的血洗一遍,那后果太严重,目光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神色冷峻,道:“孙阁老那边既然转过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到达民变,需要军队镇压的程度,命陕西警备厅调动,扫灭匪寇就是。”
  孙传庭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就按傅阁老的意思办。对了,关于农庄制,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农庄制是李邦华在朱栩授意下建立的,主要是为应灾,暗地里的目的就是防止大规模的民变,现在陕西人口稀薄,灾情可控,按理说,可以进行划分土地等工作了。
  周应秋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李邦华做的,太子册封大典后,李邦华将调回京,任户部侍郎,到时候,还得让他去收尾。”
  赵晗顿了顿,道:“现在放开,是否有些早了?‘新政’今天已经引出民变,如果放松,怕是乱子更大。”
  孙传庭面无表情,片刻道:“嗯,这件事先放着,等李邦华进京,我再与他谈一谈。”
  众人没有意见,陕西的事情算是处理完,傅昌宗便道:“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在全国各地买下田亩超过两千万亩,已经上报户部,请求拨款,他们无法继续垫资了。”
  孙传庭听到银子就皱眉,工部那边提前拨出去近千万,用来继续工部停滞了几年的工程,并且还规划了数个大工程。
  其他的,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眨眼睛就干了。
  但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垫资,是出于对内阁的信任,更多的怕是乾清宫的面子,不说皇家商贸集团是否真的没银子,顾及背后的朱栩,孙传庭也不能继续要求垫资。
  孙传庭抬头看着傅昌宗,道:“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傅昌宗道:“赤字八百万,这还是削减各部门,各地预算后的结果,下半年官员的俸禄,现在还没着落。”
  孙传庭神色不动,心里有一丝不耐。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从皇家银行那边拿钱,因为是‘借贷’,是有利息,要还的。
  对于恨不得将一分钱掰开两半的孙传庭来说,利息是一笔大数字。
  “我来想办法,让皇家商贸集团那边不要停,做好计划,银子很快到位。”孙传庭道。
  傅昌宗猜测孙传庭可能要从皇家银行借钱,也没有多言。
  沈珣道:“礼部那边的编撰的《景正改革纲要》、《儒言正说》、《景正改革二十八注》等已经成文,我打算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公开刊印。”
  孙传庭这次展颜,道:“恩,草本先拿过来,我们先看看,议会那边再审议一下,确保没有漏子。”
  “好。”沈珣道。
  不等他们再说,孙传庭果断的道:“离年中还有时间,诸位找个时间,再去地方走一走,盯着他们,催一催进度,压力不能全在内阁。”
  众人接二连三的点头,这一年内阁对‘新政’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地方上也终于不再做缩头乌龟,这民间自然是沸反盈野,几乎是全民反对,压力不是一点半点。
  但陕西的事情,远没有他们预计的那么简单,没过两天,陕西的紧急信鸽再次飞入帅府。
  震动了孙承宗,秦良玉等人,不得不出大元帅府,来到内阁。
  孙传庭目露厉芒的盯着这封密报,冷声道:“也就是说,陕西警备厅出动了两百人不但没有剿灭匪寇,还全军覆没?”
  秦良玉面色凝重,道:“从这封信来看,这群盗匪没有向以前一样进攻府县,而是在偏远的村落流转,攻击农庄,继而聚集更多的人。警备厅不熟悉农村地形,被埋伏,全军覆没也不奇怪……”
  孙传庭看着信上,匪徒口号‘重分田亩,不做官奴’八个字,神色冷漠。
  这八个字,是专门针对农庄来的,对于这些失去田亩,依托庄园生存的百姓来说,极具诱惑力,加上对实物,衣服等分配的不满,出入行动的限制,这些百姓很可能会被擅动,成为乱民,在陕西成星星之火,再次燎原。
  孙传庭盯着一阵,抬头看向孙承宗,秦良玉道:“已经裹挟数千人了?”
第1439章
诏安
  孙传庭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善,秦良玉平静点头,道:“怕是可能会蔓延到四川,山西等地。”
  孙传庭倚靠在椅子上,目光一阵闪烁,旋即沉声道:“帅府先不用动,只是出现了几千人的盗匪,算不上民变,还用不着大动干戈,我会命警备部协调处理。”
  孙传庭这几句话,就是将这件事定性为‘盗匪成乱’,而不是‘民乱’。‘民乱’是最严重的谋逆事件,需要军队镇压。‘盗匪’就是属于‘刑事犯罪’,分量骤低,只要内阁出手就行了。
  秦良玉心里担心事态扩大,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倒是能明白孙传庭面对的压力,如果闹成民乱,朝野的反对声会再次起伏,对‘新政’凭添阻力。
  “也好。”孙承宗沉吟片刻,道。
  孙承宗既然这样说,秦良玉自然没有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