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265

  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仇恨怨怒,随着周应秋的声音落下,也是落地成真,再无更改的可能。
  读完这些,周应秋又拿出第六道,这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
  第六道,则是表达了大明的责任,圣旨里明确表明了,朝廷将在改名绥海省的倭国未来五年投入超过一亿两白银的钱粮,用以赈灾,补贴农民,修河通衢,修路筑桥等一切民生事项……
  这道旨意,惊动了在场的几乎所有人,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松平信纲等人,都面露惊色,一亿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明朝,这是要干什么?
  但多尔衮转瞬就明白过来,依照京城那位皇帝雁过拔毛的脾性,怎么可能会给倭国这么大的投入,这些话,只是官面的鬼话,还不知道他已经打算好怎么剥削倭国!
  即便如此,多尔衮心头还是最沉重的,一点开心都没有。
  他到底是被留在了倭国,哪怕是周应秋已经明确告诉他,着只是暂时的,但他还是失去了安南,失去了金边,这个倭国,最多三年,他也会失去。
  明朝是不会给他机会坐大的,只是要他做一把刀,一瓶冲锋陷阵,开疆拓土,平定祸乱的万金油!
第1404章
孙传庭施压
  景正六年,十月二十五。
  今年的雪来的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大,不止是京城所在的北方一代,连南直隶都罕见的下起雪,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但这些阻挡不了孙传庭等人的热情,孙传庭,靖王张秉文等在江苏巡抚陈奇瑜等一干要员的陪同下,正在参观皇家博览馆。
  陈奇瑜跟随着孙传庭身旁,热情的介绍道:“阁老,这里分有三大展馆,四十八小馆,从夏商周开始,历朝历代的古董字画,珍稀古籍,奇珍异宝等等,依次排序,遍布整个馆藏……”
  孙传庭等一群三十多人,正站着一个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物,一根根铁条穿梭,上面还有铁珠隐隐在滚动。
  陈奇瑜见缝插针,道:“阁老,这个是地动仪,是汉朝所铸造,历史千年,它能够预测地震,十有五六都是准的,皇家政院,工部的博士,工匠经常来观看,听说相当精致,机构复杂,他们一时半会也研究不透……”
  孙传庭背着手,伸头看了看,转头看向陈奇瑜,笑着道:“外面都说是奇技淫巧,不是正道,你们怎么看?”
  陈奇瑜等人一怔,不过反应很快,陈奇瑜接着道:“下官认为,为官者的正道是百姓福祉,不是读书。”
  他身后的一个官员旋即抬手,道:“阁老,下官认为皇上说的对,读书为做官,这是谬论。若是读书为做官,岂不是说做官是正道?一心做官,还读什么圣贤书?”
  孙传庭诧异的看了这人一眼,道:“我记得你,叫做秦政益?”
  这个正是杭州知府调任江苏参议的秦政益,皇家政院老三届的生员。
  秦政益抬起手,道:“下官正是。”
  孙传庭环顾一圈,又看着秦政益道:“继续说。”
  秦政益神色愤慨,道:“阁老,秦淮河上如今那‘不仕联盟’越来越大,成日里歌舞如豪,醉生梦死,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年!若说读书是正道,他们读书就是了,为何现在沉寂于酒池肉林?下官认为,朝廷当重惩,以警示后人!”
  孙传庭面露不悦,道:“让你说的是‘读书为做官’这个谬论,你扯这么多干什么!”
  秦政益脸色绷直,依旧抬着手,道:“其他大人官大,顾忌多不敢说,下官官小,不怕其他,大不了回家读书种地,还请阁老鉴纳!”
  孙传庭被他堵住了,转头看向身边的靖王与张秉文,道:“这是故意来扫我面子的?”
  靖王分明从孙传庭眼里看到了笑意,瞥了眼秦政益,道:“说的是实话,没事,咱们脸皮厚,挨得住。”
  孙传庭这才忍不住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转向秦政益道:“不要当我们都瞎了,只不过腾不出手罢了,再说了,要是那些所有人反对‘新政’的人都能在秦淮河上醉生梦死,我倒是愿意给出嫖资。”
  孙传庭说的轻松,但话题着实尴尬,不宜深究。
  张秉文见着,打圆场道:“这件事的根本,还是朝廷纲纪不伸,我们有责任,你们的也跑不了。”
  秦政益眼皮动了下,醒过神,抬起手道:“下官愚钝,还请阁老责罚。”
  陈奇瑜听出来了,连忙道:“诸位大人,咱们今天看展览的,闲话是不是待会儿再说?”
  孙传庭‘嗯’了声,道:“走。”
  陈奇瑜领路在一旁,飞快的解释道:“展览馆是面对所有人的,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哪怕是外国人也是一视同仁。展品囊括中外海内,古今往来,多达数万件。每天都有数百人来,各地慕名而来的更多,展览馆已经请示皇上,准备在各地开设分馆……”
  孙传庭走着看着,不时点头,很多东西,即便是他也大开眼界。
  这一看就是一天,孙传庭等人很是满意,临走前与陈奇瑜道:“倭国那边的嫁妆很是丰厚,除了真金白银,粮食外,还有众多的古物,到时候,我会请示皇上,给你们分拨出来,要大明所有百姓都看看。”
  这是记录秋千功勋的另一种方式,直接,暴力!
  陈奇瑜抬起手,连忙道:“谢阁老。对了,这牌匾是皇上亲手所提,还缺一篇序言,不知阁老可否辛苦一番?”
  孙传庭不的神色的看了他一眼,道:“再说吧,最近很忙,明天还得去贸易大会走走,要见不少人。”
  陈奇瑜道:“对了,下官想起来了,欧洲来了很多使者,官员,还有很多商户,由外事局接待的,都希望能够见一见阁老。”
  孙传庭道:“嗯,巩永固已经说了,明天安排一下,都要见一见,听说,单子很大?”
  陈奇瑜道:“魏良卿那边向我透露了一些,茶叶,瓷器,丝绸,布匹,玻璃等订单金额就高达五百万两白银,其他的香料,火器,船,甲胄等,可能超过千万白银……”
  孙传庭眉头一挑,道:“这是三天的,还是一年的?”
  陈奇瑜沉思片刻,道:“严格来说,只能是今天的订单,因为香料的生意很大,每年都是千万白银以上……”
  孙传庭对于神龙府的账目知道的并不详细,详细的,或许只有乾清宫知晓。
  孙传庭想了想,道:“听说,神龙府计划在多个地方建立这类这样的地方?”
  陈奇瑜道:“已经着手了,目前广州,天津卫,安南的神龙三个地方推进的最快,估计明年就能开始了。”
  孙传庭若有所思一阵,道:“你们南直隶要做好配合工作,不能拖后腿,明里暗里使绊子,对于那些反对声,要坚决的压下去!朝廷也会发布一系列政令,推动神龙府的发展,你们心里要有数。”
  陈奇瑜以为这是孙传庭对他的敲打,连忙抬手道:“阁老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
  孙传庭喝了口茶,道:“明天先见一见奥斯曼的特使,苏伊士运河必须要开,必须要掌握在我大明手里!”
  陈奇瑜看着孙传庭,道:“那特使,似乎一直想要购买我大明的舰船还有火炮,帅府那边在有意的卡着舰船,火炮更是没给。”
  这个孙传庭自然知道,无非是谈判的手段,道:“明天让巩驸马陪同,能谈成最好,谈不成也就算了了。”
  陈奇瑜听着这话奇怪,旋即领悟,道:“下官这就让人传过去。”
  孙传庭倚靠着椅子,看着陈奇瑜,淡淡道:“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在巡抚衙门向我、内阁解释南直隶的关于田亩,户丁的一系列‘新政’进度,足够了吧?”
第1405章
外交纵横
  陈奇瑜对于孙传庭的施压,面上除了苦笑,也别无他法。
  他来南直隶不足一年,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南直隶的复杂,尽管高层已经被清洗,改变,但中下层如同铁桶一般,油泼不进,石锤砸不烂,看着无形却又无处不在。
  这些话,他无法向孙传庭交代,只能默默承受。
  在孙传庭看来,这些地方大吏不仅身陷地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还很会明哲保身,畏首畏尾,却少足够的魄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他们只会原地踏步。
  他这次来,就是要将大明这块最难啃的骨头啃掉!
  南直隶,所辖的省域极大,包括了后世的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的绝大部分,是大明最精华所在,经济,文化也是首屈一指,大明的钱粮超过一半来自这里,朝廷的大小官员在天启以前更是占据一半以上!所以说,这里虽然是‘南京’,陪都,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中心。
  这样一个地方,想要改革,可以想见遇到的阻力。
  陈奇瑜从孙传庭的驿馆出去,转身就回巡抚衙门,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着如何向孙传庭解释南直隶的改革进度。
  这个时候,神龙府的酒楼,茶馆,歌坊一条街上,灯火如龙,亮如白昼。
  进进出出的不止明朝本地人,也有各种服饰的蒙古人,朝鲜人,倭国人,琉球人,安南人以及各种碧眼卷发的欧洲人。
  巩永固,薛正庆等外事局的官员,在这里来回穿梭。
  一个茶楼内,巩永固正与一个奥斯曼帝国的使者,谢礼姆对谈。
  这位谢礼姆是奥斯曼帝国皇室的成员,这次来是秘密的,一来躲开他们国内的争议,二来也是对西班牙进行保密。
  谢礼姆已经听到消息,明国的首相来了,如果不能与他们的首相完成谈判,他们的一系列谈判就会终止。
  谢礼姆看着看着巩永固,道:“巩大人,我们的交易太过庞大与复杂,我还需向我国请示,还请先完成舰船的交易。”
  这些自然是翻译的话,在巩永固与谢礼姆边上,各有一个翻译。
  巩永固神色从容,道:“贵国付了定金,舰船已经在建造,一百艘战舰,一两年也建不完,若是再配备火炮,再帮你们训练,三五年都算是少的,殿下何必着急。”
  谢礼姆看着巩永固,见他气定神闲,碧绿的眼睛眨了眨,道:“我知道贵国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天灾,我们愿意再提升价格,并且以粮食直接兑换。”
  巩永固微笑,道:“殿下应该清楚我国的要求并不过分,贵国如此卡着,毫无诚意,也令我们担忧贵国的合作藏有其他目的。”
  谢礼姆道:“贵国与西班牙的关系才是我们忧虑的重点,我们与西班牙的战争已经持续几十年,我们希望贵国能够保持中立,但贵国与西班牙有同盟的条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