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265

  陆奥藩藩主,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是在田中一郎的陪伴下,进入巴达礼大营的。
  天色还未亮,一切懵懵懂懂,伊达政宗黑帽遮头,穿营过寨,来到巴达礼的大帐前。
  所过之处,都是严禁的巡逻,一举一动,整齐划一,毫无紊乱。
  田中一郎面色凝重,站在伊达政宗身后。
  伊达政宗透过帽子,看的分明,尤其是那些摆列整齐,擦的雪亮的大炮,让他眉头紧皱。
  “请。”在他身边,一个蒙古大汗,以别扭的汉语说道。
  伊达政宗收回头,默默点头,进入大帐。
  伊达政宗学着明人的礼节,抬着手,道:“伊达政宗见过阁下。”
  巴达礼是科尔沁大汗,是大明皇帝的妻舅,可以说身份显赫。
  他有着蒙古人的豪迈,哈哈大笑站起来,走到伊达政宗身前,道:“藩主无需多礼,来,坐!来人,上酒,一定好,藩主是我的好兄弟,不能糊弄。”
  一旁的翻译连忙跟着在伊达政宗耳边低声解释,伊达政宗虽然听不懂蒙古语,但还是能感觉到巴达礼的热情,一张如松皮的老脸挤出笑容,道:“多谢阁下。”
  很快,卫兵端着酒菜上来,整齐的放好。
  伊达政宗坐在巴达礼下手,田中一郎站着,看着蒙古的烤肉,马奶酒,两人面色如常。
  巴达礼举起酒,看着伊达政宗,热情满满的道:“我很早就期盼藩主的到来,今日相见恨晚,来,干杯!”
  伊达政宗端起酒杯,道:“我也很想见阁下,请。”
  巴达礼朗笑着,一仰而尽。
  伊达政宗喝不惯,却面不改色的喝完了。
  巴达礼看着,一脸的佩服,道:“我喜欢爽快的朋友,藩主,你有什么烦恼,尽管跟我说,任何事情,只要我能办到,绝不推脱!”
  巴达礼说的爽快,仿佛伊达政宗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偏偏,两人才第一次见面,这时间不过一盏茶。
  伊达政宗双眼不动声色的眯了下,微笑着道:“幕府天怒人怨,人神共愤,我对天兵的讨伐,深感大义,奈何人老体衰,帮不上忙,颇为遗憾。”
  巴达礼脸上都是笑容,道:“藩主能有这样的想法,我非常高兴。现在,天兵已经攻占幕府四岛之三,更是攻破关门海峡,击杀幕府忠臣青山忠俊,攻破幕府,已经是指日可待,藩主莫要着急……”
第1388章
伊达政宗的投诚
  这话听着仿佛伊达政宗不是倭国之人,是无关的第三方一样。
  伊达政宗从容自若,道:“虽说如此,但幕府依旧不可小觑,在陆中,陆前等藩部署大军近十万,阻挡天兵南下,还需谨慎。”
  巴达礼脸上笑容收敛,道:“藩主,可有什么办法?”
  伊达政宗道:“我想知道,天朝对于新幕府,是怎么安排的?”
  巴达礼看着伊达政宗,顿了片刻,道:“按照朝廷的规划,是一将军,六大臣。如果藩主能有大功,我可以保证,藩主可以位列前三,藩国陆中,陆前,陆奥三国尽归藩主!”
  伊达政宗是从丰臣秀吉时代过来的人,最善于审时度势,见风使舵,听着巴达礼的话,没有立即说话。
  他很清楚,眼前的巴达礼不是表面这般,他的话,也不是最终的决定。
  但明军突然攻破关门要死,让他措手不及,并且本国岛已经有不少大名主动投诚,他要是晚了,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伊达政宗心里思索一番,道:“不知将军是何人?”
  巴达礼神色不动,忽然道:“不管将军是谁,我都能给藩主撮合一门亲事。”
  伊达政宗看着巴达礼,又看了眼他身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道:“这是我联络的二十一个大名,他们均愿意协助天兵,消灭幕府,还政于天皇。”
  巴达礼看着伊达政宗,似乎听出了他话里的味道,道:“此战结束,天朝在倭国最多驻军五万,其他的,悉数撤回,绝不多留一兵一卒,并且不会派文官进入倭国。”
  伊达政宗双眼微闪,道:“只留五万?”
  巴达礼道:“是,这是我朝大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绝不会假。”
  伊达政宗轻轻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道:“这是幕府七万大军的布置图,里面有很多人都对幕府不满,或有大用。”
  巴达礼听出了伊达政宗话里隐藏的意味,神色大振,道:“如果能大破这七万人,我向藩主许诺,将军下第一人,非藩主莫属,并且,藩主所牧守的藩国,无需赋税!”
  伊达政宗苍老的脸上皱纹更多,起身道:“在下十分仰慕天朝大皇帝陛下,不知何时有幸能够拜见一二。”
  巴达礼看着桌前的名单,地图,双眼灼灼,道:“消灭幕府,信任将军会带着六大臣前往京师,我相信陛下也会很高兴见到藩主。”
  伊达政宗抬起手,道:“多谢阁下。”
  巴达礼笑容满面,起身下来,拉着伊达政宗要喝酒,不醉不归。
  实则上,他们之前该谈的都谈好了,这次不过双方头头见面敲定,最后的一个形式。
  伊达政宗自然不能留下,幕府对他的见势非常严格,他不能消失太长时间。
  伊达政宗走了,巴达礼送他悄悄出营。
  等伊达政宗消失在清晨的雾色中,一个军情处的校尉站在他身后,道:“大汗,可以写信了。”
  巴达礼摸着大胡子,一脸红光,悠然神往的道:“你说,我的三万大军,能灭了这个幕府的七万大军吗?”
  校尉一笑,道:“大汗,你很快就会收到杨大都督的命令,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住,不能让幕府察觉。”
  巴达礼自然懂得,点点头,道:“好,走,回去写信。”
  伊达政宗带着二十多个大名的联名信,除了陆奥藩,还有其他藩国的,大大小小,若是利用得当,绝对会是一大助力。那封布置图最为关键,洞悉了幕府的布置,应对就简单多了。
  巴达礼的信飞速的传出,奇怪八折的转向对马岛,传递向杨嗣昌。
  倭国这边的巨变还没有传递到明朝的内陆,朝廷现在也是多事之秋,孙传庭的改革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不是朱栩,没有那么多手段,也没有足够的威信,大明的朝野越来越有找到了某种熟悉的味道的感觉,弹劾孙传庭的奏本是一道接着一道,并且越来越多。
  这些奏本,朝廷高层,或者说京城的相当罕见,倒是六品到三品的奇多,而且在野的更多,渐渐起了一种声势,似乎要将孙传庭推倒,不然不罢休之态。
  面对朝野的如潮攻势,孙传庭的应对很简单,那就算不管不问,只盯着他的改革。面对顽固的反对势力,尤其是懒政,不作为,胡作为,他不断的将这些人免职,送进大牢,为此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前一阵子更是将户部尚书张秉文的侄子,兖州府知府给免职,大理寺判处是:永久剥夺入仕权利,有期徒刑三年。
  这个真的是惊动了整个朝野,张秉文更是扛不住压力,主动要辞职,还是周应秋出面安抚,勉强留住。
  但内里的风起云涌,始终未停。
  内阁,小亭子里。
  孙传庭与傅昌宗对坐,二人喝了口茶,都是一脸疲惫后的感叹。
  孙传庭道:“不做不知道,我现在是明白了,毕阁老当初怎么会那般的束手束脚,坚持以稳为要了。”
  这大半年来,内阁是充足感受到了压力,若非有坚定的意志,怕也是早就妥协退让了。
  傅昌宗看着孙传庭的神色,耳边隐约的斑白,笑着道:“我倒是觉得,哪怕是张太岳复生,也不会比你做得更好。”
  孙传庭摇头,道:“张太岳知道和光同尘,我却做不到,我的下场,注定比他凄惨。”
  张居正最后的下场,就是被万历抄家灭族,棺材都挖开鞭尸,荣宠与结局,也可以算是千古一人了。
  傅昌宗不动声色的笑了笑,忽然道:“你对杨嗣昌怎么看?要动他?”
  杨嗣昌在对马岛两个多月‘无作为’,朝廷上下多有杂音,已经是人尽皆知。
  孙传庭摇头,道:“这件事自有皇上定夺,我无非就是用来转移一下他们的视线,秋粮收上来,准备一部分给帅府,对马岛可能还要战。”
  傅昌宗点头,道:“好。对了,夏天差不多过去了,秋高气爽,要不要请皇上回来?”
  孙传庭想了想,道:“你以内阁的名义写信给皇上。”
  回不回京由朱栩说了算,但他们这些臣子面上该做的要做到位。
  傅昌宗‘嗯’了声,没有再多说。本来就是出来透气的,不能再多说了。
第1389章
幕府使者的艰难处境
  大明朝廷内外风波激荡,如云如雾,外人根本看不清楚。
  德川明秀,酒井忠胜等来京师已经一个多月了,除了见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明朝高官他们一个没有见到,更别说朱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