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0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265

  张筠轻声道:“皇嫂刚刚来过了,留下了不少东西,还想着让臣妾带煓儿去慈宁宫住一阵子。”
  朱栩伸出一只手指让小家伙抓着,道:“嗯,你自己看着办,煓儿还小,今年的冬天又冷,不要冻着,惹着了,皇嫂有经验,多听他的,对了,国太明天来宫里吧?”
  张筠道:“嗯,娘亲会住一阵子,煓儿前一阵子咳嗽,娘亲很担心。”
  海兰珠的女儿的夭折了,这件事让整个后宫都心惊肉跳,生怕朱慈煓有个三长两短。
  朱栩给小家伙压了压被角,没有说话。
  张筠看着朱栩,欲言又止,好一会儿道:“皇上,臣妾听说,刘老将军病逝了?”
  张筠说的‘刘老将军’指的是刘岱,刘老太妃的堂弟,七十多岁的人了,没有熬过这个冬天。
  朱栩‘嗯’了声,道:“内阁那边已经安排丧事了,刘家一门忠烈,不能轻慢。”
  张筠抿着嘴角,轻声道:“是,老太妃不争名不夺利,刘家恪守本分,是当有所赏赐。”
  朱栩抬头看了她一眼,道:“听说朕让新建伯入翰林的事情了?”
  张筠没想到被朱栩点破,神情拘谨,小声道:“叔父捎信进来,让臣妾劝劝皇上,以国政为重。”
  新建伯王先通是皇长子朱慈烨的老师,他现在被点名入阁,不说他是否名副其实,单说这件事造成的一个朝野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引发的‘东宫之争’,都让一些人忧心忡忡,甚是不安。
  张筠的叔父张荣穘是皇家政院的副院长,这些年默默无闻,本身的能力也有待商榷,最多就是那种有点小手段,小能力,古板,守旧,偏偏野心不小的人。
  他这些话,或许是有为国政考虑,但是有没有为他侄女,侄孙考虑,就值得玩味了。
  朱栩伸手摸了摸摇篮里孩子的脸,抬头看着张筠,轻声道:“不用担心什么,凡事朕心里有数。我们做父母的,总归都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这样的话,朕是不信的。你也不要信,都是朕的儿子,朕在一天,他们就会相亲相爱,不会有同室操戈,祸起萧墙的事发生……”
  张筠听着朱栩的话,分明听出了另一个味道。她俏脸肃容,站起来,走到朱栩侧面,大礼而拜,跪在地上,道:“臣妾今世比皇上来的晚,但一定比皇上走的早,臣妾在前面,绝不敢让皇上等……”
  朱栩拉起她的手,将她拉到怀里,微笑着道:“我们夫妻一体,本没必要说这些,只不过,为了孩子们,做父母的,肯定要受些委屈;是君父国母,得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有些事情,得做给他们看……外面怎么看咱们不去管,心里得透亮。”
  张筠握着朱栩的手,语气平静而坚定,道:“臣妾明白。”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多说。张筠是个聪明女人,她能听到他含而不露的话的意思。
  过了一阵子,朱栩出了坤宁宫,在御花园漫步。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御花园都是雪,没什么花可看,或者说,朱栩没那个心情。
  “你们对新建伯的事情怎么看?”朱栩坐在一个亭子里,端着热茶,淡淡问道。
  他身前站着曹化淳,刘时敏二人,他们是乾清宫的大太监,朱栩最亲近的人了。
  曹化淳也不明白朱栩这么做的目的,只得含混的道:“为人父母,总归是操碎心的。”
  刘时敏倒是隐约能明白点什么,但是抓不到,只得道:“皇上,您还不到而立之年,外廷的大人们操心的太早。”
  太早?
  朱栩摇了摇头,大明皇帝,有几个长寿的?突然驾崩的还少吗?不说远的,光宗,熹宗都是如此。
  朱栩倒是微微点头,目光闪动的看着不远处的寒梅,好一阵子,淡淡道:“传旨,建明伯张荣穘,莠言乱政,离间君父,其心可诛,削去一切爵位,免去一切职务,回家自省。”
  曹化淳,刘时敏没有听到朱栩与张筠刚才的对话,听着面上大变,满脸的惊愕。
  张荣穘是当今皇后的叔父,皇后的娘家人,削了他的爵位,免了他的官,这是,这是中宫不稳了吗?
  中宫可是刚刚生下嫡皇子,这是要做什么?
  曹化淳,刘时敏两人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们被震惊到了。
  他们跟着朱栩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事,多少风浪,从来没有这样惊骇过,这一次,他们真的吓到了。
  宫外再怎么热闹,定然是影响不了国本,谁也翻不出浪来,但是宫内可以,一着不慎,江山社稷都将倾覆!
  一本二十四史,多少血迹斑斑,早已经证明!
  曹化淳,刘时敏即便心里惊涛骇浪,还是老老实实的让人去内阁传信,让他们拟诏。
  这些大人们刚刚被朱栩吓了一跳,这一次是惊恐了,不管还离开,没有离开的,齐齐准备来乾清宫,向朱栩陈情,要他收回成命。
  一时间,一直不起眼的张荣穘,成了大明的风暴中心。
  在他本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内阁拒绝拟诏,前往乾清宫陈情的路上,一道中旨直接下发到了皇家政院。
  这在政院内部自然引起了巨大震动,张荣穘到底是当今皇后的叔父,伯爵,外加有些学问,刻意装扮风度,这些年也主持了几次科举,可以说,颇有些影响力。
  他被‘莠言乱政’这样的理由削去一切,自然引来不少惊愕,继而是‘同仇敌忾’,要上书给他求情。
  但还不等他们准备好,中宫皇后娘娘亲自出宫,‘秘密’的见了张荣穘,由此张荣穘上书请罪,乖乖回家自省了。
  临走之前,他还深刻的剖析了一番自己,告诉亲近的人,说他确实是为了嫡皇子,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包括笼络他人,培植私党,甚至还贪污索贿,不止犯了纲纪,品德也有污点,这般已经是宽大,恳请大家不要为他说话,以免遭到牵累。
  张荣穘一番话情真意切,不但没有人觉得他是贪官污吏,反而引来了不少赞许,包括朝堂一些高官,都认为他‘品性原高洁,寒来更见澈’。
  原本围绕他的人,更加紧密,甚至还引来更多的人。
  同样的,皇后娘娘的‘性惠秉贤,长孙遗风’的风评也传遍京城,如水波荡漾,向着大明的四面八方。
  是夜,坤宁宫。
  一番运动后,朱栩搂着张筠,好奇的笑着道:“你是怎么劝服建明伯的,他就真的答应了,还说的那么情真意切?”
  张筠眉眼还是浓浓的媚意,抿着嘴,忍着笑,道:“臣妾告诉他,他要是答应了,就说服婶娘,让他纳妾。”
  朱栩眨了眨,旋即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好一阵子,道:“就这个?”
  “恩。”张筠笑着道。
  朱栩笑了一阵,搂着张筠,感慨道:“你这叔父倒也是聪明人,让他修身养性几年吧。有了这一次,朕,你都能省省心了。”
  张筠俏脸贴在朱栩胸前,轻声笑道:“只怕外廷那些大人们要睡不着了,还不知道要怎么烦皇上呢。”
  朱栩笑了声,道:“这些年,朕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怎么堵这些大人的嘴,看着吧,明天有好戏瞧。”
  张筠一怔,不由得抬头看向朱栩。
  朱栩感觉了一下体力,道:“再来一次?”
  张筠‘啊’的一声还没喊出口,大被就盖了上去。
  张荣穘被削爵位,本来不算多大的事情,这些年别说小小伯爵了,亲王被削,被杀的不知道多少。
  但张荣穘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宫皇后娘娘的叔父,类似于国丈,他被削爵,预示着中宫不稳,中宫不稳,预示着东宫不安。
  东宫事关国本,外廷这些大人们,哪里能安心。
  虽然有皇后安抚,张荣穘认了罪,事情算是解决了,但真正的隐忧还在。
  毕自严等内阁六部的大人们彻夜商谈,想要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一点办法。
  当今这位,不是你们写点奏本,或者去宫里堵一下就能迫使他答应他们的要求的。一个弄不好,他们灰头土脸不说,反而会让乾清宫的目的更加顺利的推进。
  过去无数事实早就证明了这一点,是以,毕自严等人现在是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想来想去,毕自严的目光落在傅昌宗身上,斟酌一番,沉色道:“傅阁老,这件事,还需你去说,想来,你的话,皇上多少会听进一点。”
第1225章
震荡不休
  傅昌宗答应了,毕自严等人还是心事重重,做完事情,都早早回家,消化今天带来的震撼。
  乾清宫那位,行事作风完全不同常人,他做一件事,必然是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不会给人下绊子,反对的机会。
  毕自严想不明白,朱栩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削掉张荣穘的爵位,完全没有道理……
  于他这样心思的人,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大致如此,却也做不得什么,只能等傅昌宗的消息。
  结果在傅昌宗还没有入宫,天明才迷糊睡过去的毕自严就被人给吵了起来。
  这是他的门生,不显山不露水,一直在给他做西席,教导他几个孙子,看着披着棉衣出来,满脸困倦的首辅大人,西席先生苦笑道:“不是我扰阁老清梦,实在是出事了。”
  “出什么事情了?”毕自严眉头一皱,脸色难看,白天积累了一肚子没消化,结果大晚上还来吵他。
  西席先生道:“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差不多有六十多人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早立太子,安定百官,万民之心。”
  毕自严难看的脸色都让变得冷肃起来,乾清宫的心思本就难测,要是被激怒做出什么事情来,他们就难以收场了。
  毕自严脸色变幻一阵,忽然道:“谁挑的头,张荣穘有没有在?”
  西席道:“他倒是不在,据说是政院的一些官员出的头,他们为张荣穘不忿,然后朝廷的一些官员随后跟了上来。学生还听说,张荣穘虽然被禁足了,但他的儿子在四处走动,劝说联名的众人放弃上书。”
  毕自严表情渐渐平静,他是环海沉浮的人,张荣穘这点收买人心的小伎俩哪里看不穿,但即便看穿了又能如何,张荣穘现在是得到满京城的同情,谁能说个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