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9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3147

  人头不见,却砍掉了对方的半张脸。
  “子瞻,赶紧进来!”
  “苏判官,敌军来了。”
  苏轼抬头,就见远处那些敌骑凶神恶煞的来了。
  卧槽!
  他拔出长刀,顺手一拖,然后转身就跑。
  “好刀法!”
  城门外面的两个军士大声叫好,苏轼不明所以,一阵狂奔就冲进了城中。
  他被带着上了城头,张方平欣慰的道:“公弼才来信说派你来秦州公干,你竟然来的这般快,果然够勤奋……”
  苏轼拱手道:“下官……侥幸。”
  他现在身体有些发软,若非是一口气坚持着,估摸着会瘫坐在地上。
  一个官员在张方平的身边低声道:“知州,那信使路上生病……耽误了五日。”
  尼玛!这苏轼和信使几乎是同时出发,信使在路上耽误了五日,可依旧先他而到。
  您竟然说他勤奋……
  羞煞人了啊!
  张方平的老脸一红,可对苏轼的欣赏却让他忽略了这个。
  “当年老夫在益州时,你爹爹带着你们来访,那时候的你跳脱,但那聪慧却让人咂舌,如今果然是长进了。”
  苏轼恭谨的道:“当年家父想让下官兄弟在蜀中应试,是您写信给欧阳公举荐,并给了盘缠,这才有下官的今日,不胜感激。”
  他郑重躬身道谢。
  益州就在后世的四川,苏家在眉山,也就是一个地方。
  “敌军来了。”
  一声叫喊打断了这次寒暄。
  苏轼靠近城墙,就见那些敌骑已经接近了,正在减速。
  突袭失败!
  “知州,他们是想突袭。可惜被苏判官给撞破了。”
  张方平点头赞道:“子瞻果然有勇有谋。”
  苏轼觉得自己的脸皮不薄,可依旧红了。
  他是误打误撞的遭遇了敌骑,然后引发了东城这边的戒备,让敌军的突袭计划失败了。
  张方平冷冷的看着敌骑减速,知道这是决定士气的时刻,就说道:“子瞻你先前的那一刀极好。这是和谁学的刀法?”
  “和沈安。”
  他探头出去看了一眼,就见先前被自己一刀砍在脸上的敌军已经倒在地上没了动静,而伤口竟然是在脖颈那里。
  护送他的军士赞道:“苏判官您临走的那一刀只是一拖,恰到好处的割断了他的咽喉,多一分会重,少一分会不致命,果然是好刀法。”
  苏轼一怔,下意识的道:“只是运气。”
  “学会谦逊了?好事。”
  张方平欣慰的道:“陈公弼说你太过骄傲,要敲打敲打才行,让老夫也伸手管教一番。可今日一见,老夫才知道公弼错了。”
  他拍拍苏轼的肩膀说道:“这等谦逊的年轻人,哪里需要敲打。”
  苏轼强笑了一下,心想我就是运气啊!
  长刀太重了些,于是就下坠,而恰好此时他拖刀,一拖就正好拉断了敌军的咽喉。
  “敌军开始后撤了!”
  这里的敌军不过是三千余人,用来攻打秦州城就是个笑话。
  “走,去西城看看。”
  苏轼跟着张方平赶回了西城,刚到城下,就听城头喊道:“防箭矢……”
  随行的军士一把把苏轼按在了城下。
  一波箭矢越过城头,然后栽了下来。苏轼计算了一下,若是刚才他不蹲着,怕是上半身会变成刺猬。
  对面蹲着的张方平笑道:“竟然是奔射?可见这里是佯攻,东城偷袭才是李谅祚的手段。此次偷袭失败,他定然会撤退,子瞻,你立功了。”
  苏轼欢喜的道:“如此可能出城追击?”
  这是个没见识过战阵的年轻人,一个军士说道:“苏判官,咱们的骑兵少,出城会被缠住,到时候不是追击,而是要被破城了。”
  就城中的那点骑兵,若是出击,那只有被追杀的命。
  苏轼这个战争小白尴尬了。
  “上去!”
  张方平等到了箭矢的空隙,猫着腰就往城上跑。
  苏轼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却发现自己压根没老张矫健。
  他想起了从汴梁出发前沈安的交代,让他每日闻鸡起舞,莫要在醇酒美人中熬骨髓。
  许久没操练了吧?
  苏轼带着这个念头冲上了城头。
  “趴下!”
  身后一个军士奋力飞扑过来,把苏轼压在了身下。
  苏轼被重重的扑倒在城头,浑身摔的剧痛。他正准备发怒时,箭雨来了。
  “这是奔射!留心!各自躲避!”
  苏轼奋力推开身上的军士,躺在地上刚喘息一下,就觉得不对。
  他摸了一下脖颈,把手拿到眼前一看,不禁有些晕。
  “他受伤了!”
  一个军士扑过来,苏轼抬头看去,才发现刚被自己掀开的军士肩部中箭,正在龇牙咧嘴的往下面爬。
  他是为了救我!
  瞬间苏轼就内疚了。
  “某背你下去!”
  此刻的苏轼还是一张白纸,他本能的觉得自己亏欠了这个军士。
  他抢过去,一把抱起了军士就往下面跑。
  张方平在看着,很是欣慰。
  “谁说子瞻倨傲的?让他来看看。”张方平赞道:“勇敢,还知道感恩,多好的一个年轻人啊!”
  转眼间苏轼又冲了上来,他从城垛间往外探头看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两万余骑兵有多少?
  触目之处都是!
  无数骑兵在视线内开始列阵,然后一波波的冲向城头。
  “箭矢!”
  那些西夏人就像是海水,疯狂的扑向了城墙,在接近城墙时,他们举起长弓抛射。
  箭矢飞了上来,苏轼赶紧低头,等箭矢过后,身后传来了倒霉鬼的惨叫。
  他再次探头出去,就见第二波骑兵已经来了。
  张方平蹲在城头上,看着箭雨一波波的袭来,就怒道:“神威弩何在?”
  有将领喊道:“知州,敌军还未攀附攻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