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3147

  沈安觉得这事儿怕是没好结果,他低声道:“西夏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若是遇到考教,只管说李谅祚会翻脸。”
  赵仲鍼笑道:“此话早就说过了,只是官家始终视西夏为叛逆,给了岁币更是奇耻大辱,再开榷场的话,那不能忍,所以就拒绝了。”
  竟然是这个原因?
  沈安一直以为大宋禁榷是想限制西夏人的发展,没想到竟然是为了这个。
  西夏地处西北,各种物资无法自给自足。人活着就是衣食住行,失去了榷场,他们连布料都没有。
  所以西夏才这般好斗,不是和番人就是和大宋。一句话,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战斗的路上。
  “果果可乖吗?”
  赵仲鍼突然问了一句,沈安的心中马上就警钟长鸣。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赵仲鍼一眼,说道:“不大乖,很是跳脱。”
  你别想对我妹妹动心思,否则哥收拾你。
  赵仲鍼哦了一声,说道:“宫中有些小玩意,浅予她们记着果果没有,就准备了些,你晚些带回去吧。”
  不是动心思就好。
  沈安带着一个箱子出宫,回到家中时,果果正在厨房门口蹲点。
  她倚在门边往里看,身边的花花也吸吸鼻子,还摇晃着脑袋,显然里面是在做美食。
  沈安笑了笑,提着箱子去了后院。
  杨卓雪正在伏案午睡,一头青丝落在案几上。沈安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做衣裳。
  衣裳是嫩黄色的,看来是给果果做的。
  沈安悄然出去关上门,然后去了书房。
  “石头记啊!”
  他已经断更许久了,杨卓雪也时常询问,最后心灰意冷,就当他不写了。
  好歹来一回吧。
  沈安慢慢回忆着情节,然后增减……
  “郎君,有人进谏,说是重开和和西夏人的榷场。”
  沈安继续奋笔疾书,“去打听一下。”
  一回还没写完,陈洛又回来了。
  “说是再不开榷场,西夏少了许多东西,肯定要来袭扰大宋。开榷场对大宋有好处,西夏人也会收了野心,这是两边都有好处的事……”
  “官家和宰辅们不会同意。”
  沈安摇摇头,觉得这就是个死结。
  “后来如何了?”
  沈安丢下笔,起身道:“问你也不知道。”
  陈洛挠头道:“郎君,此事怕是要宰辅们才知道。”
  “某去问张八年。”
第572章
猥琐的乡兵
  张八年依旧是阴森森的模样,不过看多了之后,沈安觉得他比那些正常人和气多了。
  “你来的正好。”
  张八年坐在屋子里,下面站着几个手下,气氛有些紧张。
  “找某有事?”沈安自己找了椅子坐下。
  气息有些阴森,而且还有些潮湿。
  沈安不知道同样是在皇城里,为何皇城司就会潮湿。
  在这里待久了会短命!
  沈安坐下后,张八年看了他一眼,说道:“官家今日和相公们议事,就担心一个,西夏人后续会选择软弱还是强硬。”
  沈安淡淡的说道:“战争!”
  那几双眼睛都从张八年的身上转了过来。
  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密谍头子,所以听了沈安的结论后,有两人微微摇头,一人嘴角翘起。
  张八年单手搁在茶几上,半转身看着沈安,深凹的眼中鬼火幽幽,“他们说李谅祚年幼,无法掌控朝政,开战就是在冒险,所以李谅祚不会行险。”
  沈安笑了笑,说道:“可从未有年幼的帝王,登上了那个位置就能让一个天真的少年变成野狼……李谅祚都有儿子了,某无法理解他们怎么还会认为李谅祚年幼……而且从诛杀没藏讹庞的事情里就能看出此人的心思稠密,手段狠辣……”
  张八年微微眯眼,说道:“有人说西夏内部矛盾重重,李谅祚难以驾驭,开战弄不好就会出大事。”
  “鼠目寸光!”
  沈安的话引发了不满,那几个密谍头目的目光中多了些阴冷之色。
  张八年淡淡的道:“还请说清楚何为鼠目寸光。”
  沈安说道:“西夏国中的矛盾越多,李谅祚就越有可能开战。他会借着开战来凝聚人心,顺带还能坑了对头……临战时,有无数种手段可以让自己的对头实力大损。”
  他看着那几个密谍头子,说道:“密谍不但要学会打探消息的手段,更要知道对手的心思,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那几人双拳紧握,看模样若非是有张八年在的话,就要准备动手了。
  张八年看了这几人一眼,然后说道:“某以前不知道王雱的毒舌从何处来,此时方知道,就是和你学的。”
  沈安愕然,然后满肚子委屈没法说。
  张八年反击成功,打击了沈安的嚣张气焰,但事情却有些让人头痛,“你这也只是臆测。”
  沈安平静的道:“且拭目以待。”
  李谅祚从不是省油的灯,从勾引表嫂开始,这个半大孩子就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这样的西夏国主,大宋方面竟然认为他年少,胆子不大,这不禁让沈安想打人。
  “皇城司准备去打探西夏使者的动静,想探出李谅祚的意思,可……”
  张八年冷冷的道:“可先前赵仲鍼说邙山军中的斥候无双,在官家面前说皇城司不及他们,官家不知是怎么想的,说是让两边都出动试试。”
  赵仲鍼突然夸赞邙山军,这大抵是坦诚相待,把邙山军的内里告诉赵祯,表示没有什么猫腻。
  区区三百余人的邙山军也无法威胁皇城的安全,所以他的忧虑有些过头了。
  那么赵祯让邙山军出手是什么意思?
  沈安沉吟了一下,张八年冷冷的道:“官家是想看看邙山军的本事,若是好,以后可以扩大些。”
  扩编吗?
  沈安知道在赵祯期间大抵等不到机会了,但有一个好开头也不错。
  他抬头微笑问道:“怎么比试?”
  张八年说道:“当然是分批潜入。但有个问题,造假……”
  沈安正色道:“此事关系到大宋的未来,谁敢造假,死不足惜!”
  这个表态很给力,张八年点头道:“某信你,如此就准备吧。不过……”
  他看了看下面的手下,有人说道:“恕某直言,邙山军或许杀敌的手段高超,但在潜入打探消息上,皇城司能让你们绝望。”
  几双眼睛中多了傲色,皇城司从不肯低于人下,只是因为被压制,所以才选择了蛰伏。
  现在竟然有人要来挑战皇城司的本事,那没啥可说的,让他们颜面扫地才是王道。
  沈安起身道:“邙山军中有三人懂西夏语……”
  “都是商人子弟,跟随父辈和西夏人做过生意。”
  张八年并不是在炫耀皇城司的情报能力,而是在隐隐的告诫沈安。
  邙山军的情况皇城司一清二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