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3147

  “蘑菇味道鲜美,可却太素了些,最好用猪油炒,这样鲜美有了,也不会生涩。”
  简单的放些盐就起锅,随后就是一条鱼。
  沈安制作了浇头,同时蒸了鱼。
  稍后鱼出锅,把浇头覆盖上去,然后淋热油。
  嗤拉,香气四溢中,沈安听到了脚步声。
  “不和你嫂子玩耍了?”
  身后蹑手蹑脚的果果嘟嘴道:“哥哥怎么知道我来了?”
  “就你嘴馋,做好就知道你该来了。”
  早饭时,杨卓雪还有些拘束。
  沈安三两下吃完,随后起身道:“咱们一家人……以后放开些,自在些。”
  杨卓雪低头嗯了一声。
  果果自告奋勇的道:“哥哥,我会和嫂子玩。”
  “好。”
  新媳妇的融入需要时间,但沈家却多了人气。
  陈大娘急匆匆的来了,见沈安出来,就低声道:“郎君放心,奴保证让娘子开怀。”
  她笑的有些暧昧,沈安干咳道:“稍后你给她说说家里的人,让她心中有数。”
  “是。”
  沈安到了前院,就见赵仲鍼和折克行在对练。
  赵仲鍼手持木刀在劈砍,折克行单手持刀格挡。
  沈安就在边上看着,赵仲鍼气喘吁吁的结束之后,见他站在边上发呆,就挑眉问道:“安北兄,以往去青楼你都不肯和那些女人亲近,昨夜……可扬眉吐气?”
  沈安马上就追杀,两人在前院绕着跑。
  这里在欢笑,稍后的朝会上却冷冰冰的。
  “雄州的消息,当地出了一股贼人,四处劫掠,杀人掠货……”
  赵祯面无表情的道:“韩卿说说。”
  韩琦白胖的脸上多了怒色,“雄州那边说贼人有百余骑,一击即走,从不逗留,所以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
  曾公亮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下意识的道:“陛下,难道是报复?”
  赵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韩琦说道:“人数一百余,而且就在雄州游走,不肯深入。若是贼人定然是抢一把就跑了……”
  欧阳修觉得辽人真的不讲究,“输了就输了,辽人大约是觉着被邙山军纵横南京道丢人,所以就派人来回击。只是……榷场没事吧?”
  赵祯摇头,大家心中就有数了。
  雄州什么地方值钱?
  榷场!
  那里有无数金钱和货物,那些人若是敢抢一把,绝对会成为暴发户。
  可谁若是敢抢榷场,那就是宋辽两国的大仇人,两国一旦联手,北方就是禁地,再厉害的贼人都无从遁形,会死的很惨。
  “是辽人。”
  张八年来了,送来了最新的消息。
  “有人见到过那些人,听到他们说话……是辽人。”
  事情清楚了,赵祯恼怒的道:“辽人心胸狭隘,让人恼火。当地可能剿杀他们?”
  张八年摇头,冷冷的道:“那些辽人行踪诡秘,而且界河对面应当经常送来补给,所以他们不会冒险,不冒险当地就没法伏击他们。”
  “可能调派大军去……”欧阳修话一出口就摇头道:“辽军围杀邙山军失败,南京道丢人都丢到了西京道,大宋若是跟着来一次……”
  那辽人就该笑喷了,会诚恳的感谢大宋的配合。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赵祯有些头痛,还有些眩晕。
  韩琦已经分析过了,“陛下,他们若是还击,那么劫掠几次也就罢了,如今他们在雄州一带游弋不回去,就是在等人……”
  “等谁?”
  赵祯猛地一惊,说道:“这是要等邙山军吗?”
  韩琦点头道:“辽人霸道,可此次却丢了大人,必定要把脸面找回来,而最好的法子就是把邙山军给灭了。”
  这只是猜测。
  韩琦说道:“对方一百余人,若是要剿杀倒是好办,可界河那边不断在援助,甚至必要时可以逃回去。起大军围杀丢人,所以……陛下,邙山军能从南京道逃回来,可见藏匿踪迹的本事不小。”
  一百余人对一百余人,让邙山军去吧。
  赵祯心动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邙山军如今有三百余人,但新来的还是没本事……只是谁统领他们去?”
  军队出动要有将领统御,可邙山军就那点人,谁去?
  “沈安。”
  赵祯讶然道;“他才成亲。”
  才成亲就派出去,这个有些不地道啊!
  “那年轻人定然会牢骚满腹。”
  赵祯很是笃定的说道。
  韩琦淡淡的道:“陛下,让人去问问就是了。”
  “陈忠珩去一趟,若是愿意去,问问缘故。”
  人心是帝王最喜欢琢磨的东西,他现在就想琢磨一下沈安的想法。
  于是陈忠珩就去了。
  因为是新婚,沈安给了杨卓雪空间,让她慢慢的适应新生活。
  他在书房里继续更新自己的小说。
  等看到陈忠珩时,沈安还以为赵祯不行了,这是来令自己保护赵宗实父子二人。
  “辽人以牙还牙,一百余骑在雄州一带驰骋。他们能得到对面辽人的不断补给……起大军的话会丢人……”
  他看着沈安问道:“官家问你……可愿去一趟?”
  才做新郎官就出征,这个有些残忍了。
  可沈安却毫不犹豫的道:“好。”
  这爽快的劲头让陈忠珩都有些意外和好奇。
  “你为何愿意去?”
  沈安看了他一眼,“这是你问还是官家问?”
  陈忠珩撒谎了,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说道:“某问。”
  沈安笑道:“若是官家问,某自然要仔细想想,你问……”
  “责无旁贷!”
  “没了?”
  陈忠珩纳闷的说道:“就这四个字?”
  沈安点点头。
  “这个大宋很好,繁华的让人想永驻此间。可对头却不少。身为官员,沈某吃着民脂民膏,得做人事。”
  这是对责无旁贷的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