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7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9/3147

  赵祯点点头,“香露值钱,辽人应当会满意,可朕……”
  他的双手握拳,腮帮子鼓起,说道:“可朕却不满意,这不是他的错,不是他的错。”
  这更像是城下之盟,让赵祯觉得憋屈。
  曹皇后也感动了,“臣妾以往觉着沈安那年轻人桀骜不驯,可今日他的举动却让臣妾知道自己错了。”
  她恨恨的道:“陈钟死有余辜,官家,枢密院那人……”
  她的话提醒了赵祯。
  随后就有内侍去了枢密院,传达了赵祯的命令。
  “陛下有话,为官不谨慎,整日拿着机密事和人炫耀,甚至是拿去和人交换好处,这等官员要来作甚?赶出去,赶的远远的,免得朕看着心烦……”
  张昇傻眼了。
  护住那个‘不小心泄密’的官员,这是他的本能,此事之后,枢密院许多官吏看向他时,眼中都多了崇敬之色。
  不管是什么原因,护短的上官都值得大家追随。
  可这才过几天?
  老夫才打包票他没事,官家就翻脸了,而且还是流放……
  赶的远远的,这可不就是流放吗?
  这事儿……
  张昇焦头烂额的道:“罢了罢了,老夫领命。”
  随后那个官员被皇城司的人带走了,枢密院里噤若寒蝉。
  沈安用香露的配方和辽使打赌的事儿也因此被传的到处都是,汴梁城内,人人都在为沈安感动着,也觉得这人怕是变蠢了,竟然舍得把香露配方拿去对赌。
  包拯来了,进门先和果果交流了一番包绶如今的人嫌狗憎,然后去找到了沈安。
  沈安在写东西,包拯看了一眼,念道:“眼看已是两个月的光景,贾琏在……”
  “贾琏是谁?”
  沈安说道:“一个话本里的人物,一个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跟随着沉沦了的人物。”
  他最近事情多,石头记因此停更了许久,小杨妹妹那边都派阿青来催更多次了。少女对他把林黛玉写的这般孤苦无依很是不满,但更不满的是他的断更。
  你难道想太监?
  包拯见他神态从容,心中的担忧就消散了。
  “香露虽然能挣钱,不过你还年轻,以后自然有的是机会。”
  “只是亏了些,给钱都行。”
  包拯劝慰了一通,最后还是憋不住难受,“你当时莫不是慌了?”
  这个赌注沈安亏大发了,若非是慌乱之中……他怎么会犯蠢?
  “没有。”
  沈安很认真的道:“没慌。”
  我不但没慌,还有些想笑。
  这孩子傻了!
  包拯心中叹息,说道:“你丈人那边知道了……”
  呃……
  这个有些尴尬啊!
  全世界都以为我是神经病没关系,但媳妇不能啊!
  包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既然都答应了,那就这样吧。”
  他觉得沈安这段时间应当是心如刀绞,为了自己的决定而痛彻心扉。
  罢了,别刺激他了。
  不但包拯是这么想的,连杨家也是这般想的,于是小杨妹妹就让阿青送来了一张帕子,上面绣着个人,还有两句诗。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这是……暗示?
  过不了多久,小杨妹妹就要嫁过来了,她现在绣了沈安的这首诗……
  “美人来。”
  沈安的精神一下就好了,不过是半天功夫,竟然就写了两章出来。
  他检查了一遍错别字,然后仰天长叹道:“有了这本事,不做官我也能活的青史留名。”
  这人不以抄袭为耻,得意洋洋的让人把这两章送去杨家。
  杨卓雪在经受轰炸……
  “……那孩子本以为是个聪慧的,可……那香露一年能挣多少钱?他竟然随手就拿去赌了,朝中又不是没钱,凭什么拿他的产业去赌?”
  李氏很憋屈。
  先前街坊见到她都在笑,笑的很诡异。
  然后就是一些闲话。
  杨家找了沈安这个女婿,街坊们原先是羡慕嫉妒恨,可现在却成了谑笑。
  你家女婿把家里最值钱的产业丢给了辽人,你傻眼了吗?
  面对这些闲言碎语,李氏很愤怒,于是就来给女儿交代事情。
  “你嫁过去之后要看好这些,别到时候把沈家的家产都败光了,到时候你们吃用什么?”
  杨卓雪在做衣服,出嫁之前,她给家里每人做了两套衣服,现在是给沈安做。
  她抬头认真的道;“娘,他有俸禄的,能养活我们。”
  “笨!”
  李氏没好气的道:“加上他妹妹,你们也才三口人,倒是好养活,可那些下人呢?”
  “还有庄子呢。”
  杨卓雪的话堵的李氏只想吐血。
  “你啊你,就知道气你娘!”
  李氏起身道:“看你以后后不后悔。”
  她急匆匆的出去了,杨卓雪看了看外面,摇头笑了。
  她不后悔。
  能写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能写出石头记……这样的人,哪怕是穷困潦倒,我也甘之如醇呢。
  “小娘子,小娘子……”
  阿青来了,欢喜的拿出几张纸。
  杨卓雪霍然起身迎过去:“最新的?”
  “是,最新的两回。”
  杨卓雪心中欢喜,接过稿子就细细看了起来。
  ——贾二偷娶尤二姐……
  看了标题,杨卓雪叹道:“贾琏忍了这般久,终于是堕落了……”
  少女在看着石头记,恍惚间到了末尾,不禁怅然若失。
  “他竟然这般洞察世事吗?和他比起来,我却这般无用。”
  大宋男子十六岁就能成亲,成亲就是成人,在后世还是初中生的年纪,无忧无虑,只是头痛作业和考试的年纪……
  可大宋的十六岁,却要成人了,要学会顶门立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