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3147

  别人可能会忘恩负义,但沈安知道苏晏不会。
  太学里静悄悄的,沈安站在门外,笑道:“为何没授课?”
  教授说道:“待诏进去便知。”
  “还给某弄这些?”
  沈安笑了笑,然后大门打开……
  一群学生整整齐齐的站在两边,大门打开时,他们齐齐躬身。
  “多谢待诏!”
  声音很整齐,沈安不知道他们是否事先排练过,但一股热流却在胸口涌动着。
  这是谢师恩。
  郭谦没在,其他人都没在,只有学生们。
  当先的是苏晏,此刻他脱掉官服,一身布衣。他抬头看着沈安,说道:“学生在过了省试时激动万分,可却不见待诏……”
  那时老子在西南和交趾人干仗啊!
  沈安缓缓走过去。
  苏晏的眼中多了泪水,哽咽道:“等学生得了殿试第五名时,那一刻……那一刻学生最想见到待诏……”
  他缓缓跪下,再抬头时已然是泪流满面:“若无待诏,学生只是懵懂求生的一个苦力……”
  沈安心中感慨,想起了当年的那个少年,懵懵懂懂的少年。
  那个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宋官员,而且是以殿试第五名的好成绩突围,堪称是奇迹,定然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那时学生只想跪在待诏身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学生此后定然……”
  “起来!”
  沈安把他扶了起来,说道:“你是大宋的官员,此后要好生为官家效力。”
  这话说的漂亮,暗示‘我沈安可没有结党’,众人心中服气。
  “三司是大宋最要紧的地方,努力学,缓一缓再换地方。”
  这话一反前面的正义凛然,活脱脱的在徇私。
  众人不禁绝倒,但却艳羡不已。
  沈安回来了,这苏晏的好日子也要来了。
  为何我等得不到沈安的重视和看顾呢?
第423章
谢师恩,留墨宝
  太学的空地上此刻站满了学生,郭谦和老师们站在后面的地方,看着沈安在讲话。
  这是一次褒奖。
  太学这一科能异军突起,最大的功臣就是沈安。
  可最风光时沈安却远在西南,这万众瞩目的荣耀自然就少了最闪耀的那一环。
  现在就是一次单独的感谢仪式。
  让留京的太学学生们来谢师恩,让后继者们来敬仰膜拜沈安这位教育大家。
  沈安心中很是得意,但却保持着冷静。
  “……有人说太学拒绝了权贵子弟的附学是自绝于大宋,这话沈某不同意,你等可同意?”
  “不同意!”
  那些人渣就是来抢名额的,抢一个就少一个,谁会同意?
  沈安赞道:“对,咱们坚决不能同意,要一直延续下去,谁答应放他们进来,那就是太学的罪人!”
  学生们兴奋了,觉得沈安是在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考量,并愿意和权贵们翻脸,果真是我太学的脊梁。
  学生们崇拜的目光沈安照单全收,脸都不红一下的继续说道:“权贵是怎么形成的?”
  郭谦心中暗自叫苦,边上有人说道:“待诏说这个是不是有些……”
  这是在为太学拉仇恨啊!
  “权贵首先是官员……渐渐就成了权贵……”
  权贵从来都是最神秘的,可在沈安的眼中却只是一群贪婪之辈。
  “他们没有胆略,有的只是贪婪和胆怯。他们只想要好处,从金钱到女人,他们就像是饕餮……无所不吃。”
  “权贵和豪绅,前汉他们吃出了黄巾之乱;前唐他们把府兵吃的无处藏身……”
  郭谦听到这里时,腰杆都挺拔了些,说道:“好!这话说得好!”
  他是管教育的,自然希望学生们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奔着成为未来的权贵而去。
  “某这个说书希望你们不要奔着一朝为官,子孙享福的念头,就这么多。”
  沈安的要求低的让人发指,见学生们愕然,他就笑道:“别想太多,清廉这个要求太高,高到某不敢奢望你们以此为目标。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一,有人能坚守住底线,有人会在漫长的宦海中成为逃兵,然后脑满肠肥……”
  “某当然希望你们坚守住底线,可这很艰难,因为……人性本私,但某希望你们能在伸手之前,在枉法之前,在想装糊涂之前……想一想今日……”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今日的你们少年意气,以为自己能改变这个世间……在此某想问一句,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学生们茫然。
  “这个问题问老人,他们会茫然的说活着就是活着,倘若睿智并懂的总结他们自己的大半生,那么会得出一个答案……人活着就是在体验生命。”
  沈安很严肃:“生命有多种延续方式,奢靡的,清贫的……还有目标,有人想成为人上人,有人想予取予求……这些也是目标,可在这些奢靡之中,你们会感到茫然。”
  “他在传授做人之道!”
  一个教授震惊的道:“祭酒,这合适吗?”
  郭谦没有回答他,只是喃喃的道:“老夫没老,你沈安别想说老夫只是活着……”
  沈安的语气渐渐激昂:“人想着淫邪之事,渐渐气息就变了,整个人从里到外都会散发着下流的气息,猥琐不堪。人若是想着正事,那就会目光炯炯,从内到外都是正气。”
  此刻沈安从内到外都是正气凛然。
  “一旦走了邪路,再想回来不容易,所以某最后的告诫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之前扪心自问,问问自己此生该做些什么,问问自己此刻为何而读书,是为了高官厚禄,还是为了大宋的振兴……”
  “大宋处处都是问题,三冗只是表面,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在等着去发现和解决,可谁去解决?”
  沈安看着这些学生,说道:“天下人何其多也,太学之人何其少也,可这天下终究是要有人去呐喊,去革新……舍我其谁……”
  他挥舞着拳头喊道:“你们在太学不但学到了科举之道,更学到了外人没法学到的杂学,学了那么多,要怎么用?”
  学生们的面色渐渐涨红,年轻人被这话一激,一种使命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进而生出了些责任感。
  沈安斩钉截铁的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太学有责。振兴大宋这个责任,太学责无旁贷,舍我其谁!做不到这一点,以后出去就别说沈某教过你们。”
  “为何?”
  他冷笑道:“沈某怕丢人!”
  那些学生的脸涨红着,一股子气在奔涌,却不知道如何发泄。
  一个学生突然振臂喊道:“天下兴亡,太学有责!”
  “天下兴亡,太学有责!”
  “……”
  “可怕!可怕!”
  学生们被鼓动起来的力量让郭谦感到了震惊,他颤声道:“这是……这是蛊惑……还好还好,他说了天下兴亡,还说了振兴大宋……”
  “……”
  苏晏面色涨红,说道:“今日待诏教诲,学生定然奉为座右铭,不敢或忘,只是还请待诏留下墨宝,让我等敬仰。”
  这小子真是实诚啊!
  沈安暗自叫苦,第一他想不到有什么好写的,第二是他的那笔字有些见不得人,太普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